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门峡市冰雹灾害风险评估
- 1
-
-
作者
杨林博
-
机构
三门峡市气象局
-
出处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6期111-116,共6页
-
基金
三门峡市气象局科技项目(SQ202302)。
-
文摘
[目的]三门峡市汛期冰雹多发,易给当地特色农业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冰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辨识高风险区,为更为有效地指导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降雹、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财政收入和防雹能力建设等数据对三门峡市冰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各因子及其权重建立三门峡市冰雹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计算各因子的冰雹灾害风险指数:将各项数据叠加得到三门峡市冰雹灾害风险指数,并对高低风险区进行了划分。[结果]高风险、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崤山南北两侧的河谷一带,其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4%。[结论]应重点关注高风险、中高风险区的防雹减灾工作。评估结果可为三门峡市冰雹防灾减灾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冰雹灾害风险
人工防雹
GIS
遥感
-
Keywords
hail disaster risk
artificial hail suppression
GIS
remote sensing
-
分类号
P48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2006—2021年三门峡市雹云路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林博
-
机构
三门峡市气象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3期162-166,共5页
-
基金
三门峡市气象局科技项目(SQ202004)。
-
文摘
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并结合地形数据和冰雹资料,对2006—2021年三门峡市雹云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雹云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年均路径数量7.56条,1 d内雹云主要集中出现在11:00—21:00,其中15:00数量最多。生命史在60~90 min之间的雹云数量最多,夜间出现雹云的概率比白天低,但平均小时内持续时间夜间明显比白天长。线性雹云路径占比61.16%,包含局地系统和外来系统,主要有西北、西南、西、北4个来向;非线性雹云路径占比38.84%,均为局地系统。无论是线性路径还是非线性路径,在崤山两侧均存在明显的集中区域。海拔高度上存在600 m和1000 m 2个雹云位置点集中区域,分别对应丘陵和山区地形的雹云高发区。
-
关键词
雹云路径
线性雹云
非线性雹云
时空分布
河南三门峡
2006—2021年
-
分类号
P48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河南商丘市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 3
-
-
作者
杨林博
-
机构
商丘市气象局
-
出处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9期24-30,共7页
-
文摘
近些年我国城市内涝发生频次显著增加,内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利用降水、数字高程模型、人口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对河南商丘市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根据各因子及其权重建立商丘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计算各因子的内涝灾害风险指数,将各项数据叠加得到商丘市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指数,并对高低风险区进行了划分,发现高风险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风险高低分布从中心向四周递减;最后依据内涝积水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检验,得出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关键词
城市内涝
数字高程
风险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商丘市
-
Keywords
urban waterlogging
DEM
risk evaluation
GIS
Shangqiu City
-
分类号
TV12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
-
题名2000—2021年三门峡市冰雹时空分布特征
- 4
-
-
作者
汤晨冰
杨林博
-
机构
三门峡市气象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6期149-152,156,共5页
-
基金
三门峡市气象局科技项目(SQ202004)。
-
文摘
利用2000—2021年三门峡市冰雹资料,对三门峡市近22年冰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1年,三门峡市降雹次数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周期约为10年;全市6—8月降雹次数占到了全年次数的87%,在月分布方面,上旬、中旬、下旬的降雹次数各存在1个高峰;日内降雹主要集中在12:00—22:00,高峰期集中在16:00—17:00。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5月降雹主要集中在灵宝市,6—7月降雹范围显著增大,密集区位于崤山南北两侧、熊耳山西侧以及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8月全市降雹范围减小,密集区位于崤山北侧和渑池县境内。整体来看,在主汛期6—8月,崤山南北两侧的山区及河谷地带易成为降雹的密集区及高发区。
-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强对流
人工影响天气
河南三门峡
2000—2021年
-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