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ω-转氨酶的筛选和异源表达用于制备S-甲氧基异丙胺
1
作者 张涛 周海胜 +1 位作者 徐佳琪 杨立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56,共9页
根据转氨酶家族进化分类和底物特异性,构建一个包含36个ω-转氨酶的酶库;将酶库中的基因克隆进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进行异源重组表达,考察酶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应的酶活以及对映体选择性。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ω-转氨酶为来... 根据转氨酶家族进化分类和底物特异性,构建一个包含36个ω-转氨酶的酶库;将酶库中的基因克隆进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进行异源重组表达,考察酶蛋白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应的酶活以及对映体选择性。通过筛选,获得最佳的ω-转氨酶为来源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ω-转氨酶BmeTA,其重组表达粗酶活为2.0 U/mL,纯酶比活为9.5 U/mg蛋白;酶学性质表征发现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催化反应工艺条件,在20 g/L加酶量、0.5 mmol/L辅酶添加量以及1.4的氨基供体/氨基受体比例条件下,反应18 h获得450 mmol/L的S-甲氧基异丙胺,原料转化率达到90%,为实现生物催化制备S-甲氧基异丙胺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甲氧基异丙胺 ω-转氨酶 异源表达 氨基转移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合成手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渊 杨立荣 +1 位作者 吴坚平 郑文隆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9-1349,共31页
手性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高价值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手性氨基酸常用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化学合成、蛋白质水解、发酵和酶促合成。其中,酶促合成手性氨基酸以其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步... 手性氨基酸是一类重要的高价值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手性氨基酸常用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四类,包括化学合成、蛋白质水解、发酵和酶促合成。其中,酶促合成手性氨基酸以其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步骤简单、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备受关注。近年来,得益于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性能优异的酶制剂被开发,并成功应用于多种手性氨基酸的制备。本文重点综述了酶促不对称合成和去消旋化合成两种路径在手性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包括关键酶制剂氨基酸脱氢酶、转氨酶、氨裂解酶、醛缩酶、氨基酸氧化酶、氨基酸脱氨酶等的开发与改造,及其在草铵膦、叔亮氨酸、西格列汀中间体等高价值手性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酶促合成手性氨基酸领域面临的主要困境,如关键酶元件缺乏,以及野生酶非对映体选择性低、底物谱窄、催化活性低、稳定性差、反应条件局限等。最后,展望了自动化实验装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酶改造领域的应用,以及通过反应器设计和反应过程控制,开发更为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催化工艺,推动酶促合成手性氨基酸技术更广泛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值手性化学品 手性氨基酸 不对称合成 去消旋化合成 蛋白质工程 多酶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及氟氯氰菊酯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立荣 陈安良 +2 位作者 冯俊涛 郝双红 张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619,共4页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技术,建立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萃取分离及GC检测方法。高效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SFE优化条件分别为:压力4000psi、温度65℃、CO2体积10mL,萃取率99.96%;压力6000psi、...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技术,建立了高效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萃取分离及GC检测方法。高效氯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SFE优化条件分别为:压力4000psi、温度65℃、CO2体积10mL,萃取率99.96%;压力6000psi、温度45℃、CO2体积30mL,萃取率10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残留 高效氯氰菊酯 氟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立荣 靳正国 +1 位作者 步绍静 程志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无机盐溶胶 -凝胶法 ,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了多孔ZnO薄膜。利用红外光谱、DTA -TG、XRD、SEM、UV -VIS透射等分析测试 ,考察了溶胶 -凝胶制备特征、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温度下薄膜的成相、表面形貌以及光学...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无机盐溶胶 -凝胶法 ,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了多孔ZnO薄膜。利用红外光谱、DTA -TG、XRD、SEM、UV -VIS透射等分析测试 ,考察了溶胶 -凝胶制备特征、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温度下薄膜的成相、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 4 0 0℃热处理 1h的ZnO薄膜已开始晶化 ,晶型是六方纤锌矿 ;6 0 0℃热处理 1h的薄膜表面为多孔结构 ,粒径和孔径均匀 ;在可见光范围 ,薄膜的光透射率超过 85 % ,在波长 380nm开始出现紫外吸收 ;从而为该材料制作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阳极薄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光学性能 柠檬酸 络合溶胶-凝胶法 玻璃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中部山区什运乡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立荣 杨小波 +3 位作者 吴庆书 李东海 罗召美 张彩凤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9-597,共9页
什运乡地处海南中部山区,其人口大多为黎族。为揭示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为海南中部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依据,以位于海南中部山区的什运乡为调查点,采用参与性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调查了5个村庄和2... 什运乡地处海南中部山区,其人口大多为黎族。为揭示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为海南中部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依据,以位于海南中部山区的什运乡为调查点,采用参与性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调查了5个村庄和2个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什运乡的人工生态系统由农田生态系统、庭院生态系统、园地生态系统和林地生态系统组成。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18种,隶属95科243属。重点保护植物10种;栽培植物87种,其中有17种栽培植物有较多品种。药用类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研究表明,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与其面积无明显关联,而与人类对其需求的多样化程度有关。需求多样化的庭院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最丰富。采用生物多样性参与性管理下的原位保存法,重视对庭院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提高现有园地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将会是保护什运乡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保护 庭院植物 品种 需求多样化 海南中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立荣 胡斌 +2 位作者 韩兆熊 梅乐和 朱自强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745-752,共8页
用正交法考察了温度、NaOH用量、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以及溶剂总体积(ml)和糊状叶绿素重量(g)比等四因素对叶绿素铜酸制备过程中的皂化工序的影响;对铜代过程中硫酸铜用量和铜代条件进行试验;探索了酸化结晶工序的工... 用正交法考察了温度、NaOH用量、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以及溶剂总体积(ml)和糊状叶绿素重量(g)比等四因素对叶绿素铜酸制备过程中的皂化工序的影响;对铜代过程中硫酸铜用量和铜代条件进行试验;探索了酸化结晶工序的工艺条件;采用了反萃结晶法精制叶绿素铜酸;测定了叶绿素铜酸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了反萃结晶过程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蒸发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对叶绿素铜钠盐制备过程的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工艺流程和条件,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全过程叶绿素铜钠盐的收率可达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铜酸 叶绿素铜钠盐 制备 药物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醇萃取发酵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立荣 朱自强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46-351,共6页
研究了用油醇为萃取剂进行丙酮/丁醇游离细胞间歇和补料间歇萃取发酵过程。结果表明,萃取发酵可以减轻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初始底物浓度,增加发酵速率。建立了间歇萃取发酵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在间歇萃取发酵过程中底... 研究了用油醇为萃取剂进行丙酮/丁醇游离细胞间歇和补料间歇萃取发酵过程。结果表明,萃取发酵可以减轻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初始底物浓度,增加发酵速率。建立了间歇萃取发酵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描述在间歇萃取发酵过程中底物、微生物、产物及pH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丁醇 萃取发酵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牛磺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立荣 邵彩云 +1 位作者 毕彩丰 范玉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合成了3种铕(Ⅲ)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Eu(TSal)L(NO3)].2H2O(TSal: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 合成了3种铕(Ⅲ)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Eu(TSal)L(NO3)].2H2O(TSal: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对DNA均有不同强度的插入作用,其插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配合物的浓度正相关,且与配合物分子适宜的平面性有关,3种配合物对DNA插入能力顺序为:[Eu(TSal)L1(NO3)]·2H2O>[Eu(TSal)L3(NO3)]·2H2O>[Eu(TSal)L2(NO3)]·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配合物 牛磺酸席夫碱 荧光光谱 DNA 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醇间歇萃取发酵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立荣 岑沛霖 朱自强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388-398,387,共12页
为了防止丙酮/丁醇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丁醇对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Closlridium acetobutylicum)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萃取和发酵相结合过程的研究。从十三种有机化合物对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的毒性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能出发,选出了油醇... 为了防止丙酮/丁醇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丁醇对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Closlridium acetobutylicum)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萃取和发酵相结合过程的研究。从十三种有机化合物对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的毒性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能出发,选出了油醇和混合醇(油醇和硬脂醇的混合物)作为丙酮/丁醇萃取发酵的萃取剂。和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以油醇作萃取剂时,发酵温度、初始葡萄糖浓度和油水比等三因素对游离细胞、固定化细胞的无搅拌间歇萃取发酵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研究了发酵温度41/35℃、油水比1∶2和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时的间歇搅拌萃取发酵。当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10(g/1)时,发酵结束水相丁醇浓度5.12(g/1)、折合水相丁醇浓度16.27(g/1)、折合水相总溶剂浓度33.63(g/1),发酵过程的葡萄糖利用率98.0%。总浓剂产率0.312。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发酵可以减轻产物丁醇对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的抑制、提高初始葡萄糖浓度、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水量,为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和总溶剂的生产成本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丁醇 萃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ZnO薄膜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立荣 刘淑贤 靳正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2,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2000)为模板剂,醋酸锌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O多孔薄膜。利用IR、TG-DTA、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煅烧过程中的物... 以聚乙二醇(PEG2000)为模板剂,醋酸锌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ZnO多孔薄膜。利用IR、TG-DTA、及SEM等测试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样品在溶胶-凝胶及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研究了前驱体浓度、PEG2000加入量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n2+的浓度为0.6 mol/L时,加入PEG2000后,有利于ZnO多孔结构的形成,而且孔尺寸及密度也随PEG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孔尺寸的增大,ZnO粉末的比表面积先增加后下降,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随着孔径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氧化锌薄膜 溶胶-凝胶 聚乙二醇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掺杂ZnO纳米粉体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立荣 张丽 刘志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40-2346,2351,共8页
采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Zn1-xFexO(0≤x≤0.20)、Zn1-xCuxO(0≤x≤0.20)及Zn0.095Cu0.05-yFeyO(0.01≤y≤0.04)的粉体样品,研究掺杂浓度对ZnO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 采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Zn1-xFexO(0≤x≤0.20)、Zn1-xCuxO(0≤x≤0.20)及Zn0.095Cu0.05-yFeyO(0.01≤y≤0.04)的粉体样品,研究掺杂浓度对ZnO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物相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量小于5%时的Zn1-xFexO、Zn1-xCuxO及Zn0.095Cu0.05-yFeyO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型ZnO晶体;掺杂后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率与纯ZnO相比明显提高,掺杂ZnO的光学带隙变窄;PL峰位略微蓝移;Fe3+/Cu2+共掺杂ZnO的PL峰发光强度比单掺Cu2+的强,比单掺Fe3+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O 共掺杂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立荣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生物催化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热点,将继信息技术后引领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催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生物催化剂的发现与改造、生物催化机理、生物合成反应的设计与调控、生物催化系统... 生物催化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热点,将继信息技术后引领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催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包括生物催化剂的发现与改造、生物催化机理、生物合成反应的设计与调控、生物催化系统的设计和构建,以及生物催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实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生物合成 技术研究现状 科技革命 催化机理 酶催化反应 动力学模拟 基因组文库 不对称还原 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丁醇在树脂上的吸附
13
作者 杨立荣 姚善泾 +1 位作者 朱自强 焦朝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水溶液中丁醇在树脂上的吸附杨立荣姚善泾朱自强(浙江大学化工系,杭州310027)焦朝晖(浙江临海制药厂,临海317000)关键词丁醇吸附吸附热力学1前言发酵产物在发酵液中浓度一般在20~100(g/L)之间[1],如... 水溶液中丁醇在树脂上的吸附杨立荣姚善泾朱自强(浙江大学化工系,杭州310027)焦朝晖(浙江临海制药厂,临海317000)关键词丁醇吸附吸附热力学1前言发酵产物在发酵液中浓度一般在20~100(g/L)之间[1],如丙酮/丁醇发酵液中总溶剂浓度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吸附热力学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立荣 张治礼 +3 位作者 陈加利 陈宣 吉清妹 郑道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6,共8页
为给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分布于海南省9个县(市)20个乡镇的21个老油茶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油茶种实的10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并对其种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性、相关性及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 为给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分布于海南省9个县(市)20个乡镇的21个老油茶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油茶种实的10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并对其种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性、相关性及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的平均单果质量为42.46 g,最大单果质量为156.87 g,其单果质量较集中分布于28.21~39.07 g这一等级内,其平均鲜出籽率为32.87%,最高可达52.00%,大部分在25.45%~39.61%的范围内;海南油茶种实数量性状变异大,大多数性状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10个种实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9.36%,而其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其种实数量性状类型丰富且均匀度较高,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749 9。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海南油茶种实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海南油茶资源在果实性状方面与高州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较为接近,海南油茶可能是高州油茶适应海南环境的生态型;海南油茶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是海南油茶良种选育的良好种质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资源 种实数量性状 多样性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甙在伴有温度诱导效应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行为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伟 朱自强 +2 位作者 梅乐和 关怡新 杨立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2-96,共5页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baicalin in EOPO/potassium phosphate aqueous two phases system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were measured.The effects 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salt addition,EOPO and...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baicalin in EOPO/potassium phosphate aqueous two phases system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were measured.The effects 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salt addition,EOPO and potassium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A method for baicalin extraction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is proposed by using aqueous two phases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系统 温度诱导 黄芩甙 分配 ATPP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植物特点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农寿千 杨小波 +4 位作者 李东海 杨立荣 徐中亮 陈玉凯 罗召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6,共8页
清澜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文昌市境内,为全面了解其植物多样性,对其各类植被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72种,隶属于62科148属。其中真红树植物24种,占全省真红树(26种)的92.31%,占全国(28种)的85.71%,占全世界(86种)的27.9... 清澜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文昌市境内,为全面了解其植物多样性,对其各类植被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72种,隶属于62科148属。其中真红树植物24种,占全省真红树(26种)的92.31%,占全国(28种)的85.71%,占全世界(86种)的27.91%;在4040 m2样地内,共记录到高度1.5 m以上的红树植物29种3670株,其中重要值最高的为海桑Sonneratis caseolaris,其次是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两者重要值依次是12.90和12.33;但在个体数量上,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占优势。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自然植被具体划分为1个植被类型组、1个植被类型、2个群系组和12个群系。经过19年的演变,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水椰Nypa fruticans群落消失,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群落也破碎成零星分布,新出现了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群落,其他如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等群落则继续保持稳定,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植被组成 植被演变 清澜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醇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童灿灿 杨立荣 +2 位作者 吴坚平 张林 陈欢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气提、液液萃取和渗透汽化从丙酮-丁醇发酵体系中分离丙酮、丁醇、乙醇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的应用动态,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丙酮-丁醇发酵产物(丙酮、丁醇、乙醇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做了比较,最...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气提、液液萃取和渗透汽化从丙酮-丁醇发酵体系中分离丙酮、丁醇、乙醇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的应用动态,评述了上述几种方法在分离丙酮-丁醇发酵产物(丙酮、丁醇、乙醇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方法做了比较,最后对丙酮-丁醇发酵分离耦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发酵 吸附 气提 液液萃取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的催化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欧志敏 金志华 +2 位作者 吴坚平 杨立荣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517,共7页
对以5%(体积比)乙醇为辅助底物的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描述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反应过程中辅酶的种类和含... 对以5%(体积比)乙醇为辅助底物的伴有辅酶再生过程的SaccharomycescerevisiaeB5不对称还原2’-氯-苯乙酮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R-2’-氯-1-苯乙醇的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描述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反应过程中辅酶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底物和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研究表明,参加反应的还原剂是辅酶Ⅰ。当底物初始浓度≤8.09mmol?L?1,可不考虑底物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反应可看作两个均符合顺序反应机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耦联。通过实验数据对动力学方程式的拟合,得到动力学参数:Vm1=8.0×10?4mol?L?1?h?1,KmB1=9.0×10-4mol?L?1,KiA1=2.0×10-6mol?L?1。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5 辅酶再生 动力学模型 2’-氯-苯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介孔薄膜的模板组装制备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步绍静 靳正国 +2 位作者 刘晓新 杨立荣 程志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以TiCl4为无机前驱体、三嵌段高分子共聚物EO20PO70EO20为模板剂,在非水条件下制备了有序的锐钛矿TiO2纳米晶介孔薄膜。通过热重-差热(TG-DTA)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原子力显微观察(AFM)及N2吸附-脱附等测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 以TiCl4为无机前驱体、三嵌段高分子共聚物EO20PO70EO20为模板剂,在非水条件下制备了有序的锐钛矿TiO2纳米晶介孔薄膜。通过热重-差热(TG-DTA)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原子力显微观察(AFM)及N2吸附-脱附等测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具有均一的大介孔孔径(~10nm),其BET比表面积为150m^2·g^-1,薄膜较宽的无机壁厚显著提高了介孔结构的热稳定性。通过红外(IR)光谱分析考察了溶胶-凝胶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AFM观察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对薄膜孔结构形成的导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介孔薄膜 模板组装 制备 二氧化钛 薄膜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拆分技术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黄蓓 杨立荣 吴坚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5-380,共6页
综述了迄今为止在实验室或者工业领域内所采用的手性拆分技术 ,包括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以及手性膜拆分法等 ,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比较了它们在工业领域中进行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共引用文章 4 ... 综述了迄今为止在实验室或者工业领域内所采用的手性拆分技术 ,包括直接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色谱拆分法以及手性膜拆分法等 ,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比较了它们在工业领域中进行规模生产的可能性 ,共引用文章 4 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应用 手性拆分 对映异构体 手性化合物 手性药物 直接结晶拆分 化学拆分 动力学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