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的喀斯特遗产地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为例
1
作者 黄梅 李瑞 +1 位作者 李曾 杨火木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5期131-136,共6页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利用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科学认知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及作用特征,对其旅游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和芙蓉洞、贵州荔波为案例地,利用第三方平台游客点评文本数据...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利用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科学认知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及作用特征,对其旅游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和芙蓉洞、贵州荔波为案例地,利用第三方平台游客点评文本数据,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特征选择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模型,挖掘出与喀斯特遗产地特性关联的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喀斯特遗产地中对游客体验的作用特征差异。研究表明:喀斯特遗产地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包括旅游环境、旅游景观、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个体特征5个维度;游客体验关键影响因素主要与喀斯特遗产地旅游核心特质及支撑游客多元化体验的服务设施关联,且影响因素作用力因不同喀斯特遗产地景观物态、符号表征与空间组合的不同,及游客对支持性服务的不同需求等旅游属性特征而产生结构化差异。基于此,希冀为喀斯特遗产地旅游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注意力机制 游客体验 喀斯特遗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系统研究(内封面文章)
2
作者 陈玉超 邓国亮 +4 位作者 杨火木 孙延峰旭 苟于单 王俊 周寿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由于瞄准系统误差和物体遮挡的影响,光电池阵列接收到的激光辐照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出现电流失配,输出功率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由于瞄准系统误差和物体遮挡的影响,光电池阵列接收到的激光辐照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出现电流失配,输出功率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DMPPT)技术,减少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电流失配,并用并联型Boost(PT-Boost)电路替代传统Boost电路,降低DC/DC转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使DMPPT系统获得高追踪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Boost电路,PT-Boost电路的追踪效率提高3.6%,达到93.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了遮光率分别为0%、25%和50%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场景,DMPPT系统整体效率分别达到了93%、92.6%和90.3%。该研究结果对激光辐照不均匀场景下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分布式最大功率点 并联型Boost电路 追踪效率 整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泵Nd:YAG高功率复合棒三维热应力分布的计算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火木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李玮 李刚 黄宇 周寿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7-470,492,共5页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分析模拟了高功率端泵Nd:YAG复合棒的三维热应力分布,并与不含端帽的情况作了对比。研究了非对称泵浦、端帽厚度、冷却边界条件、激光介质尺寸和材料特性等参数对三维热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棒结构能...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分析模拟了高功率端泵Nd:YAG复合棒的三维热应力分布,并与不含端帽的情况作了对比。研究了非对称泵浦、端帽厚度、冷却边界条件、激光介质尺寸和材料特性等参数对三维热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棒结构能够改善介质的热分布,减小介质表面的张应力(由无端帽时的136MPa减少到8.6MPa),因此这种结构允许激光器获得大功率的激光输出。数值计算结果与Anasys软件模拟的结果一致,与已知实验结果定性相符。文中采用的有限差分方法避免了超大型矩阵运算,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热应力 柱状激光介质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热容激光器3维瞬态热畸变模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火木 张凯 +1 位作者 唐淳 冯国英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5-1219,共5页
根据固态热容激光器的动态工作特性,考虑热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采用3维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分析了薄片热容激光器的3维温度和热应力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了热容激光器的热畸变和退偏损耗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与采用连续水冷却... 根据固态热容激光器的动态工作特性,考虑热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采用3维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分析了薄片热容激光器的3维温度和热应力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了热容激光器的热畸变和退偏损耗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与采用连续水冷却方式工作的圆棒激光器的热畸变特性做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形变是引起波前相位畸变的主要因素,退偏损耗随泵浦时间增加和泵浦功率增大而非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容激光器 3维瞬态热畸变 退偏损耗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火木 李瑞 +1 位作者 郑超 谢梦月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1-634,共14页
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观察,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原始材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抽象出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内在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能力和影响因素共同... 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观察,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原始材料,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抽象出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内在规律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能力和影响因素共同解释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的由来和强弱,且从组织内外共同作用于韧性的形成和塑造;2)组织能力是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逻辑与规律,即韧性组织具有观察环境、预判影响、危机应对和反思学习等基本能力;3)初始资源、社会资本和纾困措施等因素在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其谋求组织生存、构建韧性潜力和塑造组织韧性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小企业 组织韧性 程序化扎根理论 疫情影响 西江千户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旅游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杨远丽 李瑞 +3 位作者 杨火木 钟林生 黄梅 谢梦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445-7460,共16页
山地旅游区是提供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重要场所,评估其CES供需匹配关系对区域生态景观与游憩空间的规划管理和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以贵州省为典型山地旅游区案例地,结合社交媒体文本与MaxEnt模型的综合评估方法量化CES的实现需... 山地旅游区是提供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重要场所,评估其CES供需匹配关系对区域生态景观与游憩空间的规划管理和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以贵州省为典型山地旅游区案例地,结合社交媒体文本与MaxEnt模型的综合评估方法量化CES的实现需求与潜在供给,运用ArcGIS对CES供需及匹配关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制图与评估,并基于地理探测器探究CES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美学、休闲娱乐、文化多样性、康养价值、生物多样性、研学价值、遗产价值和精神宗教是贵州省CES的主要表征类型。(2)CES需求以省内知名旅游景区和中心城区为核心集聚区,并向四周逐渐递减,高需求和中等需求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式、多核心”分布格局,而CES高供给和中等供给则集中在各城市区域、旅游景区和交通线网附近,呈现多核心团簇状分布和沿交通干线呈条带状集聚分布的“多核心、多条带”分布格局。(3)根据CES供需匹配关系可将贵州省划分为文化服务需求区、平衡区和潜力区三类,三类分区的空间分布均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文化服务潜力区面积远大于其他分区。(4)CES供需匹配影响因子间交互作用的空间解释力相较于单因子强,其中高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最为显著,CES的自然因素解释力整体强于社会因素。研究为厘清贵州省CES供需及匹配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通过对CES供需热点区域进行潜力点识别和价值转化,以实现山地旅游区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态游憩空间的保护开发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MaxEnt模型 供需匹配 游憩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像散腔的2维失调灵敏度的矩阵表示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宇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李玮 李刚 杨火木 周寿桓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0-464,共5页
为了分析激光谐振腔的一般复杂像散特性,采用了8×8失调增广矩阵和MATLAB的符号运算的方法,推导出了复杂像散腔失调灵敏度的一般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可涵盖具有多个光学元件的多种像散腔,并可定量分析这些像散腔在x-O-z和y-O-z两... 为了分析激光谐振腔的一般复杂像散特性,采用了8×8失调增广矩阵和MATLAB的符号运算的方法,推导出了复杂像散腔失调灵敏度的一般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可涵盖具有多个光学元件的多种像散腔,并可定量分析这些像散腔在x-O-z和y-O-z两个平面上的失调灵敏度。计算结果表明,复杂像散腔的模场和失调灵敏度在x-O-z和y-O-z两个平面上均存在耦合。这一结果对复杂像散腔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失调 复杂像散 柱面镜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失调输出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海涛 冯国英 +5 位作者 阴明 高翔 杨火木 张凯 陈念江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07-3311,共5页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调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和谐振腔失调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以及在300Hz泵浦频率下输出功率分别与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失调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失调输出功率和失调角度成二次函数关系,失调容限和腔镜口径成正比,光束质量因子随失调角度的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 谐振腔失调 失调矩阵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方形薄片激光器3维温度及热应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刚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李玮 杨火木 黄宇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7-562,共6页
在有限差分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程序模拟计算了在超高斯泵浦光连续作用下Nd:YAG薄片激光器中方形薄片介质的3维瞬态和稳态温度分布。根据热平衡微分方程和热弹性体边界条件,由3维温度分布数值模拟了介质的3维位移和热应力。有... 在有限差分迭代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程序模拟计算了在超高斯泵浦光连续作用下Nd:YAG薄片激光器中方形薄片介质的3维瞬态和稳态温度分布。根据热平衡微分方程和热弹性体边界条件,由3维温度分布数值模拟了介质的3维位移和热应力。有限差分迭代方法避免了常规的有限元法需要求解超大稀疏矩阵而导致的占用系统的内存数增加和计算速度等问题。模拟计算得到的介质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热传导 热应力 有限差分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激光介质分区域主动冷却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母健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杨火木 陈念江 周寿桓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7-2530,共4页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降低了热效应的影响,为薄片激光器的冷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ND:YAG 热效应 分区域主动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探测判定激光支持燃烧波和爆轰波的点燃阈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翔 冯国英 +4 位作者 朱海涛 杨火木 唐淳 张凯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05-2308,共4页
为了获得激光支持燃烧波和爆轰波的点燃阈值,采用压电探测器检测波长为1 064nm的Nd:YAG激光作用在铝靶表面所产生的应变和冲压。从实验结果观察到压电信号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光热弹性应变阶段、等离子体增强耦合阶段和激光支持爆... 为了获得激光支持燃烧波和爆轰波的点燃阈值,采用压电探测器检测波长为1 064nm的Nd:YAG激光作用在铝靶表面所产生的应变和冲压。从实验结果观察到压电信号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光热弹性应变阶段、等离子体增强耦合阶段和激光支持爆轰波对靶表面的压力阶段,并从理论上研究了这3个阶段的激光与靶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可以从压电信号是否发生跃变判断出激光支持燃烧波和激光支持爆轰波的点燃阈值,与其它方法所得到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支持燃烧波和激光支持爆轰波 压电探测 点燃阈值 光热弹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窗口傅里叶变换剪切干涉法波前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洪儒 冯国英 +2 位作者 杜永兆 杨火木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7-190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窗口傅里叶变换从径向剪切干涉条纹中准确得到波前的重建技术。首先对剪切干涉条纹做二维窗口傅里叶变换,设置阈值和频率积分范围后,进行二维窗口傅里叶逆变换,然后对包裹相位做去载频和相位展开处理得到相位差分布,... 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窗口傅里叶变换从径向剪切干涉条纹中准确得到波前的重建技术。首先对剪切干涉条纹做二维窗口傅里叶变换,设置阈值和频率积分范围后,进行二维窗口傅里叶逆变换,然后对包裹相位做去载频和相位展开处理得到相位差分布,最后使用波前迭代算法从相位差中复原实际波前。模拟计算表明,使用该方法最大相位复原误差为0.82%,均方根值为0.020 9 rad,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对窗口傅里叶变换的关键参数,如窗函数的选择、窗口大小的确定以及阈值的选取等进行了简要讨论。与传统傅里叶变换法(FFT)相比,基于窗口傅里叶变换的剪切干涉波前检测法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波前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检测 窗口傅里叶变换 径向剪切干涉 频谱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娟 俞浩 +3 位作者 虞天成 苟于单 杨火木 王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2,共8页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在无人机、卫星空间站和探月机器人供电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其系统效率成为了其应用的关键瓶颈。为了提高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端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接收端光斑均匀性和有效窗口收光比,提出了用于激光无线...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在无人机、卫星空间站和探月机器人供电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其系统效率成为了其应用的关键瓶颈。为了提高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射端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接收端光斑均匀性和有效窗口收光比,提出了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发射端的高效率半导体激光器设计方案。基于合束效率较高的空间合束设计了一套高功率高效率半导体激光系统,接收端光斑不均匀度可优化至0.207,有效窗口内收光比大于94%。搭建了千瓦级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实验装置,发射端半导体激光系统直接输出矩形光斑,与矩形光电池匹配,提高了电池阵布片率。利用多光束指向性可调节特点,优化了接收端光斑均匀度,有利于提高接收端电池的转换效率及简化电源管理。该设计与研究为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激光匀化 半导体激光器 空间合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频率Nd:YAG薄片激光器的时间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力 杨火木 +3 位作者 冯国英 阴明 王树同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3-1887,共5页
为了研究固体激光器弛豫振荡的时间特性,针对高功率大口径Nd:YAG薄片激光器,从工作物质的能级结构和离子跃迁过程出发,采用四能级速率方程模型,综合考虑泵浦速率、损耗因子、温度等因素对激光器起振延迟时间的影响,建立了速率方程组,推... 为了研究固体激光器弛豫振荡的时间特性,针对高功率大口径Nd:YAG薄片激光器,从工作物质的能级结构和离子跃迁过程出发,采用四能级速率方程模型,综合考虑泵浦速率、损耗因子、温度等因素对激光器起振延迟时间的影响,建立了速率方程组,推导出激光起振延迟时间的数学表达式,模拟分析了泵浦速率、损耗因子、温度对激光起振延迟时间的影响。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在kW级重复频率运行V型腔Nd:YAG薄片激光器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在泵浦电流分别为34,40,50,70 A时测量了反应谐振腔内光子数和反转粒子数变化的弛豫振荡曲线。并测量了在泵浦电流为30~80 A情况下的激光器起振延迟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起振延迟时间随泵浦速率的增加而减少,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弛豫振荡 时间特性 速率方程 泵浦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清洗监测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悦 吴卓颐 +3 位作者 储德谱 杨火木 邓国亮 周寿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60,共19页
激光清洗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对基材损伤小、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在智能制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激光清洗技术的发展,对激光清洗质量的快速检测及精准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激光清洗过程中,激光与待清洗层、基底发生作... 激光清洗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对基材损伤小、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在智能制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激光清洗技术的发展,对激光清洗质量的快速检测及精准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激光清洗过程中,激光与待清洗层、基底发生作用,通过采集分析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光、声等信号和表面特性变化,可以实现对清洗过程和清洗效果的实时表征,完成对激光清洗的监控,目前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自动化激光精密清洗过程中。文中分析和总结了声波监测法、光谱监测法和图像监测法等激光清洗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展望了激光清洗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监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扫描式激光光斑测量仪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天祥 胡滔 +1 位作者 杨火木 冯国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511,共7页
设计并开发了光纤扫描式激光光斑测量仪。光纤探头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对激光光斑进行扫描,采集的光信号经能量转换、数据采集,最终传输到电脑,再由软件绘制出光斑图像。针对于大口径、脉冲激光光斑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快速扫描的方案,并在... 设计并开发了光纤扫描式激光光斑测量仪。光纤探头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对激光光斑进行扫描,采集的光信号经能量转换、数据采集,最终传输到电脑,再由软件绘制出光斑图像。针对于大口径、脉冲激光光斑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快速扫描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时间这两个重要参数。与CCD摄像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CD摄像法会受到接收屏的散射及成像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此设备采用直接测量的手段,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得光斑的实际尺寸以及光斑能量的空间分布。应用该仪器成功地进行了聚焦光束传输质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仪器 光斑测量 光纤扫描 激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MPPT集成仿真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擎东 杨火木 +3 位作者 王俊 苟于单 汪莎 周寿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1-219,共9页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LWPT)中,传能激光波长、光功率和光电池温度对光电池的输出特性有显著影响,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可解决上述等因素造成的功率失配问题,提升系统的DCDC效率。构建了针对LWPT的MPPT集成仿真系统,耦合了波长、光功率...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LWPT)中,传能激光波长、光功率和光电池温度对光电池的输出特性有显著影响,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可解决上述等因素造成的功率失配问题,提升系统的DCDC效率。构建了针对LWPT的MPPT集成仿真系统,耦合了波长、光功率和温度对GaAs光电池输出特性的综合影响,可以同时分析光电池在功率匹配、功率失配和MPPT调制等多种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基于该仿真系统,研究了光电池在不同波长、光功率和温度条件下的物理规律。波长增大时,在850 nm左右转换效率η_(max)达到最大值为50%,波长继续增大,光子能量小于GaAs禁带宽度导致η_(max)迅速下降。功率增大时,η_(max)基本不变,最大功率匹配电阻RL_(max)减小。温度升高时,η_(max)和RL_(max)均持续下降。此外,研究了光电池在功率失配时的输出特性,此时光电池的转换效率对比功率匹配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光电池的输出特性在仿真系统设计了MPPT电路,利用时间扰动算法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光电池在MPPT系统调制后均可工作在功率匹配时的最大功率点,且光电池能源利用率达到99.93%。研究结果对用于激光输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最大功率跟踪系统 GaAs光电池 光电池特性 功率匹配 集成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端光束匀化装置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虹宇 苟于单 +4 位作者 杨擎东 李娟 赵邦博 杨火木 王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3-251,共9页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激光光强分布不均匀和激光光斑与光电池形状不匹配会导致系统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局部温度过高,极端条件下甚至对光电池造成损伤。基于分布式匀化思想设计了一种激光接收装置,首先用光学整形扩散片在光电池各子区域进...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激光光强分布不均匀和激光光斑与光电池形状不匹配会导致系统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局部温度过高,极端条件下甚至对光电池造成损伤。基于分布式匀化思想设计了一种激光接收装置,首先用光学整形扩散片在光电池各子区域进行光束初次匀化,然后用光学漏斗进行二次匀化和整形。针对1 cm×1 cm光电池,分析了光学整形扩散片的扩散角度和光学漏斗的高度对光束匀化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激光接收装置的耦合效率η;>95%,光强不均匀度Δ<0.05。此外,该激光接收装置对激光入射角不敏感,入射角为20°时,η;>80%。搭建了3×3光电池芯片阵列的激光无线输能系统,采用分布式匀化激光接收装置,光强不均匀度由0.34降到0.12,光电池转换效率提升了65%。与正入射时相比,入射角为18°时,系统转换效率变化小于20%。结果表明,该分布式匀化激光接收装置有效提高了接收端的光强均匀性和系统光电转换效率,且对激光入射角不敏感,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光学整形扩散片 光学漏斗 激光匀化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入口段对流体直接冷却片状激光器热效应的影响
19
作者 王春阳 冯国英 杨火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28,共8页
流体直接冷却Nd:YAG片状激光器系统中,流体流经增益介质时存在水力入口段,使用Ansys仿真软件,讨论了不同水力入口段距离对流体热交换系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水力入口段距离进行分类,分析了水力入口段距离对热应力以及光束传输的影响... 流体直接冷却Nd:YAG片状激光器系统中,流体流经增益介质时存在水力入口段,使用Ansys仿真软件,讨论了不同水力入口段距离对流体热交换系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水力入口段距离进行分类,分析了水力入口段距离对热应力以及光束传输的影响;模拟了不同冷却液的冷却效果;研究了流体处于不同流动状态时,水力入口段距离与流体热交换系数的关系,以及水力入口段距离与增益介质温度分布的关系;得到了这种高功率激光器冷却系统中,最佳水力入口段距离的范围。结果表明:流体流经增益介质时,不同的水力入口段距离只是规律性地移动了流体的热交换系数曲线,因此,避开流体热交换系数曲线中变化较大的区域,即0~2.25mm范围内的水力入口段距离,可实现介质内更小的温度梯度,同时降低热应力以及波前畸变,从而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激光器 热交换系数 温度分布 应力分布 波前畸变 流体直接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