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知Lr基因小麦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PO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冬梅 王智 +2 位作者 杨秀屏 刘娟 韩公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2个近等基因系TcLr3和TcLr26及3个小麦品种洛夫林10<Lt26>、阿芙乐尔<Lr3+Lr26>、和洛夫林13<Lr3+Lr26>分别与2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 利用2个近等基因系TcLr3和TcLr26及3个小麦品种洛夫林10<Lt26>、阿芙乐尔<Lr3+Lr26>、和洛夫林13<Lr3+Lr26>分别与2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ritici)小种10—2和冀77—1,组合成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对侵柒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Lr3与小种互作过程中PO活性变化是单峰曲线特征,峰值出现在接种后36h,同时在PO同工酶谱的变化中表现出p16.3,6.8处的酶带活性增强,而TcLr26和其他含Lr26的各品种与小种互作过程中PO活性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特征,峰Ⅰ,Ⅱ分别出现在接种后36h和84h,同时在po同工酶谱变化中也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近等基因系 叶锈菌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被叶锈菌侵染后ATPase活性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公社 王智炘 +2 位作者 杨秀屏 刘娟 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16,共7页
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接种后36h,ATPase活性峰... 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接种后36h,ATPase活性峰值大而高,组织定位显示ATPase活性提高的部位位于侵柴菌丝接触的细胞及相邻细胞的胞壁和质膜附近;亲和组合接种48h以后,ATPase活性下降,并低于对照水平,组织定位未发现侵染细胞ATPase活性的增强;接种72h以后,侵染菌丝有较高的ATPase活性;慢锈组合ATPase活性介于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菌 ATPASE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