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荣
杨红湘
+1 位作者
禹建军
邵东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251-25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需要作腹部开放手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4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D组(TAP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全麻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需要作腹部开放手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4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D组(TAP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全麻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D组每穿刺点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10mL入TAP层,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药物配置:舒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5mg+盐酸托烷司琼10mg/生理盐水100mL。维持时间1mL/h,单次自控给药1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两组术后PCA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两组于术前、拔管后、24h三个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24h PCA总的按压数和有效按压数值显著减少(P<0.05);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于术后24h处于最低。与D组比较,C组在24h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5),说明在术后24h,C组免疫抑制作用明显高于D组。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TAP法可获得良好的腹部镇痛效果,并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抑制状态具有积极益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改良法TAP
术后镇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荣
杨红湘
+1 位作者
邵东波
辛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78-80,共3页
目的:对比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12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需进行术中桡动脉有创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A组患者采用盲穿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对B组...
目的:对比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12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需进行术中桡动脉有创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A组患者采用盲穿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对B组患者依据术前对其进行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实施桡动脉穿刺,对C组患者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穿刺操作持续的时间、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总的穿刺成功率、穿刺的失败率和血肿的发生率。结果:B组和C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均高于A组患者,其血肿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穿刺操作持续的时间长于A组和B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总的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失败率相比,P>0.05。结论:与采用盲穿法对术中需进行桡动脉有创监测的患者实施桡动脉穿刺的效果相比,依据术前对其进行桡动脉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或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其实施桡动脉穿刺均可显著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血肿的发生率。不过,依据术前对患者进行桡动脉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对其进行桡动脉穿刺持续的时间要短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其进行桡动脉穿刺持续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置管
一次性穿刺成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荣
杨红湘
禹建军
邵东波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251-254,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需要作腹部开放手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4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D组(TAP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全麻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D组每穿刺点给予0.125%左布比卡因10mL入TAP层,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药物配置:舒芬太尼2μg/kg+布托啡诺5mg+盐酸托烷司琼10mg/生理盐水100mL。维持时间1mL/h,单次自控给药1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两组术后PCA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两组于术前、拔管后、24h三个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24h PCA总的按压数和有效按压数值显著减少(P<0.05);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于术后24h处于最低。与D组比较,C组在24h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5),说明在术后24h,C组免疫抑制作用明显高于D组。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TAP法可获得良好的腹部镇痛效果,并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对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抑制状态具有积极益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超声
改良法TAP
术后镇痛
免疫功能
Keywords
Ultrasound
Modified TAP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mmune function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效果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荣
杨红湘
邵东波
辛莹
机构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78-80,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12月期间在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需进行术中桡动脉有创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A组患者采用盲穿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对B组患者依据术前对其进行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实施桡动脉穿刺,对C组患者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结束后,对比三组患者穿刺操作持续的时间、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总的穿刺成功率、穿刺的失败率和血肿的发生率。结果:B组和C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均高于A组患者,其血肿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穿刺操作持续的时间长于A组和B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总的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失败率相比,P>0.05。结论:与采用盲穿法对术中需进行桡动脉有创监测的患者实施桡动脉穿刺的效果相比,依据术前对其进行桡动脉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或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其实施桡动脉穿刺均可显著提高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其血肿的发生率。不过,依据术前对患者进行桡动脉超声定位划线的结果对其进行桡动脉穿刺持续的时间要短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其进行桡动脉穿刺持续的时间。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置管
一次性穿刺成功
Keywords
radial artery puncture
Radial artery catheterization
Successful puncture
分类号
R452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引导改良法TAP对腹部切口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影响
陈荣
杨红湘
禹建军
邵东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不同的穿刺方式对接受桡动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穿刺的效果
陈荣
杨红湘
邵东波
辛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