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实践探索——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慧萍 杨爱珍 +1 位作者 徐祖平 建林 《职业技术》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在数字技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高端急需一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明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重视课程思政育人、开展四阶递进教学... 在数字技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高端急需一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明确课程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重视课程思政育人、开展四阶递进教学、打造立体教学资源、引领学生个性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复合职业技能,激发了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业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土壤真菌的团聚体分异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宇 李思人 +5 位作者 潘悦 刘杰 周建 杨爱珍 雨萍 贾月慧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22,56,共8页
【目的】探究真菌在设施土壤不同级别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明确真菌在微域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以华北平原长期设施条件下的潮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级别团聚体的理化性质,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团聚体... 【目的】探究真菌在设施土壤不同级别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明确真菌在微域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以华北平原长期设施条件下的潮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级别团聚体的理化性质,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团聚体中真菌的丰度和群落组成。【结果】设施土壤的pH相较露天土壤降低了0.68个单位,而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30.6%、85.8%和94.1%,<0.5 mm的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0.5 mm的团聚体,而且微团聚体(<0.25 mm)的电导率值显著低于大团聚体(2~0.25 mm)和宏团聚体(>2 mm)。通过对真菌的ITS区扩增测序,设施土壤得到了871个OTUs,显著高于露天土壤(673个),设施土壤<0.25 mm团聚体的特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最多,0.5~0.25 mm中特有OTUs最少;设施环境显著降低了真菌ITS基因的丰度,但是真菌α-多样性显著高于露天土壤,同时0.5~0.25 mm团聚体中真菌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团聚体(P<0.05),而且主成分分析表明,设施环境和0.5~0.25 mm团聚体中真菌的群落结构有别于露天土壤和其他粒级的团聚体;潮土的优势菌门是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而设施土壤中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的占比显著高于露天土壤。【结论】相较露天土壤,设施土壤的真菌丰度显著降低,但真菌多样性显著升高,冗余分析表明,pH是影响设施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设施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被孢霉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球囊菌门,且不同级别团聚体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其中,0.5~0.25 mm的大团聚体差异最为明显,冗余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引起差异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团聚体 真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及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爱珍 张志毅 +4 位作者 孟海玲 王一鸣 李楠 关伟 王有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47,共5页
The sorbitol,fructose and glucose contents and the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sorbitol oxidase (SOX),sorbitol dehydrogenase (SDH),which are the enzymes participated in sorbitol metabolism,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 The sorbitol,fructose and glucose contents and the changes in activities of sorbitol oxidase (SOX),sorbitol dehydrogenase (SDH),which are the enzymes participated in sorbitol metabolism,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in the endocarp,mesocarp,leaf and phloem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s of ’Jingyu’and ’Okubao’ peach.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ttems of sugar accumulation were analogous in the two varieties. In addition,sorbitol content in leaf was the highest in leaf,followed by that in phloem,and then in pericarp. The contents of glucose and fructose had obvious diversity in disparate parts. At the same time,the changes of SDH and SOX activities had same trend in the two varieties,with a big wave in fruit,and relative unchanged over time in leaf and phloem. Moreover,the testing value of every index was close to zero in endocarp around the 60 th day or so after anthesis,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basic metabolism was stagnated. However,the sorbitol metabolism in mesocarp increased sharply,which reflected it came into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发育 山梨醇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采后细胞膜结构变化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爱珍 王有年 +1 位作者 王建立 于同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73-75,共3页
笔者综述了采后果实细胞膜结构的变化和磷脂酶、钙、脂氧合酶(Lox)对细胞膜结构的影响,指出有效延长果实贮藏期的方法。
关键词 果实 细胞膜结构 磷脂酶 脂氧合酶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筑节能在房屋构造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爱珍 《居业》 2020年第12期41-42,共2页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建筑能耗,其中主要为建设过程的建设能耗及使用过程中的应用能耗。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不断推进发展,有效降低建筑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现代建筑在构造设计环节的一项重要...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建筑能耗,其中主要为建设过程的建设能耗及使用过程中的应用能耗。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不断推进发展,有效降低建筑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现代建筑在构造设计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基于房屋节能构造设计的原则,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和措施,旨在为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提供帮助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构造 绿色节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爱宕梨渗透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有年 杨爱珍 +2 位作者 于同泉 袁苑 谷继成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二年生爱宕梨盆栽幼树为试材 ,研究水分胁迫对爱宕梨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下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梨树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下降 ,叶水势增加。梨树在水分胁迫下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 ,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 ,渗透... 以二年生爱宕梨盆栽幼树为试材 ,研究水分胁迫对爱宕梨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下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 ,梨树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下降 ,叶水势增加。梨树在水分胁迫下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 ,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 ,渗透调节物质K+ 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 ,当达到一定浓度后 ,诱发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大量生成。但水分胁迫超过一定程度后 ,细胞膜透性增加 ,原生质遭受破坏 ,植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爱宕梨 渗透调节 影响因素 可溶性糖 浓度 脯氨酸 游离氨基酸 细胞膜透性 原生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对高侵袭性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耿海云 陈映霞 +4 位作者 秦叔逵 杨爱珍 徐海军 成远 薛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抗血管形成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文中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rh-Endostatin,rh-ES)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MGC803细胞株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 目的抗血管形成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文中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rh-Endostatin,rh-ES)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MGC803细胞株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与实验组等体积的RPMI 1640培养液设为对照组;加入浓度为0.0001μg/mL紫杉醇溶液设为紫杉醇组;分别加入50、100、200μg/mL的rh-ES注射液为rh-ES50组、rh-ES100组、rh-ES200组;加入0.0001μg/mL紫杉醇和50μg/mL rh-ES设为联合50组,0.0001μg/mL紫杉醇+100μg/mL rh-ES为联合100组,0.0001μg/mL紫杉醇+200μg/mL rh-ES设为联合200组。各组分别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MM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h-ES注射液、紫杉醇及联合用药均降低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细胞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作用最强,呈相加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随着rh-ES用药浓度的增加,各蛋白表达量下降更为明显(P<0.05)。联合50组、联合100组、联合200组VEGF相对表达量(0.420±0.374、0.364±0.020、0.306±0.033)较紫杉醇组(0.528±0.018)明显降低(P<0.05),MMP-9相对表达量(0.368±0.023、0.297±0.015、0.241±0.032)较紫杉醇组(0.457±0.037)明显降低(P<0.05),MMP-2相对表达量(0.379±0.027、0.364±0.116、0.285±0.016)较紫杉醇组(0.543±0.021)明显降低(P<0.05)。结论rh-ES联合紫杉醇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紫杉醇 胃癌 增殖 侵袭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栋 王有年 +2 位作者 于继洲 谷继成 杨爱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34,共5页
笔者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叶面喷施甜菜碱对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期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因素有关,后期光合速率下降与非气孔因素有关。对桃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以提高胁迫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这可能与甜菜碱... 笔者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叶面喷施甜菜碱对桃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前期光合速率下降与气孔因素有关,后期光合速率下降与非气孔因素有关。对桃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以提高胁迫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这可能与甜菜碱处理提高SOD的活性,保持较低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减轻干旱对树体伤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外源甜菜碱 叶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内果皮木质素沉积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曹爱娟 王有年 +3 位作者 葛水莲 杨爱珍 辛阅军 花宝光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8,19,共5页
以大久保和京玉两个桃品种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桃内果皮的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盛花后28d时两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醇脱氢酶(CAD)的活... 以大久保和京玉两个桃品种为试材,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桃内果皮的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盛花后28d时两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醇脱氢酶(CAD)的活性都达到最大值,随后都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则在盛花后21d时就达到最大值,随后也呈现出总体降低的趋势;而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两品种桃内果皮中木质素的含量却逐渐增加。由此推论,当PAL,C4H,4CL,CAD和POD表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形成足够合成木质素所需的前体物质时,桃内果皮才开始快速积累木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果皮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皮组织结构与裂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彦玲 杨爱珍 +3 位作者 孟泽 王晓琴 师光禄 王有年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4-41,共8页
【目的】为寻求枣裂果防控、裂果机理和抗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从花后15 d开始采样,每10 d采样1次,调查易裂品种‘京枣39’(Ziziphus jujube Mill.‘Jing39’)和抗裂品种‘郎家园枣’(Ziziphus jujube Mill.‘Lang... 【目的】为寻求枣裂果防控、裂果机理和抗裂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从花后15 d开始采样,每10 d采样1次,调查易裂品种‘京枣39’(Ziziphus jujube Mill.‘Jing39’)和抗裂品种‘郎家园枣’(Ziziphus jujube Mill.‘Langjiayuanzao’)生长发育规律与裂果的关系,在果园中和室内统计裂果率,制作石蜡切片,观测正常果和裂果的果皮结构和细胞形态特征以及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京枣39’生长比较迅速,细胞膨大期长,单果重在每个时期均大于‘郎家园枣’。‘郎家园枣’的横纵经均小于‘京枣39’。(2)‘京枣39’正常果的表皮层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均显著大于裂果,同时显著大于‘郎家园枣’正常果和裂果,‘京枣39’表皮厚度和角质层厚度裂果/正常果的比值均分别小于‘郎家园枣’,正常果的表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比裂果的排列紧密,正常果的表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大多呈方形、长方形或长柱形,裂果的大多呈长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3)花后40~70 d‘京枣39’表皮层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变化较大,细胞体积增长比较迅速,花后40 d之后,‘京枣39’果肉细胞中空腔大小和数量多于‘郎家园枣’。【结论】‘京枣39’比‘郎家园枣’膨大期长、细胞体积增长迅速,同一品种,表皮厚度是主要导致裂果的因素,与角质层无显著规律,‘京枣39’正常果的表皮层和角质层比裂果的厚,当降到一定值时将变为裂果,裂果表皮厚度/正常果表皮厚度和裂果角质层厚度/正常果角质层厚度的比值可以作为衡量枣果裂果的重要依据,其比值小将易裂果,果实发育后期果肉空腔数量越多、体积越大越容易发生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果 生长时期 组织结构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发育期间内源IAA含量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阳 张巍 +1 位作者 杨爱珍 刘悦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6,共3页
研究生长素在桃果实中含量变化及其作用,以‘瑞光5号’正常桃、裂核桃、栽培‘久保’桃和野生桃果实为试材,应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果皮和中果皮的IAA含量。结果表明:‘久保’桃中果皮前期IAA含量高于野生桃,可能... 研究生长素在桃果实中含量变化及其作用,以‘瑞光5号’正常桃、裂核桃、栽培‘久保’桃和野生桃果实为试材,应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果皮和中果皮的IAA含量。结果表明:‘久保’桃中果皮前期IAA含量高于野生桃,可能是造成裂核的原因,内果皮中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但野生桃IAA含量高于‘久保’;‘瑞光5号’成熟期正常桃内果皮与裂核桃IAA含量差异显著,变化趋势不同,花后77d裂核果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果,表明裂核导致IAA含量异常。说明桃果实在正常发育、成熟及果核开裂过程中与生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中果皮 内果皮 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氨肽酶N基因片段克隆、表达和内源蛋白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京国 赵晓萌 +3 位作者 杨爱珍 于同泉 路苹 师光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0-22,26,共4页
氨肽酶N(APN)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素Cry在昆虫中肠中的一个重要受体。研究氨肽酶N在昆虫中肠中的分布特征对于阐明Cry毒素的杀虫机理和昆虫对Cry毒素的抗性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RT-PCR的方法从棉铃虫中肠上皮细胞中克隆得到氨肽... 氨肽酶N(APN)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毒素Cry在昆虫中肠中的一个重要受体。研究氨肽酶N在昆虫中肠中的分布特征对于阐明Cry毒素的杀虫机理和昆虫对Cry毒素的抗性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RT-PCR的方法从棉铃虫中肠上皮细胞中克隆得到氨肽酶N的基因片段APN1551,并诱导表达纯化得到其重组蛋白APN517。以此蛋白为抗原,制备其抗血清。用该抗血清能检测到棉铃虫中肠上皮细胞中的APN蛋白。为研究Cry毒素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肽酶N 棉铃虫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自动控制系统铸速控制建模优化
13
作者 杨爱珍 王景存 吴远航 《工业加热》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了对双辊薄带连铸自动控制系统铸速进行检测和控制,保持工艺稳定,提高薄带成品质量,建立了凝固终点位置与铸速的数学模型,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铸速与凝固终点位置近似线性关系:铸速越大,凝固终点越靠近铸口且易断带... 为了对双辊薄带连铸自动控制系统铸速进行检测和控制,保持工艺稳定,提高薄带成品质量,建立了凝固终点位置与铸速的数学模型,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铸速与凝固终点位置近似线性关系:铸速越大,凝固终点越靠近铸口且易断带或漏钢;铸速越小,凝固终点离铸口越远且易裂纹或轧卡。采用先进的热像仪对熔池与侧封板的接触面温度分布进行实时检测,确定薄带质量最优时的温度分布和铸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铸速即可影响熔池与侧封板接触面的温度分布,进而稳定凝固终点最优位置。试验证明了此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坯壳厚度 凝固终点 铸速控制 热像仪 侧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辅助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41例
14
作者 阳文新 姚露 +4 位作者 刘传祥 杨爱珍 申红 宋琳琳 贾绍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经解放军第81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伽玛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经解放军第81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伽玛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实体瘤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CD4^+/CD8^+升高值以及CD8^+T细胞亚群百分比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防治放射治疗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0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伽玛刀对机体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伽玛刀 恶性肿瘤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藓植物双向凝胶电泳蛋白样品制备的优化
15
作者 王文平 杨爱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11,共4页
比较了苔藓植物小立碗藓3种蛋白样品制备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直接研磨法和三氯乙酸(TCA)/丙酮(acetone)沉淀法检测的蛋白点的数量相差不明显;直接研磨法提取蛋白所得到的2-DE图谱蛋白点模糊,分辨率低,横竖条纹干扰严重;三氯乙酸(TCA)/丙... 比较了苔藓植物小立碗藓3种蛋白样品制备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直接研磨法和三氯乙酸(TCA)/丙酮(acetone)沉淀法检测的蛋白点的数量相差不明显;直接研磨法提取蛋白所得到的2-DE图谱蛋白点模糊,分辨率低,横竖条纹干扰严重;三氯乙酸(TCA)/丙酮(acetone)沉淀法分离效果较好,分辨率有所提高。改良的酚抽提/乙酸铵沉淀法检测的蛋白点远远多于前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图谱质量最高,分辨率大大提升,蛋白点分布均匀清晰,横竖条纹干扰也很少,凝胶背景干净,是最佳的小立碗藓蛋白样品制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小立碗藓 双向电泳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瘘管口位于颌下区的第一鳃裂瘘2例
16
作者 张治忠 任江涛 +1 位作者 杨爱珍 高春莲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瘘管口 颌下区 第一鳃裂瘘 临床资料 原发性鳃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母线联络开关过电压故障浅析
17
作者 杨爱珍 马军龙 《同煤科技》 2000年第4期43-44,共2页
近年来,我集团公司6 kV系统多次出现联络开关在断开的情况下发生过电压短路事故。究竟是何原因?为什么又都是在联络开关处?与电源系统有什么关系?就这些问题做一初浅的分析。 ①电力系统同一电压等级供电方式可分为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供... 近年来,我集团公司6 kV系统多次出现联络开关在断开的情况下发生过电压短路事故。究竟是何原因?为什么又都是在联络开关处?与电源系统有什么关系?就这些问题做一初浅的分析。 ①电力系统同一电压等级供电方式可分为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供电,见图1。 当2个及以上的同一电压等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母线联络开关 过电压 煤矿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诱导小鼠蛋白尿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闻妹 陈映霞 +3 位作者 秦叔逵 杨爱珍 马兴群 江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2-817,共6页
目的贝伐珠单抗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已广泛应用,蛋白尿作为其不良反应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文中探索抗血管生成剂贝伐珠单抗诱导小鼠蛋白尿形成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清洁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贝伐珠单抗低、中、高... 目的贝伐珠单抗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已广泛应用,蛋白尿作为其不良反应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文中探索抗血管生成剂贝伐珠单抗诱导小鼠蛋白尿形成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清洁级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贝伐珠单抗低、中、高剂量组[贝伐珠单抗用量分别为10、35、60 mg/(kg·w)]。贝伐珠单抗组小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贝伐珠单抗,对照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4周末收集24 h尿液,测尿蛋白总量,随后眼球取血,检测生化值,最后处死小鼠,留取肾组织,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方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24 h尿蛋白量(0.23±0.02)比较,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蛋白表达(0.29±0.07)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珠单抗中、高剂量组小鼠24 h尿蛋白量表达升高[1.14±0.13、1.4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珠单抗低、中、高剂量组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正常,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贝伐珠单抗中、高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萎缩,呈空泡状改变。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及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odocin表达中或强阳性,贝伐珠单抗中、高剂量组呈弱阳性或阴性。同时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中VEGF、podocin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VEGF表达(0.76±0.09)比较,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和贝伐珠单抗中剂量组VEGF表达(0.81±0.10、0.64±0.08)无明显差异(P>0.05),而贝伐珠单抗高剂量组(0.39±0.05)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podocin蛋白表达量(0.67±0.07)比较,贝伐珠单抗中剂量组、贝伐珠单抗高剂量组(0.43±0.10、0.19±0.04)明显下降(P<0.05),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0.67±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VEGF、podocin mRNA表达(1.23±0.25、1.17±0.19)相比,贝伐珠单抗低剂量组VEGF、podocin mRNA(1.07±0.61、1.12±0.09)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贝伐珠单抗中、高剂量组VEGF、podocin mRNA表达(0.82±0.38、0.71±0.18;0.47±0.64、0.42±0.09)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伐珠单抗可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形成,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podocin蛋白及其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蛋白尿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ODO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0-5p在HepG2细胞中对对氧磷酶1表达的调控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佳星 王冰 +3 位作者 邢继成 何玉杰 杨爱珍 邱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对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ON1相关调控miRNA进行预测分析;构建PON1荧光素酶报...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对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ON1相关调控miRNA进行预测分析;构建PON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析双荧光素酶活性;在HepG2细胞中上/下调miRN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miRNA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PON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分析健康人群和NASH患者血清中miR140-5p的水平。结果 Target Scan数据库预测到miR140-5p能与PON13'-UTR端互补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显示,miR-140-5p模拟物对PON1野生型载体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40-5p模拟物组均呈现出过表达(P<0.01),而miR-140-5p抑制剂组则出现相应的低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miR140-5p模拟物对PON1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0.01),而miR140-5p抑制剂对PON1有明显的上调作用(P<0.01)。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NASH患者血清中miR140-5p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 miR140-5p可能通过对PON1的转录后水平基因表达调控,参与NASH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0-5p 对氧磷酶1 HEPG2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枣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泽 余佳 +3 位作者 杨爱珍 师光禄 张铁强 王有年 《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了解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以‘金丝小枣’和‘金丝无核小枣’为试验材料,利用Klason法测定枣果实内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的显色反应,研究枣果实内木质素沉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枣果实中内果皮的木质素沉积过程... 为了解木质素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以‘金丝小枣’和‘金丝无核小枣’为试验材料,利用Klason法测定枣果实内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的显色反应,研究枣果实内木质素沉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枣果实中内果皮的木质素沉积过程是从基部开始,完成内果皮最内侧的木质化,再由内至外,逐渐完成;在花后15~25天期间,‘金丝小枣’与‘金丝无核小枣’果实内果皮木质素含量基本相同,从花后40天开始,‘金丝小枣’内木质素含量开始上升并超过‘金丝无核小枣’。‘金丝无核小枣’果实内木质素含量在全果实发育时期内变化总体趋势平缓,而在‘金丝小枣’内木质素含量的在15~75天期间变化增加明显,在75天后出现跳跃式增长现象,增加更为明显。试验选用的2个品种枣在内果皮木质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用来进行枣果实内果皮木质化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实 内果皮 木质素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