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偷自行车的人》的镜头语言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皓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144,共3页
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该影片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格式化表达,采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拍摄手法在电影艺术中展现出更多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内容,这对国际电影艺术...
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该影片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格式化表达,采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拍摄手法在电影艺术中展现出更多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内容,这对国际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镜头语言作为电影艺术最为直接的表达途径,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长镜头、特写镜头、运动镜头与组合镜头等方面解读该影片的镜头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
新现实主义
长镜头
特写镜头
组合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想象的原乡:国产乡村题材影片的社会向度与美学旨趣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皓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4-27,共4页
国产乡村电影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而"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是中国农村题材电影进行独立探索的滥觞,《李双双》《花好月圆》《苦菜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及《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描写少数...
国产乡村电影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而"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是中国农村题材电影进行独立探索的滥觞,《李双双》《花好月圆》《苦菜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及《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描写少数民族地区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社会生活与政治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朵金花》
农村题材电影
乡村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
李双双
社会向度
文艺创作
乡村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域视角下的《东北偏北》审美风格探析
3
作者
杨皓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东北偏北》以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下乡返城为时代背景,描述了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林海福地,震惊一时的强奸案频发,办案民警却始终找不到线索。啼笑皆非的办案经过加上无厘头的情节设计奠定了影片极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东北偏北》以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下乡返城为时代背景,描述了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林海福地,震惊一时的强奸案频发,办案民警却始终找不到线索。啼笑皆非的办案经过加上无厘头的情节设计奠定了影片极具特色的审美风格。紧凑的镜头语言、无厘头的断案充满了东北喜剧元素,造就了一部富有幽默性、传奇性的影片。《东北偏北》对于东北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从构成一部影片主体的镜头、造型、叙事角度入手全面剖析整部电影,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偏北》
镜头语言
审美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偷自行车的人》的镜头语言解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杨皓词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144,共3页
基金
长春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类研究一般课题(项目编号:长师高教〔2019〕12号)。
文摘
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执导的《偷自行车的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该影片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格式化表达,采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拍摄手法在电影艺术中展现出更多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内容,这对国际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镜头语言作为电影艺术最为直接的表达途径,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长镜头、特写镜头、运动镜头与组合镜头等方面解读该影片的镜头语言。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
新现实主义
长镜头
特写镜头
组合镜头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想象的原乡:国产乡村题材影片的社会向度与美学旨趣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皓词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4-27,共4页
基金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数字中间片技术高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长师高教<2019>12号)研究成果。
文摘
国产乡村电影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而"十七年"时期的文艺创作是中国农村题材电影进行独立探索的滥觞,《李双双》《花好月圆》《苦菜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及《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描写少数民族地区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社会生活与政治建设进程。
关键词
《五朵金花》
农村题材电影
乡村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
李双双
社会向度
文艺创作
乡村题材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视角下的《东北偏北》审美风格探析
3
作者
杨皓词
机构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文摘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东北偏北》以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下乡返城为时代背景,描述了美丽富饶的小兴安岭林海福地,震惊一时的强奸案频发,办案民警却始终找不到线索。啼笑皆非的办案经过加上无厘头的情节设计奠定了影片极具特色的审美风格。紧凑的镜头语言、无厘头的断案充满了东北喜剧元素,造就了一部富有幽默性、传奇性的影片。《东北偏北》对于东北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从构成一部影片主体的镜头、造型、叙事角度入手全面剖析整部电影,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东北偏北》
镜头语言
审美风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偷自行车的人》的镜头语言解读
杨皓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被想象的原乡:国产乡村题材影片的社会向度与美学旨趣
杨皓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域视角下的《东北偏北》审美风格探析
杨皓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