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织构模具对筒形件成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梦虎 符昊 +3 位作者 符永宏 梁爽 沈洁 杨泽檀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5,共8页
采用凹体减摩形貌和凸体增摩形貌的复合织构主动调控模具/工件界面的摩擦特性,改善工件成形缺陷。模拟对比了复合织构模具和无织构模具拉深后成形件的最大减薄率和成形极限。同时,进行筒形件成形实验,分析了复合织构模具对筒形件成形的... 采用凹体减摩形貌和凸体增摩形貌的复合织构主动调控模具/工件界面的摩擦特性,改善工件成形缺陷。模拟对比了复合织构模具和无织构模具拉深后成形件的最大减薄率和成形极限。同时,进行筒形件成形实验,分析了复合织构模具对筒形件成形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织构模具,复合织构模具可以优化模具表面的摩擦特性,降低成形件底部圆角区域的减薄率。实验结果证实了凸起形貌可以增大摩擦,抑制材料流出,凹坑形貌则减小摩擦,促进材料流入,从而使成形件底部圆角区域的厚度增大,降低拉裂风险,与仿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织构模具 数值模拟 拉深实验 摩擦系数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织构刀具切削铝合金的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云 何玉洋 +2 位作者 杨泽檀 杨杰 符永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基于铝合金材料切削的现状和需求,针对单一织构刀具存在的抗黏减摩性能不足的问题,将不同织构应用于刀-屑接触区域,提出刀具前刀面分区异构的思想。利用皮秒激光在刀具黏结区与滑移区分别加工凹坑和沟槽,并调整沟槽的取向(平行/垂直于... 基于铝合金材料切削的现状和需求,针对单一织构刀具存在的抗黏减摩性能不足的问题,将不同织构应用于刀-屑接触区域,提出刀具前刀面分区异构的思想。利用皮秒激光在刀具黏结区与滑移区分别加工凹坑和沟槽,并调整沟槽的取向(平行/垂直于主切削刃),得到上下型(SXDV和SXDP)和左右型(ZYDV和ZYDP)四种复合织构刀具。对6061铝合金进行湿切削试验,研究不同区域内添加不同织构对刀-屑接触表面摩擦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无织构和单一织构刀具,ZYDP复合织构刀具展现了更好的切削性能。具体表现如下:与无织构刀具相比,ZYDP刀具的主切削力降低30.7%,刀面黏结面积减少63.9%,切屑卷曲半径减少27.4%。合理的复合织构方案可以明显改善刀具切削过程中的黏结磨损问题,延长了刀具寿命。复合织构方案的提出以及相应的激光加工过程可为织构刀具的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织构 铝合金 刀具磨损 切屑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