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锥形掺镱光纤实现20 kW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虎
潘志勇
+15 位作者
陈子伦
马鹏飞
刘伟
杨欢
闫志平
王蒙
奚小明
李智贤
杨保来
杨林永
黄良金
黄值河
曹涧秋
王小林
王泽锋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锥形光纤能够有效兼顾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模式控制,具备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的潜力。近期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锥形掺镱光纤,采用1 018 nm光纤激光后向级联泵浦实现了20.2 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因子平均值优于2,拉曼抑制比为33...
锥形光纤能够有效兼顾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模式控制,具备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的潜力。近期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锥形掺镱光纤,采用1 018 nm光纤激光后向级联泵浦实现了20.2 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因子平均值优于2,拉曼抑制比为33 dB。研究结果展示了锥形光纤在实现万瓦级高光束质量激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级联泵浦
锥形光纤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及全光纤超荧光光源的研制(特邀)
2
作者
朱晰然
张斌
+3 位作者
陈子伦
赵得胜
杨林永
侯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1,共8页
中红外超荧光光源具有光谱范围宽、空间相干性好、时域稳定性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但受限于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目前普遍利用空间结构泵浦产生。文中根据拉锥光纤侧面耦合的原理,在125μm包层直径的无源双包层氟化物光纤上实现了中...
中红外超荧光光源具有光谱范围宽、空间相干性好、时域稳定性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但受限于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目前普遍利用空间结构泵浦产生。文中根据拉锥光纤侧面耦合的原理,在125μm包层直径的无源双包层氟化物光纤上实现了中红外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研制,该合束器泵浦光耦合效率达82.3%,可承受的最大泵浦功率达87.5 W。通过在中红外增益光纤上制得侧面泵浦合束器,实现了全光纤中红外超荧光光源产生,前后向输出的中红外超荧光最高功率和为91.09 mW(后向输出53.67 mW,前向输出37.42 mW),输出光谱范围从2702 nm覆盖至2830 nm。在中红外超荧光总输出功率为33.03 mW时,获得了108 nm的最宽20 dB带宽。文中实现的中红外全光纤超荧光光源克服了以往空间泵浦复杂度高、调节难的问题,对推动中红外超荧光光源的进一步功率放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纤光源
超荧光光源
侧面泵浦合束器
氟化物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锥形掺镱光纤实现20 kW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虎
潘志勇
陈子伦
马鹏飞
刘伟
杨欢
闫志平
王蒙
奚小明
李智贤
杨保来
杨林永
黄良金
黄值河
曹涧秋
王小林
王泽锋
陈金宝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摘
锥形光纤能够有效兼顾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模式控制,具备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的潜力。近期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锥形掺镱光纤,采用1 018 nm光纤激光后向级联泵浦实现了20.2 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因子平均值优于2,拉曼抑制比为33 dB。研究结果展示了锥形光纤在实现万瓦级高光束质量激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级联泵浦
锥形光纤
光束质量
Keywords
fiber laser
tandem pump
tapered fiber
beam quality
分类号
TN24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及全光纤超荧光光源的研制(特邀)
2
作者
朱晰然
张斌
陈子伦
赵得胜
杨林永
侯静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
国防科技大学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05374)
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SKL2021KF07)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20080,CX20220078)。
文摘
中红外超荧光光源具有光谱范围宽、空间相干性好、时域稳定性高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但受限于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目前普遍利用空间结构泵浦产生。文中根据拉锥光纤侧面耦合的原理,在125μm包层直径的无源双包层氟化物光纤上实现了中红外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研制,该合束器泵浦光耦合效率达82.3%,可承受的最大泵浦功率达87.5 W。通过在中红外增益光纤上制得侧面泵浦合束器,实现了全光纤中红外超荧光光源产生,前后向输出的中红外超荧光最高功率和为91.09 mW(后向输出53.67 mW,前向输出37.42 mW),输出光谱范围从2702 nm覆盖至2830 nm。在中红外超荧光总输出功率为33.03 mW时,获得了108 nm的最宽20 dB带宽。文中实现的中红外全光纤超荧光光源克服了以往空间泵浦复杂度高、调节难的问题,对推动中红外超荧光光源的进一步功率放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红外光纤光源
超荧光光源
侧面泵浦合束器
氟化物光纤
Keywords
mid-infrared fiber source
superfluorescent fiber source
side-pumping combiner
fluoride fiber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锥形掺镱光纤实现20 kW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肖虎
潘志勇
陈子伦
马鹏飞
刘伟
杨欢
闫志平
王蒙
奚小明
李智贤
杨保来
杨林永
黄良金
黄值河
曹涧秋
王小林
王泽锋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红外侧面泵浦合束器及全光纤超荧光光源的研制(特邀)
朱晰然
张斌
陈子伦
赵得胜
杨林永
侯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