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剂类型对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物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雪艳 杨国龙 +3 位作者 王雅娟 杨瑞楠 张泽楠 刘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1,共8页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 旨在为高稳定性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以亚麻籽油为油相,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油相及3种不同的乳化剂[吐温60(Tween60)、卵磷脂(PC)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高压均质法在60MPa压力下均质3次制备水包油型亚麻籽油乳液,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界面面积和Zeta电位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乳液在37℃储藏不同时间的外观、微观结构、粒径、Zeta电位、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氧化产物、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考察乳化剂类型和油相质量分数对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质量分数的增大,亚麻籽油乳液粒径增加,物理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降低;相同油相质量分数下各乳化剂乳液粒径大小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乳液的物理稳定性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在37℃储藏一定时间后,亚麻籽油乳液的POV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而TBARS水平为Tween60乳液<PC乳液<SPI乳液;^(1)H NMR谱图显示,Tween60乳液中亚麻籽油的主要氧化产物为顺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PC乳液的氧化产物主要为顺反及反反共轭二烯基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次级氧化产物,SPI乳液中无显著的氢过氧化物及醛类氧化产物,但观测到醛、酮、醇类等次级氧化产物指纹峰,推测为SPI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共氧化产物指纹峰;气相色谱结果显示,不同乳化剂乳液中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损耗显著,不饱和脂肪酸总损耗程度为PC乳液>SPI乳液>Tween60乳液,其中PC乳液不饱和脂肪酸损耗较高,推测是由其共氧化导致。PC和SPI抑制了亚麻籽油在水包油乳液中的初级氧化过程,但其共氧化行为使亚麻籽油的次级氧化产物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乳化剂 水包油型乳液 物化稳定性 核磁共振(NMR) 氧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
2
作者 许晓欣 杨国龙 +2 位作者 孟鹏程 杨瑞楠 刘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改善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乙醇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乙醇解反应过程中... 为改善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乙醇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乙醇解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不断降低,磷脂酸(PA)、磷脂酰肌醇(PI)、鞘磷脂(SM)、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APE)、心磷脂(CL)、磷脂酰甘油(PG)含量变化较小,主要生成2-溶血磷脂酰胆碱(2-LPC);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0 g/mL、反应温度20℃、加酶量15%(以大豆磷脂质量计)、加水量2%(以大豆磷脂质量计)、反应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溶血磷脂含量为67.80%,且溶血磷脂主要以2-LPC为主,含量为48.45%,还含有少量的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等,在乙醇解产物~(13)C-NMR图谱中,脂肪酸乙酯有强而尖锐的信号,脂肪酸的信号极弱,证明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醇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乙醇解反应。综上,利用脂肪酶乙醇解大豆磷脂制备溶血磷脂为大豆磷脂的改性拓宽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溶血磷脂 脂肪酶 乙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DHA藻油及其在水包油型乳液中的氧化行为分析
3
作者 张泽楠 刘君 +6 位作者 黄雪艳 朱雪晴 金帅祥 杨瑞楠 马祥 孙聪 毕艳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1-53,共13页
以3%的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油相、1%的Tween 60为乳化剂和96%水相,应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得低内相水包油型藻油乳液,研究常温密闭储存条件下富DHA藻油及其在乳液体系中的氧化行为。实验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以3%的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为油相、1%的Tween 60为乳化剂和96%水相,应用高压微射流法制得低内相水包油型藻油乳液,研究常温密闭储存条件下富DHA藻油及其在乳液体系中的氧化行为。实验通过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V)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反映藻油的初级和次级氧化产物水平,应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顶空固相微萃取-GC-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法分析各脂肪酸损耗及氧化产物分子组成及变化。结果表明:乳液体系藻油的PV、TBARS值及脂肪酸损耗均高于纯藻油体系,藻油在低内相乳液中的氧化速率更快。在1H NMR谱图中观测到藻油DHA端位单氢过氧化物(DHA-terminal monohydroperoxide,DHA-TMHP)和内位单氢过氧化物(DHA-inner monohydroperoxide,DHA-IMHP)共振信号,内位氢过氧化物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环化氢过氧化物,次级裂解产生非挥发性α,β-含氧烯醛;定量分析共轭二烯类氧化产物(DHA-conjugated diene,DHA-CD)、氢过氧化物(DHA-OOH)和非挥发性醛类氧化产物(DHA-non-volatile aldehyde oxidation products,DHA-NAD),含量水平为DHA-CD>DHA-OOH>DHA-NAD,反映了DHA产生较高水平的中间氧化产物;比较乳液及纯藻油体系DHA-TMHP与DHA-IMHP相对比例,发现乳液体系中DHA-TMHP比例显著高于纯藻油体系,说明乳液体系利于端位DHA-OOH的生成路径;DHA-NAD在氧化初级阶段即产生,含量水平为饱和醛>(E,Z)-2,4-二烯醛>α,β-含氧烯醛>(E)-2-烯醛。GC-MS的结果显示,DHA藻油乳液在储藏开始即产生挥发性次级氧化产物(volatile secondary oxidation products,VSOPs)。乳液和纯藻油VSOPs的主要成分包括烯醛、烯酮类和烯醇,相对水平为醛类>酮类>醇类。其中,(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3,5-辛二烯-2-酮、2,4-壬二烯醛、2-戊烯基呋喃、1-戊烯-3-醇、庚烷、1-壬烯和辛醛为主要VSOPs贡献物质,推测由DHA-IMHP发生α、β裂解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藻油 氢过氧化物 挥发性氧化产物 核磁共振氢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棉所49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丹 杨瑞楠 +2 位作者 徐双娇 田新权 马磊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鉴定中棉所49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光籽经剥壳、粉碎、过筛、皂化、溶剂萃取并硅烷化衍生后,用HP-5MS柱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平台,采用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棉所49棉籽仁中含有胆固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 为鉴定中棉所49棉籽仁中的植物甾醇组成,光籽经剥壳、粉碎、过筛、皂化、溶剂萃取并硅烷化衍生后,用HP-5MS柱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平台,采用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棉所49棉籽仁中含有胆固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Δ5-燕麦甾醇、羽扇豆醇、Δ7-燕麦甾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和高根二醇这9种植物甾醇。每100 g中棉所49棉籽仁中总甾醇含量为124.870 mg,其中β-谷甾醇、菜油甾醇和Δ5-燕麦甾醇的含量较高,分别占甾醇总含量的79.669%、10.647%和4.238%;高根二醇是其特征成分。本研究为棉籽的综合利用和营养评价提供了技术和数据支持,也为鉴定高档食用油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植物甾醇 气相色谱-质谱 组分 含量 中棉所49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究
5
作者 孟鹏程 杨瑞楠 +1 位作者 杨国龙 梁少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126-129,共4页
本文基于工科专业特点和油脂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阐述了油脂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项目驱动式(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实验教学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BL的油脂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文基于工科专业特点和油脂工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阐述了油脂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项目驱动式(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实验教学模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BL的油脂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以强化符合油脂工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专业 综合实验 项目驱动式(PBL)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酶解法制备拟南芥保卫细胞原生质体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瑞楠 赵福宽 +2 位作者 于涌鲲 秦勇 孙清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69,共3页
用两步酶解法提取拟南芥保卫细胞原生质体。首先使用作用比较缓和、浓度为0.8%的绿木酶Cellulysin 25℃,120r/min水浴振荡30min,促使原生质体游离出来;然后再使用1.5%的纤维素酶Cellulase RS和0.02%的果胶酶Y-23组成的酶解液... 用两步酶解法提取拟南芥保卫细胞原生质体。首先使用作用比较缓和、浓度为0.8%的绿木酶Cellulysin 25℃,120r/min水浴振荡30min,促使原生质体游离出来;然后再使用1.5%的纤维素酶Cellulase RS和0.02%的果胶酶Y-23组成的酶解液,22℃,60-70r/min,酶解40~60min,制备拟南芥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结果表明,两步酶解法可以制备出活性较高、适于进行膜片钳等后续试验的原生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酶解法 拟南芥 保卫细胞 原生质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农学院研究生会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瑞楠 赵菊 +1 位作者 杨心宇 苗一梅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1期58-60,共3页
研究生会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重视研究生会的建设,把握研究生会的正确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研究生会的制度、组织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研... 研究生会作为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重视研究生会的建设,把握研究生会的正确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研究生会的制度、组织等。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研究生会的整体素质,使北京农学院的研究生会成为适应新形势、具有服务意识的学生社团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会 建设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模态隐喻数据集的构建和验证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冰 杨瑞楠 +4 位作者 董玉 楚世豪 唐崇俊 葛云翔 尹家斌 《集成技术》 2024年第5期64-73,共10页
隐喻的目的是启发理解、说服他人。目前,隐喻呈现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融合的趋势,因此,识别多模态信息中蕴含的隐喻语义对互联网内容安全具有研究价值。由于缺乏多模态隐喻数据集,难以建立研究模型,因此,当前学者更关注基于文本的... 隐喻的目的是启发理解、说服他人。目前,隐喻呈现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融合的趋势,因此,识别多模态信息中蕴含的隐喻语义对互联网内容安全具有研究价值。由于缺乏多模态隐喻数据集,难以建立研究模型,因此,当前学者更关注基于文本的隐喻检测。针对这一不足,作者首先从图像-文本、隐喻出现、情感表达和作者意图等角度构建新型多模态隐喻数据集;其次,对数据集的标注者进行Kappa分数计算;最后,借助预训练模型和注意力机制融合图像属性特征、图像实体对象特征和文本特征,构建多模态隐喻检测模型,验证多模态数据集的质量和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情感和意图表达的隐喻数据集可提升隐喻模型检测效果,多模态信息间相互关系有助于隐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安全 多模态隐喻检测 外部知识 多模态数据集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和亚麻籽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梁少华 王金亚 +2 位作者 董彩文 杨瑞楠 杨青坪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1-66,共6页
本文以五个品种亚麻籽为原料,分析和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分布、甘三酯组成,测定了亚麻籽及油中木脂素含量以及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为45%左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 本文以五个品种亚麻籽为原料,分析和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分布、甘三酯组成,测定了亚麻籽及油中木脂素含量以及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为45%左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要为亚麻酸(C18:3/Ln),相对含量为49.20%~55.43%,其次是油酸(C18:1/O),相对含量18.69%~28.21%,亚油酸(C18:2/L)相对含量为10.85%~16.73%,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8%以上;亚麻籽油中主要的甘三酯为OLnLn(17.27%~20.50%)和LnLnLn(11.91%~17.0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达到6.59mg/(100g)以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测定亚麻籽和亚麻籽油中木脂素(SDG)的含量,分别为1.53%~3.69%和0.03%~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中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少华 王金亚 杨瑞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麻籽油中木脂素类物质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含量.根据SDG在200 ~400 nm紫外区有特征吸收,由光谱扫描曲线可知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DG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显著...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亚麻籽油中木脂素类物质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的含量.根据SDG在200 ~400 nm紫外区有特征吸收,由光谱扫描曲线可知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SDG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显著的线性关系.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甲醇振荡提取亚麻籽油中的SDG,且排除此波长处可能的干扰物质,测定吸光度,由回归方程计算SDG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7%,RSD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亚麻籽油 S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形势下开展研究生会工作的思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菊 杨瑞楠 +1 位作者 杨心宇 苗一梅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S1期61-63,共3页
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全力筹办2008年奥运会、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新形势下,探索研究生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与途径,是每个研究生会干部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明确研究生会的地位和职责,分析目前研究生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 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全力筹办2008年奥运会、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新形势下,探索研究生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与途径,是每个研究生会干部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明确研究生会的地位和职责,分析目前研究生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提出新形势下研究生会工作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会 工作 方法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油菜籽特征品质分析与挖掘
12
作者 陈析羽 杨瑞楠 +5 位作者 王雪妍 马飞 喻理 袁玉婷 张良晓 李培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3-998,共6页
为分析和挖掘西藏地区油菜籽特征品质,推动西藏油菜高质量发展,选取31份西藏地区与448份长江流域代表性油菜籽样品,分析了油菜籽含油量、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含量,比较了西藏地区与长江流域油菜品质差异。结果发现西藏油菜籽含油量显著高... 为分析和挖掘西藏地区油菜籽特征品质,推动西藏油菜高质量发展,选取31份西藏地区与448份长江流域代表性油菜籽样品,分析了油菜籽含油量、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含量,比较了西藏地区与长江流域油菜品质差异。结果发现西藏油菜籽含油量显著高于长江流域冬油菜区,但植物甾醇含量显著低于长江流域冬油菜区。考虑到油菜籽中甾醇含量与芥酸含量呈负相关,在西藏地区取低芥酸油菜籽样品,验证了芥酸含量高是导致西藏地区油菜籽甾醇平均含量低于长江流域的重要原因,并筛选出含油量高于长江流域平均值,甾醇含量高的油菜籽品种新油20、清湘油168、新油17和藏油12号,可作为高甾醇油菜品种在西藏地区推广,对提升西藏地区油菜籽品质、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油菜籽 植物甾醇 含油量 特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市售蛋黄酱理化指标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昕琪 马传国 +3 位作者 杨瑞楠 刘君 司天雷 刘志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1,共8页
为了对蛋黄酱产品的开发及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以8种市售蛋黄酱为原料,对其主要成分、粒径、微观结构、流变特性、质构特性、色泽、乳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市售蛋黄酱粗脂肪含量为49.00%~73.70%,pH为3.37~4.... 为了对蛋黄酱产品的开发及品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以8种市售蛋黄酱为原料,对其主要成分、粒径、微观结构、流变特性、质构特性、色泽、乳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市售蛋黄酱粗脂肪含量为49.00%~73.70%,pH为3.37~4.08,粒度[D(4,3)]分布在4~12μm之间;蛋黄酱以乳滴的形式存在,为典型的水包油型结构;蛋黄酱的流变学性质表明蛋黄酱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弹性模量(G′)远大于黏性模量(G″),呈现出类弹性固体性质;质构分析表明蛋黄酱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良好的涂抹性;市售蛋黄酱的亮度(L*)、红值(a*)、黄值(b*)和总色差(ΔE*)差异显著;8种蛋黄酱的乳液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有利于蛋黄酱的储存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酱 理化指标 流变学 质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晓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康宝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6,88,共8页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含量、酰基位移、sn-2位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PO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底物(棕榈酸乙酯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1∶1、酶添加量(以底物总质量计)3%、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POP含量为86.48%,酰基位移为3.25%,sn-2位油酸相对含量为7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酯交换 高油酸花生油 1 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 酰基位移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宝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张晓晓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3,114,共9页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含量,硬脂酸指数和酰基位移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乙酯与棕榈酸乙酯物质的量比1.3∶1、酰基供体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2∶1、加酶量2.7%(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在该条件下产物甘三酯中POP、POS、SOS的含量分别为14.55%、48.87%、25.17%,硬脂酸指数为0.56,酰基位移率为7.35%。产物的目标甘三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相近,可作为可可脂替代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可可脂 酶促酯交换 高油酸花生油 脂肪酸乙酯 酰基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返酸、返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山 卢美娟 +4 位作者 杨瑞楠 吕瑞 贺磊 穆俊伟 杨会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2,共4页
为对大豆油适度精炼和精准加工提供参考,对精炼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大豆油的返酸、返色程度以及一级大豆油中磷脂、残皂、不皂化物等组分对其返酸、返色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原油返酸和返色程度均最高,中和油最低;磷脂含量... 为对大豆油适度精炼和精准加工提供参考,对精炼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大豆油的返酸、返色程度以及一级大豆油中磷脂、残皂、不皂化物等组分对其返酸、返色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原油返酸和返色程度均最高,中和油最低;磷脂含量越高,大豆油返酸、返色程度越深;不皂化物含量越高,越有助于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含皂量对大豆油返酸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大豆油返色。综上,在大豆油生产中应控制磷脂含量和含皂量,减少不皂化物的损失,以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返酸 返色 精炼 磷脂 不皂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汪雪芳 杨瑞楠 +4 位作者 薛莉 张良晓 王秀嫔 张奇 李培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4336-4343,共8页
目的研究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包括8种国家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目录油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方法对28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在GC-FID... 目的研究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包括8种国家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目录油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方法对28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在GC-FID图谱基础上,得出了所测的28种植物油脂中37种脂肪酸的指纹图谱。根据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进而分析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组成,从而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在28种功能性油脂中,芍药籽油、芥花油、美藤果油、文冠果油、星油藤种子、翅果油等10种油脂UFA含量都在90%以上;MUFA含量最高为澳洲坚果油80.3%,其中,PUFA含量以美藤果油最多,达到82.0%,星油藤种子油次之,为81.1%,二者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均含量高达40%;漆树种仁油、毗黎勒油、秋葵籽油、油瓜油的SFA含量均超过30%。结论该研究对探讨利用脂肪酸指标评价新型功能性油脂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功能性油脂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藤果油的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薛莉 杨瑞楠 +3 位作者 汪雪芳 张良晓 张文 李培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2010-2015,共6页
目的分析美藤果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并与常见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方法基于国家标准与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进行检测。... 目的分析美藤果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并与常见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橄榄油)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方法基于国家标准与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进行检测。结果美藤果油的亚麻酸含量(43.62%)高于常见食用植物油,不饱和程度高,脂肪酸组成合理。植物甾醇含量为265.61 mg/100 g,高于花生油和橄榄油,且豆甾醇、维生素E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常见食用植物油。维生素E总含量为122.73 mg/100 g,其中δ-生育酚含量最高(59.69 mg/100 g)。结论美藤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亚麻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与常见食用植物油相比,美藤果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好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藤果油 营养成分 脂肪酸 植物甾醇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菜籽油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瑞楠 张良晓 +4 位作者 毛劲 喻理 姜俊 张奇 李培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11期58-63,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双低菜籽油主要营养健康功能研究进展,总结了双低菜籽油具有的降低总胆固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耐糖性、预防缺血性中风、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与预防老年认知和脑功能障碍、治疗神经系统紊乱、降低纤维蛋白原、有助减肥保... 综述了国内外双低菜籽油主要营养健康功能研究进展,总结了双低菜籽油具有的降低总胆固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耐糖性、预防缺血性中风、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与预防老年认知和脑功能障碍、治疗神经系统紊乱、降低纤维蛋白原、有助减肥保护肌肉、抑制致癌剂DNA合成物形成降低致癌风险等营养功能,是营养健康的优质食用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功能成分 脂肪酸 营养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汤调控NLRP3炎症小体抑制Wilson病模型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瑞楠 程楠 +4 位作者 董健健 徐陈陈 徐乐文 文佩华 张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肝豆汤对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探究其抑制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模型神经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 目的 通过观察肝豆汤对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探究其抑制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模型神经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采用CuCl2诱导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复制WD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并将BV-2细胞与海马细胞(HT-22细胞)条件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肝豆汤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BV-2细胞及HT-22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细胞化学法检测HT-22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漏出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中,以TX小鼠为模型组,并以DL小鼠为正常组,肝豆汤组给予TX小鼠肝豆汤灌胃4周。采用Barnes迷宫、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观察小鼠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的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肝豆汤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加HT-22细胞的存活率(P<0.05),显著降低CuCl2诱导的HT-22细胞LDH漏出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P<0.05),抑制CuCl2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因子分泌(P<0.05),降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NLRP3、白细胞介素-1β、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表达水平(P<0.05)。体内实验研究发现,肝豆汤可减轻WD病模型TX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行为学异常(P<0.05),抑制TX小鼠海马组织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表达水平(P<0.05)。结论 肝豆汤通过抑制铜蓄积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轻WD模型神经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肝豆汤 NLRP3炎症小体 神经炎症 铜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