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复合型稀土转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1
作者 王研 李翠翠 +2 位作者 杨曦林 程立春 周丽娜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3-603,共11页
为提升可见光中红蓝光比例,灵活匹配植物对不同光质的需求,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本研究采用适合工业生产的高温固相法制备Y_(2)O_(3):Eu^(3+)、BaMgAl 10 O 17:Eu^(2+)、CaSrAl_(2)SiO_(7):Eu^(3+)稀土转光材料,将其混合制备成稀土转光材料... 为提升可见光中红蓝光比例,灵活匹配植物对不同光质的需求,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本研究采用适合工业生产的高温固相法制备Y_(2)O_(3):Eu^(3+)、BaMgAl 10 O 17:Eu^(2+)、CaSrAl_(2)SiO_(7):Eu^(3+)稀土转光材料,将其混合制备成稀土转光材料XT SZ,并分析不同配比XT SZ的发光性能。结果发现,按质量比1∶1∶1、2∶1∶1、2∶2∶1、4∶2∶1、6∶4∶1这5种比例制备的XT SZ保持了主要组分的物相结构,未出现新的衍射峰,表明混合过程对物相结构无显著影响。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5种比例制备的XT SZ具有相似的发光特性,但可以通过优化组分比例来进一步提升其发光性能。该材料的主发射峰主要位于约450 nm(蓝光区)和620 nm(红光区)两处,XT SZ主发射峰的红、蓝光相对强度比值与Y_(2)O_(3):Eu^(3+)配比,整体呈现正相关性,Y_(2)O_(3):Eu^(3+)、CaSrAl_(2)SiO_(7):Eu^(3+)、BaMgAl 10 O 17:Eu^(2+)的配比分别为2∶2∶1和6∶4∶1时,红、蓝光相对强度比值增幅显著。在自然光原有红蓝光不变的基础上,XT SZ可同步减少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紫外光和无效的绿光,并将两者同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红、蓝光,提升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并可通过调整配比,灵活实现XT SZ的红、蓝光相对光强,以满足植物生长对光质的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稀土 转光材料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