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桂棠 韩雅玲 +3 位作者 荆全民 王守力 王祖禄 王冬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14-216,221,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合并MODS患者383例,分为急诊PCI组(n=181)和药物治疗组(n=202)。比较...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合并MODS患者383例,分为急诊PCI组(n=181)和药物治疗组(n=202)。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不同器官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发生MODS器官的数目及病死率。结果 PCI组ST段抬高性AMI患者的比例高于药物治疗组(90.6%vs83.2%;P=0.03),其余临床资料两组相似。血管再通率PCI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98.3%vs52.5%;P<0.01)。在心脏、肺、肾脏和胃肠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两组相似,而在肝脏、脑及血液系统发生功能不全的比率PCI组低于药物治疗组(16.6%vs27.2%,10.5%vs18.8%,2.2%vs7.4%;P<0.05)。2个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PCI组高于药物治疗组(65.2%vs54.5%;P=0.04);3个器官功能不全,两组发生率相似;而出现4个或5个器官功能不全时,PCI组的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9.4%vs17.3%,2.2%vs7.9%;P<0.05)。PCI组总病死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9.9%vs36.1%;P<0.01)。结论尽管AMI合并MODS患者风险大,病死率高,但积极有效地行PCI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多器官功能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策略
2
作者 杨桂棠 王祖禄 +5 位作者 梁延春 梁明 金志清 丁明英 韩魏 韩雅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左侧旁路射频导管消融中的策略。方法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室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1、42和48岁。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在二尖瓣心室侧、穿间隔途径在二尖瓣心房侧... 目的探讨特殊左侧旁路射频导管消融中的策略。方法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室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1、42和48岁。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在二尖瓣心室侧、穿间隔途径在二尖瓣心房侧行射频消融。随访4~12个月,观察患者有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及心电图检查有无显性旁路恢复。结果具有一定特殊性左侧旁路的3例患者均消融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其中1例经房间隔穿刺途径在二尖瓣心房侧消融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心率、血压下降,广泛导联ST-T改变,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非冠状动脉病变,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4~12个月,3例患者均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结论左侧房室旁路导管射频消融存在特殊情况时,需仔细鉴别,通过不同的方法及途径消融,仍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房室旁路 永存左上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妍 吕东阳 +2 位作者 杨桂棠 王南南 董玲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和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全麻护理及与介入医生的配合;术后加强心律、术区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结果 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和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全麻护理及与介入医生的配合;术后加强心律、术区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和手术成功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3转换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倍 梁延春 +6 位作者 王祖禄 魏慧娜 梁明 杨桂棠 金志清 王璇 韩雅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定位室性早搏起源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R/S转换在V3导联的左右定位报道较少,文中报道V3转换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进而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定位室性早搏起源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R/S转换在V3导联的左右定位报道较少,文中报道V3转换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进而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连续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经电生理检查及心室造影证实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le outflow tract,LVOT)或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le outflow tract,RVOT)患者体表心电图特点,胸前导联R/S转换在V3的VA患者75例,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8例、特发性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67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结果 75例V3转换患者中,22例V2转换晚于窦性心律均起源于RVOT,VA时V2转换晚于窦性心律提示起源于RVOT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分别为100%、32.35%、100%、13.21%。结论 V3转换的流出道VT/PVCs,V2转换晚于窦性心律时提示起源于RVOT的特异性与阳性预告值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V3转换 心电图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达肝癸钠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抗凝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婧 王祖禄 +4 位作者 梁延春 杨桂棠 李世倍 于海波 韩雅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评估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华法林的起效时间有无影响及在局部注射部位瘀斑的形成是否优于依诺肝素及达肝素。方法将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2... 目的评估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用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华法林的起效时间有无影响及在局部注射部位瘀斑的形成是否优于依诺肝素及达肝素。方法将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24例,达肝素组20例及磺达肝癸钠组50人。消融术前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达肝素或磺达肝癸钠5-10d,消融术后皮下注射至少3-5d(同时应用华法林治疗),待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上升至1-8-2.0时停用。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特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疗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磺达肝癸钠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24、0/20、1/50人,比较三组血栓栓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3)三组药物在华法林INR不同的达标时间例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三组患者注射部位瘀斑情况比较:用药7天时,磺达肝癸钠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磺达肝癸钠组、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无瘀斑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66,0.21,0.15,P〈0.05),瘀斑长径明显减小(磺达肝癸钠组、依诺肝素组、达肝素组瘀斑长径分别为:0.7,2.3,3.3cm,P〈0.05),且优于依诺肝素及达肝素。结论与依诺肝素和达肝素组相比,磺达肝癸钠用于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未增加严重出血及血栓栓塞,也不影响INR的达标时间,但可以减少注射部位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磺达肝癸钠 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单中心经验
6
作者 王昊 刘海涛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朱宇 玄研华 栾波 杨桂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 目的 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 CBA)联合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房颤患者27例,分析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置入LAmbre封堵器22例(81.5%),置入Watchman封堵器5例(18.5%),其中24 mm Watchman FLX封堵器1例。术中所有患者达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并转复为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0.0±9.2)个月,12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4例(88.9%),24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22例(81.5%)。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周围残余分流和表面附壁血栓;11例患者术后12~36个月完成心脏增强CT,其中检测出周围残余分流1例(9.1%),Watchman封堵器未完全内皮化1例(9.1%);26个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重建出现表面附壁血栓1例(3.7%)。结论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且有高脑卒中风险患者,CBA联合LAAC一站式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球囊消融 左心耳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昊 杨桂棠 +5 位作者 李昭瑜 孙胜楠 崔丽杰 刘海涛 玄研华 朱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 目的评估采取不同术式对于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接受CBA治疗并完成随访的房颤患者96例,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术式:分段隔离、扩大前庭消融、左心耳隔离、上腔静脉隔离及顶壁线消融。主要研究终点为1年的成功率;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结果入选房颤患者96例并完成1年随访。其中阵发性房颤62例(64.6%),持续性房颤34例(35.4%),女性36例(37.5%),平均年龄(65.4±16.7)岁。急性PVI成功率99.0%,平均手术时间(72±24)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13±7)min,曝光量(153±86)mGy。术中3例患者出现膈神经损伤,2例在10 min后恢复,1例在6个月后恢复。未发生严重外周血管并发症、心脏压塞、左心房食道瘘、支气管损伤及死亡。96例完成1年随访,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为92.1%,持续性房颤成功率80%,总手术成功率87.9%。结论根据不同肺静脉解剖、房颤类型、不同触发灶等特点采取不同冷冻消融术式可提高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左心房肺静脉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