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土地资源的荒漠化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牧业和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瓶颈和障碍。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而在中国则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土地资源的荒漠化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水、土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牧业和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瓶颈和障碍。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而在中国则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参与性决策理念和适应性/学习性决策过程的论述,提出了荒漠化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评价原则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参与性决策 学习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过程及其尺度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9-1228,共10页
水文循环机制涉及到各个尺度界面的水文过程关系。水文变量(降雨、径流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很大,是与尺度响应的非线性过程。尺度转换是建立合适的参数去描述这些过程,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水文过程)的限制。基于对水文响应... 水文循环机制涉及到各个尺度界面的水文过程关系。水文变量(降雨、径流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很大,是与尺度响应的非线性过程。尺度转换是建立合适的参数去描述这些过程,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水文过程)的限制。基于对水文响应及其尺度转换认识所建立起来的现行水文模型的主流是还原分析方法,采用小尺度演绎方法,过度参数化成为习以常规,导致无资料流域预测结果的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尺度转换是水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热点问题。水文模型只有建立在对尺度相关的水文过程深刻理解基础上,对于预测水文响应才是有效的。预测径流在时间和空间的结果是根据径流系统穿越尺度过程的动态分析得出的,把尺度分析转变于水文变量的谱分析,即通过水文变量的谱相分析,认识发生在不同尺度范围内潜在的秩序和规律,研究他们形成的机制,寻求决定水文过程规则的通用表达方式,开发尺度转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尺度转换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灌木林群落土壤水分平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174,共4页
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中,如何使有限的降水被植被利用,植被不发生水分亏缺的情况下,植被密度如何?植被依赖于土壤水分环境的分布格局如何?如何对沙地水资源植被利用的管理等?这些对于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沙地灌木林群落... 在半干旱地区沙地中,如何使有限的降水被植被利用,植被不发生水分亏缺的情况下,植被密度如何?植被依赖于土壤水分环境的分布格局如何?如何对沙地水资源植被利用的管理等?这些对于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沙地灌木林群落土壤水分平衡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沙地土壤根际水分消耗模型:AET=(1-e-K)Wt或AET=(1-K1)Wt;提出了灌木林密度计算公式:D=(1/ac)(ΣP/ΣAET)1/2或D=(1/ac)(1-β)(ΣP/βΣAET-1);并对沙柳和杨柴两种灌木林群落的土壤水分消耗和密度进行了模拟和计算。沙地灌木林群落土壤根际水分消耗模型和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易于确定,对于指导固沙造林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模型强调土壤水分平衡关系的原理对于其它类型植被-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灌木林群落 土壤水分 平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47-52,共6页
 在我国人工林工程项目实施中,对于诸如地力衰退、病虫害防治、土壤水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管理的规程准备.通过对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因子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判别,提出了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  在我国人工林工程项目实施中,对于诸如地力衰退、病虫害防治、土壤水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环境影响预测和管理的规程准备.通过对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因子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判别,提出了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方法;针对人工林工程的环境影响,论述了地力维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评价内容.从长远的观点来说,人工林经营应当从生境途径、生物途径、景观途径、生态过程途径和社会经济途径等方面提供的信息中进行生物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探讨不同尺度水平下人工林工程建设的多样性格局,力求模拟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人工林 生物质量 环境影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程原理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SvenErikJorgensen SorenNorsNietsen +1 位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9年第4期10-13,共4页
现代农业在多大程度上违反了生态工程原理?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农业变革使其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要求。共列出12条生态原理作为问题讨论的出发点。逐一探讨现代农业是如何违背这些原理的,并且探讨如何根据生态工程的理论促使... 现代农业在多大程度上违反了生态工程原理?这里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农业变革使其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要求。共列出12条生态原理作为问题讨论的出发点。逐一探讨现代农业是如何违背这些原理的,并且探讨如何根据生态工程的理论促使农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态工程原理 农业 生物多样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推广蝗虫微孢子虫 实现生态治蝗防灾减灾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丽 刘明霞 +2 位作者 杨素堂 张春晓 薛国飞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11期23-24,共2页
蝗灾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打击的生物灾害,在中国近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蝗灾曾频繁发生,并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中国历史上蝗灾的发生,主要是由东亚飞蝗的暴发所致,由于这种害虫孳生区广、繁殖力强、发育快、食... 蝗灾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打击的生物灾害,在中国近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蝗灾曾频繁发生,并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中国历史上蝗灾的发生,主要是由东亚飞蝗的暴发所致,由于这种害虫孳生区广、繁殖力强、发育快、食性杂,并具有成群聚集和远距离迁飞等习性,因此,容易猖獗成灾。平山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地处平原和山区交界地,县内河流较多,比较大的有滹沱河、冶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防灾减灾 治蝗 生态 中国历史 生物灾害 农业生产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