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空位缺陷双层石墨烯储钠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绍斌 李思南 +3 位作者 沈丁 唐树伟 孙闻 陈跃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0-529,共10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色散修正方法,研究了Na吸附和嵌入在双空位缺陷(DV)双层石墨烯(BLG)体系中的形成能、电荷转移、电极电势和扩散行为。形成能计算表明,无论单个Na原子在BLG表面吸附还是层间嵌入,均在DV空位中心处更稳定。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色散修正方法,研究了Na吸附和嵌入在双空位缺陷(DV)双层石墨烯(BLG)体系中的形成能、电荷转移、电极电势和扩散行为。形成能计算表明,无论单个Na原子在BLG表面吸附还是层间嵌入,均在DV空位中心处更稳定。电荷密度分布和Bader电荷计算表明Na与BLG的结合方式表现出离子性。Na嵌入DV缺陷BLG层间,缺陷浓度增加使BLG由AB堆垛向AA堆垛转变过程推迟;使Na在DV缺陷BLG的表面和层间能够稳定储钠的容量之和增至262.75 mAh?g^(-1),对应浓度Na与C摩尔比为2:17,储钠浓度继续增加,Na在BLG表面吸附容易产生枝晶或团簇。当层间嵌入Na原子时,表面Na原子向DV缺陷中心方向扩散能垒减小、表面Na原子沿相反方向的扩散能垒增加,DV缺陷的存在提高了BLG表面捕获Na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石墨烯 缺陷 容量 密度泛函理论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石墨烯吸附碱金属原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绍斌 李思南 +3 位作者 唐树伟 沈丁 孙闻 董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3-1099,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Li、Na、K和Rb碱金属原子吸附在双层石墨烯(BLG)表面的吸附能、迁移行为、电子性能.研究发现,Li和Na原子在BLG表面吸附易形成团簇,K和Rb原子能够分散吸附.碱金属原子在BLG表面的扩散能垒随原子半径... 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Li、Na、K和Rb碱金属原子吸附在双层石墨烯(BLG)表面的吸附能、迁移行为、电子性能.研究发现,Li和Na原子在BLG表面吸附易形成团簇,K和Rb原子能够分散吸附.碱金属原子在BLG表面的扩散能垒随原子半径的增加而减小.碱金属原子吸附使电子部分转移至BLG,使体系Fermi能级贯穿导带,表现出金属性.电荷密度差和电荷转移的分析表明,Li、Na、K和Rb与BLG表面以离子键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石墨烯 碱金属 吸附能 电子结构 密度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制甲醇的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绍斌 王继仁 王志宏 《洁净煤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36-40,共5页
通过对现代煤化工发展趋势及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分析指出 ,由于煤制甲醇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 ,加上中国燃甲醇汽车技术基本成熟 ,因此在中国推广甲醇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 通过对现代煤化工发展趋势及中国能源结构特点分析指出 ,由于煤制甲醇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 ,加上中国燃甲醇汽车技术基本成熟 ,因此在中国推广甲醇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甲醇市场的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表明 ,中国甲醇化学品市场发展迅速 ,今后需求不会很大 ,但是甲醇燃料市场巨大。目前中国甲醇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由于大部分生产装置生产能力小 ,因而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不能与国外产品竞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煤化工市场 石油 燃料 中国 能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的自限温机理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绍斌 洪晓东 +2 位作者 董伟 穆泊源 王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 鉴于普通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蓄热温度高,井下应用时存在发烟、着火隐患,以Na2SiO3和NaCl的水溶液为自限温添加剂,与聚醚多元醇混合作为白料,以异氰酸酯作为黑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限温聚氨酯注浆加固材料,研究了其组成、结构、蓄热性能和自限温机理。结果表明,自限温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最高蓄热温度显著降低,为101.5℃。注浆材料断面存在很多泡孔,孔中含有固体微球,二者之间存在环形缝隙。自限温添加剂中的Na2SiO3吸收异氰酸酯和水的反应产物CO2,生成了Si(OH)4微球,Si(OH)4的脱水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环形缝隙中存在的水溶液的汽化吸热是限制体系温度上升的最后屏障。综合性能测试和井下注浆实验表明,自限温注浆加固材料的性能达到或超过煤体加固用高分子材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尤其是在蓄热温度上具有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限温 聚氨酯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C系堆焊耐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绍斌 董伟 +1 位作者 徐晓辰 李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100,共5页
介绍了Fe-Cr-C系耐磨堆焊合金的主要用途,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初生M7C3垂直于堆焊层表面、多元合金的强化、硬质相呈弥散分布并与基体组织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不同磨损工况条件堆焊层强韧关系的合理选... 介绍了Fe-Cr-C系耐磨堆焊合金的主要用途,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初生M7C3垂直于堆焊层表面、多元合金的强化、硬质相呈弥散分布并与基体组织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不同磨损工况条件堆焊层强韧关系的合理选择能使耐磨效果达到最佳。特殊工况的Fe-Cr-C系堆焊材料的开发及其特种堆焊技术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系耐磨合金 初生碳化物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光合细菌在蔬菜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绍斌 曾艳君 +3 位作者 马俊驰 贺彬 王东祖 迟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5-1076,共2页
采用臭氧配合复合光合细菌对棚菜残留农药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棚菜上市前1周,选阳光充足的晴天喷施复合光合细菌可有效降解棚菜残留农药,促进蔬菜生长,且防病抗病,尤其在采摘前1~2d再喷臭氧水以杀菌灭虫卵,效果更佳。
关键词 臭氧 复合光合细菌 棚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合金电子束焊接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绍斌 王阳 +2 位作者 沈丁 董伟 王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0-63,68,共5页
随着有色合金的广泛应用,其焊接这种连接方法也愈加重要,其中的电子束焊接与传统的焊接工艺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着重介绍了镁、铝、钛、镍基、铜合金的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有... 随着有色合金的广泛应用,其焊接这种连接方法也愈加重要,其中的电子束焊接与传统的焊接工艺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着重介绍了镁、铝、钛、镍基、铜合金的电子束焊接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有色合金电子束焊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镁合金 铝合金 钛合金 镍基合金 铜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对碳弧焊Fe-Cr-C系耐磨合金的组织和耐磨性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绍斌 董伟 +1 位作者 李婷 王洪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3-35,共3页
采用碳弧焊的方法,通过在较高范围内(0.4%-2.5%)调节Fe-Cr-C系耐磨堆焊合金粉块中B的含量,探讨B对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使得初生碳化物明显细化,数量明显增多,分布也趋于均匀,细小的共晶碳化物增多,并产生硬质相B4C... 采用碳弧焊的方法,通过在较高范围内(0.4%-2.5%)调节Fe-Cr-C系耐磨堆焊合金粉块中B的含量,探讨B对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使得初生碳化物明显细化,数量明显增多,分布也趋于均匀,细小的共晶碳化物增多,并产生硬质相B4C。实验中4种合金粉块均与基体(Q235)有良好的冶金结合。B的质量分数在0.4%-2.5%范围内随着含量的升高,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呈上升趋势。当B的质量分数为2.5%时,其硬度达到64.7HRC,磨损质量损失仅为1.1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系耐磨合金 B元素 碳弧焊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光合细菌对食用菌农药残留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绍斌 牛志涛 +2 位作者 夏舒叶 闻雅男 马俊弛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采用喷施复合光合细菌微生物制剂的方法,降解食用菌子实体上残留的杀虫剂,试验表明:在长出子实体以后,先喷杀虫剂,1d后再喷施1×1 0 3个/mL浓度的复合光合细菌制剂即可使顺反氯氰菊酯降解;当喷施复合光合细菌浓度达到1×1 0 4 ... 采用喷施复合光合细菌微生物制剂的方法,降解食用菌子实体上残留的杀虫剂,试验表明:在长出子实体以后,先喷杀虫剂,1d后再喷施1×1 0 3个/mL浓度的复合光合细菌制剂即可使顺反氯氰菊酯降解;当喷施复合光合细菌浓度达到1×1 0 4 个/mL时可使毒性较强的虫螨克2号有效降解。此方法不仅能降解食用菌上残留农药,而且还能促进子实体生长,及防病抗病,使食用菌生产走上无公害化、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棚菜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降解 复合 可持续发展道路 光合细菌制剂 微生物制剂 子实体生长 食用菌生产 农产品生产 氯氰菊酯 细菌浓度 残留农药 无公害化 安全生产 配套技术 杀虫剂 喷施 虫螨克 抗病 棚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矿业工程用聚氨酯注浆材料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绍斌 郑扬 陈芳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滑石粉的用量、玄武岩纤维的用量及长度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压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滑石粉含量为3%,玄武岩纤维含量为7%,纤维长度为5mm,聚氨酯注浆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达25.567MPa、冲击强度达10.89...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滑石粉的用量、玄武岩纤维的用量及长度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压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影响。滑石粉含量为3%,玄武岩纤维含量为7%,纤维长度为5mm,聚氨酯注浆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达25.567MPa、冲击强度达10.89kJ.m-2和拉伸强度达10.92MPa。SEM观察表明,增强材料充分填充于胞体密堆积后形成的空隙中,与聚氨酯机体结合紧密,挤压胞体,使泡孔的孔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玄武岩纤维 聚氨酯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配合光合细菌在观赏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绍斌 廉大海 孙宁阳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4,共2页
实验用观赏鱼为锦鲤,分别用光合细菌培养液、臭氧配合光合细菌进行了治疗、预防鱼病实验。时隔3~4d用臭氧处理1次水体,次日按4%投放光合细菌,可有效防治烂鳃病;时隔1周用臭氧处理1次水体,次日按1%投放光合细菌对烂鳃病、水霉病防治效... 实验用观赏鱼为锦鲤,分别用光合细菌培养液、臭氧配合光合细菌进行了治疗、预防鱼病实验。时隔3~4d用臭氧处理1次水体,次日按4%投放光合细菌,可有效防治烂鳃病;时隔1周用臭氧处理1次水体,次日按1%投放光合细菌对烂鳃病、水霉病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观赏鱼 烂鳃病 投放 鱼病防治 有效防治 锦鲤 配合 治疗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剥离温度对石墨烯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绍斌 于海晶 沈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25,46,共5页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再在200~700℃进行热还原,制备石墨烯.采用SEM、XRD和比表面积仪测试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并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电容性能.研究表明:所得石墨烯具有片层结构,层... 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再在200~700℃进行热还原,制备石墨烯.采用SEM、XRD和比表面积仪测试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并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电容性能.研究表明:所得石墨烯具有片层结构,层间距为0.3783~0.3873nm,晶粒大小为2.030~3.359nm,层数均为5~9层;随着热还原温度的升高,石墨烯的层间距、晶粒大小和层数均逐渐减小,而比表面积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比电容先升高后降低,循环性能一直增加,400℃热还原的石墨烯首次放电比电容为318.6F/g,经过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比电容 热处理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观赏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绍斌 赵芳 曲擘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4,共2页
将光合细菌原液加入由河水配制的液体培养基中,用白色矿泉水瓶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可获得棕红色光合细菌培养液,然后将其投入到观赏鱼的鱼缸中,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培养液对观赏鱼病害特别是烂尾病、水霉病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 光合细菌 观赏鱼 疾病防治 应用 液体培养基 烂尾病 水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改性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绍斌 王中将 +1 位作者 沈丁 董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67,共3页
采用Hummers法将球磨后的石墨制成氧化石墨,再后续进行200℃还原处理,改进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为600r/min球磨石墨的还原氧化石墨具有109.1mAh/g的最佳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为61.9%;循环20次后容量... 采用Hummers法将球磨后的石墨制成氧化石墨,再后续进行200℃还原处理,改进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的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为600r/min球磨石墨的还原氧化石墨具有109.1mAh/g的最佳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为61.9%;循环20次后容量为94.0mAh/g,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石墨 高能球磨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气氛对Li_4Ti_5O_(12)/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绍斌 蒋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5-839,共5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4Ti5O12/C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反应气氛(N2/O2)对材料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BET、电导率、电性能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2气气氛中烧结的样品粒度、比表面积、...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4Ti5O12/C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反应气氛(N2/O2)对材料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BET、电导率、电性能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2气气氛中烧结的样品粒度、比表面积、电导率均比空气中烧结样品大。N2气中烧结样品的倍率性能优于空气中烧结样品,在以0.1C倍率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6.8mA.h/g。2种样品在1C时,经过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4TI5O12 反应气氛 葡萄糖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绍斌 刘远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是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硅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影响了其实用性。从硅复合物粉末和硅薄膜两个重要研究方面对硅基负极材料进行了综述,指出在Si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中,单一途... 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是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然而硅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影响了其实用性。从硅复合物粉末和硅薄膜两个重要研究方面对硅基负极材料进行了综述,指出在Si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中,单一途径改性提升循环性能的幅度有限,很难达到实用化阶段。硅的纳米化、无定形化、合金化及复合化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成为硅基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在XC_3(X=B,N,P)掺杂石墨烯表面吸附与扩散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绍斌 单学颖 +3 位作者 李思南 唐树伟 沈丁 孙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0-1645,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Na在本征石墨烯(PG)和掺杂单层石墨烯(BC_3、NC_3、PC_3)表面的吸附结构、电子性质和扩散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磷掺杂体系(PC_3)P-C键剧烈变化,PG中原有的平面结构消失...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Na在本征石墨烯(PG)和掺杂单层石墨烯(BC_3、NC_3、PC_3)表面的吸附结构、电子性质和扩散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磷掺杂体系(PC_3)P-C键剧烈变化,PG中原有的平面结构消失;而硼、氮掺杂(BC_3和NC_3)对PG结构的影响很小,B-C键和N-C键变化不显著,BC_3和NC_3仍然能维持PG的平面结构,并且没有正反面之分。电子结构计算表明,PG、BC_3和NC_3体系分别呈现半金属、p型掺杂和n型掺杂特征,而PC_3表现出金属性;然而,在Na吸附后所有的材料都表现出金属性。进一步的吸附能计算发现磷、硼掺杂(PC_3和BC_3)能够有效改善石墨烯的储Na容量,从扩散机制的研究发现,Na在PC_3掺杂体系表面的扩散能垒较小,仅为0.081 5 eV,有利于Na在PC_3掺杂石墨烯表面的传输和扩散,是一种潜在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石墨烯 钠吸附 导电性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绍斌 李犇 唐树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62-66,78,共6页
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以及第一性原理在计算材料学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极材料的体系能量、质量比容量、平均嵌锂电位、嵌锂形成... 综述了第一性原理在计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以及第一性原理在计算材料学方面的优势;重点介绍了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极材料的体系能量、质量比容量、平均嵌锂电位、嵌锂形成能、体积变化等物理性质以及由它们扩展出的各种电化学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微观角度上阐述了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指出了此研究领域的欠缺之处以及在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大棚富集培养技术在养鱼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绍斌 廉大海 +1 位作者 祝莹 李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38,共2页
光合细菌作为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具有营养丰富、净化水质、防治鱼病、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作用。采用大棚简易富集培养法 ,可大量培养光合细菌 ,此技术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简单 ,适于在北方淡水养鱼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大棚 光合细菌 淡水养鱼 富集培养 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鱼病 北方 水体 水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钨极氩弧焊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绍斌 郭建靖 +1 位作者 沈丁 董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1-133,142,共4页
结合镁合金活性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A-TIG)的特点,系统地综述了单质型、卤化物型、氧化物型和复合型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活性剂增加镁合金焊接熔深主要有"电弧收缩"和"表面张力温度梯度改变"两种作用机制。复合型活... 结合镁合金活性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A-TIG)的特点,系统地综述了单质型、卤化物型、氧化物型和复合型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活性剂增加镁合金焊接熔深主要有"电弧收缩"和"表面张力温度梯度改变"两种作用机制。复合型活性剂综合了各类单一不同活性剂的优点,成为目前A-TIG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剂 活性钨极氩弧焊 熔深 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