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一例
1
作者 袁梦 李君芬 +1 位作者 吴岳霄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 tumor of the ovary,SCTO)为继发于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一种卵巢恶性肿瘤,临床上十分罕见,其病理组织由甲状腺组织和类癌成分组成,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常以腹痛就诊,需要病理组织活检和免...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 tumor of the ovary,SCTO)为继发于卵巢成熟畸胎瘤的一种卵巢恶性肿瘤,临床上十分罕见,其病理组织由甲状腺组织和类癌成分组成,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常以腹痛就诊,需要病理组织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才能确诊。报告1例43岁SCTO的病例,患者因腹痛、恶心呕吐就诊于外院,行妇科B超提示盆腔包块,遂行腹腔镜下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考虑SCTO。后就诊于我院,完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SCTO,遂行全子宫切除+左侧输卵管-卵巢切除+双侧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右侧盆腔淋巴结切除+部分大网膜切除补充手术,术后病理未见淋巴及远处转移,未行辅助治疗,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SCTO早期预后较好,因此早识别、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畸胎瘤 类癌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参与铁死亡机制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国霞 王佳丽 +3 位作者 闫宇 苗贺瑱 杨永秀 刘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9-102,共4页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 铁死亡是一种调节性坏死性细胞死亡形式,其特征是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及活性氧蓄积,是由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驱动的。脂质代谢在铁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作用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治疗抵抗及免疫紊乱,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近年来,铁死亡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中脂质代谢状态异常,对铁死亡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调控肿瘤细胞脂质代谢以诱导铁死亡有望成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脂质代谢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粒层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芳 王耀龙 +1 位作者 高亚婷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93-97,共5页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是一种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低,疾病进展缓慢,但有复发风险。卵巢GCT有明显的激素相关性临床症状,如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有助于诊断。FOXL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GCT),准确率...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是一种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低,疾病进展缓慢,但有复发风险。卵巢GCT有明显的激素相关性临床症状,如闭经、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有助于诊断。FOXL2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诊断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GCT),准确率较高。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等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血液标志物,如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可用于AGCT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卵巢GCT的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诊断,通过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卵巢GC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必要时辅以化疗及放射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化学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铂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激素治疗、靶向治疗也取得了进展,如醋酸亮丙瑞林在二线治疗及复发性AGCT治疗方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粒层细胞瘤 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治疗
4
作者 王黎 张婷婷 +2 位作者 俞萍源 万桃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 总结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因“下腹部增大伴腹胀3月余”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于气... 目的 总结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巨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患者因“下腹部增大伴腹胀3月余”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包块,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卵巢巨大肿瘤切除术+右侧卵巢成形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上皮性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肿瘤 卵巢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一例
5
作者 刘思敏 王佳丽 +2 位作者 张世霞 魏佳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90-493,共4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真皮间质肿瘤,而发生于外阴的DFSP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报告1例外阴DFSP,该患者既往...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少见的真皮间质肿瘤,而发生于外阴的DFSP在临床上更为罕见,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报告1例外阴DFSP,该患者既往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DFSP,遂转往上级医院行补充治疗。经手术切除残余病灶后送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再次明确诊断为外阴DFSP,术后给予补充化疗。通过探讨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随访情况,以加深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皮肤纤维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P16(INK4A)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丽娜 李瑶 +2 位作者 杨永秀 王慧君 赵静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与P16INK4A在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在40例宫颈癌组织、11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各不同宫颈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及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均高于CINⅠ、CINⅡ~Ⅲ和正常宫颈组织。MCM5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基因和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比正常宫颈组织、CIN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INⅡ~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M5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和蛋白表达与临床期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0.538,P<0.01)。结论MCM5和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CM5可能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其与P16INK4A联合检测有助于进行CIN的分级和转归判断,有望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 P16INK4A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孙萍琴 周玲儿 杨永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营养保护脑细胞和改善...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PSD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营养保护脑细胞和改善脑部血循环。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予以认知护理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常规护理组(23.21±4.78)分、(60.12±14.02)分,护理干预组(19.76±4.15)分、(53.61±13.84)分]均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7.72±4.89)分、(67.24±18.57)分,护理干预组(28.01±5.04)分、(68.02±1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两个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常规护理组(16.15±3.37)分,护理干预组(12.05±2.89)分]低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20.82±4.16)分,护理干预组(20.54±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常规护理组(20.22±4.83)分,护理干预组(24.34±5.07)分]高于干预前[常规护理组(16.15±4.05)分,护理干预组(15.92±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CN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认知护理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舒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子静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病,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通常选择子宫切除治疗。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ablation,EA)通过微创方式破坏子宫内膜,替代子宫切除术,为AUB患者提供了保留子宫的可能。...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病,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通常选择子宫切除治疗。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ablation,EA)通过微创方式破坏子宫内膜,替代子宫切除术,为AUB患者提供了保留子宫的可能。诺舒(NovaSure)阻抗控制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是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之一,在国外已有十余年的应用史,以阻抗控制为原理,利用射频能量将子宫内膜汽化并去除,具有无需术前预处理子宫内膜、自动化操作、平均治疗时间短、不受经期限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镜检查 子宫出血 诺舒阻抗控制系统 子宫内膜去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与其联合顺铂对U14荷瘤小鼠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茜 王英 +1 位作者 杨爱宏 杨永秀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移植性宫颈癌的抑制作用,分析苦参碱是否能减少顺铂的副作用。方法建立U14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顺铂组,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顺铂联合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以抑...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小鼠移植性宫颈癌的抑制作用,分析苦参碱是否能减少顺铂的副作用。方法建立U14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顺铂组,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顺铂联合苦参碱高、中、低剂量组。以抑瘤率为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血清肌酐、尿素氮为指标,观察联合用药是否能减少顺铂治疗的副作用。结果苦参碱高、中剂量组和联合用药各组对U14实体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均>30%且苦参碱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各组瘤重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苦参碱中剂量组瘤重较对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各组荷瘤小鼠一般情况较顺铂组好,联合高、中剂量组肌酐、尿素氮水平较顺铂组低(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抗肿瘤作用,与顺铂联合使用,在增加抑瘤作用的同时,可适度减少顺铂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顺铂 U14荷瘤小鼠 联合用药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相关子宫内膜癌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芳 万桃 杨永秀(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较高、侵袭性增加有关。T2DM患者的高血糖、高胰岛素状态、胰岛素抵抗、肥胖作为潜在的EC发病机制,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相...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较高、侵袭性增加有关。T2DM患者的高血糖、高胰岛素状态、胰岛素抵抗、肥胖作为潜在的EC发病机制,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T2DM相关EC的关键因素。综述T2DM与EC、T2DM与肠道菌群、T2DM相关EC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在微小RNA(miRNA)异常表达、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与脂联素水平方面的表现、肠道菌群治疗T2DM相关EC的进展,以期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为防治T2DM相关EC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组 糖尿病 2型 子宫内膜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浅析《手斧男孩》中主人公的成长契机
11
作者 杨永秀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6期10-11,共2页
美国最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之一盖瑞·伯森的系列小说《手斧男孩》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逐渐在思想和心理走上成熟的成长历程。成长契机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帮助主人公完成成... 美国最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之一盖瑞·伯森的系列小说《手斧男孩》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说展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逐渐在思想和心理走上成熟的成长历程。成长契机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帮助主人公完成成长蜕变的四大成长契机,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成长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 成长契机 布莱恩 成长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丹 王欣 +1 位作者 张傢钧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起病隐匿,约70%~75%的患者出现症状时已达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40%。目前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常规手术为了提高晚期卵巢癌(advan...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起病隐匿,约70%~75%的患者出现症状时已达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40%。目前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常规手术为了提高晚期卵巢癌(advanced ovarian cancer,AOC)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成功率,术中除切除子宫、附件外,还要清扫盆腹腔周围相关淋巴结及转移灶,手术损伤大,并发症高。因此,对于一般状况差且合并症多、细胞学证实为ⅢC期及Ⅳ期的AOC患者以及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不满意或因体质差不适合立即手术者,可先进行2~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进行手术,术后继续化疗。NACT是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给予化疗,即先期化疗。然而,对于NACT在AOC的应用仍未达成共识,现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放化疗 辅助 肿瘤细胞减灭术 预后 晚期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海霞 闫春梅 +1 位作者 王卡娜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3期17-18,共2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磷酸酶蛋白(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PCNA表达水平,并以11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鳞状细胞癌PTEN的阳性... 目的检测酪氨酸磷酸酶蛋白(PTE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TEN、PCNA表达水平,并以11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鳞状细胞癌PTE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均<0.05)。PTEN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4,P<0.01)。PTEN、PCNA阳性表达率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PCNA的异常高表达与PTEN的异常低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PTEN、PCNA蛋白对宫颈鳞癌临床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鳞状细胞癌 酪氨酸磷酸酶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思璐 宋开蓉 +1 位作者 刘媛 杨永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9期31-3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子宫内膜癌(E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EC并行全面分期手术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子宫内膜癌(E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EC并行全面分期手术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其中转移组有247例,未转移组有21例。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利用列线图模型总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EC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附件转移及肿瘤大小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25>35 U/ml(OR=3.288)、非内膜样腺癌(OR=4.795)、低分化(OR=3.617)、肌层浸润深度≥1/2(OR=4.588)是E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经过内部验证得出一致性指数为0.88,校正曲线显示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列线图模型总分<130分为低风险,总分≥130分为高风险。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术前CA125水平、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建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可用于预测EC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同时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使临床医师可早期识别低风险和高风险患者,指导临床医师制订更加精确及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指导因术后病检偶然确诊为EC患者的后续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诱导细胞死亡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荣凤 杨永秀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铜是所有生物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在人体内以铜离子形式存在。但铜离子是一把双刃剑,是很多酶的关键辅因子,参与氧化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呼吸等生理活动;同时铜离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升高,发挥促进肿瘤进展作用。铜诱导细胞死... 铜是所有生物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在人体内以铜离子形式存在。但铜离子是一把双刃剑,是很多酶的关键辅因子,参与氧化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呼吸等生理活动;同时铜离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升高,发挥促进肿瘤进展作用。铜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包括诱导活性氧产生、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引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细胞死亡。铜诱导细胞死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周期、降低信号通路表达、克服化疗耐药及抗氧化等在妇科肿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铜稳态 细胞死亡 铜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曦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病理组织分型不能精准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出的EC分子分型应运而生,这种分子分型在EC患者术后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中均具有重...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病理组织分型不能精准地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出的EC分子分型应运而生,这种分子分型在EC患者术后放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EC为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子分型中的一种,MSI型EC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征,并且在治疗及预后方面也与其他分型的EC较为不同。分子分型现已整合到欧洲妇科肿瘤学会指南中,研究表明,MSI型EC患者化疗获益不高,但受益于免疫治疗,现已推荐使用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目前关于MSI型EC患者的病理特点、预后和治疗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对MSI型EC患者的几项药物联合治疗仍在研究中,在EC患者中根据分子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DNA错配修复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钗红 全昱冲 +1 位作者 关德凤 杨永秀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8期112-116,共5页
随着肿瘤驱动基因[1-2]和癌症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多组学整合工具[1-2]和智能数字系统[3]等精准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临床试验[4]和耐受研究[5]的广泛开展,肿瘤研究已进入驱动基因精准诊断和靶向干预新时代。人类母体胚胎亮氨酸拉... 随着肿瘤驱动基因[1-2]和癌症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多组学整合工具[1-2]和智能数字系统[3]等精准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靶向药物临床试验[4]和耐受研究[5]的广泛开展,肿瘤研究已进入驱动基因精准诊断和靶向干预新时代。人类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aternal embryonic leucine zipper kinase,MELK)是蔗糖非发酵-1/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相关激酶家族成员之一,是鼠人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38(murin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38,MPK38)和非洲爪蟾蛋白激酶Eg3的直系同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靶向治疗 OTSSP 167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萍源 万桃 +2 位作者 陈曦 张婷婷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ovarian borderline Brenner tumor)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卵巢肿瘤,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常无特殊表现,需要术后病理组织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现报道1例46岁女性,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肿物1周,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ovarian borderline Brenner tumor)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卵巢肿瘤,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常无特殊表现,需要术后病理组织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现报道1例46岁女性,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肿物1周,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的病例。结合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有助于降低该病误诊率,提高对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瘤 诊断 诊断 鉴别 卵巢交界性Brenner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思悦 王文华 +2 位作者 曾超 陈曦 杨永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24-528,共5页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范围大,技术难度高,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范围大,技术难度高,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在宫颈癌根治术中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示踪前哨淋巴结、识别盆腔神经、评估子宫血流灌注和保护输尿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不仅提高了术中肿瘤切除的准确性,还能实现重要解剖结构的可视化,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使患者获益。但目前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去验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吲哚花青绿 光学成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对人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HCG分泌的影响
20
作者 孙琪 杨永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孕早期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取培养至第 4代生长良好的滋养层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IL 2继续培养 4 8h后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孕早期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取培养至第 4代生长良好的滋养层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IL 2继续培养 4 8h后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CG浓度。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较 ,IL 2在低浓度 (10 0U/ml、4 0 0U/ml)时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和HCG分泌 (P <0 .0 5 ) ;在高浓度 (16 0 0U/ml、6 4 0 0U/ml、2 5 6 0 0U/ml)时抑制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 (P <0 .0 5 ) ,而对HCG分泌无影响。②IL 2与滋养层细胞增殖性之间呈负相关 ,与HCG分泌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与HCG分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 :①不同浓度的IL 2对滋养层细胞的增殖活性产生不同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为病理性妊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也为临床抗早孕、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②IL 2可能不直接对滋养层细胞HCG的合成与释放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滋养层细胞 增殖 分泌 病理性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