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西瓜枯萎病菌、促进幼苗生长的菌株筛选与评价
1
作者 张飞龙 褚睿 +4 位作者 沈婷婷 杨睿祺 熊依玲 马福平 张雪艳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常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木霉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通过涂布法筛选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的木霉菌株,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进行生理...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常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木霉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通过涂布法筛选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的木霉菌株,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对植株促生特性的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株木霉菌株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并且均能显著抑制多种土传病原菌生长;10株木霉菌株均具有固氮、产生铁载体、蛋白酶的能力,均可以促进西瓜幼苗株高、茎直径、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质量和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增加。此外,在盆栽试验中10株木霉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为33.33%~71.67%,抗病促生效果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排名高低依次为XHMG-3、HXQ-13、LC-8、BYNK-12、CM2-1、LPS-12、AWH-36、QFS-3、HYM-9、XQ-1。因此,试验筛选得到的10株木霉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与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木霉菌 生物防治 幼苗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治效果
2
作者 马倩倩 祁瑞雪 +4 位作者 沈婷婷 杨睿祺 熊依玲 马福平 张雪艳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假单胞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植株促生特性评价。试验筛选出525...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导致西瓜产量损失严重,为获得高效拮抗西瓜枯萎病的假单胞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测试菌株对多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植株促生特性评价。试验筛选出525株菌株,其中可以显著抑制西瓜尖孢镰刀菌生长的3株生防菌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2-1、P3-1、P3-4,3株生防菌株均可以显著抑制多种土传病原菌的生长。3株生防菌株均具有固氮、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能产生铁载体,具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的酶活活性,均可以促进西瓜幼苗株高、茎直径、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的增长。此外,在盆栽试验中3株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为62.29%~63.93%,3株菌株的抗病促生效果经隶属函数分析排名高低依次为P3-4、P3-1、P2-1。P3-4可作为防控西瓜枯萎病、促进西瓜幼苗生长的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资源,用于西瓜可持续高效生产,进一步为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 假单胞菌 生物防治 幼苗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根系性状和有机酸分泌对铊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芳 杨钊楠 +3 位作者 杨睿祺 王摸云 姚焱 张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水稻根系形状及有机酸分泌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对铊吸收的影响。【方法】利用水培方法,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间铊吸收量高低,测定了根系长度、根系数量,以及有机酸分泌能力,并分析了铊吸收能力与水稻根系性状和有机酸分泌量... 【目的】探究水稻根系形状及有机酸分泌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对铊吸收的影响。【方法】利用水培方法,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间铊吸收量高低,测定了根系长度、根系数量,以及有机酸分泌能力,并分析了铊吸收能力与水稻根系性状和有机酸分泌量的相关性。【结果】18个水稻品种铊吸收量在55.29~112.01 mg/kg范围内,吸收能力最高品种的吸收量约是最低品种的2倍,但根系总长度、根数量与18个品种铊吸收量间均无相关性。进一步选出高、中、低吸收量的6个品种测定其根系有机酸分泌量,铊吸收量与根系草酸分泌量相关系数r=-0.931(P<0.01),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根系有机酸分泌有效抑制了水稻对铊的吸收。【结论】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量可作为衡量水稻苗期铊吸收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长 根数 有机酸分泌量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铊胁迫下甘蓝根系有机酸分泌特征及对铊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摸云 郑婉铭 +3 位作者 杨睿祺 张平 刘文峰 姚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47-50,共4页
为促进食品安全评估,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蓝不同部位对重金属铊的吸收能力;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阴离子通道抑制剂Niflumic acid(NIF)、Phenylglyoxal(PG)添加前后的甘蓝根系有机酸分泌特征及对铊吸收量... 为促进食品安全评估,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蓝不同部位对重金属铊的吸收能力;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阴离子通道抑制剂Niflumic acid(NIF)、Phenylglyoxal(PG)添加前后的甘蓝根系有机酸分泌特征及对铊吸收量的影响,探究甘蓝富集铊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甘蓝在铊胁迫下根系分泌唯一有机酸-草酸,并随处理时间延长,草酸分泌量增大;阴离子通道抑制剂NIF明显抑制甘蓝根系内部有机酸分泌量,同时明显降低甘蓝根系对铊的吸收量,进而减少地上茎叶部的铊含量。铊胁迫下甘蓝根系草酸分泌模式初步确定为延迟分泌Ⅱ型,根系有机酸含量将影响甘蓝对铊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阴离子通道抑制剂 草酸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