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化学评价法综述
1
作者
陈伟
魏志莹
+7 位作者
杨秀雯
易佳佩
秦超杰
景一鸣
郭军
张家泉
罗泽娇
祁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15-2626,共12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被植物或者农作物吸收,并经由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土壤重金属总量为主,但土...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被植物或者农作物吸收,并经由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土壤重金属总量为主,但土壤重金属总量既无法反映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过程,也无法准确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对生物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难以被精准地评价。而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可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以及植物吸收过程,能更精准地评估其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效性及植物有效性概念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和对比了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评价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提取法(单独提取法和连续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同位素稀释法和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测定工作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外有关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植物有效性
化学评价法
化学提取法
自由离子活度法
稳定同位素稀释法
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评估玉米农田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及动力学过程
2
作者
魏志莹
杨秀雯
+7 位作者
戴亮亮
赵亚辉
易佳佩
秦超杰
刘威杰
熊俊武
张家泉
陈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0-1731,共12页
为验证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在准确评估自然环境下玉米农田土壤中铅(Pb)的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并基于该技术探究土壤中Pb的动力学过程,本研究使用DGT技术、土壤溶液法和单独提取法测定了湖南省凤凰县内种植玉米的农田土壤中Pb的可提取...
为验证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在准确评估自然环境下玉米农田土壤中铅(Pb)的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并基于该技术探究土壤中Pb的动力学过程,本研究使用DGT技术、土壤溶液法和单独提取法测定了湖南省凤凰县内种植玉米的农田土壤中Pb的可提取态含量,并与玉米不同部位中Pb的含量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利用DGT技术结合DGT诱导土壤/沉积物通量(DIFS)模型模拟了土壤内部Pb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35%的土壤点位中Pb的含量超过湖南省Pb背景值,但不存在玉米粒中Pb超标的情况(GB 2762—2022)。Pb在玉米不同部位迁移富集能力较低,且主要富集在根部,难以向地上部位迁移。不同方法测定的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分别为DGT技术(1.32±2.49)µg·L^(-1)、土壤溶液(2.23±3.75)µg·L^(-1)、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单独提取法(5.79±2.51)mg·kg^(-1)、醋酸(HAc)单独提取法(0.81±0.49)mg·kg^(-1)和氯化钙(CaCl_(2))单独提取法(0.05±0.13)mg·kg^(-1)。DGT技术对玉米不同部位Pb含量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且对叶中Pb含量的预测效果最佳。研究区大部分土壤固相Pb补给液相的能力较低,但固相上Pb的释放量较为稳定,仍可能会对当地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整体而言,DGT技术是评估玉米农田土壤中Pb生物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其测定的Pb含量对玉米叶部Pb含量预测效果最佳,但对粒中Pb含量预测效果较差。此外,DGT技术可以结合DIFS模型深入分析土壤内部Pb的动力学的过程,为土壤污染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DGT)
DIFS模型
生物有效性
玉米
铅(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莓花色苷的酶法酰化修饰及其疏水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洪森辉
杨秀雯
+1 位作者
黄晓雪
费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8-83,共6页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阿魏酸修饰花色苷(Fe-An)和咖啡酸修饰花色苷(Ca-An)的酰化度分别为3.65%和3.71%。同时,酰化花色苷中的花青素含量从370.2 mg/g(天然蓝莓花色苷,Na-An)降低至219.2 mg/g(Fe-An)和222.18 mg/g(Ca-An)。另外,酰化改性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从−0.20(Na-An)提高至0.66(Fe-An)和0.78(Ca-An),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66.3%(Na-An)上升至68.4%(Fe-An)和74.7%(Ca-An),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从63.1%(Na-An)上升至85.5%(Fe-An)和90.3%(Ca-An)。以上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这将极大的拓展花色苷在高脂类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酰化
抗氧化活性
酶法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化学评价法综述
1
作者
陈伟
魏志莹
杨秀雯
易佳佩
秦超杰
景一鸣
郭军
张家泉
罗泽娇
祁士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质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湖北理工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15-262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502,2018YFC1801701)
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XZ103)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ZD202202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特色学科团队专项项目(G1323523063)。
文摘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脚步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被植物或者农作物吸收,并经由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目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土壤重金属总量为主,但土壤重金属总量既无法反映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过程,也无法准确评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对生物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难以被精准地评价。而土壤重金属的植物有效性可表征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以及植物吸收过程,能更精准地评估其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本文介绍了生物有效性及植物有效性概念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和对比了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评价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提取法(单独提取法和连续提取法)、自由离子活度法、同位素稀释法和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测定工作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内外有关土壤中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植物有效性
化学评价法
化学提取法
自由离子活度法
稳定同位素稀释法
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
Keywords
heavy metals in soils
phytoavailability
chemical evaluation method
chemical extraction method
free ion activity method
stable isotope dilution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technique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评估玉米农田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及动力学过程
2
作者
魏志莹
杨秀雯
戴亮亮
赵亚辉
易佳佩
秦超杰
刘威杰
熊俊武
张家泉
陈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质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湖北理工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0-1731,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57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502)
+1 种基金
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XZ103,201410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特色学科团队专项项目(G1323523063)。
文摘
为验证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在准确评估自然环境下玉米农田土壤中铅(Pb)的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并基于该技术探究土壤中Pb的动力学过程,本研究使用DGT技术、土壤溶液法和单独提取法测定了湖南省凤凰县内种植玉米的农田土壤中Pb的可提取态含量,并与玉米不同部位中Pb的含量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利用DGT技术结合DGT诱导土壤/沉积物通量(DIFS)模型模拟了土壤内部Pb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35%的土壤点位中Pb的含量超过湖南省Pb背景值,但不存在玉米粒中Pb超标的情况(GB 2762—2022)。Pb在玉米不同部位迁移富集能力较低,且主要富集在根部,难以向地上部位迁移。不同方法测定的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分别为DGT技术(1.32±2.49)µg·L^(-1)、土壤溶液(2.23±3.75)µg·L^(-1)、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单独提取法(5.79±2.51)mg·kg^(-1)、醋酸(HAc)单独提取法(0.81±0.49)mg·kg^(-1)和氯化钙(CaCl_(2))单独提取法(0.05±0.13)mg·kg^(-1)。DGT技术对玉米不同部位Pb含量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且对叶中Pb含量的预测效果最佳。研究区大部分土壤固相Pb补给液相的能力较低,但固相上Pb的释放量较为稳定,仍可能会对当地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整体而言,DGT技术是评估玉米农田土壤中Pb生物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其测定的Pb含量对玉米叶部Pb含量预测效果最佳,但对粒中Pb含量预测效果较差。此外,DGT技术可以结合DIFS模型深入分析土壤内部Pb的动力学的过程,为土壤污染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DGT)
DIFS模型
生物有效性
玉米
铅(Pb)
Keywords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
DIFS model
bioavailability
maize
lead(Pb)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莓花色苷的酶法酰化修饰及其疏水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洪森辉
杨秀雯
黄晓雪
费鹏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闽南师范大学闽台特色园林植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8-83,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J05109)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00334)。
文摘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阿魏酸修饰花色苷(Fe-An)和咖啡酸修饰花色苷(Ca-An)的酰化度分别为3.65%和3.71%。同时,酰化花色苷中的花青素含量从370.2 mg/g(天然蓝莓花色苷,Na-An)降低至219.2 mg/g(Fe-An)和222.18 mg/g(Ca-An)。另外,酰化改性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从−0.20(Na-An)提高至0.66(Fe-An)和0.78(Ca-An),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66.3%(Na-An)上升至68.4%(Fe-An)和74.7%(Ca-An),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从63.1%(Na-An)上升至85.5%(Fe-An)和90.3%(Ca-An)。以上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这将极大的拓展花色苷在高脂类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花色苷
酰化
抗氧化活性
酶法
疏水性
Keywords
anthocyanin
acyl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enzymic method
hydrophobicity
分类号
TS206.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重金属植物有效性的化学评价法综述
陈伟
魏志莹
杨秀雯
易佳佩
秦超杰
景一鸣
郭军
张家泉
罗泽娇
祁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评估玉米农田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及动力学过程
魏志莹
杨秀雯
戴亮亮
赵亚辉
易佳佩
秦超杰
刘威杰
熊俊武
张家泉
陈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蓝莓花色苷的酶法酰化修饰及其疏水性改善研究
洪森辉
杨秀雯
黄晓雪
费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