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1
作者 雍锐 杨洪志 +3 位作者 吴伟 杨雪 杨雨然 黄浩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6,共14页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地质实验等基础资料,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大隆组海相页岩地质特征及页岩气富集高产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隆组优质页岩形成于二叠系吴家坪组沉积后,主要发育在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内,深水陆棚沉积... 基于钻井、录井、测井、地质实验等基础资料,对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大隆组海相页岩地质特征及页岩气富集高产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隆组优质页岩形成于二叠系吴家坪组沉积后,主要发育在四川盆地北部开江—梁平海槽内,深水陆棚沉积相和硅质生物繁盛的深水还原环境形成了富有机质的黑色硅质页岩。②大隆组页岩有机质孔与无机质孔发育,脆塑性矿物交互成层,4500 m以深的超深层依然发育大量无机质孔,总孔隙度大于5%,显著拓展了页岩气储集空间。③大隆组顶底板灰岩既有助于早期埋藏生烃持续处在封闭系统,又为页岩段持续生烃和富气保存提供有利条件,在后期改造中利于缝网横向延伸,达到最优改造效果,提高井控资源量。综合地质、工程、经济条件,优选出5500 m以浅的有利区面积为1800 km^(2),资源量达5400×10^(8) m^(3)。④大隆组页岩储层具有“薄而肥”的特征,埋深5500 m以浅的川东高陡构造区内远离主体断裂的向斜区,是当前工程技术条件下最有利的二叠系页岩气建产区域,主要包括南雅向斜、檀木场向斜和梁平向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开江—梁平海槽 二叠系 大隆组 硅质页岩 页岩气 富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与负荷相关性的风电容量可信度解析模型
2
作者 白云洁 谢开贵 +3 位作者 邵常政 胡博 李春燕 杨洪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39,共7页
基于系统累积概率函数的指数化近似,提出一种考虑风电与负荷相关性的风电可信度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不同负荷状态条件下的累积概率函数,构建考虑风电与负荷相关性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解析式。然后通过累积概率函数的递推公式,使... 基于系统累积概率函数的指数化近似,提出一种考虑风电与负荷相关性的风电可信度解析模型。首先,通过不同负荷状态条件下的累积概率函数,构建考虑风电与负荷相关性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可靠性指标解析式。然后通过累积概率函数的递推公式,使风电接入后的系统可靠性函数可基于风电接入前的系统累积概率函数表示。最后,对风电接入前累积概率函数指数化近似,并令风电接入前后系统可靠性指标相等,化简得到风电可信度的解析式。基于修改后RBTS系统的算例验证该文模型假设的合理性;同时与现有未考虑相关性的解析法相比,该文模型能有效考虑相关性,显著提高解析法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可靠性 解析模型 相关性 容量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层水-岩作用机理、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秋洋 杨洪志 +5 位作者 游利军 康毅力 常程 谢维扬 贾钠 唐雪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8,共13页
页岩气效益开发依赖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然而水基钻井液、碱性油基钻井液、滑溜水压裂液、前置酸液和氧化性破胶液与页岩发生水-岩作用,潜在影响着钻井过程井壁稳定、压裂改造效果、压后闷井及返排效果。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页岩气层... 页岩气效益开发依赖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然而水基钻井液、碱性油基钻井液、滑溜水压裂液、前置酸液和氧化性破胶液与页岩发生水-岩作用,潜在影响着钻井过程井壁稳定、压裂改造效果、压后闷井及返排效果。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页岩气层水-岩作用机理、水-岩作用下页岩组构响应特征,讨论了水-岩作用对页岩气开发的意义。综述认为,页岩富含水敏性组分黏土矿物等、酸敏性组分碳酸盐矿物、碱敏性组分石英等和氧敏性组分有机质和黄铁矿;页岩矿物组分水解程度极低,但黏土矿物水化膨胀、促缝现象突出;页岩孔隙和裂缝的分布均与化学不稳定组分石英、碳酸盐矿物、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密切相关,化学溶蚀包括酸化溶蚀、碱液侵蚀和氧化溶蚀;水-岩作用下页岩组分溶蚀,诱发孔缝溶扩并劣化岩石力学性质。研究指出,推动工作液配方优化,攻关应用氧化性酸液和氧化性压裂液,有利于提高压裂造缝效果和促进吸附气产出,提高气层采收率;基于闷井压降曲线拐点确定最长闷井时间,构建考虑缝网导流能力保护的控压生产制度,有利于指导气井生产全过程合理控压,延长稳产期,提高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层 水力压裂 工作液 水-岩作用 氧化 闷井 控压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95
4
作者 杨洪志 赵圣贤 +6 位作者 刘勇 吴伟 夏自强 吴天鹏 罗超 凡田友 余林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3,共9页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可压性,并结合气井生产动态分析页岩气井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区块龙一1亚段在纵向上存在着两套Ⅰ类储层,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10~20 m的龙一11-3小层,另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3~10 m的龙一14小层,且两套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总含气量和脆性矿物含量都高;②Ⅰ类储层厚度越大、其水平井段钻遇的长度越长,气井初期产量就越高,在Ⅰ类储层钻遇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泸州区块气井的测试产量较长宁、威远区块高出10%~25%;③深水陆棚沉积中心控制了泸州区块优质页岩的展布,在低陡构造及异常高压背景下,高角度天然裂缝发育有利于游离气的聚集,且该区块脆性矿物含量高,人工压裂后易形成复杂缝网,从而使该区块页岩气井易获得高产。结论认为,位于深水陆棚沉积中心、在异常高压背景下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的低陡构造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气 高产模式 天然裂缝 五峰组—龙马溪组 泸州区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地质目标关键技术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洪志 张小涛 +3 位作者 陈满 吴建发 张鉴 游传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5,共6页
近年来,针对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在页岩气地质评价、工程试验和开发优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开采主体技术,并在焦石坝、长宁、威远等区块实现了规模建产。为了给类似页岩气水平井的开... 近年来,针对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在页岩气地质评价、工程试验和开发优化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开采主体技术,并在焦石坝、长宁、威远等区块实现了规模建产。为了给类似页岩气水平井的开发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以长宁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井为研究对象,采取地质与工程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量化页岩气井产能主控因素,建立页岩气井产量预测模型,优化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巷道方位、巷道位置、巷道间距、水平段长度以及气井生产指标等地质目标关键技术参数。结论认为:(1)水平段方位与最大主应力和裂缝发育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大、水平井巷道位于最优质页岩内、水平段钻揭Ⅰ类储层长度超过1 000 m,是页岩气井获得高产的基础;(2)水平井的井筒完整、优选低黏滑溜水+陶粒压裂工艺造复杂缝是页岩气井获得高产的保障。依据该研究成果形成了长宁区块页岩气开发的技术政策,指导了该区块页岩气的开发建产,也为类似区块页岩气水平井的开发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区块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水平井 产能评价 预测模型 技术参数 开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胶液体胶塞CQTD-95及其暂堵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洪志 朱建峰 +1 位作者 管保山 周晓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4-227,232,共5页
植物胶液体胶塞CQTD-95由稠化剂CQTD-95基液与专用交联剂CL-80反应生成。调化剂CQTD-95为经多次化学加工的羟丙基瓜尔胶,在水中分散而不溶解,与CL-80混合后在1-15分钟内形成凝胶。本文报道稠化剂CQTD-95的制备。基液粘度、胶塞相对强... 植物胶液体胶塞CQTD-95由稠化剂CQTD-95基液与专用交联剂CL-80反应生成。调化剂CQTD-95为经多次化学加工的羟丙基瓜尔胶,在水中分散而不溶解,与CL-80混合后在1-15分钟内形成凝胶。本文报道稠化剂CQTD-95的制备。基液粘度、胶塞相对强度、影响胶塞形成及其强度的配方因素、盐酸对胶塞的破坏等室内研究结果,以及在大直径试验井内用大型模拟试验装置考察胶塞从射孔眼、裂缝、填砂层挤出的性能和用盐酸使剩余胶塞破胶的结果。CQTD-95的性能与美国Phillips公司的Tempgel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塞 植物胶液体胶塞 暂堵技术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深度酸化工艺技术思路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洪志 张春发 朱建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49,共4页
通过与美国HALLIBURTON公司和英国PRODRILL公司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6口气井的深度酸化技术合作,总结和分析了两公司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技术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结合中部地区的储层特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该地区的深度酸化提... 通过与美国HALLIBURTON公司和英国PRODRILL公司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6口气井的深度酸化技术合作,总结和分析了两公司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技术的共同特点和差异,结合中部地区的储层特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该地区的深度酸化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酸化 工艺技术 气田提高采收率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康胶囊对糖调节受损患者预后转归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洪志 耿建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研究消渴康胶囊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84例IGR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消渴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组均给予IGR及DM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共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对IGR患者血糖、血脂均有较... 目的研究消渴康胶囊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84例IGR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消渴康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组均给予IGR及DM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共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对IGR患者血糖、血脂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治疗组43例IGR患者有27例转为NGT,16例仍维持在IGR状态;对照组41例IGR患者有14例转为NGT,26例维持在IGR状态,1例转为DM。2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渴康胶囊对IGR向2型糖尿病(T2DM)转化具有较好的干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IGR) 消渴康胶囊 预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哈里伯顿合作重复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洪志 雷群 朱建峰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长庆石油勘探局与美国哈里伯顿公司合作在安塞油田对两口井进行了重复压裂试验,通过采用测试压裂,优化施工参数、选用陶粒支撑剂、优质压裂液、现场监测等技术,使两口老井保持增产,达到效果。如果该技术成熟后压裂材料实现国产化,... 长庆石油勘探局与美国哈里伯顿公司合作在安塞油田对两口井进行了重复压裂试验,通过采用测试压裂,优化施工参数、选用陶粒支撑剂、优质压裂液、现场监测等技术,使两口老井保持增产,达到效果。如果该技术成熟后压裂材料实现国产化,可缩短投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测试压裂 低渗透油气藏 油层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常规解堵酸化工艺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洪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碳酸盐岩油气田进行酸化处理,是解除井简附近地层污染物及改造油气井的产出剖面,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酸化效果取决于所选用的工作液的性质和质量及选用酸化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因此,酸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对油... 对碳酸盐岩油气田进行酸化处理,是解除井简附近地层污染物及改造油气井的产出剖面,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酸化效果取决于所选用的工作液的性质和质量及选用酸化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因此,酸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对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储层特点,在天然气探井开发中,使用常规解堵酸化技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打开了陕甘宁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局面。为摸索适应中部气田特点的常规解堵酸化工艺技术,对已进行酸化施工的气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国外常规酸化井的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应用常规解堵酸化的机理,总结出了一套适应中部气田地层特点的常规解堵酸化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油气田 油层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对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洪志 陈友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1期18-20,30,共4页
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随凝析气藏开发的继续, 井底附近地层压力下降, 部分凝析油在地层中析出, 造成储层污染和凝析油损失, 但这都是基于有较高的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由于低含凝析油对气藏开发影响较小和实验过程中数据难以采集... 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随凝析气藏开发的继续, 井底附近地层压力下降, 部分凝析油在地层中析出, 造成储层污染和凝析油损失, 但这都是基于有较高的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藏。由于低含凝析油对气藏开发影响较小和实验过程中数据难以采集、实验现象不易观察等原因, 凝析油对低含凝析油气藏开发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污染检测试井和数值模拟预测, 对低含凝析油的苏里格气田气井动态进行研究, 证实在低含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井底附近存在凝析油的聚积, 含油饱和度升高, 但由于气藏凝析油含量特低, 不会对该气藏气井生产造成明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气田开发 凝析气藏开发 油气藏开发 苏里格气田 含油饱和度 压力下降 储层污染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模拟预测 污染检测 气井动态 开发过程 气井生产 油含量 近地层 井底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工艺技术在白马庙蓬莱镇组低渗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洪志 张志新 +2 位作者 陈友莲 徐伟 李和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年第1期31-34,45,共5页
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开发实践表明,精细储层描述、精选开发层位井位是气藏开发的基础,新技术、新工艺和正确的开发技术政策是气藏有效开发的保障。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储层等时地层格架,利用测井、测试、地震相干数据对储层... 白马庙蓬莱镇组气藏开发实践表明,精细储层描述、精选开发层位井位是气藏开发的基础,新技术、新工艺和正确的开发技术政策是气藏有效开发的保障。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储层等时地层格架,利用测井、测试、地震相干数据对储层砂体展布和沉积微相进行描述和标定,建立高产富集区模式;应用多井约束、逐井外推的方法优选开发层位和井位;采用多层合采、水平井、分支井、大斜度井、加砂压裂等提高单井产能,利用欠平衡钻井、空气钻井、射孔压裂联作降低储层污染,确保低渗气藏的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低渗透储集层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描述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敏感对低渗砂岩储层气井生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洪志 陈友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3期37-39,54,共4页
低渗砂岩气藏通常气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能力差,除砂体发育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度低等因素影响外,储层应力敏感也是造成气井生产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储层物性动态监测证实,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随孔隙流体压力下降而变低;通过全直径... 低渗砂岩气藏通常气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能力差,除砂体发育非均质性强、储量丰度低等因素影响外,储层应力敏感也是造成气井生产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储层物性动态监测证实,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随孔隙流体压力下降而变低;通过全直径岩心应力敏感实验,研究岩心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建立渗透率比值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径向流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存在应力敏感条件下的产量公式与压力公式,定量分析应力敏感对气井产量和压力的影响,据此提出合理的生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低渗气藏 储集层 气井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邛西南断高须二气藏早期动态特征与排水采气方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洪志 葛云生 陈友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邛西构造须二气藏,是继川西中坝、平落坝须二气藏后发现的又一中丰度整装气藏。气井产量分布不均、生产受地层水影响较大。对不同射开程度和不同完井方式的4口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表明:气藏裂缝水窜不可避免,水窜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气藏... 邛西构造须二气藏,是继川西中坝、平落坝须二气藏后发现的又一中丰度整装气藏。气井产量分布不均、生产受地层水影响较大。对不同射开程度和不同完井方式的4口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表明:气藏裂缝水窜不可避免,水窜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气藏水体能量有限;同时射开气水层,变气水两相渗流为气水单相渗流加两相管流,降低了水侵对气体渗流的影响。通过气水合采机理分析,结合气藏气水分布特征,提出采用多井同时射开气水层排水采气,有利于提高气藏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西气田 底水气藏 动态特征 裂缝水窜 气水合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改造工艺技术
15
作者 杨洪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2-55,共4页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是天然气勘探、开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环节,亦是试气完井中的一项必备的工艺。文章介绍了长庆石油勘探局五年来针对该类储层酸化压裂工作所开展的室内研究和... 陕甘宁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是天然气勘探、开发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环节,亦是试气完井中的一项必备的工艺。文章介绍了长庆石油勘探局五年来针对该类储层酸化压裂工作所开展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实践,阐述了三大酸化压裂工艺技术(低粘度酸压、稠化酸酸压、多级注入酸-闭合酸化)各自的技术特点、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对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认为在地质分析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酸化模拟计算和现场资料分析所建立的陕甘宁盆地酸化工艺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四项配套技术(负压射孔与预处理技术、塑料球选压技术、排液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与监测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气藏 低压 低渗 压裂酸化 气田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产水机理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71
16
作者 叶礼友 高树生 +4 位作者 杨洪志 熊伟 胡志明 刘华勋 杜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认清致密砂岩气藏的渗流规律、揭示其储层产水机理、寻求有效的开发对策,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渗流机理复杂,表现在: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主要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在气水互封状态下,气体弹性膨胀推动部... 为认清致密砂岩气藏的渗流规律、揭示其储层产水机理、寻求有效的开发对策,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渗流机理复杂,表现在: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主要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在气水互封状态下,气体弹性膨胀推动部分束缚水转化为可动水,可动水饱和度能有效表征储层水相可动性;储层水相对气相渗流能力影响显著,含水条件下气体渗流存在闽压梯度,其主要受储层物性与含水饱和度的控制,阚压效应导致单井控制范围减小,储量动用程度降低;气、水两相渗流能力受压力梯度的影响。进而基于对致密砂岩气藏产水机理和渗流机理的认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①在明确储层可动水饱和度的基础上,评价储层产水风险,优选井位及开发层位,降低气井产水风险,提高单井产能;②采用压裂水平井开发,增加泄流面积,减小生产压差,延长无水或低水采气期;③合理配产,降低生产压差,预防或控制产水量;④强化排水采气,提高生产效果。上述技术措施为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和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渗流机理 可动水 阈压效应 开发对策 压裂水平井 合理配产 排水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产水机理 被引量:29
17
作者 高树生 侯吉瑞 +2 位作者 杨洪志 熊伟 胡志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42,116,共3页
产水问题是制约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为给生产现场形成有效防水、治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储层产水机理研究,通过压汞、岩样气驱水实验及微观可视模型开发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储层... 产水问题是制约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为给生产现场形成有效防水、治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储层产水机理研究,通过压汞、岩样气驱水实验及微观可视模型开发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储层高含水及产水机理。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微细孔喉发育,微细喉道对气相的毛细管阻力大,成藏过程中,当含水饱和度降低到40%~50%后,成藏动力不足以克服毛细管阻力使气相进入更微细的喉道及其控制的孔隙中,决定了储层高原始含水饱和度的特征;低渗透储层气水呈互封状态后,在开发过程中气体弹性膨胀推动较大孔喉处及其控制的孔隙内水相成为可动水,这就是储层产水的主要原因;水封气能量、可动水饱和度及生产压差控制了储层的产水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于降低气井产水风险,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晚三叠世 低渗透砂岩气藏 储集层 孔隙 结构 产水机理 可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衰竭的稳定性方程
18
作者 杨洪志 陈友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9年第1期56-62,共7页
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其组分都是烃类混合物,这些烃类混合物比起干气气藏和黑油油藏有着更为复杂的相态,原因是它们具有大量的媒介组分(C<sub>2</sub>—C<sub>6</sub>)。油田资料显示溶解气油比(GOR<sub&... 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其组分都是烃类混合物,这些烃类混合物比起干气气藏和黑油油藏有着更为复杂的相态,原因是它们具有大量的媒介组分(C<sub>2</sub>—C<sub>6</sub>)。油田资料显示溶解气油比(GOR<sub>s</sub>;R<sub>s</sub>S)一般随深度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模拟 衰竭 稳定性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动水饱和度预测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井产水特征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丽影 杨洪志 +2 位作者 叶礼友 熊伟 胡志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50,117-118,共4页
为了准确预测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不同储层的产水特征,应用核磁共振结合离心的方法测试了大量岩样的可动水饱和度,并将测试结果引入到常规测井数据解释中,形成了可动水饱和度的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在分析储层可动水饱和度... 为了准确预测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不同储层的产水特征,应用核磁共振结合离心的方法测试了大量岩样的可动水饱和度,并将测试结果引入到常规测井数据解释中,形成了可动水饱和度的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在分析储层可动水饱和度与气井产水特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绘制出了目标区块可动水饱和度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广安须家河组四段和合川须二段储层比广安须六段储层可动水饱和度高;储层可动水饱和度与气井产水特征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可动水饱和度越高,储层产水越严重,应用可动水饱和度能有效预测储层产水特征;广安2井区须六段储层中南部可动水饱和度较低,为低产水风险区;广安106井区须四段中部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较低,为8%~10%,属较低产水区,西南和东南两翼可动水饱和度高,产水风险较大。该研究成果对于井位优选、降低气井产水风险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地区 晚三叠世 低渗透砂岩气藏 储集层 核磁共振 可动水饱和度 测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松 杨洪志 +2 位作者 赵金洲 李农 李勇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是保证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可压裂性研究主要是在常规物性基础上将岩石脆性矿物含量或岩石力学参数作为水平井压裂施工段优选的重要依据。但压裂过程中沟通并延伸天然裂缝是形成缝网的关键,因此须将分...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是保证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可压裂性研究主要是在常规物性基础上将岩石脆性矿物含量或岩石力学参数作为水平井压裂施工段优选的重要依据。但压裂过程中沟通并延伸天然裂缝是形成缝网的关键,因此须将分支裂缝的形成条件作为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的重要组成,以提高有利层段选评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起裂力学条件,提出相交后形成的分支裂缝起裂压力计算方法,再根据人工裂缝内的压力变化情况和储层地应力状态,建立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的起裂模式并将其无因次化后作为评价的组成要素,形成页岩气井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Wx2直井的地质、测井数据对龙马溪组有利层段的分析,按照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射孔和压裂,其测试产量明显高于该区块其他常规可压裂性评价的直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既能保证压裂改造效果,又能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可压裂性 地应力 起裂模式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