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DG-PET对大肠癌分期、再分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勇 陈凛 +6 位作者 田嘉禾 邵明哲 徐白萱 刘雁翎 姚树林 尹大一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27-930,共4页
目的:评价18FDG-PET(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大肠癌分期及术后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直肠、结肠癌的患者行全身18FDG-PET检查,并在1~2W内完成手术及病理诊断。大肠癌术后18FDG-PET随访56例... 目的:评价18FDG-PET(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大肠癌分期及术后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直肠、结肠癌的患者行全身18FDG-PET检查,并在1~2W内完成手术及病理诊断。大肠癌术后18FDG-PET随访56例。结果:2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癌,23例局部18FDG摄取增高,SUVmax=7.09±3.26,2.98~12.2(SUV,Standarduptakevalue)。18FDG-PET对于肿瘤原发病灶诊断准确率为95%(23/24)。假阴性1例。单纯局部(主要为第1站)淋巴结转移8例(灵敏度8/16,50%),远处转移8例。改变33%(8/24)的患者治疗方案。56例随访病例中30例PET显示阴性,其中5例随访2年后复发,准确率83.4%。26例发现局部和/或多发转移,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肺及纵隔转移4例;肝转移7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吻合口局部复发12例,骨转移11例。结论:18FDG-PET对大肠癌的分期和术后的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 大肠癌 分期 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吸割切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雷文斌 苏振忠 +4 位作者 文卫平 柴丽萍 蒋爱云 李健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应用喉吸切钻切除青少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的优点。方法:将肿物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评价22个呼吸和消化道的解剖亚区,计算总积分及声门区病变积分并分组。内镜辅助支...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应用喉吸切钻切除青少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的优点。方法:将肿物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评价22个呼吸和消化道的解剖亚区,计算总积分及声门区病变积分并分组。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应用喉吸切钻或显微喉钳切除全部乳头状瘤。比较同积分组病例应用两种处理方式在手术时间、手术间期、术后近期声音质量、术后疤痕形成、术后气管切开及再次手术时肿瘤分布等方面的差别。结果:33例患儿,应用喉吸切钻14例,单纯摘除有19例,共进行了142次手术,喉吸切钻组较单纯摘除组的手术时间短、手术间期长、术后近期声音质量的改善明显,且不易引起新生疤痕或肿瘤分布扩大,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摘除组有2例需术后气管切开;喉吸切钻组未见类似现象。结论:应用喉吸切钻处理JO-RRP,有操作简单,方便,术野清晰,切除精确,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近期声音质量较好、恢复快及手术间期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 内镜 喉吸切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秋根 熊国亮 +1 位作者 彭亦平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诱导痰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寻找肺癌诊断的新辅助方法。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0例肺癌患者诱导痰、自然痰及15例肺部良性病变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的诱导痰、自然痰以及非肺...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患者诱导痰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寻找肺癌诊断的新辅助方法。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0例肺癌患者诱导痰、自然痰及15例肺部良性病变者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的诱导痰、自然痰以及非肺癌患者诱导痰中的端粒酶阳性率和OD值分别为80.0%、56.7%、13.3%和0.523±0.267、0.349±0.247、0.091±0.110。肺癌诱导痰组高于自然痰组及良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结论: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其与肺部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且优于自然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诱导痰 端粒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柴立勋 孙克林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48-949,951,共3页
目的:对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73例食管小细胞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94.5%,根治性切除率89.0%,手术死亡率1.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13.7%、8.2%... 目的:对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73例食管小细胞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94.5%,根治性切除率89.0%,手术死亡率1.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7%、13.7%、8.2%。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而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Ⅰ,Ⅱ期病例,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化疗可以提高疗效;对Ⅲ,Ⅳ期病例,则应以化、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小细胞癌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头癌和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东兵 单毅 +4 位作者 王成峰 吴健雄 邵永孚 赵平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390-1392,1404,共4页
目的:探讨胰头癌和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 目的:探讨胰头癌和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65%(16/49),30.92%(47/152),其转移淋巴结累及部位基本相同,其中88.89%(32/36)单个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十二指肠周围。χ2检验显示壶腹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有:肿瘤直径(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十二指肠壁浸润(P=0.008),T分期(P=0.000),胰腺受侵(P=0.005),胰头癌与上述病理因素无关,但神经浸润比例高。结论: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与壶腹癌有所不同,手术方式的应有所区别,胰头癌应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壶腹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因子在大 小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雁瑞 薛玲 +2 位作者 何萍 车丽洪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7-679,共3页
目的:检测Ki67、Fas、Bax及Survivin蛋白在人体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小肝癌和43例大肝癌中Ki67、Fas、Bax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Fas及Bax在小... 目的:检测Ki67、Fas、Bax及Survivin蛋白在人体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小肝癌和43例大肝癌中Ki67、Fas、Bax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Fas及Bax在小肝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大肝癌(P<0.05);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均与Fas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包膜侵犯、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Fas的表达与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伴随Fas及Bax的表达减少或缺失,肝癌细胞凋亡的趋势逐渐减弱,从而导致肿瘤迅速生长、增大。Ki67、Fas与Survivin的表达与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生物学行为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冯玉梅 孙保存 +5 位作者 李晓青 牛昀 宁连胜 方志沂 郝希山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通过乳腺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探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RNA扩增方法分别将乳腺原发癌和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标记Cy3和Cy5的荧光探针,与点有21329... 目的:通过乳腺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探讨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RNA扩增方法分别将乳腺原发癌和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标记Cy3和Cy5的荧光探针,与点有21329个人功能基因的Oligo芯片进行配对杂交,筛选30例病例中至少16对样本(50%以上)有2.0倍以上相同差异表达趋势的基因;采用Cluster3.0对样本及病例进行非监督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9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1个在转移癌中表达上调,54个下调;分别与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酶、信号传导与转录调节、细胞生长与凋亡相关。基于全基因表达谱对样本聚类将83.3%(25/30)病例的原发癌与其配对的淋巴结转移癌聚类在一起;基于差异表达基因对病例的聚类分析将3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A组与B组比较,A组多为肿瘤体积T3~(4P<0.05)、ER阴性(P<0.05)、组织学Ⅲ级(P=0.073)和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P=0.085)的预后较差的病例。结论:以同一病例乳腺原发癌与其淋巴结转移癌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分析,筛选得到的在多病例中有共同差异表达趋势的基因,涉及了与转移相关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同一病例的原发癌与转移癌聚类在一起,证实淋巴结转移癌是其原发癌高转移能力细胞的亚克隆,因而具有相近的基因表达谱,其中的差异基因即包含了涉及转移表型的基因改变,基于原发癌差异基因的表达谱可以将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病例进行分子分组并能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基因表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
8
作者 平金良 董吉顺 +3 位作者 茅建忠 鲁萍 赵华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32-1432,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血管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和微转移灶检查分析
9
作者 张军 王子卫 +2 位作者 王严庆 吴凯南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在胃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2例胃癌患者按肿瘤浸润深度分组,用术中注射专利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以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全部检出SLN(100%)。... 目的:探讨肿瘤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在胃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2例胃癌患者按肿瘤浸润深度分组,用术中注射专利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以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全部检出SLN(100%)。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22例,其中SLN出现转移的有20例。SLN预测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20/22(91%)、2/22(9%)和30/32(93.8%);胃癌T1组无SLN假阴性者,准确率6/6(100%);T2组无SLN假阴性者,准确率12/12(100%);T3组假阴性1例,准确率9/10(90%);T4组假阴性1例,准确率3/4(75%)。结论:采用肿瘤周围注射专利蓝的方法术中定位淋巴结是可行的SLN术中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 专利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lt3配体基因的克隆及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河 段秀梅 +6 位作者 谭岩 刘力华 方艳秋 许淑芬 姜艳芳 刘小林 杨红欣(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23-926,共4页
目的:克隆人Flt3配体(FL)基因,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转录及表达蛋白的活性。方法:Trizol法提取K562细胞总RNA,经RT-巢式PCR得到FL的cDNA,PCR产物亚克隆入pGEM-T载体测序,构建pcDNA3/hFL。经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入Hela细胞,RT-PCR法检... 目的:克隆人Flt3配体(FL)基因,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转录及表达蛋白的活性。方法:Trizol法提取K562细胞总RNA,经RT-巢式PCR得到FL的cDNA,PCR产物亚克隆入pGEM-T载体测序,构建pcDNA3/hFL。经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入Hela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FL基因的转录,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FL的含量,增殖和促生存实验鉴定hFL的活性。结果:所得FL基因序列正确。转染后的Hela细胞能转录FL基因,上清中hFL蛋白含量为56.8ng/ml/1,hFL能促Raji细胞生存及抑制凋亡(P<0.01),促进HL-60细胞增殖(P<0.05)。结论:构建的pcDNA3/hFL质粒在Hela细胞表达系统中能够有效转录,表达的hFL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配体 HELA细胞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