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微波对雷达电缆“后门”耦合特性分析
1
作者 胡欣 杨江平 +2 位作者 孟藏珍 许一 项建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4期385-392,共8页
为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通过雷达外露电缆后门攻击雷达系统可能造成的毁伤问题,建立了雷达单元间电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电缆类型、架设高度、电场方向、电缆长度对耦合信号的影响;通过辐照实验测量耦合信号特征,分析耦合信号对雷达的影响... 为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通过雷达外露电缆后门攻击雷达系统可能造成的毁伤问题,建立了雷达单元间电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电缆类型、架设高度、电场方向、电缆长度对耦合信号的影响;通过辐照实验测量耦合信号特征,分析耦合信号对雷达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防护电路,并讨论其他的防护措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耦合信号峰值电压和波形受电缆型号、架设高度、电场方向等因素影响较大;耦合信号谐振频率受电缆长度影响较大。通过技术防护措施和合理布设电缆的方法可降低耦合信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雷达 电缆 后门耦合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 HPM对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影响仿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欣 杨江平 +2 位作者 孟藏珍 许一 刘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49,共8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辐照下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响应和毁伤效应等实际问题,通过建立雷达方舱和舱内电缆模型进行了辐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信号在进入方舱时,方舱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类似带通滤波器;雷达方舱和舱内设备的反射会... 针对高功率微波辐照下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响应和毁伤效应等实际问题,通过建立雷达方舱和舱内电缆模型进行了辐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信号在进入方舱时,方舱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类似带通滤波器;雷达方舱和舱内设备的反射会影响方舱内场强分布和极化,造成方舱内电场分布不均匀,各向异性降低,但尚未达到混响室程度;通过仿真概略计算了方舱内信号分布和传输特性;方舱内电缆耦合信号电压基本在同一个数量级,超宽谱信号辐照影响主要以扰乱为主。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相应加固措施,可为雷达在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下进行后门防护加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武器 雷达 方舱 后门耦合 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防护能力对比分析
3
作者 胡欣 杨江平 +3 位作者 孟藏珍 左治方 许一 谢雨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高功率微波 前门耦合 防护能力 增益 波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非核心词EDA和SSMix的雷达故障文本分类方法
4
作者 谢雨希 杨江平 +1 位作者 孙知建 胡欣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对雷达装备故障文本进行智能化分类,有助于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针对雷达故障文本专业性强,样本量小且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非核心词EDA进行类内数据增强,以实现在增加文本量的同时保持关键信息不变。针对非核心词EDA方法产生的新样本多... 对雷达装备故障文本进行智能化分类,有助于提高雷达装备保障效率。针对雷达故障文本专业性强,样本量小且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非核心词EDA进行类内数据增强,以实现在增加文本量的同时保持关键信息不变。针对非核心词EDA方法产生的新样本多样性不够的问题,增加SSMix(saliency-based span mixup for text classification),进行类间数据增强,通过对输入文本非线性的交叉融合来提升文本的多样性。实验证明,与现有的经典基线分类方法和典型数据增强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准确率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故障文本 非核心词EDA SSMix 文本数据增强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模数统一测试的故障隔离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江平 李桂祥 王宁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6-38,4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故障隔离方法及其实现。该方法既适用于模拟电路又适用于数字电路的故障隔离,已成功用于模数混合电路单元故障诊断系统。
关键词 故障隔离 诊断系统 自动测试 模数混合电路 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期刊、权威期刊与文科论文学术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江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152,共4页
阐述了核心期刊的发展简史,及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的制定与利弊得失,探讨了文科论文的学术评价问题。
关键词 核心期刊 权威期刊 论文 学术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拚细节:图书馆强化竞争优势的最佳战略选择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江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9-171,174,共4页
图书馆存在竞争和竞争优势。搞好细节服务是强化图书馆竞争优势甚至核心竞争力的最佳战略选择。
关键词 细节服务 竞争优势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猕猴桃LD-1的耐涝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江平 向小奇 +4 位作者 唐玲玲 彭明峰 张振峰 吕生军 欧阳小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9-10,14,共3页
以猕猴桃野生品种LD-1扦插植株和猕猴桃品种米良一号实生植株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根系淹水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形态变化的规律。米良一号实生植株根系淹水4 d后可溶性糖含量、可溶... 以猕猴桃野生品种LD-1扦插植株和猕猴桃品种米良一号实生植株为试验材料,观测了根系淹水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形态变化的规律。米良一号实生植株根系淹水4 d后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没有显著变化,10 d后叶片全部枯死。LD-1根系淹水10 d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形态没有显著变化,30 d后叶片形态仍没有显著变化。表明LD-1耐涝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野生品种 LD-1 耐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珠江口内伶仃洋洪季最大浑浊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江平 刘文涛 《珠江水运》 2015年第16期58-62,共5页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3年6月和2012年7月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所获取的悬浮物浓度及地形地貌资料,结合历史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最大浑浊带近30年以来洪季期间空间及形态上的长期发展与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自1978年以来,内...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3年6月和2012年7月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所获取的悬浮物浓度及地形地貌资料,结合历史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最大浑浊带近30年以来洪季期间空间及形态上的长期发展与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自1978年以来,内伶仃洋海域最大浑浊带洪季表现出南段整体向南移且向东南扩进,而北段相对位置变化不大,浑浊带由呈NE-SW向延伸的连续状逐渐演变成多个独立的分布区。研究认为区域西岸河道不断延伸、岸线整体向东南逼进及局部径潮比增大是造成最大浑浊带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伶仃洋 最大浑浊带 洪季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ATS)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5
10
作者 黄建军 杨江平 彭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4,共4页
自动测试系统(ATS)的出现为复杂装备系统的测试诊断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它正朝着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针对目前通用ATS不能通用的问题,研究了ATS的结构组成,描述了通用ATS的逻辑模型,然后就ATS通用化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 自动测试系统(ATS)的出现为复杂装备系统的测试诊断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它正朝着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针对目前通用ATS不能通用的问题,研究了ATS的结构组成,描述了通用ATS的逻辑模型,然后就ATS通用化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述了通用ATS的集成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ATS TPS IVI 通用性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纹理元灰度模式统计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 被引量:32
11
作者 盛文 杨江平 +1 位作者 柳健 吴新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3-75,共3页
本文提出了纹理元灰度模式的概念及采用纹理元灰度模式统计进行纹理分析的方法 ,根据纹理元灰度模式分布直方图 ,定义了若干反映其模式分布的特征 ,利用它们作为纹理特征对纹理图像进行分类与分割 ,并采用Laws纹理能量法做了对比实验 ,... 本文提出了纹理元灰度模式的概念及采用纹理元灰度模式统计进行纹理分析的方法 ,根据纹理元灰度模式分布直方图 ,定义了若干反映其模式分布的特征 ,利用它们作为纹理特征对纹理图像进行分类与分割 ,并采用Laws纹理能量法做了对比实验 ,实验表明 ,采用本文方法比传统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很强的实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元 灰度模式 图像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相似性的T/R组件剩余寿命融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晓东 杨江平 +3 位作者 邓斌 夏亮 王挺 朱新权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0-198,共9页
为实现对T/R组件剩余寿命的准确预测,及时掌握装备当前健康状态和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分析T/R组件的故障特点,筛选出反映T/R组件状态退化过程的状态监测指标,通过计算每个指标对应的剩余寿命信息和权重,得到T/R组件的剩余寿命预测结... 为实现对T/R组件剩余寿命的准确预测,及时掌握装备当前健康状态和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水平,分析T/R组件的故障特点,筛选出反映T/R组件状态退化过程的状态监测指标,通过计算每个指标对应的剩余寿命信息和权重,得到T/R组件的剩余寿命预测结果。通过算例分析与比较,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电子装备剩余寿命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对合理计划维修资源和提高装备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组件 剩余寿命预测 相似性 状态监测指标 大型相控阵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群组AHP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侯晓东 杨江平 +1 位作者 王永攀 苗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4,200,共7页
针对传统群组AHP聚类分析法没有考虑同类专家意见差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组AHP赋权方法。在确定出各个专家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群体一致度系数和个体差异性系数,将同类专家评价意见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出来并利用线性加权法... 针对传统群组AHP聚类分析法没有考虑同类专家意见差异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组AHP赋权方法。在确定出各个专家权重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群体一致度系数和个体差异性系数,将同类专家评价意见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出来并利用线性加权法将各个专家权重向量综合为最终指标权重向量。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聚类分析法 指标权重 群体一致度系数 个体差异性系数 线性加权法 作战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安全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亮 杨江平 +2 位作者 刘根 侯晓东 张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针对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安全性因素多、评价困难的特点,分析并建立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拉格朗日算法确定综合权重的方法,并建立了雷达系统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某... 针对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安全性因素多、评价困难的特点,分析并建立了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拉格朗日算法确定综合权重的方法,并建立了雷达系统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型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安全性评价为例,运用所提方法确定该雷达系统的安全性指标综合权重,并进行安全性综合评价。将该方法与传统AHP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晗中 杨江平 张爱元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1,25,共5页
为克服传统雷达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局限性,适应雷达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雷达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故障诊断方式,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推理等... 为克服传统雷达装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局限性,适应雷达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雷达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现代雷达装备综合智能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故障诊断方式,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模糊推理等智能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对复杂形式故障快速、精确地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智能诊断 模糊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板级BIT设计及测试策略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桂祥 杨江平 王隆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表面安装器件 (SMD)、多层印制电路板 (MPCB)等技术的发展 ,常规BIT设计面临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板级BIT的扫描器件置入法及其测试策略。该方法操作简单 ,经济实用 ,...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表面安装器件 (SMD)、多层印制电路板 (MPCB)等技术的发展 ,常规BIT设计面临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板级BIT的扫描器件置入法及其测试策略。该方法操作简单 ,经济实用 ,一旦广泛使用 ,无疑将会有很好的军事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扫描 BIT 测试策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表面安装器件 多层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复杂装备维修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永攀 杨江平 +1 位作者 邓翔 李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质量评价忽视维修过程影响因素的问题,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验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复杂装备维修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和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质量评价忽视维修过程影响因素的问题,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先验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复杂装备维修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和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建立了维修质量评价的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根节点的先验概率,通过专家经验法确定了子节点的条件概率,并给出了模型的具体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算例仿真与分析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杂装备的维修质量评价问题,为完善复杂装备的维修质量评价理论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装备 维修质量评价 贝叶斯网络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天线阵面两级备件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攀 杨江平 +1 位作者 张宇 侯晓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78,共7页
针对相控阵天线阵面备件配置存在的冗余性强、批量送修、多级维修等现实问题,综合考虑备件费用、维修能力以及库存策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定期补给的两级备件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故障件维修周转过程和维修备件的定期补给过程... 针对相控阵天线阵面备件配置存在的冗余性强、批量送修、多级维修等现实问题,综合考虑备件费用、维修能力以及库存策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定期补给的两级备件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故障件维修周转过程和维修备件的定期补给过程,在分析备件、库存、维修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成批到达的排队理论,建立了系统的供应可用度模型。以备件配置费用最小为目标、以系统供应可用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系统的备件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边际效益分析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仿真与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备件配置能够较好地解决相控阵天线阵面的备件配置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两级维修 备件 K/N系统 批量送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和改进灰色聚类模型的雷达软件安全性需求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亮 杨江平 +2 位作者 邓斌 余娟 宋若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98,168,共6页
针对现有的构造软件安全性需求指标体系研究,客观定量分析较少,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和改进灰色聚类模型的分析方法,该模型可以解决传统灰色聚类模型中各灰类综合聚类系数取值相近的问题;以某型雷达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分析为例进行了... 针对现有的构造软件安全性需求指标体系研究,客观定量分析较少,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和改进灰色聚类模型的分析方法,该模型可以解决传统灰色聚类模型中各灰类综合聚类系数取值相近的问题;以某型雷达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分析为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灰色聚类模型 雷达软件系统 安全性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监视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海成 杨江平 王晗中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4,共4页
文中给出了空间目标监视装备的体系结构,概括介绍了美国空间监视网的组成与能力,总结分析了基于雷达探测的空间目标识别技术,最后从空间监视与导弹预警的关系、空间监视专职装备建设、装备协同运用与信息共享、监视识别手段等方面,给出... 文中给出了空间目标监视装备的体系结构,概括介绍了美国空间监视网的组成与能力,总结分析了基于雷达探测的空间目标识别技术,最后从空间监视与导弹预警的关系、空间监视专职装备建设、装备协同运用与信息共享、监视识别手段等方面,给出对我国空间目标监视雷达装备技术发展的6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识别 空间目标监视网 低轨目标 雷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