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配电系统智能监视与集中控制技术在龙首矿的应用
1
作者 狄多涛 骆军军 +7 位作者 马海军 高健 李越 沟宇辉 朱金伟 董开茂 何建元 杨晓炳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针对矿山变电所安全运行状态无法实现智能管控,供配电运行过程无法实时监测,无法获取电网内发生故障时的信息等管理及技术难题,在龙首矿的西二采区设计部署全新的矿山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变电所无人值守监视系统、变电所绝... 针对矿山变电所安全运行状态无法实现智能管控,供配电运行过程无法实时监测,无法获取电网内发生故障时的信息等管理及技术难题,在龙首矿的西二采区设计部署全新的矿山供配电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变电所无人值守监视系统、变电所绝缘监控及定位系统、供配电系统多维数据采集及就地控制、通信网络及地面监控主站和供配电系统故障预测定位及远程操控。通过安装多种智能仪表及智能监控设备,实现矿山变电所无人值守及绝缘监控、矿山供配电系统多维数据的采集;通过构建光纤工业环网,实现矿山现场数据到集控中心的实时高速传输。集控中心搭载专业的电力监控软件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矿山井下多系统三维模型,从而使管理者能直观了解矿山供配电系统运行状况及故障信息。该供配电系统智能监视与集中控制技术能实现对矿山现场供配电系统的实时感知,具备对矿山供配电多种故障预警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配电系统 智能监视 绝缘监控 多维数据 数字孪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ANET的龙首矿西二采区供水管网输送特性模拟
2
作者 高健 骆军军 +7 位作者 狄多涛 马海军 李越 沟宇辉 朱金伟 董开茂 何建元 杨晓炳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矿山井下供水管网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对矿山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井下供水管网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因此,对矿山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龙首矿西二采区的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借助EPANET软件构建井下供水管网的水力水质模型并进行模拟,深入分析不同工况下供水管网的水力工况和水质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井下供水管网用水量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并与作业排班密切相关;监测节点的水压变化趋势与用水需求相反,在消防工况下,监测节点的水压明显大于正常工况。此外,相对于正常工况消防工况下的监测节点水压在白天作业时有明显增加,而夜班作业时增加则相对较少。不同监测节点的水龄呈现出相同的波动特征,均表现出后期稳定增加的特点。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指导供水管网的设计工作,还可以为供水管网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供水管网 水力水质模型 水压变化 水龄变化 管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高质量分数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晓炳 吴凡 +1 位作者 杨志强 高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51-2858,共8页
基于宾汉姆流变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用L管试验装置,利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粗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构建粗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水力坡度数学模型,根据极差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研究... 基于宾汉姆流变模型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采用L管试验装置,利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粗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构建粗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水力坡度数学模型,根据极差分析结果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坡度与料浆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水泥添加量、粉煤灰掺量呈负相关,与流速呈线性关系;采用优化方案进行工业试验,结果显示料浆流速范围为1.91~2.13 m/s,对模型修正后水力梯度相对误差不超过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L管 流变特性 水力坡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体颗粒流动数值方法在放矿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炳 高谦 王连庆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唐山司家营铁矿Ⅲ采场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中回填废石的选择问题,采用颗粒元程序模拟放矿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废石相对粒径与矿石损失贫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了合理的回填废石粒径,将放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率降到最低... 针对唐山司家营铁矿Ⅲ采场露天转地下开采设计中回填废石的选择问题,采用颗粒元程序模拟放矿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废石相对粒径与矿石损失贫化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了合理的回填废石粒径,将放矿过程中的损失贫化率降到最低,保证矿山生产的经济效益。此外,采用Matlab对建立的关系方程进行了单因素影响分析,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与矿石损失贫化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颗粒 损失率 贫化率 相对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及能量分配演化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晓炳 侯永强 +1 位作者 尹升华 杨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5-4448,共14页
开展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纤维含量对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揭示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峰值应力前的能量分配演化特征及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充填体在荷载超过应力... 开展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纤维含量对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揭示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峰值应力前的能量分配演化特征及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聚丙烯纤维的充填体在荷载超过应力峰值后,应力-应变曲线并没有快速下降,说明纤维的掺入提高了充填体的抗变形破坏能力;充填体的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均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聚丙烯纤维提高残余应力的效果要明显高于提高峰值应力的效果;纤维增强含硫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峰值应力处的总应变能、弹性应变能及耗散能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纤维含量(质量分数)为0.6%时达到最大值;此外,当纤维含量为0~0.6%时,总应变能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基本遵循一次函数递增规律,而弹性应变能及单位体积应变能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均基本遵循指数函数递增规律;添加纤维的充填体损伤增长速率要明显低于未添加纤维的充填体损伤的增长速率,并且充填体在峰值应力前的损伤破坏过程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含硫尾砂 充填体 能量耗散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脱硫灰渣和粉煤灰开发充填胶凝材料及在金川矿山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晓炳 王永定 +2 位作者 高谦 何建元 瞿亮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在固结粉胶凝材料开发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脱硫灰渣和粉煤灰废弃物资源,开发棒磨砂粗骨料充填胶凝材料。首先对棒磨砂骨料进行粒径级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棒磨砂含泥量(-75μm)小于8%,满足棒磨砂骨料规定的含泥量,...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在固结粉胶凝材料开发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脱硫灰渣和粉煤灰废弃物资源,开发棒磨砂粗骨料充填胶凝材料。首先对棒磨砂骨料进行粒径级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棒磨砂含泥量(-75μm)小于8%,满足棒磨砂骨料规定的含泥量,但+3.2 mm颗粒粒度含量大于3%,粗颗粒含量较多;然后开展料浆浓度78%,胶砂比1:4棒磨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正交试验,由此获得胶凝材料配方为:生石灰3%、脱硫灰渣18%、粉煤灰15%、芒硝5%、NaOH1.5%、矿渣微粉57.5%,其胶结充填体3 d、7 d、28 d强度分别达到1.57 MPa、3.64 MPa、7.12 MPa,满足胶结充填体强度要求。研究结果显示,芒硝和NaOH对胶结充填体早强作用明显,但芒硝对后期强度增长不利,而NaOH对后期强度影响不显著。在物料协同作用下,粉煤灰和脱硫灰渣对充填体早期强度增长不利,脱硫灰渣有助于充填体后期强度增长;粉煤灰对28d强度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粉煤灰有助于提高充填接顶率。该充填胶凝材料已经在金川龙首矿应用,由此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胶凝材料 正交试验 最优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强剂对固结粉胶凝材料混合骨料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晓炳 高谦 +1 位作者 王永定 何建元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8-53,共6页
为实现废石和固结粉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区充填采矿中的应用,首先开展了不同配比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获得废石与棒磨砂配比为4∶6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为0.635和泰波幂指数n为0.591;然后,针对废石含量为10%~50%的混合骨料,... 为实现废石和固结粉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区充填采矿中的应用,首先开展了不同配比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获得废石与棒磨砂配比为4∶6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为0.635和泰波幂指数n为0.591;然后,针对废石含量为10%~50%的混合骨料,分别开展了添加和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随着废石含量增加呈现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废石含量为40%,料浆浓度为79%~81%时,不添加早强剂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23、3.79、5.98 MPa,其早期强度低于矿山设计强度;添加早强剂时,胶结充填体3、7、28 d平均强度分别达到1.55、3.34、6.46 MPa,满足金川矿区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作业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要求。由此确定,胶砂比1∶5、废石∶棒磨砂4∶6、浓度79%~81%、添加1%早强剂的固结粉胶凝材料混合骨料可在金川矿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早强剂 固结粉 混合骨料 堆积密实度 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固结粉推广应用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晓炳 高谦 +1 位作者 武拴军 邹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59-63,69,共6页
难采矿体充填法开采是目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选择.不良采矿技术条件采用高成本和低效率下向分层充填法开采则是无奈之举.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是充填采矿技术发展追求目标,这直接关系到充填法采矿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少见的大型... 难采矿体充填法开采是目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选择.不良采矿技术条件采用高成本和低效率下向分层充填法开采则是无奈之举.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是充填采矿技术发展追求目标,这直接关系到充填法采矿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少见的大型难采金川镍矿采用下向分层进路充填法采矿,采矿成本居高不下.本研究首先介绍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金川二矿区采矿技术条件,明确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在二矿区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阐述固结粉胶凝材料推广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开展研究实施方案;最后展望固结粉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山推广应用技术指标以及预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采矿床 充填法采矿 低成本 研究进展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充填采矿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国胜 杨晓炳 +2 位作者 郭斌 陈彦亭 涂光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共9页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废作为水泥掺合料的混合胶凝材料、高水充填胶凝材料以及近数十年来利用冶金工业固废开发的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然后,概述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与关键技术,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①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应由钢渣基向多固废低成本绿色充填胶凝材料方向发展,注重全固废胶凝材料复合水化机理研究以及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方法研究;②重视与全尾砂充填矿山采矿方法与充填工艺密切结合,走技术、产品和商品化的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新产品研发路线,以创建全固废充填材料和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和工艺的示范矿山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在技术研发和工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全尾砂 低成本胶凝材料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试验与智能算法的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制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立涛 杨晓炳 +1 位作者 高谦 陈得信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了制备满足矿山要求的超细尾砂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基于均匀设计方案,开展了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的胶结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配比量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脱硫石膏配比量对充填体7 d抗... 为了制备满足矿山要求的超细尾砂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基于均匀设计方案,开展了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的胶结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配比量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脱硫石膏配比量对充填体7 d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钢渣配比量影响28 d抗压强度。建立了胶凝材料配比优化模型,利用智能算法的全局寻优,获得低成本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最优配比为:脱硫石膏20%、钢渣微粉33%、粉煤灰25%、矿渣微粉22%,材料成本为34.92元/m^3;根据该配比进行了室内制备试验,结果显示,充填体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38 MPa和3.56 MPa,并且随着反应龄期增加,该材料体系中C-S-H凝胶和钙矾石的质量损失从3.64%增加到8.7%,充填体强度呈增加趋势。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胶凝材料能满足矿山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废胶凝材料 均匀设计 配比试验 智能算法 充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型镍矿充填采矿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慧高 武拴军 +2 位作者 高谦 尹升华 杨晓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6-52,共7页
金川镍矿是我国较大的硫化铜镍矿床,其埋藏深、地应力高、矿岩破碎,采用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开采,以棒磨砂作为骨料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采用高灰砂比和高浓度管道自流输送充填采矿技术,充填采矿成本居高不下.针对金川矿山大量废弃物... 金川镍矿是我国较大的硫化铜镍矿床,其埋藏深、地应力高、矿岩破碎,采用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开采,以棒磨砂作为骨料和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采用高灰砂比和高浓度管道自流输送充填采矿技术,充填采矿成本居高不下.针对金川矿山大量废弃物,为此开展固废物在充填采矿中资源化利用研究,不仅降低了采矿成本,而且还为固废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首先开展金川固体废物调查与利用现状分析;然后概述固体废弃物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固废资源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固废资源在金川矿山深部以及贫矿资源开发中实现安全高效综合利用,为提高金川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发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明确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镍矿 充填采矿 固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二矿区地表岩移分析与稳定性预测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淑花 高谦 +1 位作者 杨晓炳 冉淑红 《矿业工程研究》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掌握金川二矿区地表岩移现状,基于矿区GPS和光纤监测数据,采用C#语言,在.NET平台下,开发了一套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神经网络预测和FLAC3D预测功能于一体的金川二矿区岩移分析与预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数... 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掌握金川二矿区地表岩移现状,基于矿区GPS和光纤监测数据,采用C#语言,在.NET平台下,开发了一套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神经网络预测和FLAC3D预测功能于一体的金川二矿区岩移分析与预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容量较大,功能齐全、便于操作等特点,可为矿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测 数据库 可视化 神经网络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酸乳的生产工艺
13
作者 杨晓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4期63-64,共2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蜂蜜酸乳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关键词 蜂蜜酸乳 生产工艺 牛乳 发酵剂发酵 配方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试验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宏业 杨晓炳 +2 位作者 温震江 高谦 王永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针对金川矿山充填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成本较高的问题,利用当地固体废弃物资源开发矿用新型胶凝材料。首先对试验材料进行物化分析,开展了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强度正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试... 针对金川矿山充填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成本较高的问题,利用当地固体废弃物资源开发矿用新型胶凝材料。首先对试验材料进行物化分析,开展了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强度正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试验确定最优配比;然后对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各龄期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并对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成本进行了核算。研究表明: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较高;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优化试验确定最优配比为生石灰7%、磷石膏30%、芒硝2%和矿渣微粉61%;SEM观察到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并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结构不断紧密,强度不断提高;对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最优配比进行成本核算,得出其成本为180元/t,与金川矿山专用的38.5非标水泥成本相比,胶凝材料成本降低了44%;对复合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管输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满足金川矿山自流输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磷石膏 矿渣 胶凝材料 优化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酸乳的生产工艺
15
作者 杨晓炳 《山东食品科技》 2003年第5期5-6,共2页
较详细地介绍了蜂蜜酸乳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点
关键词 蜂蜜酸乳 生产工艺 牛乳 发酵 蜂蜜 配方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力学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怡晴 姜琳婧 +1 位作者 杨晓炳 张月征 《中国冶金教育》 2022年第5期46-48,共3页
针对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设计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流体力学课堂教学。通过一问一答、研讨式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高度参与、主动发挥,利用雨课堂等网络教育平台,从增强学生软硬实力着手,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问题式教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矿山全尾砂充填料浆输送特性L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瞿亮 杨晓炳 +1 位作者 王忠红 高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136,103,共6页
为了揭示鞍钢矿山全尾砂充填料浆的管道输送特性,基于流体力学中Bingham流体模型,结合鞍钢矿山充填系统,开展了L管充填料浆自流输送试验研究。通过胶砂比分别为1:6、1:8、1:10及质量浓度分别为66%、68%、70%、72%条件下的充填料浆管输... 为了揭示鞍钢矿山全尾砂充填料浆的管道输送特性,基于流体力学中Bingham流体模型,结合鞍钢矿山充填系统,开展了L管充填料浆自流输送试验研究。通过胶砂比分别为1:6、1:8、1:10及质量浓度分别为66%、68%、70%、72%条件下的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的L管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管道输送摩阻力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料浆质量浓度比胶砂比对其屈服应力、黏率系数以及管输阻力影响显著;当料浆浓度达到70%和胶凝材料添加量为11%,管输阻力损失为7.02 k Pa/m,料浆自流输送的最大充填倍线为3.29。试验结果对鞍钢矿山的充填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全尾砂 充填料浆 Bingham体 管道输送阻力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法分析孔隙特征对加气充填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越 杨晓炳 高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28-3134,共7页
通过对不同孔隙特征的加气充填混凝土试样沿发气方向进行切割和截面图像提取,采用Matlab对试样截面图像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分别对各组试样的孔隙特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试样各养护龄期的比强度、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冻融后的抗压强度... 通过对不同孔隙特征的加气充填混凝土试样沿发气方向进行切割和截面图像提取,采用Matlab对试样截面图像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分别对各组试样的孔隙特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试样各养护龄期的比强度、吸水率、体积膨胀率、冻融后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以分析孔隙特征对加气充填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图像法对加气充填混凝土截面照片进行信息采集,通过Matlab的统计计算,可实现对该加气充填混凝土宏观孔和细观孔的信息提取与表征;大于5.00mm的孔隙占比越大,平均孔径差值c越大,反映出联通孔的相对数量越多,则试样的比强度越低,吸水率越大,体积膨胀率越小,抗冻性越差,反之,试样的比强度越高,吸水率越小,体积膨胀率越大,抗冻性越好;以两种细度混合的铝粉膏作为引气剂可以有效降低该加气充填混凝土连通孔的相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加气充填混凝土 力学性能 自接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粗骨料充填料浆抗离析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凡 杨晓炳 +1 位作者 杨志强 高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9-1316,共8页
为研究高浓度粗骨料充填料浆的抗离析特性,对初始与临界离析状态下的粗骨料进行受力分析,提出抗离析特性决定系数。为检验该系数,以废棒比、砂灰比和料浆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泌水率测试实验和料浆流变特性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 为研究高浓度粗骨料充填料浆的抗离析特性,对初始与临界离析状态下的粗骨料进行受力分析,提出抗离析特性决定系数。为检验该系数,以废棒比、砂灰比和料浆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泌水率测试实验和料浆流变特性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拟合。基于决定系数,构建抗离析特性数学模型,采用图像法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决定系数与泌水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判定料浆离析分界点的决定系数为1,对应泌水率为10%,决定系数大于1或泌水率小于10%时料浆具备良好的抗离析特性。模型误差率基本不超过5%,满足精度要求。充填体截面骨料分布特征与模型预测抗离析结果吻合良好,模型可合理指导制备矿山充填料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料浆 抗离析特性 粗骨料 泌水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涂光富 杨晓炳 +2 位作者 任建辉 高谦 陈彦亭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期39-42,47,共5页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充填料,利用中关地区固废资源,开展了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盐基和碱基固结粉激发剂配比试验,由此确定碱和盐激发剂的合理配比范围;然后,针对盐基和碱基激发剂合理范围,... 为了降低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中关铁矿超细全尾砂充填料,利用中关地区固废资源,开展了固结粉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首先开展了盐基和碱基固结粉激发剂配比试验,由此确定碱和盐激发剂的合理配比范围;然后,针对盐基和碱基激发剂合理范围,开展固结粉胶凝材料胶结体强度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对胶凝材料特性要求,最终确定了固结粉优化配比为碱激发剂10%,盐激发剂15%。由此确定固结粉胶凝材料激发剂与矿渣微粉配比为1∶3;最后,根据固结粉优化配比制备胶凝材料,分别采用1∶4和1∶8的胶砂比,进行全尾砂固结粉胶结体强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胶砂比1∶4全尾砂胶结体28 d强度大于2.5 MPa,满足中关铁矿一步采场对充填体强度要求;1∶8胶砂比全尾砂胶结体强度大于1.5 MPa,可以用于嗣后充填二步回采矿柱的采场充填胶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尾砂 固结粉胶凝材料 优化配方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