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史的分合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树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5,共5页
神话是人类重要的一种原始文化形态,是每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起点与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每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就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从周代起,便对神话进行了历史化的改造,以至... 神话是人类重要的一种原始文化形态,是每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起点与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继续发展,每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就走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从周代起,便对神话进行了历史化的改造,以至形成其他国家难以与之比肩的历史文学。这种历史文学发展至《史记》,文史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与完美。之后,文史逐渐易辙,然而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已打上了“史”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一体 神话历史化 高度结合 分离易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炳军教授《春秋文学系年辑证》获学界好评
2
作者 杨树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由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邵炳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春秋文学系年辑证》一书出版后获得一致好评。学界普遍认为,作者运用“文学年代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大... 由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邵炳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春秋文学系年辑证》一书出版后获得一致好评。学界普遍认为,作者运用“文学年代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大文学”观的研究视野,展示出了独创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系年 春秋 教授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博士生导师 文化研究 上海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语文作品讲析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3
作者 杨树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9期48-51,共4页
作品讲析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的作品可在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中泛讲,有的则需要专门精讲。精讲要开掘具体作品这个“点”的认识与审美价值,泛讲则侧重于搞清此作品与文学史、文体这个“面”的关系。精讲可分阅读翻译、分析... 作品讲析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的作品可在文学史常识或文体综述中泛讲,有的则需要专门精讲。精讲要开掘具体作品这个“点”的认识与审美价值,泛讲则侧重于搞清此作品与文学史、文体这个“面”的关系。精讲可分阅读翻译、分析鉴赏等几个环节,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便能提高作品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选择 阅读翻译 分析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传记结构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0-74,共5页
作家对生活的感情与认识,影响着他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等生活材料的安排与组织,而作品合理、独特的组织方式与内部结构,又会使作品更有效地表现作家独具的感情与认识.中国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之所以能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异常深切... 作家对生活的感情与认识,影响着他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等生活材料的安排与组织,而作品合理、独特的组织方式与内部结构,又会使作品更有效地表现作家独具的感情与认识.中国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之所以能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异常深切.将作者的认识表现得异常深刻,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有独特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命运 人物传记 史记 司马迁 特征 项羽本纪 类传 刺客列传 主题 蔺相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字丹心沥青血——水云诗词评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树增 《齐鲁学刊》 198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吴县人,约生于宋淳祜八年(1248)前后,卒于元延祜五年(1318)。曾以词章、琴技给事度宗宫掖,国亡,随宋三宫北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秋乞黄冠南归后,浪游江湖以终。他一生经历了宋亡前后的历史时期,在其生命与创作...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吴县人,约生于宋淳祜八年(1248)前后,卒于元延祜五年(1318)。曾以词章、琴技给事度宗宫掖,国亡,随宋三宫北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秋乞黄冠南归后,浪游江湖以终。他一生经历了宋亡前后的历史时期,在其生命与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诗词作品,见于世的有《水云集》、《湖山类稿》,今人唐圭璋、孔凡礼辑到不少汪元量的佚词伏诗,分别辑入《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文史》十五辑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贾似道 补辑 统治者 资治通鉴 文史 汪元量 湖州 江南 宫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艺术略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76-81,75,共7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司马迁第一个系统地给人物写传记,他的《史记》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特征,代表了汉代文学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最重要、最稳定的本质特点,至今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发展史 先秦史 历史人物 人物传记 艺术风格 农民起义 历史事实 历史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68-73,共6页
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他对古奥的传统书面语进行了改造,对社会流传的口头语进行了合理吸收,创造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的书面语,用这种具有新规范的文言来塑造传记人物形象,来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使《史记... 司马迁是汉代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他对古奥的传统书面语进行了改造,对社会流传的口头语进行了合理吸收,创造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又富有表现力的新的书面语,用这种具有新规范的文言来塑造传记人物形象,来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使《史记》具有了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特征。《史记》传记有抒情、有议论、有描写,但主要的方法是通过记叙来写人记事,主要记叙传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以实际行为来表现自己,叙述人的语言常起介绍、联贯人物和事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刘邦 项羽本纪 汉武帝 高祖本纪 淮阴 张良 世家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论语》看孔子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树增 侯宪林 《河北学刊》 1986年第1期58-62,共5页
中国历史从西周到鸦片战争,一直是封建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这一生产方式经历过两大发展阶段,即: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生产方式阶段.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变革时期.当时,铁制工具的应用,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 中国历史从西周到鸦片战争,一直是封建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这一生产方式经历过两大发展阶段,即: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生产方式阶段.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变革时期.当时,铁制工具的应用,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封建领主的统治地位,买卖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土地私有制,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形式,这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新经济制度的确立,为新兴阶级的壮大,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新的理论思想体系,他的思想较为集中地记载在《论语》之中,他的经济思想就是其理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新兴地主阶级 经济思想 《论语》 封建领主 “均” 地主经济 劳役地租 土地私有制 孔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