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钧瓷釉呈色的影响因素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立科 卫世乾 朱聪旭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5,共11页
系统阐述了钧瓷釉呈色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釉料组成和烧成工艺对钧瓷釉层的呈色均产生影响。呈色来源于物理色和化学色的共同耦合作用,而分相结构不仅产生结构色,而且通过改变着色离子的化学场来影响化学色。因此,工艺条件的优化对深入... 系统阐述了钧瓷釉呈色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釉料组成和烧成工艺对钧瓷釉层的呈色均产生影响。呈色来源于物理色和化学色的共同耦合作用,而分相结构不仅产生结构色,而且通过改变着色离子的化学场来影响化学色。因此,工艺条件的优化对深入研究钧瓷釉的呈色机理、提升钧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釉 呈色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和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立科 《福建茶叶》 2022年第8期57-59,共3页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缓慢走来的茶文化不断进行文化更新、文化交融、文化发展,丰富了茶文化自身的内涵和功能,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茶文化体系的构建。茶叶包装设计属于现代设计的内容,而文化和理念则是茶...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缓慢走来的茶文化不断进行文化更新、文化交融、文化发展,丰富了茶文化自身的内涵和功能,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茶文化体系的构建。茶叶包装设计属于现代设计的内容,而文化和理念则是茶叶包装设计的核心内容。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茶叶包装设计的内容来看,凸显传统中国文化和元素的茶叶包装设计较多,尤其是依托茶文化展现我国传统饮茶文化、采茶工艺、泡茶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更是琳琅满目。这些富含大量茶文化的茶叶包装设计展现了我国茶叶产品的历史形象、文化精神、茶文化精髓,对于茶叶品牌打造、茶叶行业发展、茶叶包装创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产业包装设计中茶文化涉及的茶艺文化、茶俗内容、茶道精神等充分得以体现。文章就茶叶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融合渗透价值作为切入点,立足于茶叶包装设计中茶文化的融合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推动我国广大茶叶企业在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包装 包装设计 茶文化 融合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设计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立科 《现代园艺》 2017年第6期115-115,共1页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阐释了当前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进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有所贡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园林设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城市“生态园林”的内容及特征
4
作者 杨立科 徐燕 《现代园艺》 2017年第8期130-130,共1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关于城市"生态园林"的认识及提高建设水平,本文对城市"生态园林"内涵、内容及所具有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城市 生态园林 内容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及盐胁迫对白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淑敏 杨立科 +3 位作者 布和 徐欢 周静宇 徐燕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研究白榆对单一及复合土壤污染的抗性旨在为复合污染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1年生白榆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镉(Cd)、盐(NaCl)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其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研究白榆对单一及复合土壤污染的抗性旨在为复合污染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1年生白榆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镉(Cd)、盐(NaCl)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其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NaCl复合胁迫对白榆的叶绿素、MDA、POD、SOD指标比Cd、NaCl单一胁迫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在胁迫过程中,白榆叶绿素含量随着单一及复合胁迫梯度的增加而上升;MDA含量随着单一及复合胁迫梯度增加而降低;POD活性和SOD活性随着单一及复合胁迫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上升高质量浓度降低。在Cd胁迫水平大于200 mg/L、NaCl胁迫水平在大于500 mmol/L时,白榆的POD、SOD活性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且复合胁迫比单一胁迫对桑树的破坏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镉污染 盐胁迫 复合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建设评价
6
作者 杨立科 徐燕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本文运用档次分隔法对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多年建设的结构、比例、密度等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的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是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方式,乔木林和疏林地的比例较小,林地结构比较单一。公益林建设地区发展... 本文运用档次分隔法对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多年建设的结构、比例、密度等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的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是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方式,乔木林和疏林地的比例较小,林地结构比较单一。公益林建设地区发展总体不均衡,市域东南部旗区发展整体上优于西部各旗。本论文的研究,为鄂尔多斯的水土保持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战略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评价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