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认知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7-80,共4页
中国传统园林被喻为世界古代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态势。绝大多数学者在肯定其宝贵价值的同时,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探寻推陈出新和与时共进2方面。然而,近来... 中国传统园林被喻为世界古代园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多样化态势。绝大多数学者在肯定其宝贵价值的同时,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探寻推陈出新和与时共进2方面。然而,近来也有学者对其大加讨伐,将其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并称其为"伪艺术"。对此,作者认为,某些学者否定传统园林的主张,反映出他们在认知方面的偏差。如果对这些主张熟视无睹,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亵渎,也会引起更多的思想混乱。中国传统园林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且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文化认知 继承与发展 借鉴与创新 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本哈根“手指规划”产生的背景与内容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滨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I0006-I0006,共1页
从1947年首次提出到2007年,丹麦哥本哈根地区"手指规划"已经走过了60载。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当年所制定的第一份"手指规划",依然对哥本哈根市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当年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指导原则与基本... 从1947年首次提出到2007年,丹麦哥本哈根地区"手指规划"已经走过了60载。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当年所制定的第一份"手指规划",依然对哥本哈根市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当年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指导原则与基本理念,依然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富有启示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当年这份规划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的简要回顾,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手指规划"和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从中得到借鉴,使城市规划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地区 手指规划 城市发展 产生背景 规划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日旧码头 今朝滨水园——丹麦哥本哈根市港口公园设计艺术探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4,共5页
港口公园基址原是哥本哈根城区内海运航道上的一处码头作业区。由于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处变为一个工业废弃地。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已成为深受哥本哈根市民喜爱的滨水公园。该设计既简洁流畅、朴实无华,又易于活动、方便赏... 港口公园基址原是哥本哈根城区内海运航道上的一处码头作业区。由于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处变为一个工业废弃地。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已成为深受哥本哈根市民喜爱的滨水公园。该设计既简洁流畅、朴实无华,又易于活动、方便赏景。市民既可在陆地上感受公园景观与设施带来的惬意,又可在水中享受亲水与戏水的乐趣。公园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尊重市民意愿、尊重场地历史、尊重传统价值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哥本哈根 城市滨水空间 场地历史 公园设计 市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乐的天地 成长的乐园——丹麦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艺术探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62,共6页
儿童游戏场地对于儿童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场所。其设计与建造水平,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风貌与形象的体现。首先介绍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的4种基本类型及特征,然后分析和总结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在设计上所遵循... 儿童游戏场地对于儿童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场所。其设计与建造水平,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风貌与形象的体现。首先介绍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的4种基本类型及特征,然后分析和总结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在设计上所遵循的安全性、健康性、吸引性、益智性、兼顾性和参与性等原则。最后,探讨了其在设计布局上所体现和追求的,包括集中与分散、规则与自由、简约与精致、主题与无题、自然与常统、现代与传统等在内的多样化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丹麦 儿童游戏场地 设计原则 设计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美丽中国与风景园林学的使命--关于风景园林学发展的政治学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1-64,共4页
国计民生即政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风景园林学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担负着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和国土景观重塑的责任与使命。为此,风景园林学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定准位,为观察事物、提高... 国计民生即政治。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风景园林学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担负着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和国土景观重塑的责任与使命。为此,风景园林学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定准位,为观察事物、提高认识、思考问题站好位,为提高人们幸福指数、改善城乡面貌发挥影响力而坐对位。这样,风景园林学在完成自己政治使命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使中国风景园林学成为具有世界视域、中国视角、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一门成熟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使命 建设 美丽中国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的演变与翻译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2006年第9期55-59,共5页
由于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理解不同而引发的争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观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学者之间学术观点的分歧所致,其中也包含了对该词演变过程的背景及史料掌握与了解的程度不同。试图从园林史的角度,对该词演变过程的史... 由于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理解不同而引发的争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观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学者之间学术观点的分歧所致,其中也包含了对该词演变过程的背景及史料掌握与了解的程度不同。试图从园林史的角度,对该词演变过程的史料进行一些探究和梳理,特别是对Landscape Garden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两个词的来源及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继续采用“风景园林”的译法,避免在学术界内部及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纠纷与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 翻译 学术观点 风景园林 长时间 园林史 学术界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着的探索,丰硕的成果——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9,共5页
通过对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发展历史的回顾与研究,揭示了19世纪后期至今在其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不同阶段,围绕如何为儿童创造良好成长和发展环境的目标,建设和发展游戏场地的情况。其中,重点探讨了推动其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总结了丹麦儿童... 通过对丹麦儿童游戏场地发展历史的回顾与研究,揭示了19世纪后期至今在其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不同阶段,围绕如何为儿童创造良好成长和发展环境的目标,建设和发展游戏场地的情况。其中,重点探讨了推动其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总结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的6种类型,即传统式、现代式、探索式、自然式、罗宾逊式和浪漫式。最后,提出了丹麦儿童游戏场地的发展经验对发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儿童游戏场地的4点启示,即提高社会的共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依靠立法的制约和坚持设计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丹麦 儿童 游戏场地 历史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逝者的净土 生者的净园——丹麦墓园设计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1,共6页
墓园不仅是逝者灵魂安息的地方,也担负着其他如社会、景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功能。丹麦墓园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墓园一样,脱胎于中世纪的教堂墓园,兴起于18世纪中期。其设计采用现代风景园林的形式,在营造庄严肃穆环境的同时,也兼顾到市... 墓园不仅是逝者灵魂安息的地方,也担负着其他如社会、景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功能。丹麦墓园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墓园一样,脱胎于中世纪的教堂墓园,兴起于18世纪中期。其设计采用现代风景园林的形式,在营造庄严肃穆环境的同时,也兼顾到市民的日常使用,使墓园具有一定的公园性质与功能,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与健身的空间,也能为那些想通过参观墓地来了解历史和相关人物的市民提供场所。在植物设计与运用上,丹麦墓园注重物种选材的丰富性和景观效果的多样性,使其在营造氛围、满足功能和发挥环境效益等方面都能达到预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丹麦 墓园 设计艺术 社会功能 植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及其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滨章 柳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5年第3期15-17,共3页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不断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关注,引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不断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关注,引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障碍 青年学生 身心健康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重要因素 普通人群 家庭 学校 社会 研究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安德森风景园林设计哲学及艺术表现手法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9,共7页
S.L.安德森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少数丹麦风景园林师之一,其设计作品因具有新颖独特、温馨浪漫、地域鲜明、人文情怀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通过对其设计哲学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有助于人们理解他的作品。其设计哲学可以概括... S.L.安德森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少数丹麦风景园林师之一,其设计作品因具有新颖独特、温馨浪漫、地域鲜明、人文情怀等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通过对其设计哲学和艺术表现手法的探讨,有助于人们理解他的作品。其设计哲学可以概括为运用人本理念促进社会和谐,运用乡土元素促进文化传承,运用艺术创新促进景观发展,运用可持续原则促进品质提升;而表现手法则可以概括为简洁的设计形式、多样的功能空间、丰富的感观体验和精致的细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S L 安德森 设计哲学 艺术表现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景观学派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2006年第8期1-7,共7页
围绕风景园林专业名称与内涵的争论已有时日,一些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或者自立门户的主张及做法,已经对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分析与思考。就是否有必要... 围绕风景园林专业名称与内涵的争论已有时日,一些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或者自立门户的主张及做法,已经对风景园林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分析与思考。就是否有必要将“风景园林”更名为“景观规划”、怎样看待“景观规划师”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大力保护和发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从而为世界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学派 研究 分歧与问题 发展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风景园林学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2007年第8期81-84,共4页
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积累了近30年宝贵经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在现代,特别是在当代的飞速发展历程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面临着如何顺应国内外形... 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积累了近30年宝贵经验,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在现代,特别是在当代的飞速发展历程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正面临着如何顺应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如何应对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和带领中国风景园林行业主动出击、迎接挑战的重大课题。就学会自身体制的改革、工作领域的拓宽等方面提出一点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挑战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职业展望手册》看美国风景园林师的职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79,共4页
美国风景园林师在土地资源利用以及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其他相关职业人员合作,为社会大众创造出了优美、健康而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通过对1996-1997年至2010-2011年以来《职业展望... 美国风景园林师在土地资源利用以及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其他相关职业人员合作,为社会大众创造出了优美、健康而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通过对1996-1997年至2010-2011年以来《职业展望手册》的分析,探寻该职业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具体分析的内容包括职业的工作性质与领域、就业的方式与条件、职业准入条件与教育、职业规模与薪酬等方面,并由此提出对我国风景园林师职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 风景园林师 职业展望 就业 薪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学科”光环下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学科地位"晋升"之后,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模式也需随之发展与完善。然而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和培养方法多维化,与专业教育规范性、人才发展自主性和用人单位功利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急需解决,从而推动专业教育进... 学科地位"晋升"之后,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模式也需随之发展与完善。然而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和培养方法多维化,与专业教育规范性、人才发展自主性和用人单位功利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急需解决,从而推动专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培养模式 风景园林 光环 专业教育 培养目标 用人单位 多样化 多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设计地域性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2年第11期12-17,共6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和风景园林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作品出现在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绿地、居住小区和风景名胜区等地方。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地域性 风景名胜区 创新 传承 园林建设 设计作品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安德森的园林设计艺术观及表现手法
16
作者 杨滨章 《中国园林》 2007年第2期13-18,共6页
J.A.安德森是当代丹麦风景园林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近些年来,他不仅活跃在丹麦风景园林艺术的设计领域,而且也活跃在国际风景园林设计与交流的舞台。安德森的园林艺术观及作品,既承袭了丹麦和北欧风景园林艺术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风景... J.A.安德森是当代丹麦风景园林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近些年来,他不仅活跃在丹麦风景园林艺术的设计领域,而且也活跃在国际风景园林设计与交流的舞台。安德森的园林艺术观及作品,既承袭了丹麦和北欧风景园林艺术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和表达了景致的简约形式,洋溢和散发着深沉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遵从和崇尚。透过他的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丹麦现代风景园林艺术发展的成就,也有助于完善和发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风景园林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J.A.安德森 研究 园林设计 和谐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园会”的效应——由2014青岛“世园会”想到的
17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为期6个月的展览使人们首次认识了这一特殊形式的世界各地文化与艺术交流的盛会,首次领略和体验到了世界各地园林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展出本身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取得了巨...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为期6个月的展览使人们首次认识了这一特殊形式的世界各地文化与艺术交流的盛会,首次领略和体验到了世界各地园林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展出本身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此为契机,园林——这一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文化与艺术载体,也随着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受到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园艺博览会 园林文化 青岛 艺术交流 云南昆明 经济效益 生活质量 城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而立之年”话而立——献给《园林》杂志创刊30年
18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4年第10期50-52,共3页
古人云:三十而立.意指人过了30岁,对内就应该立得住门户,养得起家室;对外就应该立得起事业,撑得起天下.然而,对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来说,“三十而立”却并非易事.这么说当然没有今人不如古人之意,而是说今人所生活的时代远远较古时复杂... 古人云:三十而立.意指人过了30岁,对内就应该立得住门户,养得起家室;对外就应该立得起事业,撑得起天下.然而,对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来说,“三十而立”却并非易事.这么说当然没有今人不如古人之意,而是说今人所生活的时代远远较古时复杂,今人所承受的压力也远大于古人,因此今人立门户和立事业的担子也远重于古人,要不现在怎么有不少年过三十的博士们还没有成家,还没有就业呢?借人喻事,对于一本创刊30年的杂志来说,是不是也有个三十而立的问题呢?或许这不是个问题,或许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刊 杂志 园林 古人 现代人 事业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良镛先生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意义与启示
19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2年第5期42-43,共2页
本文分析了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这一事件本身对于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总结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学者和楷模获奖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力量,以帮助和引导后辈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成长与... 本文分析了吴良镛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这一事件本身对于行业发展和学科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总结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学者和楷模获奖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力量,以帮助和引导后辈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良镛 科学技术 从业人员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脚”的革命所引发的困惑与思考
20
作者 杨滨章 《园林》 2011年第10期32-37,共6页
文章从中国城市发展的是与非、传统园林的美与丑、风景园林的功与过三个方面对关于"小脚艺术VS大脚美学"的观点展开了讨论,并认为我们应尊重风景园林的多样化探索与尝试。文章的最后,作者呼吁一场探索"新中式园林"... 文章从中国城市发展的是与非、传统园林的美与丑、风景园林的功与过三个方面对关于"小脚艺术VS大脚美学"的观点展开了讨论,并认为我们应尊重风景园林的多样化探索与尝试。文章的最后,作者呼吁一场探索"新中式园林"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规划 园林艺术 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