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O-咖啡酰熊果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1
作者 刘梦哲 韩康佳 +6 位作者 王文博 杨洋 解思达 赵平 徐俊明 何远平 杨晓琴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7-217,共11页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6’-O-咖啡酰熊果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活性评价。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首先以单因素实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 H、6’-O-咖啡酰熊果苷用量、搅拌...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6’-O-咖啡酰熊果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活性评价。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首先以单因素实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 H、6’-O-咖啡酰熊果苷用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6’-O-咖啡酰熊果苷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微观形态、粒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7.10(g/g),PBS的p H6.90,6’-O-咖啡酰熊果苷用量820μL,在45℃下搅拌30 min,脂质体最大包封率可达80.93%±0.82%,所得脂质体具有囊泡结构,微粒形态完整接近球形,粒径主要集中在78~200 nm,平均粒径为127.42±0.76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59±0.006,电位主要分布在-80~-40 m V范围内。6’-O-咖啡酰熊果苷及其脂质体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为0.27±0.04和0.26±0.03 m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为0.13±0.02和0.17±0.03 mg/m L,清除OH自由基的IC_(50)值为0.10±0.03和0.17±0.02 mg/m L,对铁离子总还原能力强度6’-O-咖啡酰熊果苷显著高于其脂质体;6’-O-咖啡酰熊果苷及其脂质体的体外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8.81%±0.51%和42.56%±1.25%,抑制二酚酶的IC_(50)值分别为0.14±0.02和0.16±0.03 mg/m L。结论: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6’-O-咖啡酰熊果苷包封率高、粒径小,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为6’-O-咖啡酰熊果苷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O-咖啡酰熊果苷 脂质体 包封率 抗氧化 酪氨酸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生长及其6'-O-咖啡酰熊果苷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萧卫泓 李楚然 +6 位作者 孙蕊 王卫华 刘云 杨晓琴 朱国磊 解思达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通过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其中6'-O-咖啡酰熊果苷(CA)含量的测定,分析蓝色、红色、不同红蓝色配比(1∶1、1∶2和2∶1)及白色(对照)LED光对其生长和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可促进组培苗苗高的增长... 通过对樟叶越桔组培苗的生长生理指标及其中6'-O-咖啡酰熊果苷(CA)含量的测定,分析蓝色、红色、不同红蓝色配比(1∶1、1∶2和2∶1)及白色(对照)LED光对其生长和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色红光处理可促进组培苗苗高的增长,蓝光处理可提高组培苗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蓝光复合配比有利于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增加对光胁迫抗逆性,在红蓝光比为1∶1时组培苗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当红光比例增加时,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蓝光比例增加时,组培苗的MDA含量和POD活性均为上升趋势;当红蓝光比为1∶2时,组培苗中CA的含量最高[(21.02±0.56) mg/g],为对照组的1.5倍,而在其他光质处理下其含量均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樟叶越桔CA的生产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樟叶越桔 组培苗 生理指标 红光 蓝光 6'-O-咖啡酰熊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叶越橘根内生真菌的农林病害菌抑制活性
3
作者 程璐瑶 罗旭璐 +4 位作者 杨晓琴 朱国磊 刘云 李永和 赵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筛选具有农林病害菌抑制活性的樟叶越橘根内生真菌,为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等2种木腐菌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 【目的】筛选具有农林病害菌抑制活性的樟叶越橘根内生真菌,为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等2种木腐菌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30株内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VDGF-9)和二型伞霉(Umbelopsis dimorpha,VDGF-151)对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呈强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75.0%和76.2%。28株内生真菌对密粘褶菌呈强或较强抑制作用,其中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VDGF-85)和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um,VDGF-806)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均高达94.1%;其次是P.vasconiae(VDGF-1,92.9%)、Phialocephala fortinii(VDGF-210,92.9%)、P.virgatum(VDGF-38,91.8%)、Pezicula radicicola(VDGF-111,91.8%)、哈茨木霉(T.harzianum,VDGF-811,91.8%)和变绿木霉(T.viridescens,VDGF-44,91.0%)。对腐皮镰孢(F.solani)具有强或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有17株,其中VDGF-44的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为88.0%;对禾谷镰孢具有强或较强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有16株,其中内生尖孢镰孢(F.oxysporum,VDGF-49,88.0%)的抑制活性最强;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有强或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有19株,其中内生腐皮镰孢(VDGF-122,91.3%)的抑制活性最强;对尖孢镰孢具有强或较强抑制活性的内生真菌有22株,其中P.cluniae(VDGF-106)和Lophiostoma chamaecyparidis(VDGF-223)的抑制活性最强,均为84.6%;对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具有强或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有27株,其中VDGF-811(92.2%)的抑制活性最强。【结论】30株供试樟叶越橘根内生真菌对2种木腐菌和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橘 内生真菌 农林病害菌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民乐县农业灌溉效率提升策略探讨
4
作者 杨晓琴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0期231-233,共3页
甘肃省民乐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用水量巨大。民乐县也是水资源短缺县之一,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水资源短缺背景下,要想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加强农业灌溉管理、提... 甘肃省民乐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用水量巨大。民乐县也是水资源短缺县之一,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水资源短缺背景下,要想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加强农业灌溉管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述民乐县农业灌溉现状,重点探讨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提高农业灌溉效率的策略,包括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杜绝水资源浪费、加强节水工程建设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农业灌溉 甘肃省民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虎威钢琴曲《蓉城春郊》的春之意象与演奏研究
5
作者 杨晓琴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0期74-77,共4页
《蓉城春郊》系作曲家黄虎威于1958年创作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第五首,整部组曲由四川民歌改编而成,每一首钢琴小曲都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且富有当地民族特色。其中《蓉城春郊》以四川宜宾的汉族民歌《大河涨水》为改编蓝本,别具匠... 《蓉城春郊》系作曲家黄虎威于1958年创作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第五首,整部组曲由四川民歌改编而成,每一首钢琴小曲都有明确的主题内容,且富有当地民族特色。其中《蓉城春郊》以四川宜宾的汉族民歌《大河涨水》为改编蓝本,别具匠心地融合借鉴了汉、藏两族的民歌音乐元素,在保留民歌原本质朴的人声旋律外,还巧用钢琴丰富的表现力来模拟民族乐器之声、民歌人声的独特唱腔与自然环境之声,创建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春之意象。本文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内容释义出发,探讨乐曲如何通过音乐语言呈现蓉城春景、传递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再结合演奏实践经验,对该作品的演奏技术要点和情感处理提出见解,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演奏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城春郊》 钢琴曲 《巴蜀之画》 黄虎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雀嘴茶醇提液的成分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博 袁甜甜 +6 位作者 吕玉秀 刘桢 谢东 张璟雯 赵平 陈保森 杨晓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分析雀嘴茶醇提液的成分,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雀嘴茶醇提液中鉴定出1 321个代谢物,其中有1 085个代谢物包括11个超类匹配到人类代谢数...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分析雀嘴茶醇提液的成分,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雀嘴茶醇提液中鉴定出1 321个代谢物,其中有1 085个代谢物包括11个超类匹配到人类代谢数据库中,含量较高的活性代谢物,包括新甘草苷、扁蓄苷、醋硝香豆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桂皮鞣质B1等苯丙素类和芳香聚酮类、咖啡因等有机杂环化合物类、阿糖腺苷等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以及1-咖啡酰-β-D-葡萄糖、3-O-阿魏酰奎尼酸、绿原酸、2-O-咖啡酰熊果苷等咖啡酰类。雀嘴茶醇提液的DPPH·清除率可达93.56%,ABTS^(+)·清除率可达99.04%,OH·清除率可达94.82%,总还原能力随着醇提液中总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效果极为接近阳性对照抗坏血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1.50%和5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嘴茶 醇提液 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抗氧化 酪氨酸酶 活性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在合并严重骨缺损髋关节翻修中的早期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洪平 王明友 +3 位作者 杨晓琴 唐茁栋 宋训洲 兰玉平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在合并严重骨缺损患者髋关节翻修中应用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行髋关节翻修术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8~78(58.9±12.8)岁,所有患者合...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定制假体在合并严重骨缺损患者髋关节翻修中应用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行髋关节翻修术患者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8~78(58.9±12.8)岁,所有患者合并严重骨缺损(ParproskyⅢ型),其中9例为假体周围感染患者,13例为无菌性假体松动患者。所有患者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的方案,其中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为感染控制后的Ⅱ期翻修。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例失访,另外21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0~15(12.91±1.44)个月。所有患者按计划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5~390(165.4±39.3)min,术前等待时间7~16(10.5±3.3)d。并发症:1例由于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术中出现严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1例术中出现股骨大转子骨折。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定制假体位置良好且无假体松动等表现;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局部红肿等表现。末次随访时Harris总分(85.86±7.04)分,较术前(44.86±2.36)分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VAS(2.19±0.87)分,较术前(7.41±0.96)分明显改善(P<0.001)。结论:3D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在合并严重骨缺损髋关节翻修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满意,但由于该方案增加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故在临床中应用时需掌握一定的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体化定制 假体 严重骨缺损 髋关节翻修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樟叶越桔愈伤组织次生代谢成分分析
8
作者 王玮 李楚然 +4 位作者 武波晓 刘云 杨晓琴 朱国磊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199,共6页
以樟叶越桔健康愈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4类共281个化合物,以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杂环化合物、糖苷类和醇类为主,化合物数量分别为58、41... 以樟叶越桔健康愈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14类共281个化合物,以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杂环化合物、糖苷类和醇类为主,化合物数量分别为58、41、28、24、22个和13个,相对含量分别为16.866%、13.711%、6.108%、10.138%、12.488%和17.513%;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出13类共71个化合物,以生物碱类、有机酸、糖苷类、萜类和酯类为主,化合物数量分别为14、9、9、7个和7个,相对含量分别为5.839%、72.653%、3.423%、2.062%和2.735%,其中丙酮酸的相对含量高达47.474%。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樟叶越桔愈伤组织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生产调控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桔 愈伤组织 化学成分 次生代谢 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浓度耦合作用下可溶岩钙芒硝溶浸细观结构演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晓琴 于艳梅 +3 位作者 张传达 梁卫国 徐素国 赵阳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0-466,共7页
岩石细观结构通常随外部环境变化而逐渐发展演化,为了研究不同溶浸条件下钙芒硝细观结构演化的规律。通过对特殊的钙芒硝可溶岩在不同温度与浓度溶液中溶蚀过程进行显微CT观测,以孔隙率为表征参数,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盐溶液中... 岩石细观结构通常随外部环境变化而逐渐发展演化,为了研究不同溶浸条件下钙芒硝细观结构演化的规律。通过对特殊的钙芒硝可溶岩在不同温度与浓度溶液中溶蚀过程进行显微CT观测,以孔隙率为表征参数,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盐溶液中,4mm×4mm×9mm长方体试样同一截面的孔隙结构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条件下钙芒硝均由表及里进行溶解,孔隙发展具有明显的渐进过程;3种浓度条件下,钙芒硝在淡水中的溶浸速度及细观结构演化最快,孔隙率随时间呈线性规律急速增大。在常温淡水溶液中溶浸48h后,钙芒硝的孔隙率较初始孔隙率增大近10倍,而在半饱和与饱和盐溶液中仅增大1~2倍。不同温度条件下,95℃溶液比常温溶液作用下钙芒硝孔隙率演化速率提高了4~5倍。溶浸作用下钙芒硝可溶岩孔隙率演化存在显著温度与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 溶浸开采 显微CT 细观结构演化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钙芒硝矿溶解细观结构显微CT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晓琴 梁卫国 +4 位作者 张传达 高红波 于艳梅 岳广义 张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31-2037,共7页
对不同溶浸条件下的钙芒硝矿样进行了显微CT扫描实验,观测钙芒硝某一固定层面的物理细观结构在水溶液溶浸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揭示了溶浸温度与时间对钙芒硝溶解特性的影响。结合钙芒硝溶解的宏观质量变化与细观孔隙率及裂纹演化,... 对不同溶浸条件下的钙芒硝矿样进行了显微CT扫描实验,观测钙芒硝某一固定层面的物理细观结构在水溶液溶浸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揭示了溶浸温度与时间对钙芒硝溶解特性的影响。结合钙芒硝溶解的宏观质量变化与细观孔隙率及裂纹演化,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钙芒硝溶解特性。根据实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得到:钙芒硝矿中Na2SO4在未达到其饱和溶解度前,溶解不断进行,同时,存在CaSO4的溶解与水化结晶两个动态平衡;溶解和结晶的速度影响钙芒硝孔隙率的变化;室温溶浸时,钙芒硝容易碎裂,35℃时,钙芒硝溶解相对稳定,65℃和95℃时,短时间内溶解速度较高,随着时间增长,溶解速度减小,且95℃溶速低于65℃;不同温度钙芒硝的溶解-渗透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 细观结构 溶解 温度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地沟油合成绿色增塑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晓琴 黄元波 +3 位作者 郑云武 刘灿 艾晓露 郑志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7,91,共5页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120催化地沟油环氧化合成绿色增塑剂。在对地沟油进行脱水除杂、碱炼脱酸预处理,分析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用量、30%H_2O_2用量、冰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 以地沟油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120催化地沟油环氧化合成绿色增塑剂。在对地沟油进行脱水除杂、碱炼脱酸预处理,分析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用量、30%H_2O_2用量、冰乙酸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沟油主要由棕榈酸(19.86%)、油酸(34.98%)和亚油酸(33.31%)组成,具有较高的不饱和度,理论环氧值为5.3 mol/100 g。最佳环氧化工艺条件为:地沟油与30%H_2O_2质量比1∶2.5,地沟油与冰乙酸质量比1∶0.9,催化剂用量3%,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环氧地沟油增塑剂的环氧值为4.61 mol/100 g,相对环氧转化率可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离子交换树脂 增塑剂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的分析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晓琴 郑志锋 +4 位作者 郑云武 马焕 刘灿 龚慧颖 黄元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28-131,137,共5页
以橡胶籽为原料,对其基本理化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构,采用DSC和TG进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碘值137.64 g·100 g-1,理论双键为4.63(C=C)·100 g-1,最大理论环... 以橡胶籽为原料,对其基本理化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FTIR、1H NMR、13C NMR表征结构,采用DSC和TG进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橡胶籽油碘值137.64 g·100 g-1,理论双键为4.63(C=C)·100 g-1,最大理论环氧值为7.98%·100 g-1,主要由棕榈酸(5.40%)、硬脂酸(8.27%)、油酸(20.32%)、亚油酸(37.05%)和亚麻酸(28.72%)等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6.09%;其结构为甘油三酯结构,存在大量双键,双键的位置分别位于脂肪酸链中的9,12和15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404℃。橡胶籽油不饱和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化学改性空间,热稳定性好,可作为替代石化原料的潜在可再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非食用 可再生资源 分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护理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晓琴 程丽 +2 位作者 李玲 易敏 陈洁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骨牵引或使用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乙醇组和盐水组各28例。术后第3天开始乙醇组采用75%乙醇滴注(3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盐水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3ml/每端)并擦拭...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骨牵引或使用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乙醇组和盐水组各28例。术后第3天开始乙醇组采用75%乙醇滴注(3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盐水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3ml/每端)并擦拭钉道口,每天3次。术后第4、6、8天钉道口护理前后做细菌培养,同时观察并记录钉道口局部皮肤情况。结果两组钉道口细菌培养菌落数及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理盐水可用于骨科经皮钉道口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牵引 外固定架 钉道口 75%乙醇 生理盐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冰片烯与一氧化碳的共聚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晓琴 杜莉娟 曾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113,117,共5页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冰片烯,以冰片烯作为聚合单体在氯化钯催化下与CO进行共聚反应。考察了氯化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d2+)/n(冰片烯)为0.01,CO压力2.5 MPa,搅拌速度120 r/min,反应温度6...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冰片烯,以冰片烯作为聚合单体在氯化钯催化下与CO进行共聚反应。考察了氯化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d2+)/n(冰片烯)为0.01,CO压力2.5 MPa,搅拌速度120 r/min,反应温度60℃条件下反应2 h,冰片烯/CO共聚产物得率最高为22.03%,催化活性为4.4×102g PK/(mol.Pd.h);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冰片烯/CO聚合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冰片烯/CO共聚物为严格线性交替共聚物,-Mw=1.5×103g/mol,-Mn=1.1×103g/mol,D=-Mw/M-n=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烯 一氧化碳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的蜕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晓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4,共9页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催生出新的美学戏剧观,意大利正歌剧因其诸多的弊病遭到了来自各界的猛烈抨击。文学界和理论界纷纷撰文表述了新的戏剧理想,表演实践和创作领域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革,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领域在美学观念、表演风...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催生出新的美学戏剧观,意大利正歌剧因其诸多的弊病遭到了来自各界的猛烈抨击。文学界和理论界纷纷撰文表述了新的戏剧理想,表演实践和创作领域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革,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领域在美学观念、表演风格和创作实践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意大利歌剧 美学观 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园林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丽水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晓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808-14809,共2页
对丽水学院校内园林实训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实施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等多方面合作的模式,提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新办法,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意见。
关键词 园林实训基地 建设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组织结构与接触冷感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晓琴 孙玉钗 孙鹏 《山东纺织科技》 2007年第6期51-53,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接触冷感产生的机理、冬季内衣接触冷感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织物的组织结构以改善织物的接触冷感。
关键词 接触冷暖感 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湿量对织物热舒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琴 孙玉钗 裴彦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
通过对不同纤维原料和组织的织物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热舒适性指标及导热系数的测试,探讨了含水率大小对不同织物接触热舒适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纤维种类 织物组织 含水率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反思——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晓琴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4-36,共3页
文章根据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1-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实证调查,发现高师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初次就业率低、就业渠道狭窄单一、就业过程艰辛、就业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政府、高师院校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共同努力提... 文章根据对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1-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实证调查,发现高师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初次就业率低、就业渠道狭窄单一、就业过程艰辛、就业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政府、高师院校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共同努力提高就业率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 少数民族 大学毕业生 就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中窥豹——从中国歌剧《山海经·奔月》探讨歌剧的戏剧性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晓琴 董一知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歌剧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创作者们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本土的创作道路。2018年由周海宏编剧、宝玉作曲的联套歌剧之一《山海经·奔月》选取了中国远古神话中后羿与嫦娥的爱情故事,将责任与担当、大爱与小爱,家国情怀等人性问题融入... 歌剧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创作者们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本土的创作道路。2018年由周海宏编剧、宝玉作曲的联套歌剧之一《山海经·奔月》选取了中国远古神话中后羿与嫦娥的爱情故事,将责任与担当、大爱与小爱,家国情怀等人性问题融入其中进行考量,从而对中国歌剧的创作进行了又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笔者将从歌剧题材的选择、戏剧冲突和情节设置、主导动机对音乐戏剧表达的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山海经·奔月》和《尼伯龙根的指环》两部歌剧的异同,探讨歌剧的"戏剧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奔月》 戏剧性 瓦格纳 《尼伯龙根的指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