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理解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自然界中的氧元素”为例
1
作者 杨砚宁 成斌斌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2,49,共9页
学科理解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依据内容特点和核心素养发展进阶水平,合理构建教学内容。在“物质的多样性”大概念统摄下,重新建构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大单元,通过对大气、水、地壳中的含... 学科理解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依据内容特点和核心素养发展进阶水平,合理构建教学内容。在“物质的多样性”大概念统摄下,重新建构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大单元,通过对大气、水、地壳中的含氧物质的研究,最终对单元进行整体架构,突出单元主题的价值导向。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对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初步形成变化与平衡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科理解 单元教学设计 自然界中的氧元素 氧的转化与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模型认知发展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以“自制净水器”为例
2
作者 徐诗涵 杨砚宁 +1 位作者 芦亚茹 沈郁娟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5,52,共7页
以“自制净水器”为主题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践,创设真实的工程情境,以净水器成品的设计、制作及优化为载体,外显建模过程,内化建模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初步建构并完善“物质分离与提纯”认知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真实净水问题,将学科知识结... 以“自制净水器”为主题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践,创设真实的工程情境,以净水器成品的设计、制作及优化为载体,外显建模过程,内化建模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初步建构并完善“物质分离与提纯”认知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真实净水问题,将学科知识结构化。以项目化教学中的第4课时为案例,呈现完善和应用认知模型的具体实践过程,并形成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模型认知 项目化教学 物质分离与提纯 自制净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数字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以“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为例
3
作者 郑丽娟 杨砚宁 彭建云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2,共7页
数字素养是中小学生适应未来数智社会的关键素养,跨学科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以“空气质量检测”为情境,在“组装与测试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并利用该检测站测试自制的新风机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 数字素养是中小学生适应未来数智社会的关键素养,跨学科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以“空气质量检测”为情境,在“组装与测试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并利用该检测站测试自制的新风机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跨学科教学 数字素养 空气质量检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R理论提高学科解释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明站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0,共7页
借助CER理论模型,以废水中氨氮去除为真实情境,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推理获得与论断匹配的证据,形成“证据—推理—论断”的化学学科解释表达范式,提高学生的学科解释能力。
关键词 CER理论模型 情境问题 学科解释 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
5
作者 成斌斌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43,共7页
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分析如何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目标,师生联动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表现性任务,开发基于学生表现和成果展示的... 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例,分析如何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目标,师生联动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表现性任务,开发基于学生表现和成果展示的评分规则,并对表现性评价方式和传统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项目式教学 核心素养 评分规则 含铁物质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紫甘蓝汁和pH传感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夏琴 杨砚宁 毛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41,共3页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 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 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与NaOH溶液反应 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酸碱度 PH传感器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与思考——以“简易吸碳机的制作”项目教学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砚宁 张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55,共7页
“简易吸碳机的制作”项目教学是基于“碳中和”理念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捕风”“捉碳”“释碳”“用碳”四个项目子任务,探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有关选题、... “简易吸碳机的制作”项目教学是基于“碳中和”理念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捕风”“捉碳”“释碳”“用碳”四个项目子任务,探讨“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有关选题、发展多学科知识的系统思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等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项目教学 碳中和 吸碳机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化学计算教学实效——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5,共4页
在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运用实验创设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数量关系,体会定量研究在化学科学中的价值,学习和提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关键词 实验情境 化学计算 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卷分析——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4,共5页
高考试卷分析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对教学改革的引导作用。从试卷结构、试题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对2020和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获得对高中化学教学有一定引导和启示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化学高考 高考试卷 分析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的性质”(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1课题提出 笔者于2007年4月中旬在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培训会》上,代表苏州市开设了一节《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内容的公开展示课,课题是“苯酚的性质(第二课时)”。作为有机化学一个典型物质的性质新授课... 1课题提出 笔者于2007年4月中旬在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全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培训会》上,代表苏州市开设了一节《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内容的公开展示课,课题是“苯酚的性质(第二课时)”。作为有机化学一个典型物质的性质新授课,一般的习惯套路是“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此套路虽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但仍未摆脱“满堂灌”的制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质 教学实录 课时 苯酚 课堂 化学基础 分子结构 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的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砚宁 成斌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1,共7页
由参观敦煌艺术展时发现的实际问题引发,设计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以实验室提取氧化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主线,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颜料制备流程中的试剂选择、条件控制、原理分析、产品比较、绘画创作... 由参观敦煌艺术展时发现的实际问题引发,设计以“从暖宝宝废渣中提取赭红”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以实验室提取氧化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主线,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颜料制备流程中的试剂选择、条件控制、原理分析、产品比较、绘画创作等活动中的问题,了解含铁物质的转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形成多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 跨学科实践 实验研究 含铁物质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调控铜电化学沉积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砚宁 杨润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3,88,共6页
通过将3D打印技术精准堆叠成型调控铜电沉积,利用微电极及电解液的条件设置,以实现精密的选区电镀。探索电极间距、电解时间和添加剂对阴极铜的增重和电流效率的影响,获得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均匀致密的铜镀层。
关键词 3D打印 铜电化学沉积 扫描电子显微镜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化学教学方式初探
13
作者 杨砚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9-30,32,共3页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 以人为本 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黑枸杞的“化学平衡移动”创新实验设计及教学 被引量:10
14
作者 毕晓昀 杨砚宁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2,共5页
以黑枸杞水的颜色差异引入课题,设计了7个与之相关的系列探究实验。这些探究实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等化学知识,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关键词 黑枸杞 探究实验 化学平衡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