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质子弹散符合测量方法分析薄膜中氢分布的蒙特卡罗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江燕 郑涛 +1 位作者 田继挺 刘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9-833,共5页
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用质子弹性散射符合分析方法分析表面含氢的几组不同厚度的金属薄膜样品的实验,详细介绍了模拟过程中影响深度分辨率的多种因素,如束流能量、能损歧离、角度歧离等。本... 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用质子弹性散射符合分析方法分析表面含氢的几组不同厚度的金属薄膜样品的实验,详细介绍了模拟过程中影响深度分辨率的多种因素,如束流能量、能损歧离、角度歧离等。本文基于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可以提供的质子束能量范围,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用能量为1.5 MeV的质子束分析厚度为1~3微米的铝膜,深度分辨可以达到0.2微米。本文还给出了内部含氢的多层铝膜的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分析薄膜内部氢元素的深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弹性散射 符合分析 氢元素深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育 张之南 +4 位作者 于孟学 蒋明 杨江燕 李琦 李秀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8-372,共5页
检测37例RA患者(15例伴贫血)血常规参数,疾病活动性指标(ESR及CRP)、铁代谢指标、叶酸、VitB_(12)、Epo及IL-1β等指标,并观察了rhIL—1β在体外对BFU—E和CFU—E的影响。结果显示RA贫血为轻—中度,贫血的发生可能与RA疾病活动有关;铁... 检测37例RA患者(15例伴贫血)血常规参数,疾病活动性指标(ESR及CRP)、铁代谢指标、叶酸、VitB_(12)、Epo及IL-1β等指标,并观察了rhIL—1β在体外对BFU—E和CFU—E的影响。结果显示RA贫血为轻—中度,贫血的发生可能与RA疾病活动有关;铁代谢指标观察10例符合ACD的特点,5例伴缺铁患者铁代谢指标的改变与单纯IDA相似,唯SF高于单纯IDA;RA患者FA、VitB_(12)的改变与贫血无关;血清Epo和IL—1β测定及IL—1β在体外对BFU—E和CFU—E的作用提示Epo对贫血的反应迟钝及IL—1β的升高可能参与了RA伴A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背散射与二次离子质谱方法分析类金刚石厚样品中的杂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猜 郑涛 +5 位作者 刘坤 杨江燕 田继挺 聂锐 马宏骥 丁富荣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卢瑟福背散射分析是测定薄膜或镀层成分和厚度的成熟手段,但在分析含多种微量元素成分的厚样品时,精确测定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分布是比较困难的。二次离子质谱对样品表面成分有较高的质量分辨能力,可以作为对卢瑟福背散射分析的补充。在... 卢瑟福背散射分析是测定薄膜或镀层成分和厚度的成熟手段,但在分析含多种微量元素成分的厚样品时,精确测定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分布是比较困难的。二次离子质谱对样品表面成分有较高的质量分辨能力,可以作为对卢瑟福背散射分析的补充。在北京大学2×1.7 MV串列静电加速器终端上,结合使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分析了类金刚石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瑟福背散射 二次离子质谱 类金刚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测定
4
作者 王景文 张之南 +2 位作者 李蓉生 杨江燕 李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3例缺铁(I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SIL-1β)水平,结果显示:缺铁患者S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和ID程度呈正相关。SIL-1β水平增高可能是ID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其实际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缺铁 血清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V离子轰击碳样品引起的碳氢团簇产额
5
作者 刘坤 郑涛 +5 位作者 郭猜 杨江燕 田继挺 聂锐 马宏骥 丁富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利用北京大学2×1.7MV静电串列加速器产生的1.5MeV Au2+和Si+束流轰击碳纳米管样品,用二次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分析了二次离子成分,通过质量已知的样品的定标,确认了轰击产生的二次离子质量。分析束流轰击后的二次离子产额,发现在... 利用北京大学2×1.7MV静电串列加速器产生的1.5MeV Au2+和Si+束流轰击碳纳米管样品,用二次离子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分析了二次离子成分,通过质量已知的样品的定标,确认了轰击产生的二次离子质量。分析束流轰击后的二次离子产额,发现在此能量下二次离子产额与离子在物质中射程的横向歧离表现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 飞行时间 碳基材料 横向歧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I校正指数的滨海平原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肖燕 崔江慧 +5 位作者 杨江燕 关瑜 孟泽 刘田书 门明新 陈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9-718,共10页
为了研究滨海平原区土壤盐渍化风险情况,本研究以黄骅市为研究区,将Landsat 8夏季遥感影像获得的SDI(盐渍化植被监测指数)校正指数作为生态终点,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土壤生产潜力和土壤健康方面指标,最终选取含盐量、电导率及有机质、... 为了研究滨海平原区土壤盐渍化风险情况,本研究以黄骅市为研究区,将Landsat 8夏季遥感影像获得的SDI(盐渍化植被监测指数)校正指数作为生态终点,采用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土壤生产潜力和土壤健康方面指标,最终选取含盐量、电导率及有机质、K^+、Na^+、Mg^2+、SO4^2-、Cl^-含量8个指标,借助SDI指数标准化校正的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滨海平原区盐渍化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及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盐渍化生态风险值介于0.24~0.73,均值高达0.42,其中99.25%的区域处于中度及以上盐渍化生态风险水平,整体上土壤生态风险较高,呈现东部沿海高、西部平原低的趋势;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在空间上与土壤含盐量、土壤电导率较为相似,因此,土壤含盐量及电导率对盐渍化生态风险评价起主导作用。研究区内盐渍化生态风险及评价因子的空间分布可为生态环境、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地下水的限采禁采、土壤改良和盐渍化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盐渍化 滨海平原 SDI校正指数 灰色关联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功能评价的环渤海盐碱地宜耕性确定——以河北省黄骅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影 张利 +1 位作者 杨江燕 门明新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249-253,共5页
为解决用地矛盾,合理开发土地,评定环渤海盐碱土地的宜耕性,首先筛选土地生产功能的主要影响指标,建立生产功能评价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构建土地生产功能加权指数和法评价模型,进而在辨析土地生产功能与盐碱地宜耕性逻辑关... 为解决用地矛盾,合理开发土地,评定环渤海盐碱土地的宜耕性,首先筛选土地生产功能的主要影响指标,建立生产功能评价指标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构建土地生产功能加权指数和法评价模型,进而在辨析土地生产功能与盐碱地宜耕性逻辑关系基础上,利用盐碱地生产功能评价结果确定土地宜耕性,结果表明:黄骅市盐碱地中较适宜作为耕地的面积最大,达到12 862.42 hm2,高度适宜作为耕地的盐碱地也达到了9 455.74 hm2,说明黄骅市盐碱地开发为耕地的潜力很大。本研究为环渤海盐碱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方法,为河北省近滨海盐碱土区的高效开发、合理使用提供了实践依据,对构建社会、经济及生态相协调的盐碱地利用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土地功能 宜耕性评价 环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盐碱地适宜性多目标优化配置:以黄骅市为例
8
作者 陈影 何玲 +2 位作者 张利 杨江燕 门明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以黄骅市盐碱地的宜耕、宜建、宜生态性评价数据为基础,基于权衡理论构建环渤海盐碱地适宜性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社会效益侧重型盐碱地适宜性优化配置分区中,宜耕性盐碱地面积最大,为14 667.8hm2... 为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以黄骅市盐碱地的宜耕、宜建、宜生态性评价数据为基础,基于权衡理论构建环渤海盐碱地适宜性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社会效益侧重型盐碱地适宜性优化配置分区中,宜耕性盐碱地面积最大,为14 667.8hm2,保障了粮食安全;经济侧重型盐碱地适宜性分区中,在权衡模型运算时考虑了黄骅市在经济发展中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生态效益为主的盐碱地适宜性分区中,生态适宜性盐碱地面积最大,为15 372.6hm2,该配置可保护环渤海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适宜性 多目标 优化配置 黄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