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阶段普洱茶的微生物多样性与品质研究
1
作者 杨瑞娟 於莉军 +2 位作者 王桥美 彭文书 严亮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加工阶段(制作、发酵、贮藏)普洱茶的微生物多样性,明确不同加工阶段普洱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和PCR测序技术,对普洱茶不同加工阶段的细菌进行培养和分子鉴定,并通过感官测评、成分检测和电子鼻... 【目的】探究不同加工阶段(制作、发酵、贮藏)普洱茶的微生物多样性,明确不同加工阶段普洱茶的品质差异。【方法】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技术和PCR测序技术,对普洱茶不同加工阶段的细菌进行培养和分子鉴定,并通过感官测评、成分检测和电子鼻对茶品质进行判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218株细菌,制作阶段的晒青毛茶(SQ)、发酵阶段的普洱熟茶(SC1)和贮藏阶段窖藏2年的普洱熟茶(SC2)中分别分离到77株、59株、82株细菌,未分离到真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细菌主要归类为无色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杆菌属、短状杆菌属、短芽孢杆菌属、金黄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短小杆菌属、拉乌尔菌属、肠杆菌属、泛菌属、草螺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考克氏菌属、干燥杆菌属和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是SQ、SC1、SC2中共同的优势菌属,37℃条件下培养,其相对分离频率(RDF)分别为35.06%、55.93%、36.59%。除了芽孢杆菌,SQ中主要菌属为金黄杆菌属(19.48%)、无色杆菌属(12.99%)和短小杆菌属(6.49%);SC1中主要菌属为链霉菌属(11.86%)、短小杆菌属(10.17%)和库克菌属(10.17%);SC2中主要菌属为类芽孢杆菌属(15.85%)、肠杆菌属(12.20%)和葡萄球菌属(10.98%)。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菌、粉末、总灰分、粗纤维、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SC1中总游离氨基酸、茶红素、茶褐素、氟化物的质量分数以及儿茶素等茶多酚的质量分数均高于SC2;SC2中咖啡碱、茶多糖的质量分数均高于SC1;SC1和SC2中的咖啡碱、茶褐素的质量分数均高于SQ,而总游离氨基酸、茶氨酸、茶红素、茶黄素的质量分数以及儿茶素等茶多酚的质量分数均低于SQ。香气物质主要集中在甲基类、对硫化物、烃类、醇类、醛酮类、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苯类等。【结论】该研究可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茶品质 电子鼻 香气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菌种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2
作者 郑靖川 杨瑞娟 +2 位作者 林星弥 沈钊宇 田洋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发酵菌种是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以核桃原浆为发酵底物,筛选出合适的发酵菌种来制备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以解决其酸度不足、持水性差、风味不佳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该发酵乳的质构和稳定性。以持水性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 发酵菌种是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以核桃原浆为发酵底物,筛选出合适的发酵菌种来制备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以解决其酸度不足、持水性差、风味不佳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该发酵乳的质构和稳定性。以持水性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优化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复配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以1∶1∶1的复配比发酵后的发酵乳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达到最优;最优发酵工艺为料液比1∶5、蔗糖添加量7%、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12 h、菌种接种量4.5%。在此条件下发酵的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质地细腻黏稠、香气适宜、口味独特,感官评分达到89.4分,相关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此产品的开发为核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为提高纯植物基核桃发酵乳的品质提供了筛菌和工艺优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纯植物基发酵乳 菌种筛选 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渥堆发酵中嗜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8
3
作者 杨瑞娟 吕杰 +4 位作者 严亮 杨柳霞 李晨晨 姜姝 盛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8,共8页
应用传统的普洱熟茶渥堆方法进行发酵,研究分析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应用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每天取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分离出来的几种嗜热霉菌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培养,观察... 应用传统的普洱熟茶渥堆方法进行发酵,研究分析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应用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每天取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分离出来的几种嗜热霉菌在不同温度、不同pH条件下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全面分析,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发现了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微生物,为揭示普洱茶高温发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渥堆发酵 嗜热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时可靠多播协议延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瑞娟 黄美荣 柳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现有的可靠多播协议种类繁多,但尚不能满足有些应用中的特殊实时性要求,即在新数据不断以固定时间步长到达之前,必须完成旧就数据的修复,否则旧数据将会失效.实时可靠多播协议正是针对这种特殊需求提出的,该协议采用了混合FEC、分层网... 现有的可靠多播协议种类繁多,但尚不能满足有些应用中的特殊实时性要求,即在新数据不断以固定时间步长到达之前,必须完成旧就数据的修复,否则旧数据将会失效.实时可靠多播协议正是针对这种特殊需求提出的,该协议采用了混合FEC、分层网络局部修复技术和一种主动NAK机制,可有效控制并降低修复时间,同时还采取了NAK抑制机制使协议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为了评价协议的性能,论文在建立协议传输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泊松理论,精确地量化了节点和端系统的处理延迟以及修复过程延迟,导出了其传输延迟的计算公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实时可靠多播协议的传输延迟性能稳健,且表现出较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可靠多播 主动NAK 局部修复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信一体化共享信号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瑞娟 陈小民 +1 位作者 李晓柏 程伟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雷达通信一体化是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信号共享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因其一体化程度最高而备受关注.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中存在的不兼容和互干扰问题,对基于频分多载波Chirp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雷达通信一体化是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信号共享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因其一体化程度最高而备受关注.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中存在的不兼容和互干扰问题,对基于频分多载波Chirp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扩频技术的雷达通信信号共享的可行性和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共享信号雷达目标回波检测方法、共享信号数据调制解调方法以及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性能等方面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 雷达通信一体化 信号共享 多载波 OFDM 扩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偏移方法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瑞娟 吕秀华 +1 位作者 陈晓梅 高爱耕 《小型油气藏》 2008年第3期27-31,共5页
叠前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系统介绍和分析几种常用的叠前偏移方法,在理论原理、前提条件、优缺点、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为正确使用这些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积分法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路温度应力危害及其放散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瑞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期230-230,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交通行业飞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无缝线路作为在铁路建设,轨道结构施工中的一项新技术,施工部门必须严格的重视,了解无缝线路温度应力的危害,了解其放散方法是现代铁路工建企业必须要的工作之一。
关键词 无缝线路 温度应力 放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调制的多载波Chirp信号雷达通信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晓柏 杨瑞娟 程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为了减少电子战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雷达与通信的一体化。该文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中存在的不兼容和互干扰问题,根据信号能量共享的原则,提出了基于频分准正交多载波Chirp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及其... 为了减少电子战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雷达与通信的一体化。该文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中存在的不兼容和互干扰问题,根据信号能量共享的原则,提出了基于频分准正交多载波Chirp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及其相应的系统实现方法。并采用宽带模糊函数对多载波一体化信号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一体化信号的处理过程以及其系统性能。在均衡子载波准正交性和通信频谱效率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多载波频谱重叠率为20%的情况下,一体化信号能够满足雷达的常规探测,并且具有较低的误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信号共享 多载波 宽带模糊函数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北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精细成像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鹏 刘志成 +2 位作者 杨楠 刘小民 杨瑞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3-451,484,共10页
针对新疆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目标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以及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波场复杂的特点,以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深度域速度建模为关键、保真的弱信号补偿为基础,建立了一套面向玉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高精度地震成像... 针对新疆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目标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以及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波场复杂的特点,以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深度域速度建模为关键、保真的弱信号补偿为基础,建立了一套面向玉北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流程。将该技术流程应用于玉北6井区474km2实际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所得结果与传统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技术流程对于复杂构造带成像、"串珠"成像、缝洞储层刻画等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目标储层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RTM) 速度建模 弱信号补偿 缝洞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索引调制OFDM雷达通信共享信号压缩感知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左家骏 杨瑞娟 +1 位作者 李晓柏 李东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76-2983,共8页
针对在雷达通信一体化(RadCom)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共享信号通信速率不高、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子载波索引调制(IM)的OFDM共享信号方案(OFDM-IM)以及对应的基于压缩感知(CS)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该方案在发射端采用I... 针对在雷达通信一体化(RadCom)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共享信号通信速率不高、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子载波索引调制(IM)的OFDM共享信号方案(OFDM-IM)以及对应的基于压缩感知(CS)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该方案在发射端采用IM调制增强OFDM信号通信质量,在雷达接收端采用CS技术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2维超分辨图像,进一步采用快速分段重构、2次相参积累的方法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该方法能显著提升对OFDM-IM共享信号的处理性能,并实现超低距离副瓣,是一种能够同时增强雷达与通信性能的一体化共享信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正交频分复用 子载波索引调制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体内氮的代谢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瑞娟 吴雪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可以在多种氮源上生长,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实现对培养基中氮源的吸收,然后在体内发生氨的同化作用代谢。氨不仅作为一种氮源,它同样是连接降解和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个中间代谢物。氨的同化作用的调控...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可以在多种氮源上生长,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实现对培养基中氮源的吸收,然后在体内发生氨的同化作用代谢。氨不仅作为一种氮源,它同样是连接降解和生物合成途径的一个中间代谢物。氨的同化作用的调控涉及到编码酶基因的表达活性水平。为此,总结了酿酒酵母体内氮的吸收与氨同化作用,并且介绍了利用氨的同化作用的代谢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酿酒酵母 理论研究 氮源 同化作用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时间窗的多功能雷达调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綦文超 杨瑞娟 +1 位作者 李晓柏 程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10,共7页
雷达、电子战、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一体化是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多功能雷达的资源管理与调度,基于孔径分割建立了多功能雷达系统的任务模型,根据任务作用距离确定了任务事件对孔径资源的占用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时... 雷达、电子战、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一体化是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多功能雷达的资源管理与调度,基于孔径分割建立了多功能雷达系统的任务模型,根据任务作用距离确定了任务事件对孔径资源的占用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时间窗调度间隔的任务调度算法来解决多功能雷达的任务调度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证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任务调度 孔径分割 最小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与AVO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定进 印兴耀 +2 位作者 陆树勤 杨瑞娟 王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1,共7页
从全声波方程出发,基于严格的解耦理论进行单程波保幅分解,得到直观、高效率的直接面对地震波传播波场的压力分量进行延拓的单程波动方程;按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中的波场双重向下延拓理论实现共炮域公式到CMP(共中心点)域公式的转换,推... 从全声波方程出发,基于严格的解耦理论进行单程波保幅分解,得到直观、高效率的直接面对地震波传播波场的压力分量进行延拓的单程波动方程;按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中的波场双重向下延拓理论实现共炮域公式到CMP(共中心点)域公式的转换,推导出由双平方根方程定义的保幅单程波动方程,从而将振幅误差补偿作为偏移的一部分在偏移过程中实现,使得地震成像在给出正确位置的同时也给出真实振幅。在此基础上获得的CRP(共反射点)道集在保证真实振幅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绕射波干涉、反射点弥散、与倾角有关的NMO等问题,使AVO响应更加清晰,提高了AVO资料的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保幅偏移 单程波动方程 双平方根 A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酸性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晓娜 杨冬花 +5 位作者 武正簧 杨瑞娟 窦涛 常瑜 王凡 韩培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4,共8页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骨架的Si后可能的存在位置,确定了与平衡电荷质子结合的骨架O位置,考察了杂原子B、La进入骨架后对EU-1分子筛Brnsted酸(B酸)强度的影响。计算所采用的26T簇模... 采用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B、Al、La同晶取代EU-1分子筛骨架的Si后可能的存在位置,确定了与平衡电荷质子结合的骨架O位置,考察了杂原子B、La进入骨架后对EU-1分子筛Brnsted酸(B酸)强度的影响。计算所采用的26T簇模型均在DFT的BLYP方法和DNP基组下完成。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NH3-TPD表征。能量分析表明,Al和B取代EU-1分子筛骨架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T(3)、T(6)、T(7)和T(8)位,La取代最可能的位置为T(1)、T(2)和T(8)位。B酸落位点分别为Al(1)-O(12)H-Si(2)和Al(1)-O(13)H-Si(6)位,B(8)-O(29)H-Si(10)位,La(1)-O(12)H-Si(2)、La(1)-O(13)H-Si(6)、La(2)-O(12)H-Si(1)位。与硅铝EU-1分子筛相比,B和La进入骨架会导致EU-1分子筛的B酸强度有所减弱,Al-EU-1、La-EU-1、B-EU-1三者中,Al-EU-1的B酸强度最强,B-EU-1的最弱。B和La进入EU-1分子筛骨架后,酸性减弱,弱酸量增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a同晶取代 EU-1分子筛 Bronsted酸 从头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一体化雷达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綦文超 杨瑞娟 +2 位作者 李晓柏 陈新永 程伟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2期150-155,共6页
雷达、电子战、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一体化是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是一体化雷达的关键技术。针对基于孔径分割实现雷达、电子对抗、通信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系统的任务调度问题,对系统任务建模、调度算法设计、算法评... 雷达、电子战、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一体化是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是一体化雷达的关键技术。针对基于孔径分割实现雷达、电子对抗、通信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系统的任务调度问题,对系统任务建模、调度算法设计、算法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在研究常规相控阵雷达调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多任务并行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算法来实现系统的自适应调度。最后对比常规多功能雷达的自适应调度进行了仿真比较,且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任务并行EDF(MTPEDF)算法的基于孔径分割的一体化雷达系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孔径分割 任务调度 截止期最早最优先(E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熵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常玉 杨瑞娟 +1 位作者 鲍峥 刘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38,共7页
讨论了基于负熵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盲反褶积方法不需要以最小相位子波和高斯白噪反射系数为基本假设,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模拟反射系数序列中的强反射信息(地质目标体)和弱反射信息(隐蔽性油气藏),基于负熵的非高斯性判据定义盲反褶积目... 讨论了基于负熵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盲反褶积方法不需要以最小相位子波和高斯白噪反射系数为基本假设,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模拟反射系数序列中的强反射信息(地质目标体)和弱反射信息(隐蔽性油气藏),基于负熵的非高斯性判据定义盲反褶积目标函数,应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最终得到与原始反射系数相似程度很高的非高斯反射系数。选用不同相位子波和非高斯反射系数模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维纳脉冲反褶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算法适应非最小相位、非高斯系统。将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地震记录的频带被有效拓宽,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反褶积 地震子波 负熵 高斯混合模型 期望最大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屏算子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定进 周云何 +3 位作者 杨瑞娟 陈胜红 郝军 鲍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1-535,共5页
从波场延拓的非稳态相移公式出发,基于反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摄动理论,利用单平方根算子的渐进展开,推导出了波动方程广义屏叠前深度偏移算子方程的高阶形式;针对散射波场计算项对于横向变速介质的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了有效提... 从波场延拓的非稳态相移公式出发,基于反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摄动理论,利用单平方根算子的渐进展开,推导出了波动方程广义屏叠前深度偏移算子方程的高阶形式;针对散射波场计算项对于横向变速介质的不稳定性问题,通过数学近似提出了有效提高稳定性的策略并应用到波场递归外推过程中,从而得到一种稳定的高精度屏算子地震偏移成像方法。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对宽角度信息成像更好,是对传统广义屏算子的有效补充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广义高阶屏 非稳态相移 散射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irp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晓柏 杨瑞娟 程伟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了减少电子战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因此,随着共享孔径和软件无线电的发展,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信号能量共享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雷达通信一... 为了减少电子战平台的体积和电磁干扰,一种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雷达与通信一体化,因此,随着共享孔径和软件无线电的发展,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信号能量共享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其采用同调频率不同初始频率的Chirp信号,可在不影响雷达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二进制数据的传送,此特殊共用信号的设计使得通信信号隐藏在雷达信号之中,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的低截获率。同时对该系统的初始频率分辨能力和解调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仿真表明,此系统具有很好的低误码率和高稳健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信号共享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CHIRP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机动目标跟踪的STF动态模型PDA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毓 杨瑞娟 周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81-98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 (STF)的模型结构动态调整的概率数据关联算法 (STF PDA) .该算法提高了概率数据关联 (PDA)算法的性能 .在跟踪目标 ,尤其是在跟踪机动目标的性能上 ,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比基于KF或EKF的PDA方法优越 .且...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 (STF)的模型结构动态调整的概率数据关联算法 (STF PDA) .该算法提高了概率数据关联 (PDA)算法的性能 .在跟踪目标 ,尤其是在跟踪机动目标的性能上 ,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比基于KF或EKF的PDA方法优越 .且与基于KF和EKF的PDA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比较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强跟踪滤波器 概率数据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OFDM雷达通信共享信号波形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左家骏 杨瑞娟 +1 位作者 罗少华 李晓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5,共7页
在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导频的存在,使得共享信号在自相关运算中出现较高的副瓣电平,严重影响雷达检测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提... 在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的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和导频的存在,使得共享信号在自相关运算中出现较高的副瓣电平,严重影响雷达检测性能。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域同步OFDM(Time Domain Synchronization OFDM,TDS-OFDM)的共享信号形式,该信号利用训练序列填充保护间隔,同时完成同步与信道估计,从而避免了CP副瓣和导频副瓣的出现。首先分析TDS-OFDM共享信号的模糊函数,然后通过训练序列的优化设计,有效降低TDS-OFDM信号的距离峰值副瓣,同时保持训练序列自身良好的自相关性能。理论分析与仿真表明,相对于CP-OFDM,TDS-OFDM共享信号更加适用于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正交频分复用 时域同步 峰值副瓣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