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建国程序的调整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性特点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火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6,共7页
在筹建新中国时,毛泽东曾经这样设计建国程序:先邀请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的代表在解放区开新政协会,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政府。但是,由于政治、军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国程序在实际运行中作出了重大调整,第一届中... 在筹建新中国时,毛泽东曾经这样设计建国程序:先邀请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的代表在解放区开新政协会,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政府。但是,由于政治、军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国程序在实际运行中作出了重大调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赋予了筹备和建立新中国的特殊历史使命,其性质、职权和组织体制也随之表现出若干过渡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程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党 政治制度 群众利益 政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
2
作者 杨火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5,共6页
关键词 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承包责任制 形式多样化 包产到户 股份合作制 经营方式 全民所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计划平衡到大开发──简析新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演变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火林 杨英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7,,36,,共7页
建国以后,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改变西部落后的面貌。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西部发展战略:从建国初期的计划平衡发展战略到大三线建设,从大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又从非均衡战略到90年代中期的协调... 建国以后,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改变西部落后的面貌。我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西部发展战略:从建国初期的计划平衡发展战略到大三线建设,从大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又从非均衡战略到90年代中期的协调发展战略,再由协调发展战略演化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伴随西部战略的实施,中国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培开发 发展战略 计划平衡 三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