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园覆盖光叶苕子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净积累
1
作者 张佳佳 肖文发 +5 位作者 雷蕾 杨鑫 胡建文 杨洪炳 廖倚凌 曾立雄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目的】明确在绿肥生长和自然腐解阶段,柑橘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碳组分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果园绿肥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叶苕子覆盖的柑橘园为研究对象,... 【目的】明确在绿肥生长和自然腐解阶段,柑橘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绿肥覆盖对果园土壤碳组分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果园绿肥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叶苕子覆盖的柑橘园为研究对象,以清耕处理为对照,在光叶苕子生长和自然腐解季节,探索柑橘根际和非根际土颗粒有机碳(包含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分布,并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与植物特征(柑橘细根碳氮磷含量、苕子地上和细根年碳氮磷输入量)和土壤因子(游离态颗粒有机氮、闭蓄态颗粒有机氮、矿物结合有机氮、全氮、全磷、黏粒含量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与清耕对比,在苕子生长和腐解季节,绿肥覆盖均显著(P<0.05)增加了根际土(34.13%、56.01%)和非根际土的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33.02%和64.23%);均显著(P<0.05)降低了根际土(-12.56%、-19.72%)和非根际土的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13.10%、-20.67%)。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含量在苕子生长季节的非根际土显著增加(78.77%,P<0.05),而根际土降低(-8.48%,P<0.05),但在苕子腐解季节相反,表现为非根际土降低(-18.66%,P<0.05)、根际土增加(18.62%,P<0.05)。冗余分析表明,在光叶苕子覆盖下的柑橘园,土壤的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与苕子细根的年碳氮输入量、土壤闭蓄态颗粒有机氮含量、全氮含量及黏粒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土壤矿物结合有机氮含量与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光叶苕子覆盖提高了植物与土壤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共同作用(从18.3%增加到33.9%)。层次分割进一步确定,矿物结合有机氮是降低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闭蓄态颗粒有机氮、苕子细根的年碳氮输入量、土壤黏粒含量是影响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因素。【结论】光叶苕子覆盖通过其细根释放的碳氮及对土壤矿物结合有机氮含量的调控,促进了土壤颗粒有机碳积累,同时抵消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的损失,最终实现了柑橘园土壤有机碳的净增加。绿肥覆盖带来的生态效益使其成为果园提升碳潜力的管理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光叶苕子覆盖 生长季节 自然腐解季节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对广州城市公园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子峻 佟富春 +4 位作者 麦艳仪 何欣瞳 林嘉莉 杨洪炳 肖以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8-18,共11页
以广州主要城市公园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获取2017—2021年间广州市主要城市公园的鸟类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揭示影响城市公园鸟类... 以广州主要城市公园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获取2017—2021年间广州市主要城市公园的鸟类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揭示影响城市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和物种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主要城市公园共有鸟类243种,隶属于19目58科。(2)高干扰强度下鸟类丰富度显著高于低强度(P<0.05),低干扰强度下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中干扰强度和高干扰强度(P<0.05),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3)鸟类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公园面积、水域斑块数呈正相关,与绿地破碎度和周长面积比(PAR)呈负相关。鸟类食性集团和取食集团的分布不仅受到绿地斑块数和水域斑块数的正向影响,还受到绿地破碎度、水域破碎度和建筑面积占比率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均会对城市公园鸟类群落造成显著影响,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应综合考虑公园的面积、形状、水域占比率、水域斑块数和绿地斑块数,丰富公园的生境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干扰强度 斑块结构 鸟类多样性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