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miR-29a、GDF-15的影响
1
作者 杨树涵 任彦锋 +2 位作者 王增夏 邢永生 王志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0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艾司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24 h,比较两组安全性、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学、miR-29a、GDF-15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症状性低血压、症状性心动过缓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K-MB、cTn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TnI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 d、1周miR-29a、GDF-15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1周miR-29a、GDF-15低于治疗3 d(P<0.05)。艾司洛尔组治疗3 d、治疗1周miR-29a、GDF-1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应用于行PCI术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并降低血清miR-29a、GDF-15水平,同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艾司洛尔 安全性 炎性因子 miR-29a GDF-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和锌指蛋白A20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红伟 邢永生 +4 位作者 王志方 杨树涵 刘艳宾 苏淑红 金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外...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652.63±246.82)ng/L vs(652.48±114.05)ng/L,0.20±0.03 vs 0.06±0.02,P<0.01]。与单支病变比较,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多支病变高于双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 mRNA表达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2.368,95%CI:1.002~5.439,P=0.024;OR=2.126,95%CI:0.985~4.813,P=0.036)。结论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E类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冠心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动脉粥样硬化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冠脉内血流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邢永生 王成 +6 位作者 杨树涵 刘艳宾 金卫东 侯永兰 王鹏飞 刘振 韩明磊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冠脉内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患者80例,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级别、住院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冠脉内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患者80例,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级别、住院期间及治疗2个月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0.0%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治疗2个月后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7.5%、35.0%,对照组则分别为10.0%、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AMI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状况,降低AMI急诊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食物频率法与三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的比较
4
作者 杨依凡 王辉 +5 位作者 孙玲玲 王明月 杨树涵 王佑新 邢云飞 付竹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1期75-79,84,共6页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食物频率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探究其是否可用于孕期妇女的膳食调查及规模人群营养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在孕早期(10~13w^(+6) d)完成食物频率(FFQ)调查,并收集到3天24小时膳食回顾(3days 24HR)数据的111名孕妇作为调查... 目的:对自行编制的食物频率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探究其是否可用于孕期妇女的膳食调查及规模人群营养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在孕早期(10~13w^(+6) d)完成食物频率(FFQ)调查,并收集到3天24小时膳食回顾(3days 24HR)数据的111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摄入量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程度;采用Bland-Altman图用于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平均总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结果:使用FFQ调查与3 days 24HR调查对热量、主食及蔬菜的摄入量估计无统计学差异。热量、三大宏量营养素的Spearman相关系数范围为0.249(脂肪)~0.529(蛋白质)。除主食、薯类、菌藻类及水果外,其他食物组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系数范围为0.180(粗粮)~0.578(奶制品)。BlandAltman图显示,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的比值均在1附近。结论:本研究设计的较为短小的食物频率问卷的效度较好,可以用于孕期孕妇的膳食调查,也可用于开展大规模人群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Q调查 3 days 24HR膳食调查 孕期妇女 效度 Spearma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彦锋 郭晶晶 +4 位作者 王增夏 冯蕊涵 王雪宁 杨树涵 邢永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与对照组(n=52)单纯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氧、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BP)和动脉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发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发心房颤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低于观察组,但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3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血氧的改善更显著,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体外膜肺氧合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障碍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甄雷 王晓 +4 位作者 曾亚平 范婧尧 杨树涵 聂绍平 魏永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DB)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住院的CAD患者824例,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入院7天内行睡眠呼吸...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DB)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住院的CAD患者824例,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入院7天内行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SDB(AHI≥15次/小时)和非SDB(AHI〈15次/小时)两组,计算SYNTAX评分与残余SYNTAX评分,评价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 SDB患者占51.5%(424/824)。与非SDB组相比,SDB组男性比例更高(86.1% vs. 80.8%,P〈0.05),体质指数更高(27.56±3.46 vs. 25.80±3.32,P〈0.05);SDB组高血压和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于非SDB组;SDB组2支以上病变比例更高(P〈0.05),更多的接受了PCI(P〈0.05)和支架术(P〈0.05)。与非SDB患者相比,SDB患者SYNTAX评分有升高趋势(中位数13 vs. 11,P=0.08),PCI后残余SYNTAX评分SDB组明显高于非SDB组(中位数6 vs. 4,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SD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完全血运重建比例较低,其远期预后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冠状动脉疾病 SYNTAX评分 残余SYNTAX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