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6S rDNA分析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对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何塔娜 胡馨匀 +6 位作者 米洁兰 高立 张艳萍 祁小乐 崔红玉 杨桂连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91-4099,共9页
旨在评估1株替抗专利菌株唾液乳杆菌XP132对健康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6月龄白羽肉种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试验组白羽肉种鸡每日饲喂活菌数为1×10^(9)CFU的唾液乳杆菌XP132发酵液,对照组饲喂PBS,... 旨在评估1株替抗专利菌株唾液乳杆菌XP132对健康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12只6月龄白羽肉种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试验组白羽肉种鸡每日饲喂活菌数为1×10^(9)CFU的唾液乳杆菌XP132发酵液,对照组饲喂PBS,连续饲喂4周后,基于16S rDNA测序方法,比较两组鸡肠道菌群发生的相对改变。结果表明,在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后,通过α多样性分析物种丰富度,试验组菌群丰富程度高于对照组。在菌群组成的属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螺旋体科NK4A136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副拟杆菌属、罗氏菌属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在种水平上,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组的肉种鸡肠道菌群中乳杆菌、拟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类等有益物种丰度增加。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饲喂唾液乳杆菌XP132改变了白羽肉种鸡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增加了有益菌菌群的物种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唾液乳杆菌 16S rDNA 白羽肉种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enella吉林株单卵囊的分离及PCR鉴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桂连 李建华 +4 位作者 张西臣 赵权 宫鹏涛 蔡亚南 张国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93-8894,8900,共3页
[目的]为了获得E.tenella纯株,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已经建立的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进行改进,用分离的单卵囊胶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结果]20只试验鸡中有15只粪便中分离到... [目的]为了获得E.tenella纯株,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已经建立的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进行改进,用分离的单卵囊胶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结果]20只试验鸡中有15只粪便中分离到卵囊,感染成功率为75%。PCR扩增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株为E.tenella。[结论]采用单卵囊胶囊进行接种,操作简便,既节省了接种时间,又降低了接种难度,且大大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ENELLA 单卵囊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桂连 秦守涛 +1 位作者 刘琼 王春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4-257,共4页
目的:构建连接乳酸菌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的非抗性重组质粒。方法:以瑞士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连接到以thyA为选择压力的非抗性穿梭表达载体pW425et上,构建重组质粒pW425et-R,转化入thyA基因缺陷型E.coliX13感... 目的:构建连接乳酸菌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的非抗性重组质粒。方法:以瑞士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连接到以thyA为选择压力的非抗性穿梭表达载体pW425et上,构建重组质粒pW425et-R,转化入thyA基因缺陷型E.coliX13感受态细胞,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该水解酶得到了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W425et-R,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在E.coliX13中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表达了乳酸菌胞外蛋白水解酶基因,可为进一步制备具降血压功能基因工程乳酸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蛋白水解酶 降血压肽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在原虫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桂连 石昊林 王春凤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整个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寄生在机体的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药物治疗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等弊端。青蒿素作为一种从植物黄... 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整个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可以寄生在机体的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药物治疗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等弊端。青蒿素作为一种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对多种原虫具有治疗作用,与化学药物相比更加安全、廉价甚至更高效。本文对青蒿素在原虫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应用于原虫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作用机理 利什曼原虫 艾美尔球虫 弓形虫 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胞外多糖肠道黏附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超 王春凤 杨桂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4-318,共5页
乳酸菌作为公认的食品级益生菌,在医学、食品科学及人类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乳酸菌的胞外多糖作为其主要的细胞外分泌物与其相应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理化特性和分子结构方面入手探究其调节免疫的机制... 乳酸菌作为公认的食品级益生菌,在医学、食品科学及人类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乳酸菌的胞外多糖作为其主要的细胞外分泌物与其相应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理化特性和分子结构方面入手探究其调节免疫的机制,并总结乳酸菌胞外多糖在调节胃肠道功能和进入体内后的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特性。以期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黏附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起伟 郝凤奇 +2 位作者 杨文涛 杨桂连 王春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3-306,共4页
乳酸菌是人体消化道内正常菌群之一,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GRAS(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等级的食品微生物。乳酸菌通过阻止有害菌的定植与侵袭、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系统、干扰肿瘤细胞代谢促进其凋亡等多种功能对多... 乳酸菌是人体消化道内正常菌群之一,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GRAS(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等级的食品微生物。乳酸菌通过阻止有害菌的定植与侵袭、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系统、干扰肿瘤细胞代谢促进其凋亡等多种功能对多种肿瘤有预防与治疗作用。研究乳酸菌的抗肿瘤作用对肿瘤生物防治技术的进步和加快抗肿瘤药物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肿瘤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抗鸡球虫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叶丽萍 杨文涛 +1 位作者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0-253,共4页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禽业危害极其严重的寄生虫病,现阶段主要使用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药物产生了耐药虫株、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球虫疫苗研制成为控制鸡球虫病的首选方法。细胞因子作为疫苗免疫佐剂能增强疫苗的特导性免...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禽业危害极其严重的寄生虫病,现阶段主要使用药物对该病进行防治,但长期大量使用药物产生了耐药虫株、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球虫疫苗研制成为控制鸡球虫病的首选方法。细胞因子作为疫苗免疫佐剂能增强疫苗的特导性免疫反应,在寄生虫疫苗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细胞因子抗鸡球虫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抗球虫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球虫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与肠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孟菲 王春凤 杨桂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94-398,共5页
定殖于肠道的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上皮细胞中的信号途径如NF-κB和MAPK等来上调或抑制下游途径,从而改变胃肠道的生理机能,改善胃肠道微环境,因而常被用于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从益生菌调节上皮细胞... 定殖于肠道的益生菌能够通过调节上皮细胞中的信号途径如NF-κB和MAPK等来上调或抑制下游途径,从而改变胃肠道的生理机能,改善胃肠道微环境,因而常被用于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从益生菌调节上皮细胞炎症信号通路、刺激产生热激蛋白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等方面入手,对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机制作以简单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上皮细胞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及酶切位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琼 王春凤 +2 位作者 杨桂连 秦守涛 刘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421-18423,18434,共4页
[目的]克隆和表达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基因,用其构建能承载外源抗原表位的乳酸菌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方法]以染色体DNA为模板克隆S-层蛋白基因SlpA,通过酶切、连接将其插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表达载体pW425et,构建表面展示系统pW425et-S... [目的]克隆和表达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基因,用其构建能承载外源抗原表位的乳酸菌细胞表面展示系统。[方法]以染色体DNA为模板克隆S-层蛋白基因SlpA,通过酶切、连接将其插入大肠杆菌-乳酸菌穿梭表达载体pW425et,构建表面展示系统pW425et-S,并对酶切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将pW425et-S转化入thyA基因缺陷型E.coli X13感受态细胞,SDS-PAGE、Western-blotting、全细胞ELISA检测表明,在重组菌表面表达出S-层蛋白,构建出表面展示系统,确定BstEⅡ作为融合外源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酶切位点。[结论]克隆出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基因,成功构建表面展示系统pW425et-S,为开发乳酸菌活载体口服活菌疫苗提供了可行性操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S-层蛋白 表面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沙万里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白细胞介素-2(IL-2)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IL-2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和提高动物抗感染性疾病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细胞因子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酸杆菌对自主活动受限型应激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杨桂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对自主活动受限型应激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健康雌性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分为常规饲养组(NC组)、常规饲养条件灌胃LA组(NC+LA组)、应激组(S组)、应激条件灌胃LA组... 目的:探讨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对自主活动受限型应激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以健康雌性BALB/c小鼠为受试动物,分为常规饲养组(NC组)、常规饲养条件灌胃LA组(NC+LA组)、应激组(S组)、应激条件灌胃LA组(S+LA组),小鼠的LA灌胃剂量为10~8CFU/d;应激组小鼠每天被限制自主活动3 h;15 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m assay,ELISA)等方法,对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vmph nodes,MLN)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llc^+树突细胞(CDllc^+dendritic cell,CDllc^+DC)比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f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ntefleukin-17,IL-17)水平,以及小肠总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ed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常规饲养条件下,LA能极显著提高小鼠MLN中CD4^+T细胞比例(P<0.01),显著提高MLN中CDllc^+DC比例、小肠总sIgA水平和结肠组织IL-10水平(P<0.05),显著降低结肠组织IL-17水平(P<0.05),而对MLN中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应激条件能极显著降低小鼠MLN中CD4^+T细胞比例和CDllc^+DC比例(P<0.01),显著降低CD8^+T细胞比例(P<0.05),极显著降低小鼠结肠组织IL-10水平和小肠总sIgA水平(P<0.01),极显著提高结肠组织IL-17水平(P<0.01);应激条件下,LA能显著提高小鼠MLN中CD4^+T细胞比例和CDllc^+DC比例(P<0.05),显著提高小鼠结肠组织IL-10水平和小肠总sIRA水平(p<0.05),并显著降低结肠组织IL-17水平(p<0.05),而对小鼠MLN中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给予自主活动受限型应激小鼠LA干预,可提高小鼠MLN中CD4^+T细胞和CDllc^+DC比例,上调结肠IL-10和小肠总sIgA分泌水平,下调结肠IL-17分泌水平,调节应激小鼠的肠道黏膜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自主活动受限 应激 肠道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增殖能力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海斌 张许科 +6 位作者 杨文涛 石少华 杨军 王倩 赵亮 王春凤 杨桂连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6-10,共5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和MTS比色法检测雏鸡初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 E. tenella)后外周血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能力的动态变化。数据显示,E. 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7~20 d CD3+CD4+、CD3+CD8+T 淋巴...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和MTS比色法检测雏鸡初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 E. tenella)后外周血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及其增殖能力的动态变化。数据显示,E. 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7~20 d CD3+CD4+、CD3+CD8+T 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 P<0.05和P<0.01),并且均于12 d时达到峰值。初次感染后7~20 d雏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明显升高,于感染后16 d时达到1.78。 E. 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12~20 d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 P<0.05),并于16 d达到峰值。试验表明E. 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反应,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在抵抗E. tenella初次感染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尔球虫 外周血 CD3+CD4+ CD3+CD8+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甘露糖受体在旋毛虫感染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博宇 王丞 +6 位作者 邢鑫 陈宏亮 姜晶 蔡亚南 赵权 王春凤 杨桂连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2-45,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旋毛虫感染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中树突状细胞(DC)上甘露糖受体(MR)的影响。培养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并负载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FCM检测BMDC上MR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第7天MLN中DC表面M...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旋毛虫感染后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中树突状细胞(DC)上甘露糖受体(MR)的影响。培养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并负载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FCM检测BMDC上MR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第7天MLN中DC表面MR出现下调,但在14 d后出现上调,差异显著(P<0.05)。体外实验发现,BMDC负载ES抗原后MR出现下调,直到第48小时出现上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证明旋毛虫感染后可以引起树突状细胞上MR的变化,表明MR可能是ES抗原的识别受体。这为研制旋毛虫树突状细胞疫苗提供了支持,并对寄生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受体 旋毛虫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免疫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文涛 王春凤 +7 位作者 杨桂连 钱爱东 胡静涛 叶丽萍 姜延龙 王建忠 黄海斌 石春卫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合格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有机结合教师先进的...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合格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分析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有机结合教师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旨在提高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兽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免疫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对宿主天然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晶莹 王春凤 +2 位作者 叶丽萍 杨桂连 曹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5,共5页
轮状病毒是导致许多哺乳动物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它的入侵会导致宿主细胞抗病毒状态的建立,如病毒核酸与RIG-Ⅰ、MDA5、LGP2、dsRNA依赖的蛋白激酶及NLR炎症小体作用,导致IFN的分泌和细胞焦亡等;非结构蛋白NSP4会激活NF-κB信号通路。... 轮状病毒是导致许多哺乳动物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它的入侵会导致宿主细胞抗病毒状态的建立,如病毒核酸与RIG-Ⅰ、MDA5、LGP2、dsRNA依赖的蛋白激酶及NLR炎症小体作用,导致IFN的分泌和细胞焦亡等;非结构蛋白NSP4会激活NF-κB信号通路。但轮状病毒也进化出多种策略来对抗宿主的天然免疫,其中以非结构蛋白1(NSP1)研究较多,NSP1可抑制STAT-Y701磷酸化,降解干扰素调节因子、MAVS和β-TrCP等,进而阻止IFN-β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VP3降解MAVS,拮抗OAS/RNase L通路激活阻止宿主细胞对病毒RNA的应答;VP2、NSP2、NSP3也发挥了一定拮抗天然免疫的作用。论文主要对轮状病毒各蛋白调控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轮状病毒感染防控、新型疫苗研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天然免疫 非结构蛋白1 非结构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重组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金粉 杨文涛 +1 位作者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8期55-57,共3页
对细菌和病毒为载体的鸡球虫重组活载体疫苗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鸡球虫 活载体疫苗 细菌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性抗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芳玉 王春凤 杨桂连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69,共5页
鸡球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鸡寄生虫病,长期以来药物防治成为抗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使得鸡球虫病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重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鸡球... 鸡球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鸡寄生虫病,长期以来药物防治成为抗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等问题,使得鸡球虫病的免疫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阶段重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鸡球虫病的免疫防治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保护性抗原 免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再孕86例处理体会
18
作者 杨桂连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再孕 剖宫产后 处理体会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避孕失败 子宫破裂 母婴安全 妊娠时间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春卫 谢静 +1 位作者 杨桂连 王春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27,共5页
从新鲜仔猪粪便中分离益生菌,筛选出适合养猪生产的益生菌株,为进一步开发猪用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采集长春市双阳地区某猪场健康仔猪新鲜粪便,分离纯化粪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体外耐酸耐胆盐性能和抑菌能力试验,筛选出益生特性的... 从新鲜仔猪粪便中分离益生菌,筛选出适合养猪生产的益生菌株,为进一步开发猪用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采集长春市双阳地区某猪场健康仔猪新鲜粪便,分离纯化粪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体外耐酸耐胆盐性能和抑菌能力试验,筛选出益生特性的候选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其种属,并对候选菌株生长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评价。成功筛选出2株(S-50、和S-4)耐酸、耐胆盐和抑菌能力较强的粪肠球菌,且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为研发微生态制剂提了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粪肠球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与鼠李糖乳杆菌共发酵产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海斌 石昊林 +7 位作者 杨文涛 姜延龙 王建忠 石春卫 康元环 曹欣 王春凤 杨桂连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hamnosus)共发酵产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将复方中草药(青蒿、常山、白头翁、仙鹤草、槐花、黄芩、甘草)与L.rhamnosus共发酵12 h,患球虫病雏鸡灌服共发酵产物,连续用药5... 为探究复方中草药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hamnosus)共发酵产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将复方中草药(青蒿、常山、白头翁、仙鹤草、槐花、黄芩、甘草)与L.rhamnosus共发酵12 h,患球虫病雏鸡灌服共发酵产物,连续用药5 d,观察雏鸡临床症状,并检测各组雏鸡的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制作盲肠病理切片,计算每克粪便卵囊值(OPG)及各组药物抗球虫指数(ACI)。结果表明,服用复方中药发酵制剂后的感染球虫的雏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产物可以明显减轻盲肠病理变化,同时可以降低受感染雏鸡卵囊的排出量;发酵产物组的ACI为130.59,达到中等抗球虫水平。复方中草药与L.rhamnosus共发酵提高了中药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为益生菌中药发酵治疗球虫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病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 抗球虫指数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