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汉学家石山福治及其汉语教育理念
1
作者 杨玉玲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石山福治是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著述颇丰,其个人经历和职业经历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其汉语相关著作的编写背景和编写理念。本文对石山福治的籍贯、生卒年、职业生涯、来华经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考证,得... 石山福治是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学者,著述颇丰,其个人经历和职业经历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其汉语相关著作的编写背景和编写理念。本文对石山福治的籍贯、生卒年、职业生涯、来华经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考证,得出结论如下:石山福治于1879年出生于福岛县东蒲原郡(现新泻县东蒲原郡)于1938年前后去世。石山福治一生历任日本陆军翻译、陆军汉语教师、《福岛民报》记者、《会津日报》记者、日本大学讲师、有乐社骨干、文求堂编辑、大东文化大学讲师等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福治 汉学家 汉语教育史 汉语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视域下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贤德 杨玉玲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目前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词典评价研究虽对提高词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往研究却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内容失衡等诸多问题。为突破词典评价研究瓶颈,提高词典编纂质量,本研究拟构建用户视域下的...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目前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词典评价研究虽对提高词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往研究却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内容失衡等诸多问题。为突破词典评价研究瓶颈,提高词典编纂质量,本研究拟构建用户视域下的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为:首先,从用户需求研究文献、APP Store留言板块、深度访谈等数据源中爬取用户评价语料以构建用户评价语料库,借助内容分析法对语料分析后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最终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及56个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习词典 用户视域 评价体系 内容分析法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闪蒸稳定及闪蒸气回收工艺分析
3
作者 饶冬 郭威 +2 位作者 朱智 廖东 杨玉玲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为提升单井小规模原油闪蒸稳定效果,探索适宜的闪蒸气回收利用工艺,采用HYSYS软件对单井原油闪蒸稳定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闪蒸压力、闪蒸温度、原油含水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闪蒸温度60℃、闪蒸压力0.1 MPa下稳定原油饱和蒸汽压... 为提升单井小规模原油闪蒸稳定效果,探索适宜的闪蒸气回收利用工艺,采用HYSYS软件对单井原油闪蒸稳定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闪蒸压力、闪蒸温度、原油含水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闪蒸温度60℃、闪蒸压力0.1 MPa下稳定原油饱和蒸汽压可降至70 kPa左右,基本可满足原油储运要求,且各参数对原油稳定效果的影响顺序为闪蒸压力>闪蒸温度>含水率。闪蒸气直接回收工艺无额外能耗且设备投资低,适用于小规模闪蒸气回收。对于凝析油气井生产前期压力较高时,或现场具有充足的高压天然气气源,建议开展闪蒸气射流增压回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闪蒸稳定 饱和蒸汽压 闪蒸气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四种不同酒曲发酵酒醅真菌菌群研究
4
作者 王佳佳 杨玉玲 +2 位作者 李术钗 张婷婷 杨军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1,共5页
该研究利用苗家酒曲(MJ)、安琪酒曲(AQ)、伍曲香(WQ)、广西中草药酒曲(ZY)发酵酒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不同酒醅的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酒曲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酒醅中真菌菌群归属于5个门、24个属,优势真菌... 该研究利用苗家酒曲(MJ)、安琪酒曲(AQ)、伍曲香(WQ)、广西中草药酒曲(ZY)发酵酒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不同酒醅的真菌菌群多样性,考察不同酒曲对酒醅真菌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酒醅中真菌菌群归属于5个门、24个属,优势真菌门(相对丰度>1%)均为毛霉门(Mucor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共有的优势真菌属为根霉属(Rhizopus)和未分类属(unidentified),此外,AQ发酵酒醅中的优势真菌属还包括未分类酵母目(unclassified_Saccharomycetal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毕赤酵母属(Pichia);MJ发酵酒醅中优势真菌属还包括Cyberlindnera、曲霉属、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WQ发酵酒醅的中优势真菌属还包括曲霉属、红曲霉属(Monascus)、横梗霉属(Lichtheima);ZY发酵酒醅中优势真菌属还包括横梗霉属、红曲霉属、假丝酵母菌属。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MJ和WQ发酵酒醅的真菌菌群结构相似,但与AQ、ZY发酵酒醅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unclassified-Fungi、unidentified、Rhizopus、Cyberlindnera与其他物种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酒醅 高通量测序 真菌菌群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玉玲 张沫 +3 位作者 陈银基 王素雅 仇红娟 杨莉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
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态等基本性质;探讨了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大多呈椭圆形,平均长轴直径为16.8 μm,长轴直径范围为6.5~30.8 μm.淀粉糊化的终了温度Tc为73.21 ℃.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受淀粉浓度、... 研究了绿豆淀粉的颗粒形态等基本性质;探讨了绿豆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大多呈椭圆形,平均长轴直径为16.8 μm,长轴直径范围为6.5~30.8 μm.淀粉糊化的终了温度Tc为73.21 ℃.淀粉凝胶的质构特性受淀粉浓度、蔗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影响.随着淀粉浓度或蔗糖浓度增加,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显著增加;在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1%~0.2%时,淀粉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均达到最大.获得凝胶质构特性的最佳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8%、蔗糖质量分数12%、柠檬酸质量分数0.2%.影响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淀粉浓度、柠檬酸浓度、蔗糖浓度;影响凝胶弹性的主次因素为:淀粉浓度、蔗糖浓度、柠檬酸浓度.添加蔗糖后凝胶的三维网变得致密、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绿豆 凝胶 质构特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玉玲 周光宏 +2 位作者 姜攀 贾继荣 董秋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0-223,共4页
研究了卡拉胶凝胶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影响卡拉胶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K+〕、离子强度、〔Ca2+〕、卡拉胶浓度、pH、〔Mg2+〕;影响其弹性的因素依次为:〔K+〕、离子强度、卡拉胶浓度、〔Ca2+〕、pH、〔Mg2+〕。形成较好凝胶的... 研究了卡拉胶凝胶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影响卡拉胶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K+〕、离子强度、〔Ca2+〕、卡拉胶浓度、pH、〔Mg2+〕;影响其弹性的因素依次为:〔K+〕、离子强度、卡拉胶浓度、〔Ca2+〕、pH、〔Mg2+〕。形成较好凝胶的条件为:卡拉胶浓度10~20mg/mL、pH5、离子强度0.3、〔K+〕0.05mol/L、〔Ca2+〕0.025~0.05mol/L。在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卡拉胶能明显增加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凝胶 质构特性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淤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空间变异性初探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玉玲 田长彦 +1 位作者 盛建东 文启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0,共5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 ,初步研究了灌淤土壤 0~ 2 0 cm有机质和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其与棉花生长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田间合理取样数目分别为 15 ,13,2和 3;土壤有机质、全氮属于中等变异性 ,全磷、...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 ,初步研究了灌淤土壤 0~ 2 0 cm有机质和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其与棉花生长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田间合理取样数目分别为 15 ,13,2和 3;土壤有机质、全氮属于中等变异性 ,全磷、全钾属于弱变异性 ;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 ,土壤有机质呈现出减弱的时间变异特性 ,采用直线或曲线拟合方程拟合了它们的半方差图及其参数 ,并绘制了其相应的等值线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性 灌淤土 全量氮磷钾养分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玉玲 姜攀 +1 位作者 贾继荣 马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9,共4页
研究了肌原纤维蛋白(MP)及其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质构特性和保水性。结果表明:MP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随浓度增加而呈近线性增加的趋势;在MP中加入卡拉胶,能明显增加凝胶的硬度和保水性,并改善样品的弹性。MP与卡拉胶的混合凝胶的弹... 研究了肌原纤维蛋白(MP)及其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质构特性和保水性。结果表明:MP凝胶的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随浓度增加而呈近线性增加的趋势;在MP中加入卡拉胶,能明显增加凝胶的硬度和保水性,并改善样品的弹性。MP与卡拉胶的混合凝胶的弹性和保水性交化很小,影响MP与卡拉胶混合凝胶硬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二者浓度配比、离子强度和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卡拉胶 凝胶 质构特性 保水性(W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激光气体氮化方法制取TiCN-TiN复合熔覆层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玉玲 刘常升 +1 位作者 张多 郑毅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89-1292,共4页
采用500W YAG脉冲激光作为辐射源,TiCN粉末为熔覆材料,高纯N2气作为氮化元素和保护气体,利用激光熔覆-激光气体氮化(LC-LGN)方法,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了以TiCN和TiN为主的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TiCN-TiN复合熔覆层成... 采用500W YAG脉冲激光作为辐射源,TiCN粉末为熔覆材料,高纯N2气作为氮化元素和保护气体,利用激光熔覆-激光气体氮化(LC-LGN)方法,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了以TiCN和TiN为主的复合熔覆层.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TiCN-TiN复合熔覆层成分的影响.对熔覆样品进行了XRD物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和脉冲宽度一定的条件下,脉冲频率、扫描速度是影响TiCN-TiN复合层形成的主要因素.合适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脉冲频率为15 Hz,脉宽为3.0 ms,扫描速度为2.0 mm/s.扫描速度小于2.0 mm/s时,熔覆过程中氧化现象严重,而高于2.0 mm/s时熔覆层与基底结合不够牢固,易出现脱落现象.处理后,样品的显微硬度由原始3.3 GPa提高到14 GPa(HV0.2)左右,显微硬度提高了近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激光气体氮化 钛合金 TiCN—TiN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杨玉玲 周凤娟 李新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本文制备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 ,通过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产品糊液的稳定性好、透明度高、抗冻性好、耐老化 。
关键词 交联 羧甲基化 复合变性淀粉 产品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的制备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玉玲 杨晓荣 刘长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89,共3页
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制备脂肪替代品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脂肪替代品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制备脂肪替代品的工艺参数为:浆料质量分数18% ,温度90℃,时间12min ,水解酶用量4 6~6 2U/g。喷雾干燥条件为浆料质量分数15 %、... 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制备脂肪替代品的工艺条件,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脂肪替代品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制备脂肪替代品的工艺参数为:浆料质量分数18% ,温度90℃,时间12min ,水解酶用量4 6~6 2U/g。喷雾干燥条件为浆料质量分数15 %、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90℃。脂肪替代品的粒径范围为3 3~74 5 μm ,平均粒径为2 1 4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替代品 基质 淀粉 扫描电镜观察 质量分数 工艺条件 原料制备 表面结构 工艺参数 干燥条件 进风温度 平均粒径 酶用量 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系隔离墙材料渗透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玉玲 杜延军 +1 位作者 范日东 魏明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10-216,共7页
渗透特性是隔离墙材料的主要工程特征之一。根据大量文献中有关隔离墙材料渗透特性的相关报道,对比介绍了隔离墙材料渗透系数室内测试技术,总结分析了材料特性和化学溶液特性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透试验终止条件的合理选... 渗透特性是隔离墙材料的主要工程特征之一。根据大量文献中有关隔离墙材料渗透特性的相关报道,对比介绍了隔离墙材料渗透系数室内测试技术,总结分析了材料特性和化学溶液特性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透试验终止条件的合理选择对正确评价隔离墙材料长期渗透特性起决定性作用;级配较好的原位土可使材料渗透系数降低;渗透系数随膨润土掺量和双电层厚度增加而减小;溶液阳离子价数和离子浓度升高、溶液介电常数降低均可使渗透系数产生不同程度增大;膨润土预水化作用和离子水化半径对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建议深入研究典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物与隔离墙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积极推广低质量膨润土及其改性土在中国隔离墙技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隔离墙 渗透特性 化学相容性 双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球蛋白与κ-卡拉胶混合胶凝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玉玲 周光宏 +1 位作者 徐幸莲 王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研究pH、离子强度和钾离子对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溶液粘弹性的影响,揭示了肌球蛋白与κ-卡拉胶混合胶凝的机理。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的过程是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胶凝,然后卡拉胶在降温过程中胶凝并使体系胶凝能力增强,... 通过研究pH、离子强度和钾离子对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溶液粘弹性的影响,揭示了肌球蛋白与κ-卡拉胶混合胶凝的机理。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的过程是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胶凝,然后卡拉胶在降温过程中胶凝并使体系胶凝能力增强,卡拉胶的作用一般处于次要地位。较高pH可导致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能力下降;低离子强度使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能力明显增强;钾离子促进了卡拉胶的凝胶作用,在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 卡拉胶 粘弹性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局部氮化改善取向硅钢磁畴结构分布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玉玲 孙凤久 +1 位作者 张瑞峰 齐小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采用激光氮化方法 (LN方法 )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局域线状氮化处理 ,引入气态氮作为合金化元素 ,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硅钢表面氮化物形成的影响·对传统观察磁畴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Fe3 O4磁流体 ,这种磁流体不仅能... 采用激光氮化方法 (LN方法 )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局域线状氮化处理 ,引入气态氮作为合金化元素 ,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硅钢表面氮化物形成的影响·对传统观察磁畴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Fe3 O4磁流体 ,这种磁流体不仅能进行适时观察磁畴结构 ,而且还实现了带膜磁畴观察·利用XPS方法及Fe3 O4磁流体磁畴观测方法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及磁畴观察·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激光工艺参数可实现取向硅钢的激光氮化 ,在取向硅钢表面生成了Fe4N和Fe3 N两种氮化物 ;氮化处理后 ,硅钢片的磁畴结构有所细化 ,从而可以改善取向硅钢的性能 ,降低取向硅钢的铁损 ;氮化样品经 6 0 0℃ ,3h保温时效退火处理后 ,磁畴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氮化处理可以使取向硅钢的高温时效性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氮化 LN 取向硅钢 磁畴 XPS方法 高温时效性 结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氮化制备铁氮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玉玲 孙凤久 +2 位作者 齐小龙 张多 白质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4-345,共2页
利用激光氮化方法 (LN方法 )对铁氮化合物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了局域激光氮化处理。利用XPS光电子能谱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 )可实现铁氮化合 ,形... 利用激光氮化方法 (LN方法 )对铁氮化合物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了局域激光氮化处理。利用XPS光电子能谱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 )可实现铁氮化合 ,形成铁氮化合物。选取合适的扫描速度 ,扫描间距及N2 束流对取向硅钢表面进行激光氮化处理后 ,在取向硅钢表面生成了铁氮化合物。利用磁畴观测装置进行观测发现 ,激光氮化处理后 ,取向硅钢的磁畴明显细化 ,从而可以降低取向硅钢的铁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氮化 LN 铁氮化合物 取向硅钢 XP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改良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材料黏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玉玲 杜延军 +1 位作者 范日东 陈左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0-654,共5页
为改善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材料的分散性,增强隔离墙阻滞污染物能力,对添加3种不同磷酸盐分散剂的土膨润土回填料进行了黏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分散剂掺量下回填料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磷酸盐分散剂均可显著减小土膨润... 为改善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材料的分散性,增强隔离墙阻滞污染物能力,对添加3种不同磷酸盐分散剂的土膨润土回填料进行了黏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分散剂掺量下回填料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磷酸盐分散剂均可显著减小土膨润土回填料表观黏度;分散剂掺量从0%增加到0.1%,回填料表观黏度急剧下降,继续增加分散剂掺量,回填料表观黏度趋于平稳或略有增长;添加磷酸盐分散剂后,增加膨润土含量对回填料分散性影响不大,可通过添加磷酸盐分散剂的方法提高回填料对膨润土的负载量;六偏磷酸钠分散效果稍优于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同时,建议0%,5%,10%膨润土含量回填料对应的3种分散剂最优掺量为0.05%,0.1~0.5%,0.5%.磷酸盐分散剂在改善隔离墙材料分散性、提高墙体对污染物的阻滞能力方面具有潜在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土-膨润土 分散剂 表观黏度 最优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形成的作用力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玉玲 董秋颖 +3 位作者 王素雅 董哲 马云 朱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以凝胶硬度和贮能模量G'为指标,通过添加不同试剂,研究明胶-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形成的作用力。添加尿素能显著降低混合凝胶的硬度,说明在低温下,氢键是凝胶形成和维持的最重要作用力。改变pH值、添加DTT和溴酸钾、添加SDS均导致... 以凝胶硬度和贮能模量G'为指标,通过添加不同试剂,研究明胶-肌原纤维蛋白混合凝胶形成的作用力。添加尿素能显著降低混合凝胶的硬度,说明在低温下,氢键是凝胶形成和维持的最重要作用力。改变pH值、添加DTT和溴酸钾、添加SDS均导致凝胶硬度发生变化,说明静电相互作用、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对凝胶的形成和维持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加热过程中,混合样品的G'随pH值增加而降低;添加DTT、SDS和尿素均导致混合样品的G'下降;由于添加SDS导致G'下降最为显著,因此,疏水相互作用在混合样品形成热诱导凝胶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 硬度 贮能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糊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玉玲 许时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50,共3页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法研究了籼米的蛋白质对淀粉糊化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籼米为了基质的脂肪替代品加工过程中的糊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在籼米淀粉中添加米蛋白其糊化温度基本不变 ,但糊化所需热量下降。籼米的最佳糊化条件...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法研究了籼米的蛋白质对淀粉糊化的影响 ,着重研究了籼米为了基质的脂肪替代品加工过程中的糊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 :在籼米淀粉中添加米蛋白其糊化温度基本不变 ,但糊化所需热量下降。籼米的最佳糊化条件为米粉粒度 10 0目 ,糊化温度 88℃ ,糊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 脂肪替代品 糊化工艺 DSC法 籼米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的凝胶性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玉玲 许时婴 王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1,共4页
利用AR10 0 0流变仪和TA .XTZI质构仪研究了籼米为基质脂肪替代品的凝胶性质。随着脂肪替代品的DE值的下降 ,胶凝温度上升 ,这表明DE值越低 ,可在较高的温度下形成凝胶 ;不同DE值脂肪替代品的凝胶强度随DE值降低而增加 ,相同DE值产品的... 利用AR10 0 0流变仪和TA .XTZI质构仪研究了籼米为基质脂肪替代品的凝胶性质。随着脂肪替代品的DE值的下降 ,胶凝温度上升 ,这表明DE值越低 ,可在较高的温度下形成凝胶 ;不同DE值脂肪替代品的凝胶强度随DE值降低而增加 ,相同DE值产品的凝胶强度随样品制备时酶水解温度升高而增强 ;并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了不同DE值脂肪替代品的分子量分布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胶凝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替代品 凝胶强度 凝胶粘弹性 凝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对铅污染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材料沉降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玉玲 杜延军 +1 位作者 任伟伟 范日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6-1864,共9页
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广泛应用于控制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将两种磷酸盐用于铅污染环境下传统隔离墙材料改良,以增强墙体材料分散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阻滞效果。通过一系列沉降试验和微观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不同铅浓度、磷酸盐掺量... 土–膨润土竖向隔离墙广泛应用于控制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将两种磷酸盐用于铅污染环境下传统隔离墙材料改良,以增强墙体材料分散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阻滞效果。通过一系列沉降试验和微观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不同铅浓度、磷酸盐掺量和种类下土–膨润土隔离墙材料的沉降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给出相应的机理解释。试验结果表明,隔离墙材料在铅污染作用下发生絮凝,沉积物体积增加36%;磷酸盐作用下,铅污染试样沉降模式由絮凝沉降型转变为累积沉降型,同时沉积物体积明显减小,沉积物结构更致密;磷酸盐的空间位阻效应和具有增加土粒表面负电势的性能使得隔离墙材料的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土颗粒保持为平行有序的排列结构;相同磷酸盐掺量下,掺加六偏磷酸钠试样的沉降体积较小,其对铅污染试样的分散效果优于焦磷酸钠;铅浓度为0~0.1,1~2和6 mmol时,六偏磷酸钠最优掺量分别为0.1%,0.5%和2%。研究成果可对改善受污染隔离墙材料的分散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墙 沉降特性 磷酸盐 污染土 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