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值对金莲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桂军 王棽睿 +5 位作者 张永昌 王刚 陈慧媛 南辉 申何萍 林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9-545,共7页
首先从高原金莲花中提取天然染料,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确定其主要成分为花色苷.调节色素溶液的pH值,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并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研究发现,随着pH值的升高,电池的开路电... 首先从高原金莲花中提取天然染料,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确定其主要成分为花色苷.调节色素溶液的pH值,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并进行光电性能测试.研究发现,随着pH值的升高,电池的开路电压逐渐升高,但是短路电流密度却先升高后降低.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在不同pH值下,花色苷的结构会发生转换造成的.在pH=5时,该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0.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天然染料 PH值 金莲花 光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天然敏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桂军 林红 +4 位作者 王刚 张永昌 刘忆翥 陈慧媛 南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5,83,共5页
染料敏化剂是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染料敏化剂的分类及获得高效、稳定的电池时染料敏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根据天然染料敏化剂的分类,分别介绍了叶绿素类、花青素类、类胡萝卜素类以及单宁酸等天然染料作为... 染料敏化剂是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染料敏化剂的分类及获得高效、稳定的电池时染料敏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根据天然染料敏化剂的分类,分别介绍了叶绿素类、花青素类、类胡萝卜素类以及单宁酸等天然染料作为DSC敏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区别,指出对天然染料敏化剂的研究有利于降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并促进其工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敏化剂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4种高原植物染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荣荣 杨桂军 +1 位作者 王刚 杨玉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7-40,共4页
从青藏高原同一海拔的4种植物——菠菜、金莲花、喇叭花和格桑花中,分别提取天然色素,并且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4种植物色素的光学性能,以及格桑花色素和菠菜色素组装的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菠菜色素在300~500 nm和61... 从青藏高原同一海拔的4种植物——菠菜、金莲花、喇叭花和格桑花中,分别提取天然色素,并且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4种植物色素的光学性能,以及格桑花色素和菠菜色素组装的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菠菜色素在300~500 nm和610~700nm之间以及格桑花色素在300~400nm和480~600nm之间有较好的吸收峰,但格桑花色素组装的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却是菠菜色素组装的电池的2.55倍.进一步研究发现,格桑花色素在TiO2薄膜上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而菠菜色素为物理吸附,格桑花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最后,对格桑花色素的光、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其热稳定性良好,光照后吸光度值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植物 天然染料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光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慧萍 周健 +2 位作者 杨桂军 王颖 张艳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4-196,共3页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由此而产生的蓝藻水华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掌握蓝藻水华发生机理是控制蓝藻水华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生物因子以及非生物因子对蓝藻群体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蓝藻水华形成的...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由此而产生的蓝藻水华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掌握蓝藻水华发生机理是控制蓝藻水华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生物因子以及非生物因子对蓝藻群体形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蓝藻水华形成的机理,在蓝藻水华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群体形成 浮游动物 胞外多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湖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震 邹华 +1 位作者 杨桂军 许慧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9-407,共9页
为了弄清贡湖生态环境特征,基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贡湖8个采样点水环境状况的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贡湖总体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水源地附近水环境状况相对... 为了弄清贡湖生态环境特征,基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贡湖8个采样点水环境状况的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手段,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贡湖总体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而水源地附近水环境状况相对较好。蓝藻水华易发期水质透明度、悬浮物、叶绿素a、亚硝态氮、总氮时空分布差异显著(ANOVA,p<0.05)。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ANOVA,p<0.05),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2号点,最低值出现在5号点。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藻细胞密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表明藻细胞密度与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叶绿素a呈极显著相关,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冗余度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营养盐(总氮、总磷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水温、悬浮物、p H是影响浮游植物组成的主要因素。贡湖水生态环境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特征异质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受到水环境特征和空间相邻性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农业科学问题的指导作用
6
作者 王毅 管恩森 +7 位作者 尹子杰 高凯 王大海 王刚 侯金方 丛琦 杨桂军 王术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76-277,共2页
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发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总结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辩证回答解决基本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 农业基本问题 土壤质量退化 土壤污染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材料科学”全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陈慧媛 南辉 杨桂军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西部地区综合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用全英语进行“材料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法,通过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旨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专业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 全英语教学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春妮 杨桂军 +1 位作者 高映海 王丽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2,共6页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35种,年均密度为467个/L,年均生物量为1.726mg/L。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 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大型浮游动物35种,年均密度为467个/L,年均生物量为1.726mg/L。贡湖湾大型浮游动物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其中,针簇多肢轮虫年均密度为99个/L,占大型浮游动物总数量的22%,萼花臂尾轮虫年均密度为49个/L,占大型浮游动物总数量的11%。相关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颗粒悬浮物浓度(r=-0.603,P<0.05)和桡足类生物量(r=-0.670,P<0.05)呈显著负相关;枝角类数量与轮虫生物量(r=-0.606,P<0.05)显著负相关;桡足类数量与水温(r=0.596,P<0.05)和总磷(r=0.596,P<0.05)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枝角类生物量(r=0.776,P<0.01)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贡湖湾 大型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天然染料共敏化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寿东 王刚 +4 位作者 杨桂军 南辉 陈慧媛 林红 闫志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从高原型朱砂垒牡丹和胡萝卜中提取牡丹花染料和类胡萝卜素染料,对提取、提纯的染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牡丹花和类胡萝卜素染料的纯度均达到90%以上。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染料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染料敏化太... 从高原型朱砂垒牡丹和胡萝卜中提取牡丹花染料和类胡萝卜素染料,对提取、提纯的染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牡丹花和类胡萝卜素染料的纯度均达到90%以上。染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稳定性测试,发现染料稳定性良好,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敏化剂。通过电化学方法对单一染料和共敏化染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敏化染料不仅拓宽了光谱吸收范围,而且激发态氧化电位与TiO_2导带能级相匹配。当共敏化比例为1∶1时,共敏染料具有更佳的激发态和基态氧化电位,对其稀释3倍和调节pH=3,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0.935%和1.130%,是共敏化比例为1∶1时的1.13和1.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共敏化 激发态和基态氧化电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