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校美 肖红叶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101,共16页
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会显著降低中国整体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但该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同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 利用2003-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会显著降低中国整体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但该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同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对中国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当人均收入水平低于19821元(2007年以前)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未对中国资源错配产生显著影响;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19821元小于49542元(2008-2014年)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可以缓解资本错配,但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当人均收入水平大于49542元(2015年以后)时,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协同发展通过提高金融深化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OFDI 协同发展 资源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深化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市场选择与政府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校美 谭人友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69,共19页
文章基于市场选择与政府行为的视角,将资本深化分解为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深化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涨... 文章基于市场选择与政府行为的视角,将资本深化分解为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深化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涨引致的资本深化能显著的促进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却对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与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政府投资引致的资本深化达到0.057左右,目前越过该临界值的制造业行业有20个,且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制造业。而未越过该临界值的制造业行业有8个,主要分布于轻工业制造业。这一研究结果为中国"去库存、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上涨 政府投资 资本深化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会影响技术创新吗?——来自G20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校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3,共9页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6年G20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6年G20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4.61左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该临界值时,它能促进技术创新;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该临界值时,它又会抑制技术创新。目前G20中越过该临界值的国家和组织有12个,它们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和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影响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临界值的重要因素,且采用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都能使该临界值增大。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引外资能促进对外投资吗——基于新兴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校美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76,共1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呈现出了双双增长的态势,那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吸引外资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吗?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呈现出了双双增长的态势,那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吸引外资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吗?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基础,分析了吸引外资促进对外投资的内在机制,并运用14个新兴经济体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吸引外资能显著地促进东道国的对外投资;并且吸引外资对东道国对外投资促进作用的大小与东道国的特征密切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丰裕、市场规模越大、市场关联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外资 对外投资 投资发展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行为倾向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校美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8,共14页
为探讨企业行为倾向对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构造技术溢出变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作为知识拥有者的跨国公司并不总是采取各种措施阻止自身拥有的各种知识的扩散,而作... 为探讨企业行为倾向对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构造技术溢出变量,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作为知识拥有者的跨国公司并不总是采取各种措施阻止自身拥有的各种知识的扩散,而作为知识吸收者的东道国企业也可能缺乏吸收外资方知识的积极性.技术溢出是复杂的渐进演进过程,其中,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间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溢出结果除了受到东道国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外,还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倾向与双方的策略互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服务贸易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校美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6,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细分行业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看,从欧盟的服务进口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第二,从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运输服务进口... 本文分析了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并利用细分行业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总体上看,从欧盟的服务进口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第二,从服务进口分项层面上看,运输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服务进口、专业和技术服务进口、保险服务进口、专利和特许费进口、通信服务进口、信息和计算机服务进口、经营租赁进口。第三,从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行业层面来看,从欧盟的服务进口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制造业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5,共7页
劳动力成本是否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2001—2013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劳动力成本是否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2001—2013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呈现"U"型关系:当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于门槛值0.1246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单位劳动力成本高于该门槛值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和企业应该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工业结构 门限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分工、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1,共6页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2001年~2013年期间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 笔者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2001年~2013年期间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总体上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初期,有利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随着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又会抑制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