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SiO2/钢纤维改性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彦森
徐钟
+3 位作者
刘兵兵
孙晓静
杨瑞禧
余昊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为了提高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其工程应用潜力,以煤矸石、矿渣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纳米SiO 2(0~2.5%)和钢纤维(0~1.25%)单独及复合掺入对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
为了提高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其工程应用潜力,以煤矸石、矿渣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纳米SiO 2(0~2.5%)和钢纤维(0~1.25%)单独及复合掺入对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或纳米SiO 2掺入均能显著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两者混合使用改性效果则更好。在抗压强度方面,纳米SiO 2改性煤矸石混凝土优于钢纤维;在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方面,钢纤维改性效果更好。纳米SiO 2和钢纤维的复合使用改性效果更好,是由于纳米SiO 2不仅提高了地聚物凝胶的微密度,而且增强了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研究结果丰富了纳米SiO 2和钢纤维改性地聚物复合材料性能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纳米SiO
2
微观形貌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SiO2/钢纤维改性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彦森
徐钟
刘兵兵
孙晓静
杨瑞禧
余昊龙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332)
四川省名扬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专项课题(MY2021-001)。
文摘
为了提高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索其工程应用潜力,以煤矸石、矿渣为原料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纳米SiO 2(0~2.5%)和钢纤维(0~1.25%)单独及复合掺入对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分析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钢纤维或纳米SiO 2掺入均能显著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两者混合使用改性效果则更好。在抗压强度方面,纳米SiO 2改性煤矸石混凝土优于钢纤维;在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方面,钢纤维改性效果更好。纳米SiO 2和钢纤维的复合使用改性效果更好,是由于纳米SiO 2不仅提高了地聚物凝胶的微密度,而且增强了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研究结果丰富了纳米SiO 2和钢纤维改性地聚物复合材料性能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纳米SiO
2
微观形貌
改性机理
Keywords
geopolymer concrete
steel fiber
nano-SiO 2
microstructure
modific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U528.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SiO2/钢纤维改性煤矸石地聚物混凝土性能研究
周彦森
徐钟
刘兵兵
孙晓静
杨瑞禧
余昊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