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鸡二元(红丹、日丹)配套系研究
1
作者 杨林亚 吴化方 张俊祥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4-38,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①日丹鸡(日系来航×丹麦来航)和红丹鸡(红育×丹麦来航)产蛋量、基因的显性效应、上位效应、超显性效应较强,杂种优势明显。72周产蛋238.5枚和245.6枚,杂种优势率11.31%和19.16%... 研究结果表明:①日丹鸡(日系来航×丹麦来航)和红丹鸡(红育×丹麦来航)产蛋量、基因的显性效应、上位效应、超显性效应较强,杂种优势明显。72周产蛋238.5枚和245.6枚,杂种优势率11.31%和19.16%;饲养日总蛋重14.09kg和14.56kg,杂种优势率18.35%和24.33%。②母系饲料报酬高的杂交种,有饲料报酬也高的趋势。③经闭锁繁殖及家系选择的丹麦来航,体型清秀,体重较轻,产蛋量和饲料报酬较高,遗传性稳定,一般配合力好,是理想的杂交母系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配套系 产蛋量 杂种优势 卵用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膜温室饲养肉仔鸡的肉用性能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权松安 刘朝霞 +8 位作者 吴化方 张龙有 杨林亚 任力 景绍友 崔峰 张康利 任明珠 杨明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采用塑膜温室在陕北饲养艾维茵肉仔鸡,农户规模化大群生产。于42、49 、56 日龄随机抽样,测定其肉用生长性能、屠宰率及羽毛、血液等副产品资源量,并对内脏器官和胴体进行分离分割测定。结果表明,应用温室微生态因子综合调控... 采用塑膜温室在陕北饲养艾维茵肉仔鸡,农户规模化大群生产。于42、49 、56 日龄随机抽样,测定其肉用生长性能、屠宰率及羽毛、血液等副产品资源量,并对内脏器官和胴体进行分离分割测定。结果表明,应用温室微生态因子综合调控技术大群生产,56 日龄体重达2.32 kg,料重比2 .12∶1,育成率95 .76 % ,每只鸡盈利1 .90 元。42 、49 和56 日龄,屠宰率分别为89 .92 % 、90.68% 和90.83% ,差异不显著;腹脂率随饲养周龄增加显著提高( P< 0 .05) ;胸腿率分别为49 .43% 、49.94% 和50.22% ;内脏器官中可食用部分所占比率分别为63 .69% 、67 .96% 和68.64 % 。56 日龄屠宰副产品资源量占其活重的比率为12 .02% ,其中羽毛2 .89 % ,血液2 .47 % ,内脏4 .17 % ,头2 .49% 。干血粉产品率为26.3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膜温室 肉用仔鸡 肉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技术在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毅 杨林亚 +2 位作者 吕金殿 刘安典 朱璀 《农业工程》 2012年第S1期24-27,共4页
臭氧技术在消毒防疫方面显示出独特作用。臭氧短时间内弥散到圈舍各个角落,瞬间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类等侵染性的病菌,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同时消除异味,改善环境。臭氧技术处理饮用水可净化水质,减少或杜绝畜禽... 臭氧技术在消毒防疫方面显示出独特作用。臭氧短时间内弥散到圈舍各个角落,瞬间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类等侵染性的病菌,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同时消除异味,改善环境。臭氧技术处理饮用水可净化水质,减少或杜绝畜禽胃肠道疾病发生,提高畜禽免疫力,生产绿色肉、蛋、奶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技术 畜禽绿色养殖机 绿色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肉仔鸡体质量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李毅 梁永立 +1 位作者 吴化方 杨林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7,共3页
臭氧(O3)进入机体内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三羧循环,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设置试验Ⅰ组(饮水供臭氧组)、试验Ⅱ组(饮水+空气供臭氧组)和对照组研究臭氧对肉仔鸡体质量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 臭氧(O3)进入机体内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三羧循环,影响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设置试验Ⅰ组(饮水供臭氧组)、试验Ⅱ组(饮水+空气供臭氧组)和对照组研究臭氧对肉仔鸡体质量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组比对照组体质量增加263.63 g(P<0.01),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0.376;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值(NDHI)比对照组高2.19倍,离散度比对照组低0.483 6;鸡法氏囊病琼脂扩散试验抗体阳性率(IBD AGP)也比对照组高。说明在饮水中和空气中同时供给臭氧能够提高肉用仔鸡的体质量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肉仔鸡体质量 NDHI IBDAG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农户笼养蛋鸡环境研究 Ⅱ冬春季环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林亚 吴化方 +7 位作者 刘超 张俊祥 张德英 汤琪韦 张晓东 牛恒平 杨菁 潘春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关中地区农户笼养蛋鸡舍冬季10户、春季7户环境测定结果表明:冬季舍内温度最高、最低分别为(13.7±0.82)℃和(7.4±1.9)℃,春季为(21.3±0.6)℃和(15.6±1.4)℃,冬春两季... 对关中地区农户笼养蛋鸡舍冬季10户、春季7户环境测定结果表明:冬季舍内温度最高、最低分别为(13.7±0.82)℃和(7.4±1.9)℃,春季为(21.3±0.6)℃和(15.6±1.4)℃,冬春两季笼内平均温度分别为(9.9±1.3)℃和(17.7±0.9)℃;两季平均舍内相对湿度为(64.3±4.4)%和(59.5±19.4)%;舍内气流速度分别为0.06m/s和0.07m/s;照度分别为(19.4±5.3)lx和(45.163±37.7)lx。以上指标冬春季节除照度偏大、变异范围较宽及冬季舍温偏低外,其它均可满足蛋鸡需要。两饮水点(自来水),冬春两季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较高,细菌数量严重超标,pH值均符合饮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环境 农家 笼养蛋鸡 鸡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农户密闭式蛋鸡舍环境研究 Ⅰ夏季环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林亚 吴化方 +5 位作者 张德英 汤祺韦 牛恒平 杨菁 潘春莹 徐子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1992年7月底至8月初,选陕西关中有代表性农户5幢蛋鸡舍,进行舍温、笼温、相对湿度、照度、气流、氨气测定。对2个饮水点的水质、pH、化学耗氧量(COD)、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细菌总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最高舍温(3... 1992年7月底至8月初,选陕西关中有代表性农户5幢蛋鸡舍,进行舍温、笼温、相对湿度、照度、气流、氨气测定。对2个饮水点的水质、pH、化学耗氧量(COD)、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细菌总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最高舍温(30.93±0.58)℃,最低舍温(27.89±0.56)℃,平均舍温(30.50±0.34)℃,均在产蛋鸡舍温度上限值,舍间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水质分析,化学污染和细菌总数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鸡舍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农户笼养蛋鸡舍夏季环境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林亚 吴化方 +6 位作者 张俊祥 张德英 汤祺祎 牛恒平 杨菁 潘春莹 徐子超 《畜牧兽医杂志》 1993年第4期11-13,共3页
对陕西关中地区10幢不同形式农户笼养鸡合夏季最热月环境监测得出:舍内平均温度为30.51±0.33℃、最高温度31.54±0.57℃、最低温度27.46±0.96℃,均超过了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上限24℃。相对湿度68.5—79.9%、气流速度0.10... 对陕西关中地区10幢不同形式农户笼养鸡合夏季最热月环境监测得出:舍内平均温度为30.51±0.33℃、最高温度31.54±0.57℃、最低温度27.46±0.96℃,均超过了蛋鸡生产的适宜温度上限24℃。相对湿度68.5—79.9%、气流速度0.10—0.38m/S、照度7.1—465.61x、氨气0.41—1.55ppm。结果表明简易无窗合环境较为理想。两个饮水点的水质化学污染指标超标,细菌总数分别超标31和39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卵用鸡 笼养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蛋鸡杂交组合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化方 杨林亚 +1 位作者 张俊祥 刘舒光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0-32,共3页
经两年杂交试验,筛选出日系来航×丹麦来航(231.7枚/72周)、红育×丹麦来航(241.3枚/72周)两个产蛋量高,品质较好,生活力强的优良组合。
关键词 蛋鸡 杂交组合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