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语用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秀娟 孙晨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9-42,111,共15页
文章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中1993-2022年文化语用学的核心研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了国内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文量趋势、主要研究作者和机构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研究发现:国内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经历了滥觞期、... 文章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中1993-2022年文化语用学的核心研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了国内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文量趋势、主要研究作者和机构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研究发现:国内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经历了滥觞期、发展期、上升期、冷却期、回暖期和浓缩期,涌现了何刚教授等优秀的文化语用学者。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来看,学者们一方面聚焦文化差异、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和文化语境等跨文化交际层面,另一方面关注语用失误、言语行为、礼貌原则等语用层面;从关键词的研究前沿来看,积极语用、网络媒介、政治话语和文化外译等是当前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最新阵地。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国内文化语用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该学科领域研究的后续发展提供方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用学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荔枝贮藏保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静娜 韦璐阳 +3 位作者 邓有展 时鹏涛 李今朝 杨秀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4-241,共8页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 为评估抑霉唑和咪鲜胺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的残留情况及膳食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抑霉唑、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检测抑霉唑、咪鲜胺、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的方法检出限(LOD)分别为2.0、3.0、6.0、0.3μg/kg;定量限(LOQ)分别为6.0、10.0、20.0、1.0μg/kg;在荔枝全果、果皮和果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8.9%~107%、RSD为2.6%~5.8%。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浸果浓度越高残留量越高,残留物随贮藏时间延长由果皮逐渐迁移到果肉中。全果和果皮中抑霉唑、咪鲜胺的残留量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果肉则于浸泡后第7 d达到最大值再逐渐消解。代谢咪唑乙醇和2,4,6-三氯苯酚随着贮藏时间增加不断升高。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抑霉唑、咪鲜胺溶液分别浸泡保鲜,安全间隔期14 d内荔枝咪鲜胺的慢性、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霉唑 咪鲜胺 咪唑乙醇 2 4 6-三氯苯酚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荔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其促生作用
3
作者 甘林 代玉立 +2 位作者 兰成忠 刘晓菲 杨秀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重要土传病害,生物防治是目前预防该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不同生防菌平板生长共培养法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法,获得1组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木霉菌T05-49)。采用发酵液灌根法测定了复合生防菌(NJ-1+T05-49)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促生作用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8.92%、66.46%和52.4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NJ-1和木霉菌T05-49发酵液相比,复合生防菌处理对病害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8.75%和50.43%,株高和主根长度的增幅分别达9.22%、26.87%和8.58%、21.95%。复合生防菌处理21 d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为9.10×10^(6)cfu·g^(−1)和20.83×10^(5)cfu·g^(−1),真菌数量仅为0.70×10^(3)cfu·g^(−1),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得到显著的增加。研究结果为复合生防菌(NJ-1+T05-49)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上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复合生防菌 防治效果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水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贾荟瑾 许宏 +3 位作者 黄英 杨明华 杨秀娟 赵素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66,共5页
水蛭,俗名蚂蟥,生长繁殖于内陆淡水水域,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部分水蛭的干燥全体泡制后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瘀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因此被称为药用水蛭。近年来,随着药用水蛭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在临... 水蛭,俗名蚂蟥,生长繁殖于内陆淡水水域,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部分水蛭的干燥全体泡制后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瘀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药用价值高,因此被称为药用水蛭。近年来,随着药用水蛭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有关合理高效利用药用水蛭鲜见相关报道,文章综述了药用水蛭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的药理作用,为科学合理应用药用水蛭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药用水蛭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22年肉苁蓉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悦阳 段明宇 +4 位作者 张娟娟 王智勇 杨秀娟 段国建 李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54-60,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肉苁蓉研究领域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肉苁蓉研究现状及热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200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肉苁蓉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肉苁蓉研究领域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肉苁蓉研究现状及热点,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200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肉苁蓉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1.6.18对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及时间叠加分析,采用CiteSpace6.1.R2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31篇,其中中文文献1481篇、英文文献150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该领域形成以浙江理工大学郭玉海、北京中医药大学屠鹏飞,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陈君、徐荣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高频关键词有肉苁蓉、松果菊苷、苯乙醇苷、高效液相色谱、肉苁蓉多糖、人工栽培、抗疲劳等。结论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疗法、临床研究、病因病机等方面,网络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数据挖掘等可能成为肉苁蓉今后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思想探析“开四关”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硕 阳缘乐 +4 位作者 王一楠 杨秀娟 梁永林 邵晶 杨志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33-36,共4页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针灸中“开四关”所蕴含的中医学辨证思想,认为合谷、太冲作为“开四关”的代表之一,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看,两穴配伍具有“禀金木之气合于升降之中,分调气血周流于全身上下”的作用。进而分析“四关穴...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针灸中“开四关”所蕴含的中医学辨证思想,认为合谷、太冲作为“开四关”的代表之一,从“一气周流”的角度看,两穴配伍具有“禀金木之气合于升降之中,分调气血周流于全身上下”的作用。进而分析“四关穴”左右不同属性,并推论其适应范围,最后总结并验证“四关穴”之“左升右降”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开四关 合谷太冲 “左升右降”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条件对红黏土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冉宇玲 杨秀娟 +2 位作者 柏巍 樊恒辉 李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5,共7页
重塑条件是影响重塑土样相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堤防建设的土工试验中各重塑条件对重塑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重塑条件(碎土方式、含水率和制样方式)对重塑红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 重塑条件是影响重塑土样相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为分析堤防建设的土工试验中各重塑条件对重塑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重塑条件(碎土方式、含水率和制样方式)对重塑红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图像揭示了相关重塑条件对力学强度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含水率较低时,影响红黏土重塑样强度的主要因素为制样方式;当含水率升高后,碎土方式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结合微观试验进一步说明不同碎土方式得到不同级配的土粒,机械碎土方式会使得土颗粒集聚成不同数量的“粗颗粒”,改变土粒级配从而影响相关力学特性;不同制样方式导致土颗粒发生不同的有序排列,进而使得土体抗剪强度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重塑条件 力学特性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醚甲环唑浸种及苗期喷雾处理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效果
8
作者 欧阳振华 甘林 +4 位作者 郑秀琴 黄伟群 兰成忠 代玉立 杨秀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76-80,共5页
为探讨和筛选适宜的鲜食玉米顶腐病防控新方法,采用玉米种子浸种和苗期喷雾处理两种方式,分析了苯醚甲环唑单独使用及与其他抑菌剂联用对玉米顶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采用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酸化... 为探讨和筛选适宜的鲜食玉米顶腐病防控新方法,采用玉米种子浸种和苗期喷雾处理两种方式,分析了苯醚甲环唑单独使用及与其他抑菌剂联用对玉米顶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采用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酸化水、酸化水浸种处理后,对玉米种子出苗安全,对顶腐病防效分别为60.49%、59.79%和51.75%。玉米苗期采用苯醚甲环唑(56.25 g·hm^(-2))、苯醚甲环唑(28.12 g·hm^(-2))+中生菌素(10.55 g·hm^(-2))及中生菌素(21.09 g·hm^(-2))喷雾处理后,对顶腐病防效分别为57.42%、78.22%和83.04%。苯醚甲环唑浸种和苗期喷雾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顶腐病发生,但其对病害防效显著低于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与中生菌素联用的防病效果。因此,在田间应用时可考虑将苯醚甲环唑与中生菌素联用以增加其对病害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 苯醚甲环唑 浸种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秀娟 杨志军 +3 位作者 牛鹏贤 潘子昱 邵晶 李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葡萄糖为对照品,在波长分别为260、484 nm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含量...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葡萄糖为对照品,在波长分别为260、484 nm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含量在2.82~6.79 mg/g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6%;总多糖含量在106.14~746.40 mg/g之间,加样回收率为102.90%。结论甘肃不同产地红芪中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存在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中总黄酮、总多糖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红芪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紫外分光光度法 毛蕊异黄酮苷 葡萄糖 总黄酮 总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秀娟 赵晓燕 +2 位作者 马越 吴秋波 马荣山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4期40-42,17,共4页
文章根据国内外对花青素生理功能的研究报导归纳了花色苷的主要生理活性并就其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做了概括。
关键词 花色苷 生理功能 成份鉴别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凤菜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秀娟 赵晓燕 +2 位作者 马越 吴秋波 马荣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8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红凤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水提取物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提取最佳工艺,并就其抗氧化性与VC、白菜、芹菜、青椒、紫甘蓝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红凤菜提取物对超... 本文研究了红凤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发现水提取物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水提取最佳工艺,并就其抗氧化性与VC、白菜、芹菜、青椒、紫甘蓝等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红凤菜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750μg/ml时,对O2·的清除率即可达到73.04%,水提取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30℃、固液比1:40、浸提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凤菜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红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秀娟 邵晶 +4 位作者 杨志军 吴国霞 宁艳梅 张金保 黑生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6-69,共4页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红芪中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芪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红芪 芒柄花苷 毛蕊异黄酮 金雀异黄酮 芒柄花素 相对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作用对黄河口沉积物强度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秀娟 贾永刚 +2 位作者 单红仙 吴琼 刘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0-637,共8页
通过现场原位观测试验,研究波浪、潮流水动力作用对快速堆积的黄河口沉积物固结强度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潮坪上,开挖2 m×1 m×1 m的试坑,现场取土配置流状堆积物,以铁板部分覆盖试坑隔绝波浪和潮流作用,利用微型贯入... 通过现场原位观测试验,研究波浪、潮流水动力作用对快速堆积的黄河口沉积物固结强度的影响。在黄河三角洲刁口叶瓣潮坪上,开挖2 m×1 m×1 m的试坑,现场取土配置流状堆积物,以铁板部分覆盖试坑隔绝波浪和潮流作用,利用微型贯入、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原位测试手段,实时测定快速沉积的海床土强度发展以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研究快速沉积的粉质海床土分别在自重条件下以及在波浪和潮波等水动力作用下的固结过程。研究发现:海床土固结速度很快,自重作用下固结度72 h内达到37%,142 h左右孔隙水压力消散完毕,水动力作用下固结度72 h内达到52%,195 h左右孔隙水压力消散完毕;在沉积物固结过程中,水动力作用在固结初始阶段具有决定性作用,对沉积物强度的改变最大可为自重固结作用的5倍,随深度延伸水动力作用逐渐降低;随着固结过程的延续,表层沉积物在水动力作用下强度增加的趋势逐渐减缓,50 cm以下深度沉积物在水动力作用下强度逐渐降低,使得快速沉积粉质土强度逐渐沿深度出现非均匀变化,并且逐渐形成硬壳层。研究结果对了解水动力在沉积物固结中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不同水动力在沉积物固结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海床土 水动力作用 固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牛蛭与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平衡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秀娟 陶琳丽 +4 位作者 邓斌 曹志勇 黄伟 戚敏 张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研究菲牛蛭蛭体氨基酸与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平衡,为菲牛蛭氨基酸平衡饲料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柱前衍生方法测定菲牛蛭蛭体和11种蛋白饲料的氨基酸含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灰色关联度评价11种蛋白饲料与菲... 【目的】研究菲牛蛭蛭体氨基酸与蛋白饲料原料氨基酸平衡,为菲牛蛭氨基酸平衡饲料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柱前衍生方法测定菲牛蛭蛭体和11种蛋白饲料的氨基酸含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灰色关联度评价11种蛋白饲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平衡程度。【结果】11种蛋白饲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平衡的灰色关联度从高到低为牛肉粉>大豆浓缩蛋白>血浆蛋白粉>(猪肉粉=鸡肉粉)>(鱼粉>大豆分离蛋白)>血粉>血球蛋白粉>豆粕>全脂奶粉。【结论】牛肉粉、大豆浓缩蛋白、血浆蛋白粉、猪肉粉、鸡肉粉、鱼粉和大豆分离蛋白7种蛋白饲料原料与菲牛蛭蛭体氨基酸灰色关联度均在0.8以上,可优选作为开发菲牛蛭人工饲料的蛋白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牛蛭 氨基酸 灰色关联度 蛋白饲料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玄武岩纤维固化低黏聚性土的组合优化研究
15
作者 王浩然 杨秀娟 +2 位作者 陈顺福 欧自然 孟敏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172-180,共9页
为提升低黏聚性土的力学性质,采用磷石膏-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固化材料,设置磷石膏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含水率、压实度4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组合下固化土的黏聚力、压缩性及渗透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熵值法筛选出最优组合。试验结... 为提升低黏聚性土的力学性质,采用磷石膏-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固化材料,设置磷石膏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含水率、压实度4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组合下固化土的黏聚力、压缩性及渗透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熵值法筛选出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极差分析显示含水率对固化土的抗剪强度、压缩性及渗透性影响程度最大,压实度对固化土渗透性影响显著;磷石膏掺量和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有利于固化土的抗剪强度提高。通过熵值法确定磷石膏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含水率、压实度分别为6.5%、0.8%、12%、98%时为最优组合,此时处理后的低黏聚性土黏聚力为75.9 kPa,压缩系数为0.17 MPa^(-1),渗透系数为1.43×10^(-5)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玄武岩纤维 固化 低黏聚性土 正交试验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封隔器胶筒座封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秀娟 杨恒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4-87,共4页
液压封隔器是通过水力作用使胶筒在套管环空内鼓胀 ,而与套管内壁接触并产生一定接触压力 ,克服了封隔器上、下套管环空液流产生的压差 ,达到分层目的。在座封过程中 ,胶筒产生较大的几何变形 ,此时橡胶材料特性是非线性的 ,胶筒与套管... 液压封隔器是通过水力作用使胶筒在套管环空内鼓胀 ,而与套管内壁接触并产生一定接触压力 ,克服了封隔器上、下套管环空液流产生的压差 ,达到分层目的。在座封过程中 ,胶筒产生较大的几何变形 ,此时橡胶材料特性是非线性的 ,胶筒与套管内壁的接触过程也是一个状态非线性问题 ,即封隔器胶筒的座封过程是一个兼有状态、几何和材料的三重非线性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封隔器胶筒压缩过程、座封后胶筒与套管的接触压力分布规律及胶筒与套管内壁之间摩擦系数对接触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封隔器座封完成以后 ,上胶筒与套管的接触压力最小 ,中胶筒和下胶筒的接触压力依次增大 ,整体分布呈二次曲线形式。从单个胶筒来看 ,3个胶筒与套管接触面上的压力分布规律并不相同。上胶筒表面的接触压力呈拱形分布 ,而中间胶筒和下胶筒的接触压力呈鞍形分布。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 ,3个胶筒的接触压力都将降低 ,同时摩擦系数的变化也改变了 3个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的整体分布格局。当摩擦系数为 0 .3时 ,3个胶筒与套管接触压力最大值的变化梯度基本相等 ;当摩擦系数大于 0 .5时 ,只有下胶筒维持较高的接触压力。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封隔器 胶筒 数值分析 压力分布 摩擦系数 接触压力 材料特性 套管 采油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联合CBL双轨双向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秀娟 李硕 +5 位作者 杨志军 邓毅 宁艳梅 张金保 高慧琴 韩涛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63-65,共3页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在中药学教学中融入PBL和CBL联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满堂灌”课堂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在中药学教学中融入PBL和CBL联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满堂灌”课堂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提高学生理解中药及灵活运用中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 PBL CBL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贮存期甘薯黑斑病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秀娟 陈福如 张联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甘薯黑焉病 贮存期 药剂防治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核仁粗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秀娟 吴莉宇 +1 位作者 徐志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85-2586,2591,共3页
[目的]研究芒果核仁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芒果核仁为原料,用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萃取,得到6种提取物。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6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确定抑菌效果较好的有效成分。[结果]在提取的6中成分中,E、F两组分... [目的]研究芒果核仁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芒果核仁为原料,用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萃取,得到6种提取物。以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6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并确定抑菌效果较好的有效成分。[结果]在提取的6中成分中,E、F两组分抑菌效果最好。[结论]芒果核仁可作为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植物源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核仁 抑菌活性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井套管三轴预应力设计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秀娟 杨恒林 +1 位作者 闫相祯 刘洪波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传统热采井套管预应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虎克定律,将施加于套管的预应力与套管升温后的轴向热应力叠加,使其控制在相应温度下套管许用的最小屈服极限以下。由于固井水泥环和围岩的作用,套管升温后存在三向热应力,利用对套管施加轴向... 传统热采井套管预应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根据虎克定律,将施加于套管的预应力与套管升温后的轴向热应力叠加,使其控制在相应温度下套管许用的最小屈服极限以下。由于固井水泥环和围岩的作用,套管升温后存在三向热应力,利用对套管施加轴向预应力来降低套管的轴向热应力,使得套管的热有效应力控制在相应温度下套管许用的最小屈服极限为原则,得到热采套管三轴预应力设计方法,采用2种设计方法对N80、P110钢级套管进行预拉力设计,得到2种钢级套管不同井深位置预应力的临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热应力 三轴 预应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