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型几何参数对涵道共轴双旋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永刚 郑炜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翼型几何参数对旋翼的气动特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涵道共轴双旋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对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提高涵道共轴双旋翼的气动效率。结果表明,翼型弯度和桨根安装角的增加均可以显著提高涵道共轴双旋... 翼型几何参数对旋翼的气动特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涵道共轴双旋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对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提高涵道共轴双旋翼的气动效率。结果表明,翼型弯度和桨根安装角的增加均可以显著提高涵道共轴双旋翼的总拉力。当拉力系数小于0.04时,小弯度翼型的气动性能参数高于大弯度翼型;随着拉力系数继续增大,在涵道唇口绕流与上旋翼翼尖涡之间以及双旋翼尾迹之间出现气动干扰和涡流轨迹紊乱;涵道出口内壁面发生局部流动分离成为小弯度翼型气动性能参数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大弯度翼型的气动性能参数变化平稳,拉力系数较大时的气动效率优于小弯度翼型,NACA6412的桨根安装角在20°~40°之间进行旋翼设计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几何参数 涵道共轴双旋翼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静态气密性缩尺分析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贾永兴 肖磊 +2 位作者 许建林 李睿 杨永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为了探究缩尺模型试验在高速列车静态气密性研究中的可行性,利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了高速列车静态泄漏过程。基于静态泄漏模型理论推导了模型缩尺比例与等效泄漏孔面积及列车静态泄漏时间的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缩尺比例... 为了探究缩尺模型试验在高速列车静态气密性研究中的可行性,利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了高速列车静态泄漏过程。基于静态泄漏模型理论推导了模型缩尺比例与等效泄漏孔面积及列车静态泄漏时间的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缩尺比例分别为1∶1、1∶5、1∶10和1∶20时缩尺模型的静态泄漏过程,验证了模型缩尺比例与列车静态泄漏时间的关系,并明确了其与孔口速度的关系。建立了1∶20列车气密缩尺模型试验系统,复现了列车静态泄漏过程。并利用缩尺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列车车内初始压力对静态泄漏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高速列车静态泄漏时间与模型缩尺比例成反比例关系。建立的1∶20列车气密缩尺模型试验系统的静态泄漏时间与国外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02%,重复性试验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表明本试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缩尺模型内部初始压力分别为5 kPa、4 kPa和3 kPa时,内部压力从3 kPa降到1 kPa的泄漏时间最大相对误差为3.26%,表明高速列车静态气密性与车内初始压力无关。研究结果为高速列车气密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及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尺模型试验 气密性 静态泄漏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大倾角特厚煤层巷道围岩非对称控制技术研究
3
作者 罗勇 杨永刚 +2 位作者 肖殿才 聂建伟 王福海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4期255-258,265,共5页
西部高海拔矿井受地质运动影响构造应力明显,大倾角特厚煤层巷道失稳表现为显著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以青海鱼卡一井1179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流变应力恢复法获得了工作面地应力分布特征,应用离散元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非对称... 西部高海拔矿井受地质运动影响构造应力明显,大倾角特厚煤层巷道失稳表现为显著的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以青海鱼卡一井1179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流变应力恢复法获得了工作面地应力分布特征,应用离散元模拟方法研究了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计算得出了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的当量半径,为科学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基础。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以锚网+组架主被动综合支护以及锚索束关键部位非对称安全保障支护为主导的巷道应力优化控制技术体系,有效控制了高海拔大倾角特厚煤层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及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特征 地应力 当量半径 双层支护 锚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势场和一致性的无人机编队避障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永刚 龚泽川 谢睿夫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针对无人机编队在执行任务时存在的机间碰撞、与障碍物碰撞及编队通信等问题,将无人机动力学方程视为二阶积分模型,提出一种人工势场法和一致性理论相结合的协同避障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变增益函数来降低超调和稳态误差,并由此设计虚拟... 针对无人机编队在执行任务时存在的机间碰撞、与障碍物碰撞及编队通信等问题,将无人机动力学方程视为二阶积分模型,提出一种人工势场法和一致性理论相结合的协同避障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变增益函数来降低超调和稳态误差,并由此设计虚拟领航结构下的无人机编队一致性控制方法;然后应用分段思想,增加回环力、机间防碰撞力等来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以解决局部最优和编队安全问题,从而实现编队避碰和避障;最后将一致性控制方法和改进后的人工势场法相结合,提出编队协同避障控制律,并利用小增益定理对其进行稳定收敛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编队可以实现精准避障后恢复预期编队队形,最终稳定到达目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一致性 人工势场 虚拟领航者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任务空域内建筑物与无人机碰撞风险概率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永刚 赵诚志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为研究无人机低空运行时与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概率,基于二维矩阵模型的ABC分类法将低空空域分为A、B、C三层,建立类胶囊型无人机碰撞盒,并建立无人机与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统计不同低空任务空域环境内无人机与建筑物... 为研究无人机低空运行时与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概率,基于二维矩阵模型的ABC分类法将低空空域分为A、B、C三层,建立类胶囊型无人机碰撞盒,并建立无人机与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统计不同低空任务空域环境内无人机与建筑物的碰撞风险概率,系统的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当改变任务空域范围或机型尺寸、巡航速度、建筑基地使用面积以及建筑物高度时,建筑物与无人机的碰撞风险会随着改变,且两者具有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空域分层 建筑物 无人机 碰撞风险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物流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永刚 李玉盈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50-54,共5页
针对物流配送中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无人机性能和空域环境等影响因素,以经济总成本最小,时间最短和安全程度最高为目标,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物流无人机航迹规划模型。先改善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分布,启发函数搜索精度,再叠加... 针对物流配送中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考虑无人机性能和空域环境等影响因素,以经济总成本最小,时间最短和安全程度最高为目标,建立多约束条件下物流无人机航迹规划模型。先改善传统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分布,启发函数搜索精度,再叠加天牛须算法进行二次规划,利用改进的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算法运行时间,并且在规划的最优航迹方面,改进算法规划的最优航迹长度最短,航迹较优,在保证最快到达目标点的同时也保证了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能够安全的避开障碍物威胁,证明了改进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无人机 蚁群算法 航迹规划 三维空间建模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航测三维重建算法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永刚 李思萌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2-90,共9页
利用传统的运动恢复结构(SFM,struct from motion)算法实现无人机视角下的三维重建时,为减少特征点的错误匹配和运动目标对整体稀疏点云的影响,主要依靠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但会导致Ransac在求解相机... 利用传统的运动恢复结构(SFM,struct from motion)算法实现无人机视角下的三维重建时,为减少特征点的错误匹配和运动目标对整体稀疏点云的影响,主要依靠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但会导致Ransac在求解相机位姿时的正确率降低,迭代次数增加。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单次多框检测器(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网络进行目标检测。首先,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提取特征点后,对动态目标类别范围内的特征点进行剔除;然后,在K近邻(KNN,K-nearest neighbor)暴力匹配后,对错误匹配进行剔除,减少无效运动目标范围内的特征点和不同类别间的错误匹配,使得相同置信度时,Ransac求解相机位姿的迭代次数降低,同时减少特征点暴力匹配和SFM算法计算三维点的时间。最后,通过2个场景12张图片验证了引入深度学习优化后三维重建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三维重建 目标检测 单次多框检测器(S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受电弓上下臂杆气动降噪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建林 公沛霖 +3 位作者 周一鸣 贾永兴 李睿 杨永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5-1866,共12页
受电弓是露置于高速列车顶部的重要受流装置,其所产生的气动噪声是高速列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为了降低受电弓所产生的气动噪声,采用椭圆截面直杆件和椭圆截面纵向扭转杆件两种方案替代原有上下臂杆的圆形截面直杆件,基于大涡模拟(large... 受电弓是露置于高速列车顶部的重要受流装置,其所产生的气动噪声是高速列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为了降低受电弓所产生的气动噪声,采用椭圆截面直杆件和椭圆截面纵向扭转杆件两种方案替代原有上下臂杆的圆形截面直杆件,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结合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FW-H)声类比的方法分析流场特征与气动噪声辐射,研究新型受电弓杆件对流场及近、远场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列车速度下,与圆形截面杆件相比,椭圆截面纵向扭转杆件受电弓在近、远场辐射的气动噪声有所减弱,具有一定降噪效果;当列车速度为300 km/h时,椭圆截面纵向扭转杆件受电弓远场25 m处声压级最大值可降低约4.3 dB(A),降幅约4.4%;当列车速度为400 km/h时,其近场7.5 m处声压级最大值可降低约5 dB(A),降幅约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受电弓 臂杆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边界条件下单圆柱气动噪声大涡模拟研究
9
作者 许建林 公沛霖 +3 位作者 张春博 贾永兴 李睿 杨永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87,I0002,共11页
为研究边界条件对三维非定常单圆柱绕流湍流气动噪声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并结合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声类比方法,对单圆柱近、远场气动噪声辐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入流面、出流面、展向侧面以及垂向顶/底面设置不同的... 为研究边界条件对三维非定常单圆柱绕流湍流气动噪声的影响,采用大涡模拟并结合Ffowcs Williams and Hawkings声类比方法,对单圆柱近、远场气动噪声辐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入流面、出流面、展向侧面以及垂向顶/底面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组成4种计算工况,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得到:当计算域的入流面、出流面和展向侧面的边界条件设为自由流,而垂向顶面和底面为充分发展的周期性边界时,能够较好地预测声压级频率及其对应峰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其他3种工况的边界条件相比,计算域的入流面、出流面和展向侧面为自由流边界,即流向与展向边界上无声反射的边界条件更适合用于此类气动噪声的数值模拟。本文结论为类圆柱体、多圆柱体或更加复杂的各种柱体结构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边界条件设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气动噪声 大涡模拟 FW-H声类比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近距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德发 杨永刚 《采矿技术》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解决极软复合顶板条件下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以某矿的1121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确定了超前加固范围及顶板注浆再造合理时机。基于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研究,采用工作面... 为解决极软复合顶板条件下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以某矿的1121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确定了超前加固范围及顶板注浆再造合理时机。基于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研究,采用工作面上下顺槽内浅孔、中深孔递进式注浆技术,利用钻孔内预置钢管及注浆结石体形成的伞骨结构,提高了顶板整体抗折强度,实现了工作面前300 m范围内的顶板全覆盖超前再造,保证了大倾角极软复合顶板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数值模拟 注浆材料 伞骨结构 注浆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巷掘锚一体化支护优化及安全保障技术
11
作者 潘辉 杨永刚 +1 位作者 王雷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提高掘锚护一体机组在深部复杂条件的适用性,以丁集矿1242(3)试验巷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取消锚杆、锚索组合构件思路以解决钻机对孔困难难题,进一步提升掘支效率,并提出了掘锚机组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护表刚化-锚固强化-应力优化”一体... 为提高掘锚护一体机组在深部复杂条件的适用性,以丁集矿1242(3)试验巷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取消锚杆、锚索组合构件思路以解决钻机对孔困难难题,进一步提升掘支效率,并提出了掘锚机组条件下的巷道围岩“护表刚化-锚固强化-应力优化”一体化协同控制技术措施。巷道顶板采用钢筋网护表内衬10#菱形金属网,走向线性锚索束安全保障支护技术,煤柱帮采用关键部位补强、注浆加固等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平均圆班进尺由原来的6排增加至8排,显著提升了巷道掘支效率,减人增效效果显著,实现了丁集煤矿掘锚一体机组条件下的深井煤巷掘支优化及安全有效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 双层网 掘锚一体化 注浆 分步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与肉桂超细微粉药剂学性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永刚 赵浩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 为了探索制剂新技术在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与肉桂超细微粉的药剂学性质。方法 以主要活性成分桂皮醛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37℃下以去离子水为溶出介质进行体外溶出实验... 目的 为了探索制剂新技术在含挥发油的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我们研究了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与肉桂超细微粉的药剂学性质。方法 以主要活性成分桂皮醛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37℃下以去离子水为溶出介质进行体外溶出实验,60℃下放置10d进行稳定性实验,对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肉桂超细微粉的有效成分含量、溶出性能、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肉桂普通粉进行对比。结论45min时,各样品中桂皮醛的累计溶出均达到90%左右。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最好,在60℃下放置10 d,肉桂醛含量仍有94%得以保存,而在肉桂超细微粉和普通粉中分别只有70%和82%。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合物是制备肉桂油制剂较好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药剂学性质 肉桂 Β-环糊精包合物 超细微粉 肉桂醛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一巷多用巷道围岩重构及大变形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永刚 李世辉 +2 位作者 李琰庆 刘小雷 余大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43,共7页
一巷多用是实现保护层、被保护层瓦斯联合治理和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质量和速度的有效途径,但巷道不可避免地要经受多个工作面重复采动影响,围岩变形极为剧烈。为解决深部高应力与多重采动应力协同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大变形难题,以淮南... 一巷多用是实现保护层、被保护层瓦斯联合治理和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质量和速度的有效途径,但巷道不可避免地要经受多个工作面重复采动影响,围岩变形极为剧烈。为解决深部高应力与多重采动应力协同作用下巷道围岩的大变形难题,以淮南矿区潘三矿17181(1)瓦斯综合治理巷为工程背景,采用地应力测试分析,围岩力学性质测试,钻孔窥视等地质力学评估方法,研究并应用了一巷多用条件下巷道围岩重构及大变形控制系列关键技术。采用孔壁注浆锚索同步实现了采动影响后顶板围岩注浆重构及锚索内锚破坏后的再次锚固;采用叶片式搅拌锚索使锚固剂各组分充分混合,内锚强度及可靠性显著提升;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箱型梁使锚索组合构件承载能力较14号槽钢梁提高8倍以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试验巷道经受住了邻近两工作面的双重采动影响,并为邻近第3个工作面的瓦斯抽采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巷道的多功能化,整体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巷多用 围岩重构 内锚强度 锚索支护 深部巷道 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内锚力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永刚 张杰 余大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解决目前深井高应力及复杂环境下巷道存在的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内锚强度低、锚固可靠性差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仿真试验方法,分析总结了常规预应力锚索可能的失效原因,指出锚索索体光滑是导致锚索内锚可靠性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解决目前深井高应力及复杂环境下巷道存在的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内锚强度低、锚固可靠性差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仿真试验方法,分析总结了常规预应力锚索可能的失效原因,指出锚索索体光滑是导致锚索内锚可靠性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一种内锚力增强技术即叶片式锚索锚固结构。实验室仿真试验及现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叶片式锚索能够有效避免钢绞线穿过锚固剂而发生的假性锚固;能够将树脂锚固剂聚酯薄膜包装袋充分搅碎,并将固化剂与胶泥充分混合均匀,对提高锚索内锚强度、锚固可靠性及控制高应力、深部复杂巷道围岩变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孔径 内锚强度 树脂锚固剂 叶片式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永刚 赵会颖 +3 位作者 钱玉中 张晶 张建平 邓郁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I患者(观察组)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I患者(观察组)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析观察组血清MMP-9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AS程度(IMT、不稳定斑块)、中度以上狭窄,以及血清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血清MMP-9明显升高(P<0.01)。CI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896 1,P<0.01)。结论血清MMP-9参与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粥样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CI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可反映AS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 动脉硬化 明胶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地压沿空巷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永刚 张海燕 甘犬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9,共4页
分析了深井高地压沿空巷道的围岩变形机理,并以潘三煤矿两条沿空巷道典型试验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深井沿空巷道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宽度为7~8m,进而提出了深井沿空巷道顶板及两帮应遵循的支护原则。现场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顶板... 分析了深井高地压沿空巷道的围岩变形机理,并以潘三煤矿两条沿空巷道典型试验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深井沿空巷道需留设的合理煤柱宽度为7~8m,进而提出了深井沿空巷道顶板及两帮应遵循的支护原则。现场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顶板以锚索桁架支护为主、锚杆支护为辅,两帮使用加长高强锚杆可以较好地解决深部矿井沿空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沿空巷道 围岩变形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丛枝病病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永刚 吴小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竹丛枝病是竹类植物产生丛枝状病害的总称,是竹林退化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竹针孢座囊菌Aciculosporium take,异香柱菌属Heteroepichlo觕,竹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bambusae以及植原体(phytoplas-ma)等均能引起竹丛枝病... 竹丛枝病是竹类植物产生丛枝状病害的总称,是竹林退化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竹针孢座囊菌Aciculosporium take,异香柱菌属Heteroepichlo觕,竹暗球腔菌Phaeosphaeria bambusae以及植原体(phytoplas-ma)等均能引起竹丛枝病。长期以来这些病原物所处分类地位的变化较大且它们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这对竹丛枝病的防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对上述病原物所处分类地位的演变过程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丛枝病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竹丛枝病 病原 分类地位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的药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永刚 +1 位作者 刘柳 李国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27-828,共2页
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发热咳嗽,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热毒痈肿等症。现代可用于食用与保健。牛蒡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药化学成分为木脂素、挥发油与... 牛蒡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发热咳嗽,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热毒痈肿等症。现代可用于食用与保健。牛蒡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药化学成分为木脂素、挥发油与脂肪酸、酚酸衍生物、多糖及其他类等,临床可用于肿瘤、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并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脑缺血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疏散风热 解毒透疹 化学成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列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空气阻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永刚 杜云超 梅元贵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5-2763,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空气阻力直接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采用真实外形的8编组国内某型动车组,建立单车通过隧道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隧道空气阻力的形成机理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列车表面压力与阻力两者变化间的关系、列车各部件阻力的分布特... 针对高速列车空气阻力直接影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采用真实外形的8编组国内某型动车组,建立单车通过隧道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隧道空气阻力的形成机理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列车表面压力与阻力两者变化间的关系、列车各部件阻力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对比隧道通过时整车阻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明线整车的阻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压缩波和膨胀波对列车阻力有直接影响,列车空气阻力呈现准周期性波动,其中压差阻力的波动幅度比摩擦阻力的波动幅度大;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所占的比例随时间而变化;列车空气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明线的1.96倍和0.89倍。列车明线稳定运行时,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分别占列车空气阻力的61.7和38.3%。列车通过隧道过程中,列车各部件阻力分布特性随时间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空气阻力 形成机理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PRRS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永刚 刘玉斌 赵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解决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复杂性与实时准确控制之间的矛盾,采用虚功原理建立6-PRRS并联机器人各构件随参数变化的完整动力学方程,对6-PRR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在各种工作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对机器人各部分质量和转动惯量对... 为解决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复杂性与实时准确控制之间的矛盾,采用虚功原理建立6-PRRS并联机器人各构件随参数变化的完整动力学方程,对6-PRRS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在各种工作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对机器人各部分质量和转动惯量对驱动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动力学模型简化策略,减小了动力学计算量,提高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的计算速度,为并联机器人的控制和参数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 实时控制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