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米槠、杉木土壤DOM浓度和光谱特征差异及其对短期增温的响应
1
作者 黄煖 王海珍 +3 位作者 杨智杰 林伟盛 钟羡芳 郭剑芬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为揭示不同树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根箱增温法,选取亚热带地区代表性植物幼苗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CC)、杉木(Cunninghamia lanc... 为揭示不同树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根箱增温法,选取亚热带地区代表性植物幼苗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CC)、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CL)为研究对象,设置未种树作为对照处理,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探究短期增温对种植米槠、杉木土壤DOM浓度和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种植不同树种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杉木处理显著高于米槠和未种树处理;树种对根箱土壤DOM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luI)、生物源指数(Biological index,BIX)和腐殖化指数(Humification index,HIX)均无显著影响,但米槠根箱土壤DOM芳香性(SUVA254)、疏水性(SUVA260)均高于杉木根箱和未种树处理;②短期增温对种植不同树种根箱土壤DOC含量无显著影响,也未显著影响DOM的SUVA254、SUVA260、分子量大小(SUVA280)、BIX和HIX,但短期增温显著增加了种树根箱土壤DOM的FluI、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组分的相对贡献率;③冗余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均表明,增温通过调节根系生长、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DOM浓度及光谱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不同树种土壤DOM浓度及光谱特征对短期增温响应不明显,但短期增温后种植米槠、杉木土壤的DOM结构复杂性降低,微生物活动代谢来源增加。本研究可为理解亚热带区域森林土壤DOM的含量及组成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增温 可溶性有机质 树种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
作者 杨智杰 龚利 +2 位作者 伏健全 张利军 李梦军 《四川水利》 202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已在海洋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但该技术会对海洋环境产生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文章从施工工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可能引发的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水质污染、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水流和沉积物改变的... 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已在海洋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但该技术会对海洋环境产生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文章从施工工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可能引发的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水质污染、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水流和沉积物改变的问题。以马来西亚苏特拉湾围堰及填海EPC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了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能够有效减缓钢板桩围堰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为同类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及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桩施工 围堰填海 海洋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隔离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万冬梅 王云 +3 位作者 杜旭龙 雷骋昊 杨智杰 陈仕东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探究细根和相关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值)的影响,在亚热带杉木成熟林中设置未隔离(NE)、隔离细根(ER)、隔离菌根(EM)3种处理,并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4、10、20、30、40℃)的培养试验,探索根系碳输入改变对土... 为探究细根和相关菌根真菌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值)的影响,在亚热带杉木成熟林中设置未隔离(NE)、隔离细根(ER)、隔离菌根(EM)3种处理,并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梯度(4、10、20、30、40℃)的培养试验,探索根系碳输入改变对土壤酶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E处理相比,ER、EM处理下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ER、EM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ER处理下土壤的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本研究中的土壤酶活性可能主要是由植物细根诱导的;不同隔离处理下3种土壤酶的活性均随着培养温度的上升而不断升高,只有ER、EM处理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在30~40℃温度区间开始下降;不同隔离处理下土壤酶的Q_(10)值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30℃温度区间达到最大值,该温度区间与土壤温度频率分布最高的温度区间重叠,对应植物生长旺盛的物候期,表明中低纬度森林土壤酶的Q_(10)值与本地植物物候节律存在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温度敏感性 根系碳输入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中央下核内给予吗啡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智杰 谢玉丰 +1 位作者 唐敬师 贾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 研究丘脑中央下核 (Sm)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Sm内微量注射吗啡 (5 μg ,0 .5 μL)可... 目的 研究丘脑中央下核 (Sm)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Sm内微量注射吗啡 (5 μg ,0 .5 μL)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后肢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脊髓背角的c fos蛋白表达 ,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2 6 .5 8± 1.79)个 ,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6 2 .0 9± 14 .5 9)个 ],明显减少 (P <0 .0 0 1) ,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Sm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1.0 μg ,0 .5 μL)所翻转 ,其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5 5 .5 0± 9.81)个 ,与单独注射吗啡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C-FOS蛋白 吗啡 福尔马林 脊髓背角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2009年河南省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智杰 王川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2期93-97,共5页
以河南省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也就越好。引导上市公... 以河南省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也就越好。引导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绩效分析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智杰 夏文杰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人类社会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是互动的,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会计理论也愈益从经济学中寻求支撑,并将之转换为会计学理论的基础理论架构。本文通过多角度地考察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更... 人类社会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是互动的,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会计理论也愈益从经济学中寻求支撑,并将之转换为会计学理论的基础理论架构。本文通过多角度地考察经济学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更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会计演进的密切关系和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一、会计理论研究应力求避免就会计论会计的倾向,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会计理论研究使其具有更广大的研究背景和更开阔的研究视野。二、在不断加深、拓宽会计研究视野的同时,会计学者还应该更多关注研究具体问题,尤其中国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会计理论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彩色通道的结构化道路车道线检测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智杰 《电子科技》 2015年第1期95-98,共4页
车道线检测是车辆智能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检测准确性,文中采用一种基于RGB颜色特征的车道线检测方法。根据车道线颜色特征设计转移函数标记图像中的车道线区域,并应用基于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车道线边缘,最终检测出车... 车道线检测是车辆智能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检测准确性,文中采用一种基于RGB颜色特征的车道线检测方法。根据车道线颜色特征设计转移函数标记图像中的车道线区域,并应用基于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车道线边缘,最终检测出车道线。文中算法原理简单,在车道线边缘识别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自动车辆车道线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颜色特征 交变顺序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门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智杰 陈国光 +2 位作者 朱宜家 范旭 白敦卓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40,共5页
为了提高磁通门的动态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及其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的磁通门信号处理方法。根据双铁芯磁通门的基本原理,对磁通门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数字波形"门"处理和数字带通滤波等数字信号... 为了提高磁通门的动态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及其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的磁通门信号处理方法。根据双铁芯磁通门的基本原理,对磁通门感应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数字波形"门"处理和数字带通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此种磁通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磁通门噪声,提高磁通门灵敏度和测量精度,为数字磁通门磁强计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波形"门"处理 数字带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和δ-阿片受体参与介导丘脑中央下核内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英文)
9
作者 杨智杰 唐敬师 贾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0,41,共8页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结果吗啡(31 mmol/L,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这种效应可被μ-阿片受体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βFNA,0.4 mmol/L,0.5μL)和naloxonazine(0.8 mmol/L,0.5μL)阻断,部分地被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0.4 mmol/L,0.5μL)阻断。结论Sm内注射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主要由μ-阿片受体介导,部分地由δ-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阿片受体 伤害感受性调制 福尔马林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可展开天线铰链热变形分析与试验验证
10
作者 杨智杰 张从发 +2 位作者 赵瑞杰 王春洁 赵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9,共7页
在轨热变形是影响空间可展开天线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空间可展开天线结构的在轨热变形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探测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铰链热变形对空间可展开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已经不可忽略。以某空间可展开天线的根... 在轨热变形是影响空间可展开天线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空间可展开天线结构的在轨热变形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探测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铰链热变形对空间可展开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已经不可忽略。以某空间可展开天线的根部铰链和臂间铰链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计算铰链主弯方向和侧弯方向在温度每变化10℃时相对角度的变化。基于高低温箱和电子经纬仪构建铰链精度测试系统,开展铰链热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根部铰链和臂间铰链在主弯方向和侧弯方向呈现纯结构热变形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有限元模型和试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根据铰链主弯和侧弯方向角度相对变化,评估热变形对铰链变形的影响。该建模和试验分析方法可为同类型空间可展开天线设计、分析和优化及类似可展开机构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天线 有限元分析 铰链 热变形 高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政府理财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1
作者 杨智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86-93,共8页
上自先秦下迄明清,中国古代理财家不可胜计,卓越的理财思想灿若星汉,文章以中国古代重要理财人物为经,以其政策事功为纬,紧密结合理财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总结其理财经验和教训,萃取其理财思想精华,并总结出我国古代政府理财思想演进的... 上自先秦下迄明清,中国古代理财家不可胜计,卓越的理财思想灿若星汉,文章以中国古代重要理财人物为经,以其政策事功为纬,紧密结合理财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总结其理财经验和教训,萃取其理财思想精华,并总结出我国古代政府理财思想演进的基本规律,以期对当前政府制定理财政策,对国内市场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所裨益,对人类应对金融危机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理财 财计集权 量入为出 重农抑商 开源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轻组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3 位作者 解明曙 陈光水 杨智杰 黄石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关键词 轻组有机质 密度分组 土壤有机质 侵蚀退化红壤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的综合保守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杜建明 丁晓方 +6 位作者 杜梁栋 杨智杰 汤建华 田小武 陈剑峰 张贤 陈俊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按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分类制订量化标准,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综合保守治疗方案与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中,收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1例,均给予牵引、药物热敷、中频脉冲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 目的按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分类制订量化标准,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综合保守治疗方案与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中,收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91例,均给予牵引、药物热敷、中频脉冲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脱落3例),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对照组39例(脱落7例),均给予手法松解治疗。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8.31个月,优39例,良6例,有效4例,差0例;对照组平均随访8.16个月,优15例,良6例,有效5例,差6例。2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骶管冲击 小针刀 手法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碳汇经营策略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3 位作者 谢锦升 范跃新 郭剑芬 杨智杰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发展森林碳汇是当前中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为提高中国森林碳汇经营能力和水平,助力中国减排增汇战略的实施,通过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森林碳汇经营的现状、森林碳汇经营策略。主要结果如下:近30 a来,中国森林碳汇持续增加,但... 发展森林碳汇是当前中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为提高中国森林碳汇经营能力和水平,助力中国减排增汇战略的实施,通过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森林碳汇经营的现状、森林碳汇经营策略。主要结果如下:近30 a来,中国森林碳汇持续增加,但仍存在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偏低,碳泄漏相对严重以及碳汇经营技术和实践偏弱等不足。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种森林碳汇经营策略:(1)碳吸存,包括提高林地碳密度(如碳汇树种选择和改良、建立合理群落结构,科学抚育管理,确定合理轮伐期)、减少林地碳泄漏(降低更新过程及幼林地的碳排放、降低营林和木质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增加森林面积(包括退化地造林、发展城市森林、农林复合经营);(2)碳保存,包括减少森林灾害、保护天然林、增加木质产品碳保存等;(3)碳替代,包括推动木质产品取代高耗能材料和发展生物能源技术;(4)碳管理,包括建立森林碳汇估算基线及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和健全碳交易机制,促进森林生态效应补偿等。研究认为中国森林碳汇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从完善森林碳汇理论、建立森林碳汇测量技术和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入手,进一步发掘和释放中国森林碳汇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汇 碳吸存 碳保存 碳替代 碳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与颈椎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李杰 王杰 +2 位作者 陈冬梅 杨智杰 谢胜荣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6-20,共5页
目的比较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的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的差异性,为颈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门诊收治的950例疑似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颈椎病分为健康组(n=380)... 目的比较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的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的差异性,为颈椎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门诊收治的950例疑似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颈椎病分为健康组(n=380)和颈椎病组(n=570),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借助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与颈椎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几个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颈椎病类型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颈长、相对颈长几个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职业、颈长、相对颈长和身高与颈椎病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相对颈长和身高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79(1.249~3.007),3.049(1.461~2.978),4.192(1.467~2.659),4.983(1.273~3.042)]。结论相对颈长较长、身高较矮、年龄较大和脑力劳动为颈椎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身高 颈长 相对颈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和保留采伐剩余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君君 杨智杰 +4 位作者 刘小飞 陈朝琪 黄永梅 万菁娟 王小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11,共9页
采用室内培养法,比较分析了福建三明地区米槠次生林皆伐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土壤初始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 采用室内培养法,比较分析了福建三明地区米槠次生林皆伐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土壤初始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烧、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6个月和18个月后,火烧处理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了6.0%和1.9%,保留采伐物处理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了15.6%和25.0%。两次培养中,火烧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对照和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火烧6个月后,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对照,18个月后10~20和20~40 cm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火烧18个月后,保留采伐剩余物处理各土层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1年前的累积矿化量,分别高57.0%、112.0%和49.9%;火烧和对照处理前后两次培养各土层累积矿化量变化并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初始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呈显著地线性相关关系(p〈0.05)。营林活动初期,皆伐后保留采伐剩余物措施较火烧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壤肥力及后期林木生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 火烧 采伐剩余物 有机碳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7
作者 谢锦升 杨玉盛 +2 位作者 解明曙 杨少红 杨智杰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土壤有机质在碳和氮循环及维持土壤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密度分组技术可将土壤有机质分成轻组和重组.轻组密度一般<2.0 g.cm-3,通常用密度浮选法分离得到,早期分离轻组的重液是有机溶剂,目前多用水溶性无机盐,结合密度和颗... 土壤有机质在碳和氮循环及维持土壤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密度分组技术可将土壤有机质分成轻组和重组.轻组密度一般<2.0 g.cm-3,通常用密度浮选法分离得到,早期分离轻组的重液是有机溶剂,目前多用水溶性无机盐,结合密度和颗粒大小的分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轻组主要由可识别的不同分解阶段的植物残体组成,还包括孢子、种子、动物残体、微生物的残骸以及一些吸附在碎屑上的矿质颗粒.土壤轻组仅占土壤质量的一小部分,但轻组的碳含量一般显著高于全土.轻组物质的碳氮比高,周转速度快,是易变有机碳的良好指标.土壤轻组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大部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轻组主要受残留物输入的时间、数量、组成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轻组对耕作经营措施、作物轮作制度、土地利用、施肥等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密度分组与颗粒大小分组技术的结合是今后研究轻组的主要技术手段,土地利用和经营管理的变化对土壤轻组数量和性质的时空动态影响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易变碳 轻组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X线影像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建明 王正琴 +4 位作者 杨智杰 田小武 张贤 汤建华 陈剑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改变和疗效,探讨X线在交感型颈椎病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交感型颈椎病113例,均给予中频、中药热敷、牵引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改变和疗效,探讨X线在交感型颈椎病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交感型颈椎病113例,均给予中频、中药热敷、牵引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71例,对照组(手法松解)42例。评价症状恢复情况;复查X线并分析X线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71例(优53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68例(优50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1。对照组42例(优20例,良8例,有效6例,差8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29例(优19例,良7例,有效2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5。2组中优良率及复查X线的改变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在复查X线有改变中的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可提高X线的改变率;X线影像学改变与疗效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影像学 推拿 骶管冲击 小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地表CH_4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小飞 杨智杰 +3 位作者 谢锦升 易黎明 钟小剑 杨玉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和25.31μg·m-2h-1,天然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10.83~75.02μg·m-2h-1,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7.66~46.40μg·m-2h-1;地表CH4氧化速率受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影响地表CH4氧化速率,而土壤温度对地表CH4氧化速率的影响则因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深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天然林 人工林 CH4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金兴 熊德成 +2 位作者 黄锦学 杨智杰 陈光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揭示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在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方面的差异,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了2 a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凋落物量分别2 879.2、3 070.3kg.hm-2,凋落物各组分... 为揭示中龄和老龄杉木人工林在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方面的差异,对福建省南平市王台镇溪后村安曹下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了2 a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凋落物量分别2 879.2、3 070.3kg.hm-2,凋落物各组分中落叶和落枝所占比重较大,16年生杉木人工林在杉木部分凋落量大于88年生,其它组分凋落量均小于88年生。2个林分凋落物养分含量各组分大小顺序基本表现为:N>K>P,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N、P、K年归还量分别为27.693、1.160、3.703 kg.hm-2和33.280、1.907、6.369 kg.hm-2。16年生和88年生杉木人工林凋落物量分别在2007年2月、11月,2006年11月以及2007年5月表现出2个明显峰值,2个林分N、P、K归还量动态变化趋势大致与各自凋落物量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凋落物 养分归还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