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经济学视域下明清苏杭地区名茶现象探微
1
作者 卢勇 杨源禾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明清时期苏杭地区茶品众多、名茶荟萃,涌现出龙井、碧螺春、天池等众多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名茶。本文尝试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视角去解构明清时期苏杭地区茶品的空间分布与名茶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名茶虽受惠于水土、山泉、... 明清时期苏杭地区茶品众多、名茶荟萃,涌现出龙井、碧螺春、天池等众多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名茶。本文尝试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视角去解构明清时期苏杭地区茶品的空间分布与名茶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名茶虽受惠于水土、山泉、气候等自然禀赋,但关键在于帝王偏好、名士品评、禅僧实践以及器物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引领与加持。这一现象深刻揭示了彼时苏杭地区的茶业发展以文化价值赋能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印证了人文因素与经济繁荣的交织互动,为理解当下的人文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明清时期 苏杭地区 名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明孝陵陵户赋役征蠲与秩序重构——从《奉旨蠲免三则碑》释读出发
2
作者 卢勇 杨源禾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40,共8页
南京钟山南麓下马坊公园所存《奉旨蠲免三则碑》为清廷刻立于明孝陵的一通政府公文碑。碑文内容与明清之际的陵户管理、赋税征免、漕船营造等诸项政策多有关涉。清廷入关后,统治者利用赋税减免政策,有意识地对前代帝王陵寝及相关人员施... 南京钟山南麓下马坊公园所存《奉旨蠲免三则碑》为清廷刻立于明孝陵的一通政府公文碑。碑文内容与明清之际的陵户管理、赋税征免、漕船营造等诸项政策多有关涉。清廷入关后,统治者利用赋税减免政策,有意识地对前代帝王陵寝及相关人员施加恩泽,不仅顺利地继承了前明政治遗产,而且较为快速地重建了稳定的社会治理机制。此碑一方面显示了清廷对明孝陵陵户的优待,另一方面是其推进满汉文化认同、缓和民族矛盾的重要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孝陵 陵户 三则银 赋役征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茶书中关于茶树种植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源禾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207,共6页
农耕生产孕育了中国古代生态智慧,自然崇拜是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萌芽。本文对中国古代茶书进行研究,发现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空里,中国古代特殊的茶树种植技术经过地方性的选择、组合与传播自成一套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蕴含... 农耕生产孕育了中国古代生态智慧,自然崇拜是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的萌芽。本文对中国古代茶书进行研究,发现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空里,中国古代特殊的茶树种植技术经过地方性的选择、组合与传播自成一套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蕴含着优良的生态智慧,体现出传统的生态实践,有别于现代众多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中国传统茶树种植的生态智慧,对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茶书 茶树种植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德性伦理思想略述
4
作者 杨源禾 《农业考古》 2020年第5期126-130,共5页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悄然而至。本文对中国古代茶书中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三才论、气论、阴阳说、五行说、尚中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环境问题进行反思。挖掘...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悄然而至。本文对中国古代茶书中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三才论、气论、阴阳说、五行说、尚中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环境问题进行反思。挖掘中国古代茶书中的德性伦理思想及道德资源,发挥其中蕴含的教化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对接,是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伦理 古代茶书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古茶园茶树病虫害防治经验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秀珊 杨源禾 《广东蚕业》 2021年第11期14-16,共3页
文章以云南古茶园为例,研究和总结历史悠久的古茶园病虫害防治经验,力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茶园产量。
关键词 云南 古茶树 茶树 病虫害 防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