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湖/河水的跨季节/天混合储热技术实践与优化
1
作者 杨曙川 殷勇高 +2 位作者 李晓 赵栋霖 崔梦颖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31,共11页
热泵技术因其电热转换的高效性已成为中低温供暖领域的主要路径。然而北方冬季缺少稳定热源,因此需要将城市范围内的热源进行跨季节存储,以保证热泵系统供暖的稳定性。基于馆陶地区河水跨季节/天储热工程,利用TRNSYS搭建仿真模型,在固... 热泵技术因其电热转换的高效性已成为中低温供暖领域的主要路径。然而北方冬季缺少稳定热源,因此需要将城市范围内的热源进行跨季节存储,以保证热泵系统供暖的稳定性。基于馆陶地区河水跨季节/天储热工程,利用TRNSYS搭建仿真模型,在固定场地面积限制下对蓄热体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跨天储热的配置与策略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运行10 a后,蓄热体温升达到3.2℃,有效防止了土壤热失衡;埋管间距与深度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当间距为4 m、深度为150 m时,总管长可减小约23%。此外跨天储热应匹配谷电储热量与释热负荷,避免谷电浪费,当制热功率大时,可增大水箱容积并考虑平电释热,以提高谷电利用率,优化后年运行费用减少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储热 河水 峰谷电价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能源系统中热泵储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驿凯 赵栋霖 +1 位作者 杨曙川 殷勇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848,共10页
在双碳目标下,储能技术通过调节能源供需平衡、提高系统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区域能源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较于其他热机械式储能技术,热泵储能技术凭借其高灵活性、高储能密度、高效电-热-冷能量转换能力,逐渐成为研... 在双碳目标下,储能技术通过调节能源供需平衡、提高系统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区域能源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相较于其他热机械式储能技术,热泵储能技术凭借其高灵活性、高储能密度、高效电-热-冷能量转换能力,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区域能源系统和热泵储能技术,其次根据循环类型(基于布雷顿循环和朗肯循环)和储热/冷(显热、潜热)分类,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以应用场景为依据,将热泵储能技术的应用归纳为3类,梳理当前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不同应用场景下热泵储能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对热泵储能系统在区域能源系统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助力区域能源系统实现绿色低碳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储能(PTES) 区域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