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力、本质、思维:新定义题型教学的三个着力点——“素养导向的高考数学新题型”课例点评
1
作者 杨林军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5年第4期19-22,共4页
素养导向的高考数学新题型是指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多项选择题、结构不良题、逻辑题、判断题、举例题、数据分析题、新定义题等题型,针对题型进行高考备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题型的特点,掌握解决新题型的一般思维策略,在运用策略解... 素养导向的高考数学新题型是指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多项选择题、结构不良题、逻辑题、判断题、举例题、数据分析题、新定义题等题型,针对题型进行高考备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题型的特点,掌握解决新题型的一般思维策略,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关键能力,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重构知识体系,优化思维品质,也就是说指向的是数学核心素养.因此,高考数学新题型的教学着力点应该放在高考数学关键能力提升、知识本质理解与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及其思维品质的优化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数学新题型 关键能力 数学本质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产物特性及其对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孙宗康 郑锁祺 +1 位作者 詹凌霄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618,共7页
在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中试平台上开展了喷雾蒸发试验,对喷雾干燥产物颗粒特性的形貌、组分以及流动性等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对电除尘器运行和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蒸发析出盐分多为大片状结构,... 在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中试平台上开展了喷雾蒸发试验,对喷雾干燥产物颗粒特性的形貌、组分以及流动性等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对电除尘器运行和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蒸发析出盐分多为大片状结构,部分粉煤灰颗粒通过晶桥连接,出现明显团聚;干燥产物晶型包括MgSO_(4)、CaSO_(4)·0.5H_(2)O、SiO_(2)和NaCl等;废水喷雾蒸发对飞灰颗粒有一定团聚作用,有利于提升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塔底蒸发产物流动性整体介于可出流粉体和具有内聚力粉体之间,随着塔底蒸发产物含水率升高,流动性变差;实验工况下,脱硫废水中约90%的氯元素进入蒸发产物并进入主烟道,主烟道飞灰氯含量略有上升,但仍能满足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旋转喷雾 干燥 飞灰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塔烟气分布器优化设计
3
作者 陈沾兴 詹凌霄 +1 位作者 陈海杰 杨林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8-880,共13页
为了实现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塔烟气分布器的优化设计,降低塔体阻力并提升蒸发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FD和LG-GPR-CIAL模型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CFD技术模拟干燥塔内流场分布,构建了稳态气液耦合模型获取样本;其次,引入LG-GPR-CIAL... 为了实现脱硫废水旋转喷雾干燥塔烟气分布器的优化设计,降低塔体阻力并提升蒸发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FD和LG-GPR-CIAL模型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CFD技术模拟干燥塔内流场分布,构建了稳态气液耦合模型获取样本;其次,引入LG-GPR-CIAL模型,利用高斯过程回归(GPR)构建代理模型,并借助遗传算法(GA)最小化留一法均方误差(LOO-MSE)以优化GPR模型超参数,主动学习策略采用置信度与重要性边界相结合的采样策略,每次仅选取置信区间最大且目标函数最优的一个点进行采样,实现样本量最小化与模型精度提升的双重目标;第三,通过调整内外导流板的几何参数,实现了对烟气分布器的优化设计,通过主动学习策略不断引入新的样本点,提高模型精度,最终确定最优解;最后,通过1个600MW燃煤机组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系统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烟气分布器增加了出口气流的均匀性,降低了气流湍流强度,在保证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10.05%的干燥塔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喷雾干燥塔 烟气分布器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蒸发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特性
4
作者 孙宗康 陈恒 +2 位作者 顾丽燕 詹凌霄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5-770,共6页
针对脱硫废水旁路热烟气蒸发技术存在的汞再释放问题,研究了脱硫废水蒸发过程中汞的分布和释放机理,考察了烟气温度、废水组分(Cl^(-)、SO_(3)^(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废水中94.1%的汞可释放到气相中,释放过程可分为3... 针对脱硫废水旁路热烟气蒸发技术存在的汞再释放问题,研究了脱硫废水蒸发过程中汞的分布和释放机理,考察了烟气温度、废水组分(Cl^(-)、SO_(3)^(2-))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废水中94.1%的汞可释放到气相中,释放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气态Hg0是最初蒸发过程中汞释放的主要来源;随后,由于氯化物的水解,生成氯氧化气氛,诱导Hg0的均匀氧化;废水蒸发结束时,HgS和HgO热解会释放出少量的Hg。此外,废水蒸发温度越高,汞的稳定性越差;废水中SO_(3)^(2-)和Cl^(-)质量浓度对气态Hg0、Hg^(2+)释放比例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发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主干·注重综合·突出能力·强化思维——2024年高考“函数与导数”专题命题分析
5
作者 杨林军 肖志军 周当侠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9期25-34,共10页
通过对2024年高考函数与导数试题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多个维度的梳理,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一些共性特点,并通过对典型问题的题例分析,总结出“立足主干,注重综合,突出能力,强化思维”的命题主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考复习... 通过对2024年高考函数与导数试题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多个维度的梳理,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一些共性特点,并通过对典型问题的题例分析,总结出“立足主干,注重综合,突出能力,强化思维”的命题主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考复习应回归课程标准、重视教材、强化基础、提升关键能力、优化思维品质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与导数 思维能力 问题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应工程法的脱硫废水液滴蒸发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亮 李令刚 +4 位作者 张娟 李昂 陈嘉玮 潘丹萍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7-1655,共9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干燥塔进口烟气温度、进口烟气流量、塔径对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设备中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为完善液滴蒸发传热传质模型,使用反应工程法(REA)中的液滴表观活化能函数描述液滴的传热传质过程,并将其...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干燥塔进口烟气温度、进口烟气流量、塔径对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设备中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为完善液滴蒸发传热传质模型,使用反应工程法(REA)中的液滴表观活化能函数描述液滴的传热传质过程,并将其编译到离散相计算过程中。结果表明:提高进口烟气温度与进口烟气流量,可缩短液滴的蒸发停留时间和竖直蒸发距离;增大干燥塔塔径可延长高温烟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增大旋流强度,进而加快液滴的换热蒸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液滴蒸发 旋转喷雾 反应工程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浓缩液旋转喷雾蒸发及其产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杰 麻晓越 +3 位作者 魏新 詹凌霄 陈恒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56-1662,共7页
在旋转喷雾蒸发中试平台上开展了脱硫废水浓缩液喷雾蒸发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浓缩倍率的废水雾化液滴群蒸发特性,并对蒸发产物进行了微观形貌、组分的表征及吸湿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入口烟气条件下(360℃温度、500 m^(3)/... 在旋转喷雾蒸发中试平台上开展了脱硫废水浓缩液喷雾蒸发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浓缩倍率的废水雾化液滴群蒸发特性,并对蒸发产物进行了微观形貌、组分的表征及吸湿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入口烟气条件下(360℃温度、500 m^(3)/h体积流量),随着废水浓缩倍率增加,塔内平均温度略微提升,塔出口水汽体积分数降低,当气液比大于9500 m^(3)/m^(3)时,旋转喷雾蒸发工艺对不同浓缩倍率的脱硫废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均能保证产物含水率低于2%;低浓缩倍率的脱硫废水蒸发产物盐分占比较小,吸湿性较弱,但高浓缩倍率废水蒸发产物中的结晶盐含量显著增加,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浓缩 旋转喷雾蒸发 干燥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5种致病菌
8
作者 肖艳霞 董志军 +3 位作者 杨林军 朱家强 潘娟 钱云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设计特异探针以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单碱基延伸,延伸产物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上进行检测。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的探针分子量分别为4848、5435、5890、6560、7096 Da,单基因延伸后探针的分子量分别为5119 Da(加A)、5697 Da(加T)、6137 Da(加C)、6822 Da(加T)、7383 Da(加G)。最终确定的体系方法通过重现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人工污染水产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以混合5种菌DNA的样本为模板做核酸质谱检测,对应的5个探针可以同时延伸,延伸效率大于80%,在以干扰菌为模板的样本中不会检出上述5种菌,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150、350、160、130、180 CFU/mL。结论此方法展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满足一次反应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上述5种微生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单碱基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低温烟气余热浓缩过程中组分变化及腐蚀风险
9
作者 陈海杰 麻晓越 +3 位作者 魏新 周浩 詹凌霄 杨林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3-440,共8页
脱硫废水浓缩减量有利于降低旁路高温烟气蒸发工艺煤耗,但针对脱硫废水浓缩过程中的组分变化及腐蚀风险鲜有报道。利用低温烟气余热浓缩平台研究了脱硫废水浓缩过程中水质变化,并采用粒度分析仪及微观形貌表征手段分析了浓缩期间固体析... 脱硫废水浓缩减量有利于降低旁路高温烟气蒸发工艺煤耗,但针对脱硫废水浓缩过程中的组分变化及腐蚀风险鲜有报道。利用低温烟气余热浓缩平台研究了脱硫废水浓缩过程中水质变化,并采用粒度分析仪及微观形貌表征手段分析了浓缩期间固体析出特征,并使用年腐蚀速率表征了不同金属材料在浓缩废水中的腐蚀风险。结果表明:随浓缩进行废水电导率持续增加,最高可达45 mS/cm,其pH最低可下降至1~2;浓缩过程中多数离子浓度呈线性增长趋势,但受结晶析出和共存离子影响,Ca^(2+)和SO_(4)^(2-)浓度存在波动;浓缩期间析出颗粒存在团聚现象,分布逐渐从单峰分布转变为双峰分布,峰值粒径从12μm上升至75μm;金属材料腐蚀速率与废水浓缩倍率及环境温度相关,当浓缩倍率为4.5倍,水浴温度40℃时,304不锈钢在浓缩脱硫废水中腐蚀速率(0.127 mm/a)低于20#碳钢(1.211 mm/a),耐腐蚀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浓缩 低温烟气 余热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蒸发系统对燃煤电厂水平衡及氯平衡的影响
10
作者 于航 梁达扬 +5 位作者 余子炎 陈恒 林理量 赵宁 孙宗康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5-1940,1947,共7页
以某电厂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该系统对全厂水平衡及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蒸发造成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降低2~5 K,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艺水的用量;旁路蒸发系统投运后,约有3%氯离子再释放为气态HCl,造... 以某电厂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该系统对全厂水平衡及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蒸发造成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降低2~5 K,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艺水的用量;旁路蒸发系统投运后,约有3%氯离子再释放为气态HCl,造成干燥塔出口氯质量浓度提升至75.6 mg/m^(3);剩余的氯引入飞灰中,造成主烟道飞灰中氯质量分数上升至1 mg/g;虽然飞灰中氯含量有所增加,但对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影响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蒸发 水平衡 氯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液滴低温浓缩蒸发特性
11
作者 戚江平 杨志国 +5 位作者 李丹 曲欣 梅永平 周浩 詹凌霄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1-937,共7页
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平台和逆流喷淋低温烟气浓缩装置,对脱硫废水在高湿环境下的浓缩蒸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烟气湿度、气体流速和水质对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废水浓缩蒸发析出的晶体形貌及氯释放特性,以及影响低温烟气... 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平台和逆流喷淋低温烟气浓缩装置,对脱硫废水在高湿环境下的浓缩蒸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烟气湿度、气体流速和水质对废水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废水浓缩蒸发析出的晶体形貌及氯释放特性,以及影响低温烟气余热浓缩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脱硫废水单个液滴低温浓缩蒸发过程可分为收缩、膨胀和结晶3个阶段;随着烟气湿度增加,液滴蒸发速率下降,湿球温度升高,最终结晶程度有所下降;气速增大缩短了液滴收缩段的时间,有利于加快蒸发速率,废水含固量提升将使液滴收缩至最小时的临界粒径增大,同时液滴整体温度上升;提高烟气温度、增大烟气流量和适当增加废水进液流量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余热浓缩 单液滴蒸发 高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液滴蒸发过程中氯迁移转化特性
12
作者 倪声悦 孙宗康 +3 位作者 叶华锋 李威 赵宁 杨林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1-1947,共7页
为探究脱硫废水旁路热烟气蒸发技术中氯的释放特性,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研究了温度、pH、金属阳离子对脱硫废水液滴蒸发过程中氯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废水之间氯释放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氯离子释放存在3个阶段,即自由水蒸发阶... 为探究脱硫废水旁路热烟气蒸发技术中氯的释放特性,基于单液滴蒸发实验研究了温度、pH、金属阳离子对脱硫废水液滴蒸发过程中氯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废水之间氯释放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氯离子释放存在3个阶段,即自由水蒸发阶段、壳层不稳定阶段和氯盐热分解阶段,气态HCl的释放主要发生在壳层不稳定阶段;温度升高会促进氯的挥发,尤其是在壳层不稳定阶段,温度升高会导致显著的氯损失;当pH从3增加至9,氯从溶液中挥发进入气相的比例由42.50%降低至25.60%;金属阳离子对氯释放的促进作用大小为Mg^(2+)>Ca^(2+)>Na^(+),含氯结晶盐尤其是MgCl_(2)·6H_(2)O热分解产生的HCl是气相氯元素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液滴 蒸发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垢剂对湿法磷酸中氟硅酸钾(钠)垢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林军 张允湘 +1 位作者 钟本和 任成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用静态法试验了十余种阻垢剂的防垢效果 ,并研究了阻垢剂对氟硅酸钾 (钠 )结晶生长的动力学及其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羧酸 (盐 )和有机膦酸复配使用可改善阻垢性能 ,阻垢率可达 4 5 %~ 6 0 % ;阻垢剂可使氟硅酸钾 (钠 )结晶... 采用静态法试验了十余种阻垢剂的防垢效果 ,并研究了阻垢剂对氟硅酸钾 (钠 )结晶生长的动力学及其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羧酸 (盐 )和有机膦酸复配使用可改善阻垢性能 ,阻垢率可达 4 5 %~ 6 0 % ;阻垢剂可使氟硅酸钾 (钠 )结晶生长速率明显降低 ,晶体发生严重畸变 ,结晶诱导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磷酸 氟硅酸钾 阻垢剂 氟硅酸钠 抑制作用 结晶生长 真空过滤系统 动力学 晶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团聚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林军 赵兵 +1 位作者 姚刚 沈湘林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5,共5页
燃烧过程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控制燃烧源PM10排放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设置预处理阶段使细颗粒凝并成较大颗粒后用常规除尘设备脱除,外加声场可使PM10团聚长大;从声波团聚的宏观效果及微观机理试验2... 燃烧过程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重要来源,控制燃烧源PM10排放已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设置预处理阶段使细颗粒凝并成较大颗粒后用常规除尘设备脱除,外加声场可使PM10团聚长大;从声波团聚的宏观效果及微观机理试验2个方面对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团聚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分析了声波团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今后需继续进行的研究方向,并介绍了作者的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声波团聚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氨介质中石膏转化制硫酸钾结晶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林军 沈湘林 +1 位作者 漆嘉惠 张允湘 《海湖盐与化工》 CAS 2003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章运用连续流动法 ,在MSMPR结晶器中系统研究了石膏与氯化钾在浓氨介质中直接转化制硫酸钾 ,其工艺条件对硫酸钾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 ,并借助粒数衡算原理得到硫酸钾在氨介质中的二次成核动力学方程式 :B0 =5 6 4 13× 10 8G3 3 ... 文章运用连续流动法 ,在MSMPR结晶器中系统研究了石膏与氯化钾在浓氨介质中直接转化制硫酸钾 ,其工艺条件对硫酸钾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 ,并借助粒数衡算原理得到硫酸钾在氨介质中的二次成核动力学方程式 :B0 =5 6 4 13× 10 8G3 3 2 0 8M0 0 559t n0 .2 92 8p ;其结果可为浓氨介质中石膏直接转化制硫酸钾工业化结晶器的设计与放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钾 结晶 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知识本质理解 强化关键能力考查——2022年高考“函数与导数”专题命题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林军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2年第9期24-31,共8页
通过对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函数与导数相关试题的多角度梳理,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方面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特点,并通过对典型问题的题例分析,归纳出“注重知识本质理解,强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命题主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 通过对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函数与导数相关试题的多角度梳理,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方面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特点,并通过对典型问题的题例分析,归纳出“注重知识本质理解,强化关键能力考查”的命题主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考复习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与导数 命题特点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基础考查·强化关键能力·突出思维品质——2023年高考“函数与导数”专题命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林军 韩静波 周当侠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3年第9期22-27,共6页
通过对2023年高考函数与导数试题的多角度梳理,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方面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一些特点,并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归纳出深化基础考查、强化关键能力、突出思维品质的命题主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回归教材、强... 通过对2023年高考函数与导数试题的多角度梳理,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等方面分析试题命制中呈现的一些特点,并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归纳出深化基础考查、强化关键能力、突出思维品质的命题主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回归教材、强化基础、提升能力、优化思维的高考复习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与导数 命题特点 复习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蒸汽相变机理脱除燃烧源PM_(2.5)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霞 杨林军 +3 位作者 孙露娟 张宇 颜金培 沈湘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应用蒸汽相变原理作为脱除燃烧源PM2.5预调节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相变与常规除尘技术结合可有效脱除PM2.5,对燃煤、燃油PM2.5的脱除效率可分别提高80%,60%以上;相变核化室壁面性能,颗粒物化性质及蒸汽过饱和度对PM... 对应用蒸汽相变原理作为脱除燃烧源PM2.5预调节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蒸汽相变与常规除尘技术结合可有效脱除PM2.5,对燃煤、燃油PM2.5的脱除效率可分别提高80%,60%以上;相变核化室壁面性能,颗粒物化性质及蒸汽过饱和度对PM2.5凝并长大效果均有重要影响,采用低表面能的核化室壁面材料可明显改善蒸汽相变预调节的效果;强疏水性的燃油PM2.5颗粒凝并长大效果明显不及燃煤PM2.5颗粒,适当提高蒸汽添加量有助于增进相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相变 PM2.5 凝并长大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过程中SO_3酸雾脱除特性 被引量:24
19
作者 潘丹萍 吴昊 +2 位作者 黄荣廷 张亚平 杨林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1-316,共6页
基于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探讨了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对SO_3酸雾脱除机理,并考察了脱硫操作条件、塔入口烟气飞灰浓度及不同煤质组分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SO_3酸雾可通过脱硫浆液的... 基于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探讨了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对SO_3酸雾脱除机理,并考察了脱硫操作条件、塔入口烟气飞灰浓度及不同煤质组分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SO_3酸雾可通过脱硫浆液的吸收以及对吸附SO_3酸雾颗粒物的捕集而脱除.单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25%~50%;随着脱硫液气比和脱硫塔入口飞灰浓度增加、脱硫入口烟气温度下降,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均有所提高.实际电厂双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50%~65%,随着煤中硫分与灰分的增加,SO_3酸雾脱除效率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燃煤烟气 SO3酸雾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烟气颗粒物排放测试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心澄 黄治军 +2 位作者 潘丹萍 胡斌 杨林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针对5台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的燃煤电站机组,对其除尘单元的烟尘深度脱除能力及湿法脱硫单元的协同除尘能力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可显著降低烟尘排放水平.采用低低温电除尘、电袋复合、旋转电极及高频... 针对5台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的燃煤电站机组,对其除尘单元的烟尘深度脱除能力及湿法脱硫单元的协同除尘能力进行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可显著降低烟尘排放水平.采用低低温电除尘、电袋复合、旋转电极及高频电源等技术对除尘单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为10.89~22.94 mg/m3,除尘效率均在99.86%以上,且工况变化时脱除效率稳定.应用托盘、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技术对湿法脱硫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测试期间WFGD系统出口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09,10.48,20.40 mg/m3,WFGD系统协同除尘效率分别为87.18%,85.52%,79.80%.相比改造前烟尘协同脱除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双塔双循环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能力显著高于单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改造 除尘 湿法烟气脱硫 颗粒物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