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PLC法测定僵蚕5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及聚类分析
1
作者
杨永泓
苟琰
+4 位作者
种叶敏
齐景梁
杨蕾
殷莉丽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41,I0004,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僵蚕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来源僵蚕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差异性,为僵蚕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月旭AQ-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纯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僵蚕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来源僵蚕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差异性,为僵蚕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月旭AQ-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纯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6℃;进样量为20μL。以21批不同来源的僵蚕药材为样品,测定上述5种成分含量,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21批不同来源的僵蚕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及腺嘌呤分别在1~32μg/mL(r=1.0000)、0.3~9.6μg/mL(r=0.9999)、2~64μg/mL(r=0.9999)、5~160μg/mL(r=0.9998)、5~160μg/mL(r=0.9999)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3.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101.73%,RSD<3.00%。不同来源僵蚕之间5个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聚类分析,21批样品共聚为3类,产地样品即S1、S4、S5、S7、S8、S9聚类第Ⅰ类,市场样品聚为第Ⅱ类,产地样品S2、S3、S6聚为第Ⅲ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僵蚕药材中上述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同一产区僵蚕质量较为稳定,含量较高,市场僵蚕来源复杂,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核苷类成分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栽培川贝母热风干燥工艺
被引量:
3
2
作者
种叶敏
李巧
+5 位作者
杨转珍
杨永泓
蒋孟莲
蔡晓洋
李敏
黄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5-107,共13页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以优化人工栽培川贝母的热风干燥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水分转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栽培川贝母二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采用HPLC建立栽培川贝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药材性状得分、...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以优化人工栽培川贝母的热风干燥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水分转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栽培川贝母二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采用HPLC建立栽培川贝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药材性状得分、总生物碱、总淀粉、总核苷含量归一化值(OD值)为指标建立模型对药材质量评价。通过对比恒温干燥与分段式热风烘干药材的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对筛选得到的最佳分段式热风干燥工艺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栽培川贝母的最佳热风干燥工艺:60℃干燥至含水量45%,取出放置12 h,于50℃干燥至含水量≤15.0%。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此条件下,加工得到的栽培川贝母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均较优,可用于栽培川贝母药材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川贝母
分段式变温
热风干燥
响应面设计
核苷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法测定僵蚕5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及聚类分析
1
作者
杨永泓
苟琰
种叶敏
齐景梁
杨蕾
殷莉丽
李敏
机构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141,I0004,共6页
基金
国家药监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项目(中成药-2022-KFKT-001)
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文摘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僵蚕药材中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来源僵蚕药材中上述成分的差异性,为僵蚕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月旭AQ-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纯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26℃;进样量为20μL。以21批不同来源的僵蚕药材为样品,测定上述5种成分含量,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21批不同来源的僵蚕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及腺嘌呤分别在1~32μg/mL(r=1.0000)、0.3~9.6μg/mL(r=0.9999)、2~64μg/mL(r=0.9999)、5~160μg/mL(r=0.9998)、5~160μg/mL(r=0.9999)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3.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101.73%,RSD<3.00%。不同来源僵蚕之间5个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聚类分析,21批样品共聚为3类,产地样品即S1、S4、S5、S7、S8、S9聚类第Ⅰ类,市场样品聚为第Ⅱ类,产地样品S2、S3、S6聚为第Ⅲ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僵蚕药材中上述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同一产区僵蚕质量较为稳定,含量较高,市场僵蚕来源复杂,含量较低。
关键词
僵蚕
核苷类成分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聚类分析
Keywords
Jiangcan(Bombyx Batryticatus)
nucleoside components
content determin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栽培川贝母热风干燥工艺
被引量:
3
2
作者
种叶敏
李巧
杨转珍
杨永泓
蒋孟莲
蔡晓洋
李敏
黄勇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绿林川贝母种植有限公司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5-107,共1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0YFS0303)。
文摘
本文基于响应曲面法以优化人工栽培川贝母的热风干燥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水分转换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设计优化栽培川贝母二段式变温热风干燥加工工艺,采用HPLC建立栽培川贝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药材性状得分、总生物碱、总淀粉、总核苷含量归一化值(OD值)为指标建立模型对药材质量评价。通过对比恒温干燥与分段式热风烘干药材的外在性状与内在质量,对筛选得到的最佳分段式热风干燥工艺进行验证。最终得到栽培川贝母的最佳热风干燥工艺:60℃干燥至含水量45%,取出放置12 h,于50℃干燥至含水量≤15.0%。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此条件下,加工得到的栽培川贝母外观性状及内在质量均较优,可用于栽培川贝母药材实际生产。
关键词
栽培川贝母
分段式变温
热风干燥
响应面设计
核苷
加工工艺
Keywords
cultivation of F.cirrhosa
segmented temperature change
hot air drying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nucleoside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R282.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PLC法测定僵蚕5个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及聚类分析
杨永泓
苟琰
种叶敏
齐景梁
杨蕾
殷莉丽
李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响应面法优化栽培川贝母热风干燥工艺
种叶敏
李巧
杨转珍
杨永泓
蒋孟莲
蔡晓洋
李敏
黄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