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和盆地西缘柔起岗地区变质岩系锆石U-Pb年龄——原岩最老沉积时代及物源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9 位作者 杨栓海 王伟峰 魏立勇 孙雨 李飞 刘满年 赵长存 李佐臣 杨高学 陈力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114,共22页
共和盆地西缘原划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发育一套低级变质的灰色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岩及黑云石英片岩组合,该套变质岩系原岩沉积时代及变质基底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采自青海省兴海县柔起岗地区的两件片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 共和盆地西缘原划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发育一套低级变质的灰色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岩及黑云石英片岩组合,该套变质岩系原岩沉积时代及变质基底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采自青海省兴海县柔起岗地区的两件片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原岩沉积时代、沉积物源及基底构造亲缘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套片岩两件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可明显分为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两个主年龄谱以及中元古代的两个次年龄谱,新元古代主年龄谱分别为688~908 Ma和711~841 Ma,峰值年龄为788 Ma和780 Ma,古元古代主年龄谱分别为1871~2174 Ma和1832~2194 Ma,峰值年龄为2140 Ma和2072 Ma,中元古代两个次年龄谱分别为1520~1638 Ma和1271~1276 Ma,峰值年龄为1635 Ma和1275 Ma。片岩最小碎屑锆石年龄值688 Ma限定了其原岩的最老沉积时代。塔洞片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表明其碎屑物质来源较为复杂,物源主体来自周邻造山带的西秦岭、东昆仑和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前寒武纪块体,扬子板块对其沉积物源亦有部分贡献,而华北板块没有对其提供沉积物源。更为重要的是,该套片岩锆石U-Pb年龄谱突出显示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年龄信息,而没有华北板块典型的1850Ma和2500Ma左右的特征,结合区域资料认为西秦岭源区基底与东昆仑地块、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地块等一样表现出扬子板块的构造亲缘性,源区基底固结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变质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激素处理对草果结实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治中 王慷林 +2 位作者 杨栓海 尹五元 贾荣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3-216,共4页
为了在既定的种植条件下,探讨草果盛花期施用复合肥、磷肥以及激素处理对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结实率和果实单粒重的影响的最佳处理方式,以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人工林下种植5年生草果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 为了在既定的种植条件下,探讨草果盛花期施用复合肥、磷肥以及激素处理对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结实率和果实单粒重的影响的最佳处理方式,以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人工林下种植5年生草果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5月进行多因素混合水平正交施肥及激素处理试验,辅助措施为人工授粉。于草果收获期计算不同施肥和激素处理方式下草果结实率及果实单粒重。结果表明,每蓬施用0.4 kg磷肥,0.5 kg复合肥,100 mg/L GA3处理后果实单粒重平均值达到20.55 g,比对照处理增长65.4%;结实率达到31.25%,比对照处理增长193.97%。因此,在既定种植条件和种植模式下,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的施肥及激素处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草果结实量,为草果丰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施肥措施 激素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