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国际法治中的跨国司法对话与中国的因应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珮茹
-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推进涉外法治背景下国内法院对国际条约的解释问题研究”(2023GH00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涉外法治背景下中国法域外适用的制度构建研究”(21BFX156)。
-
文摘
伴随着全球司法议题的变化和司法理念的革新,跨国司法对话越来越广泛地发生于法院之间。根据参与对话的法院在国内和国际法律体系中的相对地位高低,跨国司法对话可分为横向对话、纵向对话和混合型对话三大类。跨国司法对话能够促进国际义务的接受和执行,并提升国内判决的说服力。在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国司法被赋予了积极参与构建涉外法治的新使命。为扩大中国法院及其判决的国际影响力,应当完善中国法院开展跨国司法对话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深化通过跨国司法对话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不断提升我国涉外案件的国际影响力和鼓励中国法院积极与外国法院开展互动交流。
-
关键词
跨国司法对话
中国法院
涉外法治
-
Keywords
transnational judicial dialogue
Chinese courts
the rule of law in foreign-related affairs
-
分类号
D997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在我国法院的适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珮茹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2-83,共12页
-
文摘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和独立性原则,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并不当然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在理论上,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生效方式、效力层级和可援引性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在国内法院的适用。实践中,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适用国际条约的情形主要有直接适用、与国内法并列适用以及援引条约以解释国内法或直接援引条约的原则。我国应根据条约适用的理论,区分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属性,以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的结果为导向,选择适用保护标准高于国内法的国际条约。
-
关键词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TRIPS协定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准据法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IP treaty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y Property
Bern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applicable law
-
分类号
D997.1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