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浩昌 赖孟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梯次增长,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同时,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③政府支持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而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关系,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浩昌 孙聪敏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4年第1期19-35,共17页
人才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是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采用双向固定和层级回归方法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分析了金融发展和政府支持在传导路径不同节点的... 人才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是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采用双向固定和层级回归方法研究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分析了金融发展和政府支持在传导路径不同节点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其影响效果存在区域差异性;(2)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金融发展能正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而政府支持则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推进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金融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廉水 杨浩昌 刘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全面提升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 综合发展能力 FAHP 熵权 灰色关联投影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聚集、科技创新与行业差异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0,共6页
基于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制造业聚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制造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科技创新;分行业比较表明,制造业聚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多数机械电子... 基于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制造业聚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制造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科技创新;分行业比较表明,制造业聚集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多数机械电子制造业和轻纺制造业的产业聚集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而部分资源加工工业的产业聚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技创新。无论是从静态方面还是从动态方面进行分析,上述结果均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科技创新 行业差异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9,共5页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聚集能有效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的产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扩散,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实证分析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结合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聚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聚集 技术创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87,共7页
基于2001—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挤出作用;分区域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 基于2001—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总体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挤出作用;分区域来看,协同创新对制造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协同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经济绩效的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的协同创新则会对地区制造业经济绩效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上述结果也成立。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东部地区协同创新程度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协同创新程度,从而有利于促进正向协同效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经济绩效 区域差异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治理:助力还是阻力 被引量:33
8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9,共14页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杜宾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短期内产业协同集聚表...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杜宾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短期内产业协同集聚表现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阻力,但长期看又会逐步转化为环境污染治理的助力,且这种影响效应不存在地区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则较为显著;科技创新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有效中介变量。因此,应大力推进产业协同集聚战略,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政策,构建联防联控的协同治污举措,推进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治理 空间溢出效应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