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3种典型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定量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方媛 杨梦璇 +4 位作者 龚淑英 郭昊蔚 张凯棋 李春霖 汤一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4,共9页
针对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及不同年份的白茶的感官滋味品质特征、滋味特征属性进行深入剖析及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滋味属性预测评价研究。研究显示甘甜度与醇爽度是白茶滋味品质特征表现的必要评价指标,相同原料及前期工艺条件下陈化度... 针对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及不同年份的白茶的感官滋味品质特征、滋味特征属性进行深入剖析及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滋味属性预测评价研究。研究显示甘甜度与醇爽度是白茶滋味品质特征表现的必要评价指标,相同原料及前期工艺条件下陈化度提高可显著提升滋味甘甜度及醇爽度。利用NIRS-PLS法对滋味特征总分、甘甜度、醇爽度及陈化度分别建模,模型定标集校正相关系数R_c为0.837~0.987,预测相关系数R_p为0.748~0.888,均具有较高预测能力,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白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的快速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滋味特征属性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兴紫笋茶连续化标准化加工技术要点及工艺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鹏程 谷兆骐 +5 位作者 王辉 刘婉琼 李春霖 杨梦璇 范方媛 龚淑英 《茶叶》 2015年第4期196-200,共5页
为了实现长兴千年贡茶—紫笋茶的标准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加工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品质。我们对现行的紫笋茶加工工艺与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紫笋茶连续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机械装备要求,并于2014年10月在长兴大... 为了实现长兴千年贡茶—紫笋茶的标准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加工生产成本,稳定产品品质。我们对现行的紫笋茶加工工艺与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紫笋茶连续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机械装备要求,并于2014年10月在长兴大唐贡茶有限公司建设了长兴紫笋茶连续化生产线1条,2015年对新建生产线的加工技术参数进行测定与调整,对其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进行感官鉴定,总结出了一套长兴紫笋茶的标准化工艺参数。研究表明按照标准工艺参数连续化生产的产品达到并超过单机生产的紫笋茶的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紫笋 连续化自动化 加工工艺 产品品质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桂茶叶精油固香缓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婉琼 张颖彬 +4 位作者 龚淑英 陈萍 范方媛 杨梦璇 谷兆骐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2-378,共7页
本研究通过SDE改良法优化,以100℃流动水蒸气萃取25 g茶叶2 h,获得香气保真黄金桂茶叶精油,并基于该精油挥发特性研究不同定香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苄酯及香兰素)对其固香缓释效果。GC/MS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定香剂可不同程... 本研究通过SDE改良法优化,以100℃流动水蒸气萃取25 g茶叶2 h,获得香气保真黄金桂茶叶精油,并基于该精油挥发特性研究不同定香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苄酯及香兰素)对其固香缓释效果。GC/MS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定香剂可不同程度延缓黄金桂茶叶精油香气释放,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保真性最佳,可用于茶香标准物制造;香兰素固香能力最强,挥发82 h香气总量保留率高于对照38.54%,但保真性差;苯甲酸苄酯保真及缓释性能均良好,香型融合度高,适于清香型茶香产品研发。这为茶叶精油香型保真、稳定提供新思路,进而为茶叶香气标准"实物化"、茶香产品研发等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香剂 茶叶精油 香气 缓释 保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早期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喻鹏铭 张庆 +2 位作者 杨梦璇 陈巧玮 杨子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936-941,共6页
急性心力衰竭与高住院率和高病死率相关,尽管在优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该疾病的个人和社会负担仍以衰弱症状和再次住院为特征,这使得通过综合干预的方法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迫在眉睫。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与高住院率和高病死率相关,尽管在优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该疾病的个人和社会负担仍以衰弱症状和再次住院为特征,这使得通过综合干预的方法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迫在眉睫。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提供早期心脏康复干预可能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住院期间 早期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