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河口滩涂资源变化及生态治理对策
1
作者 袁菲 陈文龙 +1 位作者 李丽 杨留柱 《中国水利》 2025年第10期29-34,共6页
珠江河口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河口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发治理,河道采砂、滩涂围垦、水库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河口的自然演变带来影响。通过对21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水沙情势及滩涂变化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阐... 珠江河口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河口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发治理,河道采砂、滩涂围垦、水库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河口的自然演变带来影响。通过对21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水沙情势及滩涂变化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阐明了当前河口来沙骤减、河口湾滩槽失稳、滩涂生境破碎的形势,从而进一步指出珠江河口滩涂存在生态损害、生物多样性脆弱、盐水入侵加剧、生物生境变化等生境修复问题,提出通过加强珠江河口岸线滩涂保育、推进硬质化海堤生态改造、促进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加快磨刀门拦门沙生态修复、维持伶仃洋中滩稳定的自适应修复等措施,加快河口受损滩涂生态修复,构建更有利于河口生物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水沙情势 滩涂变化 生态治理 滩涂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及保护对策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培 许劼婧 +2 位作者 何用 李卫 杨留柱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3,共8页
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对河势稳定、生态保护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特征研究显示:-5 m以浅滩涂面积大幅减少,由1999年的1062 km^(2)锐减为2019年的799 km^(2),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平均侵蚀... 珠江河口滩涂演变对河势稳定、生态保护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世纪以来珠江河口滩涂演变特征研究显示:-5 m以浅滩涂面积大幅减少,由1999年的1062 km^(2)锐减为2019年的799 km^(2),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平均侵蚀厚度分别为1.06 m和0.29 m。内伶仃洋西滩呈现高滩侵蚀、低滩淤积的滩面坦化和底质粗化现象,-3 m以浅高滩面积缩减9.6%,最大侵蚀厚度达1.57 m。流域来沙减少、潮汐动力增强、波浪掀沙作用增强、人类活动干扰是近期高滩侵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口门调水补沙、河口湾治导带修复、高滩保滩固沙、疏浚土资源化利用的治理对策,为新时期滩涂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滩涂 演变 侵蚀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近期演变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吴门伍 严黎 +2 位作者 杨留柱 卢陈 杨裕桂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5,153,共6页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的形成,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影响,且河口的地形条件及泥沙运动也是拦门沙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近40 a来实测地形资料,对磨刀门口外中心拦门沙、西侧拦门沙、东西两汊深槽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拦门沙区...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的形成,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影响,且河口的地形条件及泥沙运动也是拦门沙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近40 a来实测地形资料,对磨刀门口外中心拦门沙、西侧拦门沙、东西两汊深槽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拦门沙区域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区东、西汊不断向海延伸、拓宽,大洪水对东、西汊的发育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东汊走向则有一定摆动,东汊发育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受波浪改造作用明显;中心拦门沙内外坡以冲刷为主,滩顶淤积加高,南北径缩短;西侧交杯沙在波浪作用下呈新月形发育,交杯四沙向陆并岸的过程中,易受到洪水冲决作用,在并岸的浅滩中冲出深槽。研究结果可为河口规划、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门沙 河床演变 珠江 磨刀门 东西两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的珠江河口悬沙浓度多模型协同反演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洪洲 杨留柱 +1 位作者 刘超群 扶卿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3,共7页
以珠江河口为研究区,根据2014-2015年珠江河口野外实验数据,构建了8个悬沙浓度的反演模型,并对各模型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评价。基于数据同化思想,利用此模型集进行了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的构建。结果表明:构建的悬沙反演模型中近红外与... 以珠江河口为研究区,根据2014-2015年珠江河口野外实验数据,构建了8个悬沙浓度的反演模型,并对各模型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评价。基于数据同化思想,利用此模型集进行了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的构建。结果表明:构建的悬沙反演模型中近红外与蓝波段比值的指数函数模型整体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MAPE为27.1%,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能够有效融合不同反演模型的优势,改善单模型反演精度较低区域的反演结果,且随着模型个数的增加,多模型协同估算精度越高,较单模型提高了整体反演精度及稳定性,最优模型组合的MAPE为25.8%。该算法为悬沙浓度大范围、高精度业务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珠江河口 多模型协同反演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中下游河道近期洪水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晓张 刘壮添 +2 位作者 孙倩雯 杨留柱 陈娟 《人民珠江》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河道整治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变化 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水表盐度遥感反演及空间分异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颖清 喻丰华 +1 位作者 杨留柱 尹斌 《人民珠江》 2012年第A01期52-55,共4页
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实测数据表明:近海区域主要由淡水携带海的黄色物质与盐度一般呈负相关。利用modis影像,以黄色为中介,基于实测的黄色物质以及盐度数据建立了珠江口水表盐度的遥感模型。模型在河道以及近口门区域的精度略差,而对于河... 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实测数据表明:近海区域主要由淡水携带海的黄色物质与盐度一般呈负相关。利用modis影像,以黄色为中介,基于实测的黄色物质以及盐度数据建立了珠江口水表盐度的遥感模型。模型在河道以及近口门区域的精度略差,而对于河口区盐度的反演精度可以达到70%以上。利用模型获得不同潮位珠江口海表盐度空间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点:珠江口盐度涨潮时盐度增高,落潮时降低,从下游到上游盐度逐渐减小,深槽盐度始终大于浅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表盐度 黄色物质 遥感 空间分布特点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岸线开发对其上游河口区洪潮动力特性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莉玲 王琳 +2 位作者 徐峰俊 杨留柱 戈军 《人民珠江》 2019年第4期31-36,共6页
钦州湾水流动力环境复杂,港口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岸线开发强度较大。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2005年岸线地形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005—2015年钦州湾岸线开发前后的潮差、潮流流速、潮量等动力特性变化,探讨了上... 钦州湾水流动力环境复杂,港口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岸线开发强度较大。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2005年岸线地形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005—2015年钦州湾岸线开发前后的潮差、潮流流速、潮量等动力特性变化,探讨了上游河口区洪潮动力特性对下游岸线开发的响应情况。可为钦江河口湾及类似河口湾的管理及可持续、有序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开发 响应 洪潮动力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