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内低热值燃气的燃烧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浩林 高娜 +2 位作者 汪小憨 杨卫斌 赵黛青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考察了不同种类低热值燃气预混气在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比较了稀释气种类、燃气热值和组分等对可燃极限、火焰温度分布、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替代N2使可燃极限变窄、燃烧效率降低,而用H2替代部... 考察了不同种类低热值燃气预混气在旋流管状火焰燃烧器中的燃烧特性,比较了稀释气种类、燃气热值和组分等对可燃极限、火焰温度分布、燃烧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惰性气体CO2替代N2使可燃极限变窄、燃烧效率降低,而用H2替代部分CH4则有利于稳燃并改善燃烧效率.对4种实际低热值燃气的燃烧测试结果表明,管状火焰燃烧器可以实现多种低热值燃气稳定、高效、低排放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值燃气 管状火焰 燃烧特性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中低温着火延迟时间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浩林 霍杰鹏 +2 位作者 蒋利桥 汪小憨 赵黛青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研究了甲醇在中低温条件下的氧化特性,通过对详细反应机理的分析,得到一个九步的骨干机理,在1,500,K下其着火延迟时间预测值与详细机理的预测值基本一致.通过理论分析着火感应期内占主导作用的自由基行为,最后得到了一条能用于估算甲醇... 研究了甲醇在中低温条件下的氧化特性,通过对详细反应机理的分析,得到一个九步的骨干机理,在1,500,K下其着火延迟时间预测值与详细机理的预测值基本一致.通过理论分析着火感应期内占主导作用的自由基行为,最后得到了一条能用于估算甲醇中低温着火延迟时间的显式公式.该公式显示甲醇在中低温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主要取决于CH3OH+HO_2→CH_2OH+H_2O_2的反应速率.该反应对甲醇在中低温下氧化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着火延迟 中低温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反应对微小空间内甲烷/空气着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浩林 霍杰鹏 +2 位作者 蒋利桥 汪小憨 赵黛青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6-202,共7页
通过对微小空间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着火过程的数值模拟,考察了壁面反应对着火特性的影响,并对主要基元反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壁面反应对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着火有抑制作用,并主要取决于壁面对CH3自由基的吸附能力;提高初始温度... 通过对微小空间内甲烷/空气预混气着火过程的数值模拟,考察了壁面反应对着火特性的影响,并对主要基元反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壁面反应对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着火有抑制作用,并主要取决于壁面对CH3自由基的吸附能力;提高初始温度、初始压力以及化学当量比能有效减少壁面反应的影响,缩短着火延迟时间;壁面吸附系数和比表面积的乘积可以表征壁面反应的强度,这个量越大,壁面反应对着火的抑制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反应 着火延迟 微燃烧 比表面积 吸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承台摇摆抗震及其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浩林 袁万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9-764,共6页
为了提供一种桥梁抗震的可选方案,根据摇摆抗震的基本思想,阐述了自复位分离式承台的构想,将传统桥梁桩基础的承台一分为二,使承台上部能够在地震作用下摇摆,从而在基础部位隔断地震传播途径,达到减隔震的目的。分析了该抗震方法的抗震... 为了提供一种桥梁抗震的可选方案,根据摇摆抗震的基本思想,阐述了自复位分离式承台的构想,将传统桥梁桩基础的承台一分为二,使承台上部能够在地震作用下摇摆,从而在基础部位隔断地震传播途径,达到减隔震的目的。分析了该抗震方法的抗震原理,阐释了该抗震方法可能采用的各种构造工艺与施工方式。传统的摇摆抗震数值模拟技术将摇摆接触面区域视为刚体,不考虑接触面的弹性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故采用了将摇摆区域(文中为承台)采用三维实体有限元模拟的精细化建模方法,并与传统的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现有的桥梁抗震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支持下,分离式承台具有工程应用的可能性,在有限元模拟中,将摇摆区域视为刚体的做法会放大结构的位移响应,是一种偏保守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承台 摇摆抗震 自复位 抗震设计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红外测温在火焰加热系统中的应用及局限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浩林 赵黛青 杨卫斌 《工业加热》 CAS 2007年第1期5-10,共6页
综述了非接触红外测温法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利用红外光进行火焰温度测量的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一些火焰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各种测温方法的局限性。最后还展望了非接触红外测温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接触 红外 红外测温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和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伟 赵黛青 +2 位作者 杨浩林 蔡建渝 陈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2-759,共8页
以1MW流化床谷壳气化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性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学模型和支撑数据库,对系统边界、环境影响指标、决定系统环境性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生物质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生物质资源获得阶段以及焦油产生的环境... 以1MW流化床谷壳气化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共性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学模型和支撑数据库,对系统边界、环境影响指标、决定系统环境性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生物质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生物质资源获得阶段以及焦油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发电 生命周期分析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脉冲地震下减震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万城 谷屹童 +1 位作者 党新志 杨浩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1-1516,共6页
为了解决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较大的问题,通过拉索差异化布置、增设弹簧缓冲装置等方法对现有拉索减震支座进行改进,提出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装置。本文阐述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 为了解决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较大的问题,通过拉索差异化布置、增设弹簧缓冲装置等方法对现有拉索减震支座进行改进,提出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装置。本文阐述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连续梁桥模型,对比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和拉索减震支座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异同,研究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参数对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减隔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能够实现力和位移的合理调节,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震设计 脉冲地震 减隔震 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对同轴富氧扩散燃烧NO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黛青 杨浩林 杨卫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87,共5页
对30%-40%的氧浓度下甲烷富氧空气同轴扩散燃烧的火焰形态、可见火焰高度、燃烧特性以及NOx排放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旋流数对NOx排放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旋流数的增加,火焰高度略有升高,火焰发光由白色逐渐变为橙黄色;... 对30%-40%的氧浓度下甲烷富氧空气同轴扩散燃烧的火焰形态、可见火焰高度、燃烧特性以及NOx排放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了旋流数对NOx排放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旋流数的增加,火焰高度略有升高,火焰发光由白色逐渐变为橙黄色;最高火焰温度逐渐降低,温度分布也变得平坦;NOx排放指数随旋流数的增加而降低,氧浓度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氧化剂流速可以增强旋流对燃烧特性及NOx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旋流 扩散火焰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火焰温度场的自动扫描微型热电偶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利桥 康占肖 +1 位作者 杨浩林 赵黛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106,共5页
探索了一种用微型热电偶自动点扫描测量微火焰温度场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热电偶大小与热气流速度对测温误差的影响,并以3个直列预混微火焰为对象,通过实验详细考察了自动扫描热电偶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和热电偶移动速度对火焰温度测量... 探索了一种用微型热电偶自动点扫描测量微火焰温度场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热电偶大小与热气流速度对测温误差的影响,并以3个直列预混微火焰为对象,通过实验详细考察了自动扫描热电偶的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和热电偶移动速度对火焰温度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丝径小于50μm时,微型热电偶测量的火焰温度误差将小于0.6%;实验中采用丝径50μm的R型微型热电偶,当温度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0.1s和热电偶移动速度为1.82~4.22mm/s时,自动扫描测得的火焰温度与手动单点长时间停留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场一致;微型热电偶自动扫描方法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微火焰温度场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火焰 微型热电偶 自动扫描 温度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和乙醇低压层流预混火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健 赵黛青 +4 位作者 汪小憨 蒋利桥 杨浩林 袁涛 杨玖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分子束质谱结合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技术对相同燃烧条件下的低压层流预混二甲醚/氧气/氩气和乙醇/氧气/氩气火焰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识别了二甲醚和乙醇火焰的中间物种,得到相应的火焰质谱;通过测量火焰中各物种在... 利用分子束质谱结合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技术对相同燃烧条件下的低压层流预混二甲醚/氧气/氩气和乙醇/氧气/氩气火焰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识别了二甲醚和乙醇火焰的中间物种,得到相应的火焰质谱;通过测量火焰中各物种在燃烧炉炉膛各位置的电离信号强度,得到了各物种的摩尔分数分布曲线.结合两种燃料分子不同的化学结构及详细的燃烧化学反应机理,分析了两火焰中间物种生成特性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甲醛为两火焰中最主要的C1中间物种;二甲醚火焰趋向于生成C1中间物种,C2物种摩尔分数较低;乙醇火焰中乙醛、乙烯、乙炔和乙烯酮等C2中间物种的摩尔分数明显高于二甲醚火焰中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单光子电离 二甲醚 乙醇 层流预混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与LPG预混平面火焰的甲醛及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小军 赵黛青 +3 位作者 汪小憨 蒋利桥 张立志 杨浩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1-545,共5页
对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预混平面火焰中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甲醛生成、NOx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燃料质量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火焰中甲醛质量浓度随着二甲醚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峰值质量浓度为相同工况纯LPG燃烧时... 对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预混平面火焰中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甲醛生成、NOx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燃料质量流量和当量比条件下,火焰中甲醛质量浓度随着二甲醚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峰值质量浓度为相同工况纯LPG燃烧时的2~5倍,表明混合燃料中的二甲醚仍然是甲醛产生的主要来源;尾气中的NOx质量浓度随二甲醚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均不高于16.08,mg/m3.控制二甲醚的完全氧化是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掺混燃烧中减少甲醛排放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燃料 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甲醇对二甲醚/空气二阶段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立志 杨浩林 +1 位作者 赵黛青 蒋利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0-1566,共7页
采用一维层流预混火焰模型对二甲醚/甲醇/空气预混气体的流动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甲醛、甲酸等污染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流速下,添加甲醇能够改变二甲醚反应途径,抑制二甲醚的低温氧化反应.当添加和二甲醚等质量的甲醇时... 采用一维层流预混火焰模型对二甲醚/甲醇/空气预混气体的流动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甲醛、甲酸等污染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流速下,添加甲醇能够改变二甲醚反应途径,抑制二甲醚的低温氧化反应.当添加和二甲醚等质量的甲醇时,二甲醚几乎不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生成的OH自由基减少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甲醇添加量的增加,甲酸排放指数El_(HCOOH)迅速降低,而甲醛排放指数EI_(HCHO)在少量增加后持续降低.添加适量甲醇能够同时降低这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甲醇 低温氧化 非常规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列预混微火焰结构特性
13
作者 赵黛青 康占肖 +1 位作者 蒋利桥 杨浩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3-387,共5页
通过调节喷嘴间距、预混气出口速度和燃料当量比对3个直列预混微火焰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增强型相机记录了不同工况下的火焰形态和CH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嘴间距减小、预混气出口速度和当量比的增加,3个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调节喷嘴间距、预混气出口速度和燃料当量比对3个直列预混微火焰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增强型相机记录了不同工况下的火焰形态和CH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嘴间距减小、预混气出口速度和当量比的增加,3个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火焰分别呈现出W形、相互独立和合并等形态;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影响火焰中上部区域,对火焰底部区域影响不大,并根据火焰发光图片中光强信号给出了火焰形态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微火焰 直列火焰 火焰相互作用 火焰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能源动力装置及微尺度燃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星 杨浩林 +2 位作者 蒋利桥 赵黛青 汪小憨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1期60-74,共15页
基于燃料燃烧的微型能源动力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可提供瓦到百瓦级的能量输出,因此在过去的20年间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研制了微型的燃气轮机、内燃机、推进装置、燃烧器、热电转换装置及热光电转换系统等不同类型的能源动力装... 基于燃料燃烧的微型能源动力装置具有高能量密度特性,可提供瓦到百瓦级的能量输出,因此在过去的20年间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研制了微型的燃气轮机、内燃机、推进装置、燃烧器、热电转换装置及热光电转换系统等不同类型的能源动力装置。然而,由于微尺度条件下燃烧环境和常规尺度存在差异,材料、密封及润滑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目前大部分微型能源动力装置的性能未能到达预期的目标。由于微尺度燃烧基础理论有别于传统的常规尺度燃烧理论,随着其重要性的凸显,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更加清晰地揭示了微尺度火焰及燃烧的基本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微型能源动力装置及系统的研究进展,然后对微尺度条件下预混及非预混火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微燃烧相关亟待解决的科学及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能源动力系统 微尺度燃烧 基础研究 预混火焰 非预混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印迹”全国大学生篆刻主题创作(上)
15
作者 于振海 万嘉乐 +41 位作者 于佩 王珑融 王宇航 王炳淇 毛阳 王洪志 尤婷程 文莲心 方尹琳 史宇飞 仝昊 朱烁 任培之 任来贺 熊兵 刘开任 刘诗怡 刘定杰 刘春怀 刘梦真 刘湖江 左承祎 杨浩林 杜安康 孙海洋 任欣钰 孙迈 杜家航 李明 李海宁 王浩印 吴家宇 吴文斌 肖朝庆 吴蕖 宋荣斐 张子瑞 佟怡昆 张松禄 张涛 张富城 陈彤亮 《大学书法》 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了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学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长征印迹”篆刻主题创作海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海内外115所高校268位同学的来稿,经专家评审遴...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了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学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长征印迹”篆刻主题创作海选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海内外115所高校268位同学的来稿,经专家评审遴选出91名同学进行命题创作。本次创作分为“伟大远征”和“革命豪情高于天”两大板块,内容涉及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有关长征的诗词选句。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创作 大学书法 长征精神 专家评审 青年学子 印迹 传承和弘扬 篆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萨如图形的精确测量初相位差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伍泓锦 段阳 +2 位作者 杨浩林 樊代和 贾欣燕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2期50-53,共4页
提出了通过李萨如图形来获取合成图形所用2个垂直信号的初相位差的方法,并在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李萨如图形,将可能有多个初相位差值.同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以获取合成李萨如图形所用信号... 提出了通过李萨如图形来获取合成图形所用2个垂直信号的初相位差的方法,并在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李萨如图形,将可能有多个初相位差值.同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以获取合成李萨如图形所用信号的参数信息,因此既丰富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内容,也可为电子测量领域中获取两电信号初相位差信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萨如图形 初相位差 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